北京养生堂2015全集 北京科教 养生堂(原始太极拳动部养生功法)



北京科教 养生堂(原始太极拳动部养生功法)
 第一期 冬病夏治 导引术“韦驮献杵” 

 (2010-08-22 10:34:32)转载▼

 

 



(韦驮献杵是原始太极拳前十三式的第二式)

式形:

预备: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开立约与肩宽,两脚略开成“外八字”形。

动作:双臂徐徐向前抬起至胸前,手臂伸直,手心相对,与肩同宽;双臂向两边慢慢展开,至两侧与上身成为一条横线时,双臂自然收拢至脑后,双手二、三、四指用力按住颈椎两侧大筋处,双手掌心捂住耳朵(越严密越好,听不到声音为佳),双肘向前并拢;双肘向两侧打开,手掌心慢慢打开,变动作边吸气;吸足气后,双肘再向前并拢,双手掌心慢慢捂住耳朵,边动作边呼气。

注意:开肘时用力扩胸,使两肩胛骨能对上最好;收时要用力回抱,使两肘尖能对上最好;呼吸的速度要与动作协调一致;要慢呼慢吸,吸得要饱满,呼得要干净。如此,一开一合,一吸一呼为一次,共做九次。

动作:开合九次做完后,双肘处于张开姿势,旋腕使掌心向上至于两腮处,慢慢回头顶上方托起,边托边轻轻吸气,同时两脚跟也随着慢慢抬起,旋腕掌心向下,双手相叠左手在右手上,双手徐徐落下至下丹田处边落边呼气。

注意:这一托落的动作必须配合呼吸,一口气完成。

动作:双手分开,沿两肋向上徐徐提起至腋下,边提边吸气;双手掌心向前推出,边推边呼气;双臂上扬至头上方,上身后仰至极限,边动作边吸气;上身恢复直立, 双臂由头上方自然向身体两侧落下,边动作边呼气。

注意:这个动作,要用两个呼吸完成。

 

这节动作主要是锻炼颈椎,颈椎有问题就会使头脑供血不足。也能使人的头脑供血充足,血压平稳,以达到神清气爽的目的。

肾开窍于耳。故思本式亦该有较好的固肾作用。

 

骆老师讲式意:道教的最高尊神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子,韦驮是老子的徒孙,他的老师是尹喜真人(道号:慈航道人, 也称文始真人, 佛教尊他为观世音菩萨)。韦驮使用的兵器名叫“杵”, 形状是三棱形的,棱上面形如锯齿,恰似人的颈椎。所以这节动作名为“韦驮献杵”。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二期 冬令进补 (2010-08-28 17:58:33)转载▼标签: 养生堂 杂谈

冬令进补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冬天进补,来年打虎”

这些谚语就说明了冬令进补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上讲: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冬天之令为阳气收藏,植物凋零、部分动物冬眠。所讲“勿扰于阳”是指阳气在自然界已经收敛于地下,不像夏季发于外而主事,在健康的人身中阳气已经收敛于脏腑,不像夏季发于体外。冬天的阳气是在休眠状态中。所以自然界当中见生长缓慢或停止。冬为阴之极,阴极的表现可见于一天当中的夜晚。

人也是与天地相应的。人就像是宇宙的一个小小细胞,与天地是一个规律。到了冬天,人身上的阳气也会收藏于深处。身体属于外寒而内热。

 

  

  那么我们为什么选择冬天来进补呢?清淡的食物轻清上升,而味厚的食物重浊下沉。厚味、肉食、补品需要比较多的能量来消化和吸收。冬天阳气潜藏在内,能量充足就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同时因为在冬天阳气藏得多用得少,身体处在较为静的状态,消耗的能量也少一些,阳气主要在储藏。比如这个黑熊,冬天来临专门抓鲑鱼,储藏大量的脂肪预备过冬。看来这个动物是多么自然地顺应了天地四时之道!

在自然界当中冬天会见阳气收藏于地下,在中医的理论中地之下为水。在五脏水为肾。肾为人体元阳之本,是储备人体阳气的地方。冬天阳气收藏于人体最深的一层-骨骼。

 

  我们怎么知道肾为最深一层呢?从分析我们胳膊的结构层次就能发现这个答案:最外面的是皮肤、再次是肌肉、再次是血脉、依次是筋和骨。我们可以看出骨是最深的一层。我们知道,“肾属水主骨生髓”,所以肾管的是人体最深一层的结构。



  哪一类的人更适合冬令进补呢?临床当中我们看到有部分人表现为疲乏无力、腰酸腿软、不耐劳累、精神不振、畏寒怕冷,这类人经过西医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我们将这类人称为“亚健康人群”和临床由于阳虚引起的各类疾病,包括我们常常见到的关节疼痛、骨质增生、老年性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和腰腿疼痛的患者。这一类的疾病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病变部位都是在骨。我们刚提到了,骨归肾所管。肾为人体阳气的储蓄库。当肾阳不足了,外邪直接侵入人体的骨骼。或是阳气虚不能为骨骼提供充足的营养。这类病多属于阳气虚得比较严重,逐渐造成骨质增生、骨骼变形等破坏性病变。




 在本期养生堂演示的针灸方法名为:火针疗法。此针法以火温暖之性,增强治疗效果。亦可针刺穴位起到散寒通络的作用,对阿是穴和局部疼痛也有明显疗效。特别适合阳虚体寒的患者施治。

  火针针体以不锈钢为材料,针体较粗,可反复使用。针刺时先在火中将其烧红,这样就可以有效将针体消毒。针刺的动作极其迅速,不留针。针刺后24小时避免着水以免针眼感染。针刺后体寒的人有一部分会感觉到痒,是体内寒盛的表现,随着治疗此表现将会减少或者消失。亦常见针眼鼓一小小的包,在几分钟内恢复正常。

  此针法特别对于神经系统的疾患、骨骼病变和较为严重体寒表现的患者有着明显的疗效。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二期 冬令进补 导引术“六转乾坤” (2010-08-28 18:53:56)转载▼标签: 养生堂 导引术 杂谈

 



(六转乾坤是原始太极拳前十三式的第十一式)

式形:

预备:两目平视,双手自然下垂,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平宽,两脚成外八字。

头部放松,顺时针旋转9圈,再逆时针旋转9圈。

两手抬起,屈肘,手抓住双肩并向后转9圈,再向前转9圈。

将双手平伸,十指交叉,握成空拳,自上而下左右翻转9圈,在自下而上左右翻转9圈。

将双手,拇指朝前、四指朝后卡住腰,先向左转9圈,在向右转9圈。

双手捂住膝盖,双脚并齐,成半蹲状,先向右转9圈,再向左转9圈。

然后身体自由站立,现将左脚的脚跟抬起,以脚掌为轴,正转9圈,翻转9圈,再将右脚的脚跟抬起,以脚掌为轴,正转9圈,翻转9圈。

骆老师讲式意:主要是活动以上六大关节,从而对颈椎病、脑供血不足、肩周炎、腰肌劳损、髌骨软化以及手脚腕等关节病大有益处。坚持练可预防过早老化。

乾为天,象征着头。坤为地, 象征着脚。自上而下,从头到脚。将这六大关节活动开了。

还有六六大顺的美意,尽在其中。

 

在临床我发现老年人群当中患颈椎病、肩臂痛、腰腿痛、骨质增生的人特别多。同时伴有畏寒怕冷、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这类的病都是由于阳虚造成的。这节导引术对以上的症状都可以提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三期 万病一气 黄芪补正气 (2010-08-30 20:14:29)转载▼标签: 养生堂 药物 杂谈

何谓万病一气?

“病有万端”我们生病的不同表现可有无限的变化。都处决于一气。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人身由形之形体和无形之气合而成。对人身体有利的称之为:正气。当身体正气虚了邪气才能凑近我们,是我们生病。

  一般来讲,补气的药能起到扶正的作用。我们来介绍都有哪些方面的讲究:

很多人都听说“人参:大补元气”的药性介绍。在神农本草经,即是我们最早的药性记载,头一味药是人参,第二味药是黄芪。都属于补气的药,但稍有不同。不同在于性味。人参微寒,黄芪微温。

黄帝内经提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中药用得恰到好处一定要“因人而异”。所以,“含盛阳虚”体质的人,要注意不要过用寒凉药物,雪地加霜。这一类型的人可以选用微温的黄芪来补气。

人参

在神农本草经是头一味药,记载:“气味甘、微寒”。它性质偏寒,所以脾胃虚寒的人不太适宜。

现代中医认为它具有:补气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的功效。

黄芪

是本草经的第二味药:“气味甘,微温”。其性偏温而治疗久而不愈的疾患。它性质偏温,阴虚火旺的人不宜使用。

现代中医认为它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现代的西医药理研究出黄芪的功效包括:

1强心                         13镇痛镇静

2稳定血压                     14利尿

3改善微循环                   15兴奋子宫

4抗心肌缺血                   16防止癌肿

5抑制血小板聚集               17对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6调节血糖                     18对肾功能衰竭有治疗作用

7增强免疫力功能               19防治溃疡

8稳定细胞膜                   20促进造血

9抗衰老                       21增智

10抗自由基和过氧化            22改善记忆障碍

11促进肝细胞DNA、RNA合成

12诱生干扰素抗病毒、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四期 养生就是养气 (2010-09-03 19:21:57)转载▼标签: 养生堂 养生方法 杂谈

  在临床当中发现很多人表现为疲乏无力、腰酸腿软、不耐劳累、睡眠欠佳、情志不遂、精神不振、嗜睡、食欲不佳等。这类的患者非常多。虽然经西医的检查各项指标并无异常,但是他人自我感觉难受、对工作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用西医的词汇来讲,这种人属于“亚健康”。通过中药的调理往往可以使这类症状消失。这种患者虽然西医诊断他没有器质性病变,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他的病不在形,而在气。多属于阳气虚。为什么这么讲呢?是因为阳气是我们人体和一切生命的能量。阳气虚了,就是能量不足,就会使五脏六腑都处在一个工作效率低下的状态,就会表现出很多的症状。不过其根源还是在于阳气虚的病机上。只要我们通过给他服一些补阳气的药物和食物一般这些症状很快就能消失。

  现在城里人这种生活模式,有的人称之为:“盒子理论”, 从早上上班从房子这个盒子转到汽车这个盒子再转到办公室这个盒子。与大自然的接触极少,接触不到自然的阳光。运动量也很少,下班以后的娱乐以看电视、看电脑为主,甚至通宵达旦。前面说过,人的眼睛就像电灯泡,亮着就得消耗能量,人体的能量就是阳气。用电脑也在不停地用大脑,也是在消耗能量,对阳气也是一个损伤。脑力劳动相比于体力劳动更多地消耗人体的能量。人的脑子就有点像电脑的芯片,也是需要大量的能量才能运行。相比之下,体力劳动在消耗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能量,“动则生阳”所产生的能量能抵消一部分消耗的能量,使其不属于纯粹的消耗。

 

《黄帝内经》有一句话,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气虚不仅难以抵挡外来的病邪,同时循环不畅容易导致郁积的情况。阳气主生长,郁积在某个部位以后就特别容易造成异常的增长。这就是肿瘤病因的一种。包括很多有形之物譬如:良性、恶性肿瘤、肌瘤等。

 

有一个小方子可以预防气机郁积不畅:

人参10克 甘草10克 茯苓20克 干姜10克 山药30克

煎水服,一天两次。可以起到温肾健脾的作用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四期 沐浴掸尘 导引术 (2010-09-03 19:57:44)转载▼标签: 养生堂 养生术 导引术 杂谈

 



(沐浴担尘是原始太极拳前十三式的第十二式)

 

形式:

预备: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开立约与肩宽,两脚略开成“外八字”形。

动作:先用双手的四个指尖用力敲击头部,自己感觉整个头部都敲到了,没有漏掉的地方为止,次数不限;再用双手抓挠头部,像是洗头一样;再用双手搓脸,包括:捋眉、捋上下眼皮、搓鼻子、搓耳朵、搓脸、就如同洗脸一样;接着用双手搓颈部,重点是腮下和喉部;再用右手中指稍用力点击眉心,从眉心到鼻梁,一直向下点击,一直到气海为止,自己感觉从上到下一条直线都点到了,没有一点儿漏掉为好;再用手由后往下捋,一直捋到气海穴为止,次数不限;再用双手握成空拳拍打肩部与两臂,先拍打肩头,顺着拍打臂部,先从上到下拍打阳面,再由手腕回拍打阴面,继续从腋下向下拍打肋部,拍完之后,想洗澡一样,搓肩头、两臂、两肋;再用双拳拍打气海,再向下拍打两腿内侧。由上到下,再由脚腕内侧转到外侧,由下向上拍,直到臀部;再用双手由气海向下搓,知道两腿由里到外搓完为止。

骆老师讲式意:这节动作的作用就是使全身各部位都受到点击、拍打和搓捋。从而使周身气血畅通。等于自己做一次全身按摩。拍打如同掸尘,搓捋如同沐浴,从而使自己全身经络畅通,气血畅通,神清气爽,精神焕发。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五期 养我们的心脏 (2010-09-03 20:11:35)转载▼标签: 养生堂 养生术 食疗方法 杂谈

 



  心脏相当于我们身中的太阳。

为什么叫“心”脏呢?它是人身上的中心。宇宙以“日心说”为理。胚胎时期最先长出来的脏腑也就是心脏。

  心就像太阳,它的作用就是给全身提供能量。



在天为热 在地为火

在色为赤 在体为脉

在声为笑 在窍为舌

在味为苦 在志为喜

在变为忧 其化汗

 

其华在面 其充脉

其恶热

《黄帝内经》

 

 心脏病主要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大:太热容易犯病,太寒冷的季节也容易犯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的时候向胳膊串痛、心慌、气短、面色暗、舌尖有瘀点、脉结代。如果有以上的症状说明我们心脏出了问题。

 心在体为脉,心脏健康落实到心脏及血管及血液循环的整体系统。循环良好,面色红润。“舌为心之苗”舌体及嘴唇也非常容易反映出血液循环的情况。喜乐过度可以伤心,适当的喜则能有益于心,故说“喜则气缓”。酷暑和严寒都容易伤心气,过于贪凉也不利。

 心脏有问题以后,人的样子容易出现:面色晦暗无华,嘴唇及舌质紫暗或淡白。

 临床上,如果长期的高血压得不到有的效控制,就很容易形成冠心病。高血压实际上是血管受到阻滞。心脏就相当于抽水泵, 我们的血管就相当于水管。如果我们的血管长期受到阻滞,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心肌肥厚,并最终形成冠心病等病理改变。

食疗方:

龙眼肉20克 丹参10克 枣仁10克 适量大米

龙眼肉:补心脾、益气血,可以治疗惊悸、失眠, 丹参:主治心腹邪气、益气、活血化瘀、止痛, 酸枣仁:养心安神、敛汗生津、治疗虚烦失眠、惊悸多梦。

此粥的功效是活血化瘀、养心安神。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五期 养心脏 导引术 “敲山震虎” (2010-09-03 20:39:53)转载▼标签: 养生堂 养生术 导引术 杂谈



(敲山震虎为原始太极拳前十三式的第十式)

形式:

预备: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开立约与肩宽,两脚略开成“外八字”形;双手握成空拳,提小臂贴于两肋处。

动作:将双臂自由抡起,双拳用力拍打身体前后两处。前面用拳的里面,拍打中府穴:位置在肩锁骨下面低凹处下一寸。后面用拳的背面拍打命门穴:位置在脊椎的中下方,就是肚脐眼的正对部位。

注意:做这节动作,必须要与呼吸密切配合。双臂轮起时要慢,吸气也要慢。拍打时要快、要重,呼气也要快,要呼出声音来。如此一轮一吸,一拍一呼为一次,共做九次。身体自由站立。

骆老师讲式意:这节动作在养生功隶属于“拍打功”。它的特点就是边拍打,边呼吸。一定要吸得饱满,呼得痛快。呼气用鼻子或用嘴都可以。要使拍打的声音与呼气的声音合成共鸣。仿佛置身于空空荡荡的山谷中一样。拍打自身如敲山,呼出声音如虎啸。

中府穴为肺经穴。心脏有问题的人,可以上敲膻中穴,位于两乳头中间线上,加强对心脏疏通的作用。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六期 养我们的肝脏 (2010-09-04 16:26:47)转载▼标签: 养生堂 养生术 杂谈

在生活当中我常发现有的人爱生气、烦躁易怒、眼睛干涩、胸闷、爱叹气、抑郁、头晕头胀、失眠多梦。这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呢?



肝相当于自然界当中的草木,主升发。它相应于春天,树木生长迅速、茂盛的阶段。从中医上来讲肝在情志活动方面作用尤其重要,所以情志方面的疾病容易在春季发作。

在天为风 在地为木

在色为苍 在体为筋

在声为呼 在窍为目

在味为酸 在志为怒

在变为握 其化泪

 

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  其恶风

    其华在爪,肝的病变常常表现在指甲上,有指甲变形、变色、变厚、变薄等变化。

其充在筋,肢体运动的自如与否与筋有关,也可以反映出肝脏的健康与否。还有云:“爪为筋之余”。

“怒则气上”,愤怒时候肝气上升之气大发,造成气机上逆。所以常说“大怒伤肝”。经常发怒、易怒的情绪往往与肝有关,同时呢,生闷气或者怒不起来也与肝气有关。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临床当中肝气郁结的患者很多。肝郁气滞,气机郁结在某一个部位阳气受到阻滞,会造成阻滞部位的阳气过盛,从而形成局部的异常增生,女同志可以表现为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严重的可以形成恶性的肿瘤。我们前面讲了阳虚引起的肿瘤,那么还有因为气滞引起肿瘤。肝气郁积也会形成我们情志方面的病变。表现为:对生活失去信心、抑郁寡欢、精神不振、胸闷喜叹息。这一般都属于中医的郁证。严重可能会出现想自绝。以上一类的疾病应该及时去就医。中医主要是从肝上来治疗。

 

食疗方:佛手10克,合欢花10克 泡水代茶饮用。

佛手:疏肝理气, 合欢花:解郁安神

两味药合在一起可以起到疏肝解郁宁神的作用。可治疗肝气不舒和失眠。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六期 养肝脏 导引术 双手推山 (2010-09-07 16:33:52)转载▼标签: 养生堂 养生术 导引术 杂谈





(双手推山为原始太极拳前十三式的第六式)

形式:

预备: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开立约与肩宽,两脚略开成“外八字”形;双手握成空拳,提小臂贴于两肋处。

动作:用肘尖带动大臂和小臂向身体两侧慢慢抬起,边抬边吸气,待气吸足后,边呼气边将双臂快速落回原位,小臂要用力击打两肋处。

注意:呼吸与小臂的起落一定要配合默契。起是吸气,要吸得满,动作要慢;落是呼气,要呼得快,要用力振肋,动作也要快。如此一吸一呼共做九次。

动作:将身体下蹲,根据自身条件能蹲到90度为标准。将空拳张开,立掌,掌心向前,朝前方平推出去;将双掌握成空拳,旋腕,掌心朝上,边吸气边向腋下收回;再将双掌张开,立掌,掌心向前,边呼气边向前推出。

注意:如此一吸一收,一呼一推,共做九次。



骆老师讲式意:这组动作的作用是什么呢?人的腋下六寸处是大包穴。边呼气边振大包穴,能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并可以缓解胸闷胁痛。向前推掌时,要想着将肝火由劳宫穴排放出去。练这组动作,对于下肢、膝关节也是很好的锻炼。“双手推山”,其实推的不是大山,大山谁也推不动。庙门称山门,意思是轻轻地推开与关山门。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七期 养我们的脾脏 (2010-09-13 14:18:32)转载▼标签: 养生堂 养生术 杂谈



北京养生堂2015全集 北京科教 养生堂(原始太极拳动部养生功法)

 

俗话说:“病从口入”, 金代医家李东垣的《脾胃论》也有一个核心原则:“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所以脾胃由外而入的病大多数与饮食有关系。包括消化系统的传染病、霍乱、痢疾等都是由于吃到喝到不洁的饮食物而成,就造成腹痛、腹泻、呕吐等。

  在望诊方面,上眼睑属胃,下眼睑属脾。下眼睑有所变化可能属于脾气虚了、湿气重的人也有可能会出现眼睛周围的小白粒,正名叫做:汗管瘤。

眼睛周围 汗管瘤  

 脾开窍于口,当脾气盛的时候口无异味,胃口食欲较好;脾气虚了口淡无味或口味甜而腻,食欲不振。其华在唇,脾气健运全身的气血充盛包括唇色显得红润;脾气虚则气血化源不足,口唇淡白不泽。所以我们通过自己的胃口和嘴唇的颜色就可以判断出来自己是不是脾气虚。《内经》云:思则气结,过度思虑容易伤脾,气结于中,脾气不行,容易出现不思饮食、吃则胃胀、头目眩晕等症状。其化涎,涎的分泌与消化有关,有助于吞咽食物和消化。脾气不固摄能出现口角流涎。其色为黄,脾胃虚的患者很多面色黄暗无华。脾胃与长夏相应,长夏主令为湿,湿容易伤脾,长夏可以注意健脾。在体为肉,肌肉的营养来源于脾所吸收并提供。营养充足肌肉就会丰满又结实,四肢也灵活、有力;脾气虚的人容易出现肌肉消瘦或者软弱松弛,肢倦乏力。比如临床见到的:重症肌无力、营养不良、肌肉萎缩。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好了,“吃饱”已经不成问题了。饮食物种非常丰富。饮食不节反而成为了目前的大问题,例如:饮酒、酗酒、暴饮暴食,更容易伤害到我们的脾胃。

  现在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比如说常见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脂,是由于摄入大量的高能量的或者油脂性食物。现在人吃饭以肉食为主,以前的人以素食为主,情况不好的恐怕一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现在不光是天天吃肉,甚至顿顿吃肉的都有。同时呢,虽然吃了这么多高热量物质,我们的运动量普遍也减少了,这就形成了摄入得多,消耗得少。那么多余的这部分营养物质就会储积在人体内。相比之下,运动员饮食当中要吃大量的高热量食物,而不出现“三高症”是因为他们的运动量跟得上。高营养物质依赖阳气来转化成能量,如果我们摄入的营养物质超出阳气所能转化的量时就出现“阳不化阴”的情况,有多余的没有被转化利用的物质。这个物质最后就会成形,成为体内多于的脂肪、糖分,阻滞气血的运行从而形成高血压。也有一部分人虽然吃的并不多,但还是会出现“三高症”,这就来源于脾虚。前面讲的属于超负荷,第二种属于自身的动力不足。

我们在临床当中看到的比较多的一个长期反复发作的脾胃病一般属于脾胃虚弱所致。



 

病案实例:

  有一位患者,男性,46岁。形体消瘦,面色发黄,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头发稀疏,精神不振,容易疲劳。平时怕冷,饮凉水会腹痛,大便稀,一日两至三次。舌淡红,苔剥落。脉沉细。

  看西医无效。他看过很多中医,因为他舌象无苔,中医往往将他的病判断为脾胃阴虚。他吃了很多滋阴养胃的药,但病情没有丝毫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他已经对中医基本失去了信心。通过四诊,我发现他属于脾胃虚寒,他表示很惊讶,看了这么多医生都说是阴虚,就我偏偏说他是阳虚呢?书上都说舌上无苔是阴虚。我告诉他,原理是这样。脾胃就像一个锅,因是吃下去之后还得再煮一次,经过在一次的加工方能消化好。脾胃虚寒就像锅底无火一样。脾胃无法消化吸收饮食物。

  舌苔的形成来源于胃气,当锅底无火,水气不蒸发,自然无苔。另外我们这么来看,如果胃中有火,喝下凉水应该舒服才对,您喝凉水腹痛更能证明实为阳气虚。我给他用温中散寒的汤药。

  下次见到我说肚子没那么胀了,胃口都有好转。他也觉得很纳闷,那么多大夫都拿他当阴虚来治,怎么也没有想到温补能终于使其痊愈。

 食疗方:

莲子30克

莱菔子10克

大枣5枚

同小米一起煮粥



可以起到:祛湿健脾,有助于消化的作用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七期 养脾脏 导引术 道拽九牛 (2010-09-13 14:39:29)转载▼标签: 养生堂 养生术 导引术 杂谈



(倒拽九牛为原始太极拳前十三式的第四式倒拽九牛(谬))

形式:

预备: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开立约与肩宽,两脚略开成“外八字”形。

动作:双手握空拳置于两肋处;左腿提起向前蹬出,落地成弓步;右手向后撩起、向上、弧形向前至于身体前方;右手继续下落,同时左手由右臂内向上穿出, 双臂一向下一向上,要有交错感,最后形成左手置于面前、中指正对鼻梁,右手置于左肋之下;右臂向身后伸直,自下而上弧形撩起至极限、手背向下,同时身体前俯,挺胸仰头,同时配合吸气;上身与手臂再按原来路线,收至原位,要边收边呼气。

注意:如此动作共做九次。完成后,将左腿收回,仍然站成预备式。接着做另一边动作,要领完全一样。

骆老师讲式意:这组动作主要是练脊椎和肩关节。对于腰椎病和肩周炎有明显疗效。

九谬指人体上有九个重要部位。这九个部位是:喉、胸、腑、背、腰、胯、肩、肘、膝。这些是反映人体老化的明显标志。“喉”反映出嗓子眼小了,吃硬东西咽着费劲了。“胸”反映出心口窝小了,出气入气有点不太顺畅了。“腑”反映出胃口小了,饭量越来越小了。这些现象是身体内部的反映。至于身体外部,明显的反应出肩塌了、背驼了、腰弯了、胯溜了、胳膊、腿都伸不直了。

练这组动作就是要和这种客观规律对着干,延缓衰老,永保青春。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八期 养我们的肺脏 (2010-09-13 15:09:05)转载▼标签: 养生堂 养生术 杂谈



“肺气通于天”肺的病如果是由外侵入的大多数与天不正之气有关系,像我们受寒感冒,首先表现为咳嗽、流鼻涕、恶寒,都是属于肺的范围。就像“非典”流行时,首先侵犯的是肺。肺的病主要是与空气有关系。所以我们要戒烟,吸烟首先伤害的是我们的肺。同时,我们平时应该保持房间通风、空气清新。这样我们会少得呼吸道疾病。

我们平时出现的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皮肤瘙痒、咽痛,这属于是哪一个脏腑出了问题呢?中医认为这些症状都跟肺有关系。

中医把整个人体的各方面,分成五大类。这五大类归属于五脏。每一脏都有自己所管辖的区域。所以呢,中医的脏腑不仅仅是指身体的某一器官,同时也是指与它有关联的一些器官。

有的时候找中医诊病,比如说皮肤有问题,中医告诉你是肺热或者是肺寒。但是呢,如果我们去西医院检查,并没有出现肺的器质性病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正是因为我们中医说的“肺”不同于西医说的肺。中医口中说出来的“肺”是指:肺所管的一切,都与肺有关。好比我们有一个公司,要是下边的员工不好好工作,肯定与领导管理不善有关,那么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员工的素质、精神、面貌就可以知道这个领导管理得怎么样。中医治病就是哪个区域出现了问题,就去找这个区域的领导人进行调理。

 

肺为天,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人活在气中,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气,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天之气应该是下降的,当肺气不能下降的时候,就会出现肺气上逆,即会出现咳嗽、音哑失音。肺在窍为鼻,肺气盛的人呼吸正常,嗅觉灵敏;肺气不宣就会出现鼻塞、不通气。其化为涕,健康情况下,鼻涕润泽鼻窍并不外流;肺寒会出现鼻流清涕,肺热就鼻流黄涕,肺燥会出现鼻干。比如说慢性鼻炎,就会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在色为白,肺病,尤其是肺结核会出现面色苍白,就像红楼梦的黛玉因为有了肺结核就面色苍白。其志为忧,肺气虚的人很容易感到悲伤忧愁。

久咳不愈的方子:

当归 10克 桔梗10克 泡水喝

可以治疗久咳、夜咳。

当归 苦温,主咳逆上气; 桔梗 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神农本草经》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八期 养脾脏 导引术 铁扇关门 (2010-09-13 15:29:28)转载▼标签: 养生堂 养生术 导引术 杂谈



(铁扇关门为原始太极拳前十三式的第七式)

形式:

预备: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开立约与肩宽,两脚略开成“外八字”形;双手握成空拳,提小臂贴于两肋处。

动作:左腿提起,向前方蹬出,落地成弓步;双拳张开,掌心向上,向前平拖出;旋腕,立掌,将双臂向身体两侧平展,边展边吸气;再将双臂依旧合拢,边合边呼气。

注意:如此一吸一开,一呼一合为一次,共做九次。吸气一定要吸得饱满,呼气要呼得干净。九次做完之后,将左腿收回,两手握成空拳收回至两肋处,恢复预备式,接着再按同样方法做右边的动作。

骆老师讲式意:这组动作主要是联系扩胸,练肺呼吸量。它对于肺病、呼吸道病有很好的疗效。

练功人都知道, “手是两扇门”, 身体里边也有两扇门,那就是肺叶儿。两臂一开一收带动两个肺叶儿一张一合,就如同两扇门一开一关。这在练功上讲叫做:“以形挂意”。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九期 养我们的肾脏 (2010-09-16 15:49:49)转载▼标签: 养生堂 养生术 食疗方 杂谈


“地以海为肾,故水咸,人以肾为海,故溺咸。”

海水是咸的,尿也是咸的。肾病了以后吃盐就很有讲究,盐吃多了会水肿,吃得不够也会水肿。喝水喝得太硬了,就会造成肾结石。

 

我给大家介绍一个肾结石的方子:

核桃仁 500克(烤黄) 鸡内金 250克(炮研细末)蜂蜜500克

核桃仁与鸡内金研细,将蜂蜜熬化,药粉投入搅匀,再熬5分钟,即可。每次一汤勺,每日三次。服15-30日,即见效果:或排石,或将结石溶化如乳油色液体排出。

 

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先天之本”是肾。我们在临床当中常见到一般腰腿痛、水肿、骨质增生、记忆力下降、耳聋耳鸣,患这些病的人群大部分是老年人。为什么会是老年人居多呢?

人之生老病死都是与肾气的盛衰变化有关系。人的一生就像一天中太阳的升起降落。我们的肾与哪些方面有关系?

 

在天为寒 在地为水

在色为黑 在体为骨

在声为呻 在窍为耳

在味为咸 在志为恐

在变为慓 其化唾

 

其华在发 其充在骨

其恶燥

                    

                       在天为寒,在地为水。相对应的季节是冬天。肾在地为水,所以我们身出问题了,一般会出现水肿。

   

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治疗水肿的小方子:



鲤鱼1000克 赤小豆30克 葱白 3段 不搁盐

此方针对水肿,能起到:

 

鲤鱼 甘 平,治咳逆上气 黄疸 止渴 治水肿脚满 下气《本草纲目》

赤小豆 下水肿 排脓血 《千金食治》葱白 下气,引离中之阴下交于肾。

 

 

     肾与北方及冬天相对应。冬天有什么特点呢?冬天是阳气收藏的季节。肾是我们人体阳气的储备库。肾在方位对应的是北方。北方是我们阳气收藏与储备的地方。比如石油也是我们生活当中一种主要的能源,而我们国家的油田大部分都位于北方。我们肾的阳气就相当于地下储藏的原油。如果年轻的时候过多的透支,就会造成我们肾气的亏损。就像我们过度开采石油一样,若干年以后会出现没有原油可采的情况。我们肾中的阳气也是一样,耗损的过快、过多,就会提前进入衰老阶段。就像有的人实际上才30来岁就出现了骨质增生、要腿疼痛等现象,像老年人似的,正是因为过多的耗损肾阳,出现早衰。                         在体为骨,肾气不足,髓海失充了,骨骼失养就会出现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病,同时 “肾主骨生髓”。骨髓按现代医学来讲可以造血。临床当中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从肾去治疗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肾藏志”,肾阳不足造成髓海不充,就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甚至老年痴呆、脑萎缩、多忘事等问题。                   肾开窍于耳,耳朵就相当于一个鼓。平时我们听到声音是由外撞击了鼓膜。当肾阳气衰了以后,容易造成阳气浮于上而不潜藏,阳气从内撞击鼓膜也可以产生耳鸣。肾气虚了也可以引起耳聋,阳虚阴盛,就像我们拿鼓皮弄湿了,也不容易产生响声,耳朵也就听不见声音了。   “肾在色为黑”, 所以呢肾病严重的人会表现面部发黑,通过望诊我们就会知道与肾有关, 如果我们发现面色突然发黑,可以去检查一下肾有没有问题。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九期 养脾脏 导引术 凤凰展翅 (2010-09-16 16:16:05)转载▼标签: 养生堂 养生术 导引术 杂谈



(凤凰展翅为原始太极拳前十三式的第九式)

形式:

预备: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开立约与肩宽,两脚略开成“外八字”形;双手握成空拳,提小臂贴于两肋处。

动作:左脚抬起,再向前蹬出,落成弓步;双拳张开,掌心朝上,向前平拖出;旋腕,立掌,将双臂向身体两侧平展;上身前倾,将手臂连同上身一起慢慢旋转,使右手在上, 左手在下,左手摸住左脚的外侧,配合吸气;将两臂按原路线往回旋转,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右手应摸住左脚的内侧,配合呼气。

注意:如此一旋一转,一吸一呼为一次,共做九次。左旋转动作时头和眼神要跟着向上边转的走。同时旋转的速度与呼吸的频率要相等。动作完成之后,自然立正收式。下面的动作完全相同,只是要领略反。

骆老师讲式意:这节动作主要是练脊椎和背部肌肉。脊椎活动开了,脊部肌肉也就放松了,全身各处自然也就舒服了。人的脊椎是人的中枢神经,它控制着人体内外的各个部位,气血流动的频率以及各条经络的正常运转。由于脊椎来回的旋转滚动没从而带动人体内外各处部位及各个器官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调节。

人是万物之灵,人的自身就是个小宇宙,自然界所具备任何事物在人身上都能找到对应。

如:宇宙间有金、木、水、火、土五行, 人有肺、肝、肾、心、脾五脏。自然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人身上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自然界一年份二十四个节气,人的脊椎也是二十四节等等,举不胜举。所以,这节功法就是告诉你,只要每天坚持练功,保证你一年到头不会有什么灾病。


北京科教 养生堂 第十期 针灸就是针我们的气 (2010-09-17 11:34:14)转载▼标签: 养生堂 养生术 针灸学 外敷药 杂谈

阴阳二气



  在人体五脏属阴,六腑属阳;血管属阴,神经属阳。我们知道我们身体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血管和神经的分布,如果血管堵塞了在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疾病,例如:脉管炎因为动脉堵塞,脚趾坏死脱落,犹如植物不浇水就会干枯而死掉一样。如果神经出了问题,肌肉会萎缩,如果颈椎把神经压住了,手臂肌肉就会萎缩,犹如植物见不到太阳就枯萎了。

  神经和血管为五脏六腑及人身提供所需的阴阳二气。气与血,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都知道经典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神经就像电线一样,电是气、是无形的,所以传输电的线路都是实心的, 神经也是实心的。我们摸到电的时候会手发麻,那么针灸扎到神经的时候也会出现麻的感觉。比如,我们扎环跳穴的时候,就会像触电一样窜到足底。所以我们神经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麻木。血管就像水管一样,血液是水、是有形的, 所以传送有形的水的水管是空心的,血管也是空心的。我在临床上经常用电线举例说明神经的问题。西医用的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来测试神经系统的健康与否。

  神经系统的疾病大多是和阳气有关:一是阳气的不足,二是阳气受到阻滞。阳气不足的病大多数表现为麻木。阳气被阻滞有可能出现局部的烧灼疼痛或跳动等表现。我们临床最常见的疾病有:运动神经元的疾病、神经性头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中风、坐骨神经痛、面瘫等疾病。

  针灸通过引导人体的阳气到达病变的经络和脏腑来治疗疾病。针入穴位以后就相当于一个异物,刺入人体,人体的阳气马上采取防御反应,会集中到针刺的部位,想把这个进入体内的异物驱赶出去。所以局部会产生酸麻胀的感觉。气聚到针刺部位以后就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作用。





  清代著名医家郑钦安说:“五脏皆是虚位,二气流行方是真机。”中医治病就是调节人体阴阳二气的平衡。中药是禀天地阴阳二气多少不同而生的,所以才有寒热温凉四气。温热的药物是禀阳气为多,属阳;寒凉的药物是禀阴气为主,属阴。我们可以通过药的气味来判断药物的寒热。温热的药物多辛辣而且有香味;寒凉的药多苦、咸, 大多无香味。比如:我们家中用的调料味香所以说多属于温性的。中药治病是借助药物阴阳二气之偏来平衡人体阴阳二气之偏。

 

   

热敷的方法:这个药我们家中都有

肉桂 花椒 大料 小茴香  肉寇良姜  草果  辣椒 各20克

打粗末,用布包,包上淋黄酒或白酒适量,蒸锅蒸热,热敷患处。

此方法作用:温经散寒、止痛。


养生堂 第十期 透刺针灸 同时刺透两穴位 (2010-09-17 11:54:13)转载▼标签: 养生堂 针灸学 杂谈



养生堂 第十期点开往后边看看两位勇敢体验透刺的效果:

http://space.btv.com.cn/video/VIDE1283395905997226

 

人身四肢各有两面,即是一个阴面一个阳面。

透刺穴位能同时针刺肢体的阴阳双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9151/707744114395.html

更多阅读

养生堂臧福科 臧福科腰间盘突出视频

百度首页|登录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 地图筛选48:18按摩病自除损伤篇(4腰腿伤老寒腿)分类:臧福科, 养生堂www.56.com42:30养生堂20110216按摩病自除(1)分类:臧福科, 悦悦www.le

北京卫视BTV养生堂视频2013年全集 北京养生堂2016全集

养生堂2013年12月31日视频,王正义,疾病步态早知道2俗话说“人老腿先老”,但随衰老而来的“腿脚不好”未必都正常。如果您走路时出现下肢酸痛、无力,休息几分钟又能缓解,一定要重视,否则可能发展为下肢青紫、坏.... 【阅读全文】养生堂20

臧福科《养生堂》按摩病自除 养生堂臧福科

2013-10-19 18:21:49|分类: 穴位健身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本文转载自苍狼《《养生堂》按摩病自除》臧福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曾任北京中医学院推拿教研室主任,东直门医院按摩科主任;现任国家职业技

北京卫视养生堂新浪博客 北京养生堂2016全集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593197777_0_1.htmlhttp://blog.sina.com.cn/btvyst北京卫视养生堂新浪博客——2014年1月10日播出《守护生命的“心”路—1》《守护生命的“心”路—1》 关键词:真假心脏病、怕冷、专家说,认

北京卫视养生堂官网 北京卫视养生堂微信

20130220养生堂视频:冯兴华讲风湿病的症状播放次数:112次 发布时间:2013-02-21风湿病被人们称为不死的癌症,那么你知道风湿病的症状吗?敬请收看本期的养生堂视频听听冯兴华的讲解。 本期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北京东城中医院风湿免疫科特聘

声明:《北京养生堂2015全集 北京科教 养生堂(原始太极拳动部养生功法)》为网友西边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