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校园有关的日子—记校园歌手李晓东
文/金川
这篇文字是应一位一直坚持做民谣的老朋友的邀请写的,也是为自己的一场校园民谣专场讲座做一下初步的准备。在最初的设定中,他是想让我和他聊聊老狼。但是我说老狼大家都太熟悉了,我们还是说一说属于校园民谣时代,现如今鲜为人知的一些歌手吧。除了老狼,我自己最喜欢的校园歌手就是李晓东。《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是每一次校园民谣比赛我必须要拿出手的歌,同样在今年自己学生离校的时候我也又一次唱起的老歌。自从在1995年推出了最后一张专辑《快乐英雄》之后,李晓东就慢慢消失在了公众视线之外,没人知道他在哪里?去做了什么?他的形象在我们的记忆中已然模糊。但是,正如小柯所说的,李晓东吟唱过那些歌曲依旧在那里,不在过去,就在我们久违的年轻过的日子里,闪着久违真诚的光亮。另外,我的某位很屌丝的同学现在也开始文艺起来,陆续发表了诸多酸不啦叽的诗词,这果断让人不能忍,所以,在吃下若干碗兰州拉面之后才痛下决定写下这么个玩意。作为一个年过三十的中年师傅,我也有必要和我的学生们聊聊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那个年代的事,那个年代的歌。
“每一首歌都来自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发生在你生活的四周”
《校园民谣1》封面。
时至今日,无论是生于八零年代,即将而立,还是正身处校园的九零后,谈到校园民谣,大多都会脱口而出一首歌—《同桌的你》。这不仅是年轻一代成长的见证,也是诸多男生女生情窦初开的序曲。依稀记得当年“水房演唱会”时代,《同桌的你》是唯一可以带动大合唱的曲目。很多人在学琴初期,差不多第一首可以完整弹出来也是这首歌。《校园民谣1》让人认识一个才华横溢的高晓松,一个优雅深沉的老狼,同时也是开创了一个校园民谣的时代。
但是在一个快速遗忘的年代,很多东西,乐犹在耳,物是人非。高晓松和老狼在今天依然被各个年龄段的人说熟悉的时候,许多人却渐渐地遗忘,还有一位名叫“李晓东”的歌手,曾经和高晓松、老狼、郁冬、沈庆一起经历和见证过中国校园民谣最辉煌的时刻。
《冬季校园》——李晓东校园歌手的开端
作为校园民谣新人的李晓东,已经是一名歌龄很长的歌手了。80年代的末期,18岁的李晓东开始推出《星座》系列专辑,连续三张唱片总销量超过300万,成就一个时代的辉煌纪录;但是,大多数人认识李晓东大约是从95年东方时空早间插播的《冬季校园》开始。最早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刚刚上初一,尚还不能听懂“给我讲讲那漂亮女生,白发的先生”,也许是当时保守的社会环境和校园氛围,我曾一度把这首歌当成流氓歌曲,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生划分割线的中学时代,漂亮女生是一个敏感词。直到大二那年的寒假,有一天傍晚我陪父亲在安大校园里散步,听他说他大学时候的故事,看他当年的宿舍,和我又一次说起当年那个万人空巷,可以用德语上《小逻辑》的钱广华教授。这时恰到好处地在湖边听到竹笛的声音。那一刻我头脑中突然又一次出现了“漂亮女生,白发的先生”。在某种程度上,我还是十分相信“机缘巧合”这个体现偶然性和必然性关系的词句。因此在那个寒假,我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音像店,最后淘到了一张《校园民谣2》的盗版磁带。这种情境也许现在的孩子没有经历过,当时我们听音乐并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因此对一张到手的专辑也格外珍惜。从这时起,我才开始格外地关注校园民谣,关注李晓东。
如果把老狼的歌比喻成恋恋风尘的爱情主题,那么李晓东的歌曲大多充满了毕业和离别。从《校园民谣2》的《关于理想的课题作文》、《没有想法》、《冬季校园》,到《快乐英雄》中的《你是朋友吗》《你是晚钟吗》《你是孩子吗》,李晓东的声线异常适合这种“过去”的味道。举个例子来说,曾经非常多著名的歌手曾经演绎过《没有想法》,包括黄磊,沈庆,卢庚戌。但是无论是词作者沈庆本人,还是黄磊卢庚戌。但是依然没有李晓东的版本来的更加自然,更加贴近歌曲。不管是沈庆厚重的声线,水木年华略带浮夸亦或是黄磊书卷气息的演绎,都没有完全地将这首歌说诉说的青春之重完美的表达出来。也只有李晓东用举重若轻、无奈、彷徨的表达完美地将沈庆的词曲呈现出来。虽然高晓松也曾批评过李晓东的声音不适合《冬季校园》,后来小柯自己也重新演唱过他自己的作品。但是最后高晓松也不得不承认,不是校园歌手的李晓东,却最适合《冬季校园》。
《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李晓东的高晓松时代
有人说过,喜欢高晓松,是因为他的歌可以让人联想到自己,能够产生出关于现在,关于未来的想象。确实,高晓松能够把不同的人曾经唱过的歌,曾经感动的事串联在一起,融合成各个时代人的集体记忆。《同桌的你》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作为那个年代大学毕业的经典曲目被传唱至今。对大学生活的感触往往不是来源于在校学生,而是来自于离开校园,毕业多年的人。正如专辑封面所说的:“还记得从前那些过得又慢又伤感的日子么?总是看着远处黑夜里的高楼,猜想着被每一扇门关起来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每一扇窗曾经有一双怎样的眼睛贴近它向外张望;总是一下午一下午地坐在街边,看着来往的人带着各自的表情,从眼前走过;总是站在阳台上,瞄准老远的一棵陌生的树,因为能清楚地看见树上的一片小小叶子而快乐不已……那些日子啊,已经遥远的再也不能唤回。也许是因为《校园民谣2》的主基调被定义为毕业、离别。李晓东在《校园民谣2》中担当了主力的角色。似乎也只有李晓东才能唱出高晓松和沈庆说需要的那种离别和回忆。如果说《冬季校园》还可以被看做是在校学生的生活,那么,《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则完全是属于毕业生的故事。你在窗口注视人群,总觉得匆匆来去的是你的爱情,而当你置身人海,四周却是那么的安静,没有人提醒你,没有日记和落满山花的背影。最能打动人的,往往都是可以值得回忆的人和事。“曾约定好彼此间常见面,相见时已多年”,大学的同学,最后能够常见面的能有多少呢?也许,有些人的QQ头像,永远地保持着一种灰色,不会亮起。
是谁第一个 打破了沉默
是谁第一声 唱出老歌
是谁又提起 从前的约定
那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
年少的作文 虽然不能成真
你我都愿意 再笑着重温
我们所说的爱 我们想的未来
可能是今天 再相聚的缘
我们年少时不经心许下的愿
再提起时依然是多温暖
也会约定彼此间常见面
相见时已多年
长的心情 短的命
长长短短谁也说不清
遥遥的梦想远远的人
遥遥远远我们的笑脸
由于在写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一位朋友,这一段我并没有写的特别的多,所以仓促地将《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的歌词放在结尾。因为这首歌属于每一个有故事的人。
《你是朋友吗》——李晓东校园时期的绝唱
现在的年轻人一提到中国风,可能头脑中浮现的是周杰伦、费玉清、王力宏,或者是今年中国好歌曲的霍尊。其实在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中国流行音乐曾经掀起过一场中国风运动。相对于现在的流行的古风,那个年代中国风浪潮却是由“西北风”开始的。西北风粗犷,豪迈、苍凉,成为那个年代流行歌曲的主题。比如《一无所有》、《黄土高坡》、《信天游》、《我热恋的故乡》、《走西口》等等,都是我们父母那一辈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大街小巷、各个电视台、音像店也都在不停地播放这些歌曲,火热程度不亚于现在的《小苹果》。继西北风格之后,内地音乐也对古风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比如将杨慎的《临江仙》改编成《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还有将枫桥夜泊等古诗融合到流行音乐里的《涛声依旧》。但是当时的本土“西北风”和“中国风”却因为90年代中期港台音乐的冲击而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内地流行音乐的第一个中国风时代也因此结束。但是,西北风最后残存的种子却在校园中被保存了下来。也许是相对独立的象牙塔,或者是王洛宾和他的新疆浪漫主义的持续影响,让西北风的浪潮在校园民谣得到了延续。在《校园民谣2》的时期,高枫、曹均和高晓松的合作让《美人》和《B小调雨后》在曲式相对单纯的校园民谣里显得耳目一新,这也成为90年代中期大学生们草地音乐节集体互动的保留曲目。不过可惜的是,校园民谣也随着港台流行音乐浪潮的影响而逐渐改变了原有的形式,西风风也慢慢失去了发展的土壤。两千年后的第一代水木年华,曾经用一首《墓志铭》表达了对西北风的致敬,但是在此之后西北音乐和校园民谣一起,慢慢消失在年轻人的耳朵和抽屉里。(现在差不多是由刀郎重新扛起西北音乐的大旗,但是因为和校园民谣关系不大也就不多赘述)
经过了《校园民谣2》的辉煌,郁冬、高晓松、黄小茂、老狼等校园民谣的代表人物也慢慢退出了《校园民谣》合辑系列的制作。1995年的《校园民谣3》,除了李晓东和丁薇两位校园民谣1,2时期的主力以外,大胆推出了许多新人,包括后来央视主持人蒋梅、黑鸭子合唱组的李蓉等。同时,《校园民谣3》在词曲的创作上也和之前的两部曲有了很大的改变,合辑的词曲大多是由洛兵负责创作。不同于高晓松轻松的雅痞随性,也不同于沈庆对镜梳妆式的叙述岁月,诗人洛兵领衔的《校园民谣3》更多的呈现出一种概念的、理想主义情调。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处于转型期《校园民谣3》并没有达到像之前校园民谣两部曲那种传唱和传听的程度,销量的惨败使得《校园民谣》系列一度中断了数年,这种中断使得2000年以后大地公司推出的《校园民谣4》已经难以达到原先《校园民谣》巅峰期的水平,而校园音乐也因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慢慢成为了一种小众化音乐。这种现象直到卢庚戌和李健的第一代水木年华才稍微得到了改善。
但是在不被人熟知的《校园民谣3》中,却有着一首更加不被人熟知,但是又十分独特的歌曲—《你是朋友吗》。同样是画面感十足的作品,洛兵不同于高晓松“每当你回头看夕阳红”式的直观具体,而是更加类接近抽象、概念派风格。这也许源于洛兵的诗人身份和他的西北情结。因此在《你是朋友吗》里,才能出现“让梦在身旁流动”和“你飞在天空下面,询问每片云彩”这种需要反复回味的词句。并且,这首歌的编曲是由岳浩崑、三宝等著名音乐人共同创作完成,略带新疆风格的吉他扫弦,细腻不失沉稳的贝斯声线,加上大小提琴贯穿始终的对话,将洛兵的歌词披上了苍凉的西北风外衣。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你是朋友吗》的词曲和编曲时至今日依然会处于一种十分领先的地位,丝毫不会让人感到这是一首来自于1995年的歌曲。
不过,由于大地的总公司财务吃紧,导致公司上下打成一团糟,内乱四起。洛兵、三宝等人离开了那个地方,所以李晓东就没有什么人管了。随后的岁月里,李晓东和他的校园民谣,也就慢慢埋藏在时光的深处。我曾经多次在百度上搜索李晓东的信息,建立过李晓东的贴吧,但是得到的只有寥寥的回复,以及他在三里屯做音乐总监时的两首歌曲。
2012年的9月,无意间在豆瓣上看到这样一则演出信息:“曾经的李晓东”—李丰溢个人专场音乐会。从前的李晓东,到换回本名的李丰溢,现在的他,已经从校园歌手转变成培养出谭维维、吉杰等年轻歌手的制作人,虽然久居幕后,但是李丰溢又将回到舞台上。借用演出主办方的话来说,这可能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音乐会,虽然,我们都不确定,还会不会有第二次表演。但只要他站在舞台上,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他过人的歌唱才华,能让我们一起感动,一起温暖,一起安静。不追溯缘由,只为好的音乐,这场音乐会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这些怀旧的旋律能给我们的,仅仅是一段段我们以为遗忘了的记忆,在如此疯狂的生活中,给你一个放慢脚步,回头凝望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