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故事文言文翻译 范仲淹故事阅读答案

 范仲淹故事阅读答案:

  阅读题:

  1. 给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dàn 义:吃

  ②辄以水沃面 音:zhé 义:往往,总是

  ③食不给 音:jǐ 义:供应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chán 义: 说别人的坏话

  ⑤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音:zhé 义:降职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b)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洗脸。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和孩子的穿的吃的,只是自己满足自己的罢了。

  ③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于是,精通了六经的主旨要义,他慷慨激昂地立下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大志。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

  ② 做官后因直言而遭降职。

  ③ 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点明范仲淹胸怀大志)的作用。

  6.文中表明少年范仲淹身世、家境的句子有“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表明他发愤苦读的句子是“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二: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去之南都 B、之虚所卖之 C、后天下之乐而乐 D、子将安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 ) 去之南都( ) 辄以水沃面( )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4、从这段文字中你得到什么启迪?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谈。(3分)

  5、请评价一下范仲淹其人。(3分)

  参考答案

  1、C

  2、少年丧父 离开 就

  3、于是精通“六经”的意思,并立下雄心大志。

范仲淹故事文言文翻译 范仲淹故事阅读答案

  4、5略

  原文:

  范仲淹故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在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若夜昏怠,辙以水沃面。往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1038871/122831237.html

更多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全集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全集4、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全集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全集第一单元5、童趣(沈复)第二单元10、《论语》十则第三单元15、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第四单元

文言文翻译要点 诗经有名名句

(2009-03-25 17:31:08)转载标签: 高考文言文杂谈分类: 试题文言文翻译要点翻译文言文,既要做到内容忠实于原文,又要做到文字通顺流畅。翻译的基本方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 落实即落实原文每个词、每句话的确切意义。要通观全篇,

文言文翻译 论文翻译润色

│首页│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搜索│所有评论│留言簿│帮助│                      输入搜索内容:(例如填:李白、世说新语、或作者、或文章名、或书名、或文章内容)最近更新:                  

初高中文言文翻译大全 高中文言文大全

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对于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要的语言综合训练,又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标志。文言文的翻译虽说较难,但仍然有章可循,在学习中,我把文言文的翻译整理为“增补、调换、留借、删

声明:《范仲淹故事文言文翻译 范仲淹故事阅读答案》为网友九句情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