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养生之道 清明节养生之道

清明节的养生之道 清明节养生之道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此时,气候温暖、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正是祭祖扫墓的日子。除此之外,清明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开发区医院的中医专家教您一些清明节的养生之道。

爱华阅读配图

  中医养生 重在清明节

  “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因此,建议大家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

  而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要予以重视。

  饮食方面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不过,有些人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此人们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是多雨阴湿、乍暖还寒。此时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白菜、萝卜等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外出踏青 “动”得不宜大

  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习俗。“不过,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踏青等活动与传统意义的锻炼有区别,除了长期坚持锻炼的人,这个季节并不主张人们大幅度地“动起来”。

  老年人活动时心率应不超过105次/分钟,呼吸应不超过24次/分钟,中青年因人而异适当放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强登山。而且,登山也要考虑个人的体力和身体素质,很多人平时很少锻炼,不要逞强好胜一鼓作气地爬上去,以免发生意外。

  凭吊先人 悲伤要有度

  清明节有着双重的意义,既是一个生机盎然的节气,又是踏青扫墓、追悼先人、悲痛伤感的祭祀节日。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更要关注自己的健康。清明节是对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是一次宣泄哀伤的机会,有利于排解不良情绪,更利于心理健康。从另一方面看,对于失去至亲的人,清明节很容易触景伤情。大家聚在一起扫墓,也容易造成一个“情绪场”,因为悲伤的情绪很容易传染。特别是老年人在扫墓时,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另外,春季本来就是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高发期,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1208571/733907580.html

更多阅读

患有浅表性胃炎的人如何养胃 浅表性胃炎如何养胃

患有浅表性胃炎的人如何养胃——简介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应酬越来越多,导致吃饭不按时,上班族为了节省时间,早餐和午餐一起解决。这样,无形中就加重了我们胃的负荷。那么,如果患有浅表性胃炎的人,我们平时要注意哪些,怎么

中年人的养生之道 葡萄酒的养生之道

中年人的养生之道到了年龄,眼睛一定要花的,为了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延缓老花,我在朋友的空间看到了很多偏方,其中有治疗老花眼的,我摘录放在空间,供大家参考。配方如下:中型马铃薯一个去皮;苹果一个去皮;中型番茄一个去皮;粗胡萝卜一截去皮。放

马寅初的养生之道 马寅初的故事

马寅初的养生之道 冷热水浴        马寅初在北洋大学求学时,由于经济比较困难,营养跟不上,再加上课业繁重,身体一直比较虚弱。到了耶鲁大学后,马寅初决定要好好锻炼身体。当时,耶鲁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游泳,否则学业成绩再好

声明:《清明节的养生之道 清明节养生之道》为网友拈瓜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