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典故 百家姓之郑姓典故

百家姓典故 百家姓之郑姓典故

   郑氏系自周友 源起河南荥阳

  根据《姓纂》的记载,郑之得姓,是开始于周厉王最小的儿子友。周宣王即位以后,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

  当时的郑地,就在现在河南郑县一带,也就是河南省中部黄河以南的一片土地。

  现在河南还有一个新郑县,根据考据,这也是一个因郑姓而得名的地方。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郑桓公的儿子武公,曾经跟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建立了东周,郑武公自己也跟着搬了家,新郑由此而诞生,郑姓更继续繁荣滋长。

  这个由周朝王室所分支出来的郑国,虽然在战国时被韩所灭,子孙流离分散于河南境内各地。但是,到了汉唐之后,却大放光芒,为中华文化平添不少光彩。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专治经学的学者中,有十分著名的“二郑”,指的是郑众和郑玄,而以郑玄所享的名气为盛。

  郑玄是东汉人,一生沉浸诸经,所注之经书有易、诗、书、礼、礼仪、论语、孝经、尚书大传等,是一位名实相符的大学者,不但在兵荒马乱的东汉末年享有盛名,就是在现在,也备受后人的敬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1652371/413840349.html

更多阅读

郑姓在中国有什么意义 郑姓起源

  郑姓起源郑氏姓源,出自姬姓。依照《姓纂》上的说法,「周厉王少子友,受封于郑(在今陕西省华县西北),是为桓公。生武公,与晋文侯夹辅平王东迁于洛阳,因徙溱、洧之间(今河南省境),谓之新郑,传十三世至幽公,为韩所灭,子孙再播迁陈宋之间(地跨

郑姓起源 郑姓起源及简介

郑姓起源郑姓起源有二 一、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为黄帝裔孙后稷之后,其远祖为郑桓公,得姓始祖是郑鲁。 相传黄帝之后,后稷承袭姬姓,传十五世孙周武王灭商建周,称西周。周厉王最小的儿子叫友,同周宣王是同父异母兄弟,周宣王在位二十二年后,即

百家姓谢姓 百家姓之谢姓典故

   谢氏系承申伯 源出都城洛邑  这一个飞黄腾达于1500年以前的姓氏,实际上的历史也悠久而古老,他们是炎帝的嫡系姜姓后裔,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周宣王之时即已得姓。关于谢姓的姓源,《姓纂》上是这样说的:“姜姓,炎帝之后,申伯以

百家姓典故 百家姓之辛姓典故

   辛姓系承姒氏 发祥繁衍陇西  关于辛氏的古老渊源,《姓纂》一书记述得最为清楚,是这样的:“姒姓,夏后启别封支子于莘,子孙去草为辛,遂为辛氏。《左传》:周太史辛甲、辛俞美,为昭王友,秦有将军辛腾,家中山苦陉,曾孙蒲,汉有辛武贤,陇

声明:《百家姓典故 百家姓之郑姓典故》为网友无心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