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的传统节日 基诺族的婚礼

  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居住在景洪县的基诺山(又称为攸乐山),约有1万多人,基诺族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基诺语系汉藏语藏缅族的一种语言,和彝语支相接近。由于没有文字,基诺族的文学全是口头文学,大体可以归为神话传说、故事、诗歌三大类。  

基诺族在解放前,一直保留着群婚制和对偶婚的残余。基诺族婚前的社交活动十分自由,未婚先育子较为普遍,一般不受岐视。私生子可以随母到与他人结婚后的生父家生活,生父家不会以不是亲生儿女而虐待私生子。基诺族的婚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禁恋阶段。未接受成年礼之前称为少年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年龄小,生理发育不健全,思维能力差不能承担社会和家族赋予的责任,所以禁止谈情说爱,晚上不准随便出门,不准去接触那些谈情说爱的人。第二阶段:加入“饶考米考”。“烧考”,是男青年的一种群众活动组织;“米考”,是女青年的一种群众活动组织。参加这种组织享有成年人的资格,能穿绣有象征月亮徵章的衣服,背上有月亮或几何图形花纹的背包。成年礼十分隆重,一般都要剽牛,并以全牛祭祀祖先,然后把肉分给全村寨的男女老幼,在青年人面前的篾桌上,放着两包用巴蕉叶包好的肉,由长者带领大家唱史诗歌,以教育青年人,表示成年礼受戒。参加成年礼的青年人回到家里,父母亲就会向他们祝贺,并把成年人穿的衣帛和全套农具赠送给他们。接受成年礼洗礼后的青年人,就表示他们已经长大成人了,可以谈情说爱了。第三阶段:恋爱、结婚。基诺族男女青年谈恋爱的方式比较奇特,用树叶作信,传递幽会消息。每当田间劳动收工后,情人就会用树叶刻上各种符号,通知约会地点,到时男方会燃起一堆篝火,姑娘便会用炭粒和水分染黑牙齿,和小伙子对唱情歌,通过对歌情投意合,方可同居。小伙子经常深夜到姑娘家,天亮前就离开,父母知道了也不干涉,开始并不公开,待生了第一个孩子,才公开关系,正式结婚。 

结婚前,男方要托头人或有威望的长者,带着酒和茶到女方家里去提亲,娶亲时,男方要送给女方“接人钱”(过去是两元),如果舅舅不同意,就不能结婚。还要给岳母送“奶母钱”(过去间1元)。然后杀猪祭祀,把猪头和4条腿送给舅父、舅母,3根肋骨送给头人,4根肋骨送给父亲,剩余部分煮熟请全寨人一起吃。婚礼一般都要举行三天,第1天,新郎和媒人、舅父舅母带着草烟和酒到新娘家祝贺:第2天,新娘梳妆打扮,把牙齿染黑,嘴唇染红,等候新郎来接。婆婆要站在门口迎接,把一个鸡蛋放在媳妇在手心上,表示欢迎。请大家一起喝酒、唱歌、跳舞;第3天,亲戚朋友都回家了,新婚夫妇也一起下田劳动了。婚礼实际是两天。  

基诺族的家庭、夫妻关系,一般都比较和睦,反目为仇,吵架离婚现象不多。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 基诺族的婚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1834171/72271110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 节日活动策划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傅蔚箭(本文由作者署名发表于2012年第5期《中国酒店》)中国是个多节日文化的民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如今已经演变成了大大小小的节日。气氛较浓的当属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

独龙族的节日有哪些?有哪些民歌? 独龙族传统节日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而少数民族有他们独特的节日,那么独龙族的节日有哪些呢?独龙族有哪些民歌呢?独龙年是独龙族的传统节日,事业他们唯一的节日,该节日又被称为“卡雀哇”节。该节日一般在农历腊月举行,他们以十二月二十九日为除夕,三十日

那些消失掉的汉族 传统节日 中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

汉民族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汉民族传统节日有近50个 下面列举几个本人比较喜欢的同时又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传说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风俗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传说壮族铜鼓节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届时,各村的小伙子组成铜鼓队,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其

声明:《基诺族的传统节日 基诺族的婚礼》为网友龙傲巅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