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与道家 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茶与道家充满了关系,在茶道中有着道家的理念,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道中的道家理念,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一、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二、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中国茶道与道家 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五、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茶文化的魅力

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民俗茶俗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何不应用民俗为现实社会生产生活、经济贸易、旅游文化服务。传统茶道茶艺茶歌茶舞的挖掘和发展,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利用传统的节令举办大型的经济文化旅游活动,如“茶文化旅游节”“茶乡节”“春茶品茗会”茶馆里掺茶摆碗绝技,都可用来发展民俗旅游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引进和注人茶俗文化的内容于四川茶馆之中?还能吸引国外来宾到茶馆品茗,领略到四川不同风格的茶道茶艺。成都顺兴老茶馆在装修风格上体现了旧时成都茶馆浓郁的氛围,掺茶师的绝技可再现于茶馆;锦江剧场的“悦来茶社”,定时有川剧“玩友”“打围鼓”坐唱,曲艺也登场亮相,这些民俗活动不但起到了传承的作用,还能吸引国外友人来茶馆欣赏民俗茶俗文化。

综上所述,文中所列举的只是四川民俗茶俗丰富多彩中具有典型的事例,是人民群众口头文学的瑰宝,它带着泥土的芳香,集中了群众的聪明才智,质朴简洁,明朗欢快,诙谐有趣,细细品味,如沐春风,如饮甘泉,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向上的追求。这些流传在民间的茶俗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四川历史文化中的精粹,透视出四川悠久的种茶饮茶史,可以探寻川人饮茶演变的轨迹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四川丰富多彩的茶俗文化,是民间自然积淀起来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心态的折射,既有传承性,又有变异性,既十分古老,又打上时代前进的印记。四川茶俗文化在民间持续不断地传承具有永久的价值,也是研究四川茶文化形成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料,是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丰富宝藏。

端茶送客”典故的由来

我国古代有一种“端茶送客”的惯例,来客相见,仆役献茶,主人认为事情谈完,便端起茶杯请客用茶。来客嘴唇一碰杯中的茶水,侍役便高喊:“送客!”主人便站起身来送客,客人也自觉告辞。这样的惯例,避免了主人想结束谈话又不便开口、客人想告辞又不好意思贸然说出的尴尬,这就是古代“端茶送客”的典故,这也是茶用于古代日常交往的典型案例。而这个典故源于何时呢?

据清代末期朱德裳《三十年见闻录》记载:一个新上任的县令于炎夏之时前去拜谒巡抚大人,按礼节不能带扇子。这位县令却手执折扇进了巡抚衙门并且挥扇。巡抚见他如此无礼,就借请他脱帽宽衣之机把茶杯端了起来。左右侍者见状,立即高呼“送客”。县令一听,连忙一手拿着帽子,一手抓着衣服,很狼狈地退了出去。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清代官场上盛行的风俗——“端茶送客”。那时,下属拜见上司,上司虽让侍者泡茶相待,但大都不喝。当上司举起茶杯做欲喝状时,则是下“逐客令”的表示,侍者会立刻高呼“送客”。当然,清代官场上的客来上茶,坐久了也是可以喝的,但须上司举手称“请茶”且上司先饮,下属才能端茶品饮。

如今,这种“端茶送客”的做法除了在影视中所能见到外,现代生活中不多见。实际生活中,有时有些客人说话不停,而又不顾及主人是否有时间有兴趣听的时候,人们又希望有“端茶送客”这样含蓄约定俗成的惯例,让双方都能体面收场。但类似“端茶送客”的方式方法还是不难找到的。比如,注意随时掌握谈话的节奏,控制谈话的主题,事情谈完后,面带微笑提示自己还有事情,改日再谈等。还有,适当地抬腕看表或抬头看钟也是一种潜在送客的方式,这虽然是不太礼貌的方式,但当对方不注意尊重别人意愿,一味地耗费时间时,只有这种含蓄的送客方式了,这与“端茶送客”方式异曲同工。

我们可以借鉴古代留下的“端茶送客”含蓄的表达方式,将其含蓄地应用到更多社交场合中,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含蓄、流畅、默契而避免尴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05861/316234007.html

更多阅读

人与人沟通中的语言技巧 人与人相处经典的话

人与人沟通中的语言技巧如果想法改变,态度就会改变如果态度改变,行动就会改变如果行动改变,习惯就会改变如果习惯改变,人格就会改变如果人格改变,命运就会改变如果命运改变,人生就会改变有个故事讲,在酒足饭饱后,国王问大臣:你们说,世界上什么

危机公关处理 危机公关处理中的“道”与“术”

危机公关是企业所不愿意遇见的,但是又是企业难免会遇到的,所以作为品牌经理,公关经理,市场总监等企业营销策划人才,应该懂得如何处理危机公关。危机公关处理主要涉及两方面,就是道与术,下面笔者小马识途营销机构马山分别分享。危机公关处

声明:《中国茶道与道家 茶道中的道家理念》为网友无畏向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