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大气环境视频 人教版高一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试题

在平时做好每份地理试题能有效的检查出你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至于,到了考前要如何做练习呢?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一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高一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试题及答案

1.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解析: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

答案:C

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解析:晴天的夜晚,因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快,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易成雾。

答案:D

读图1“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3~5题。

图1

3.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高一地理大气环境视频 人教版高一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试题

A.① B.②

C.③ D.④

4.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5.下列地理现象能反映热力环流基本原理的是 ( )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白天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D.春季多沙尘暴天气

解析:图中①代表太阳辐射,②代表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③代表地面辐射,④代表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大气逆辐射增强。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由于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白天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是由于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海洋增温慢,气压高,所以形成海风;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大,气温较低,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作用强,温度较高,因此昼夜温差小;春季多沙尘暴天气是由于天气系统冷锋活动频繁造成的。

答案:3.C 4.D 5.B

读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6~8题。

6.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

A.①太阳辐射

B.②大气辐射

C.③大气逆辐射

D.④地面辐射

7.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8.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 (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解析:图中①代表太阳辐射,②代表被削弱后的太阳辐射,③代表地面辐射,④代表大气逆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大气逆辐射增强。

答案:6.A 7.C 8.D

9.图3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

图3

解析:白天晴朗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微弱,气温较高;夜晚晴朗时,大气的保温效应差,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气温较低,故昼夜皆晴时温差较大。

答案:C

9.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

A.垂直气压梯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地转偏向力

解析: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但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同一高度上出现水平气压梯度差(即高低气压差),从而出现水平气压梯度力。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答案:B

10.图4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首先根据热力性质的差异判断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再根据热─上升─近地面为低压判断近地面气压的高低,最后根据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的规律判断近地面的风向。

答案:B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

1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

解析:图中体现了沙石的昼夜温差达10 ℃,而水的昼夜温差只有3 ℃,故说明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作用下,海陆之间的沿海地区易形成海陆风。12题C项即是表达白天时形成的海风。

答案: 11.C 12.C

图7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3题。

13.大气中 (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解析:臭氧层遭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实际上是削弱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故A选项错误;二氧化碳减少,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减少,故B选项正确;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遇到空气中悬浮颗粒就要发生散射,使太阳辐射以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经过散射之后,有一部分太阳辐射就到不了地面,这样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就减少,故C选项错误;雾霾的出现加强了夜间的大气逆辐射,故D选项错误。

答案:B

图8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8,回答14题。

图8

14.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考查学生读图判断能力。我国位于北半球,先画出垂直于等压线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30~45度,可得出6~9时甲地为偏南风,故B项正确。

答案:B

读图9“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9

(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_季(节),判断理由是____ 。

解析:第(1)题,同一地区地面与高空比较,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因为越往高空,大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第(2)题,C处等压面上凸,比D处气压高。

第(3)题,根据等压面知识找出近地面海洋、陆地何处气压低,何处受热,何处受冷,进而根据热力环流过程,即“受热不均→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水平运动”画出。

第(4)题,海水热容量大于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则相反,故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

答案:(1)b 近地面空气密度大

(2)C

(3)略(A、B、C、D间环流为顺时针方向)。

(4)夏 陆地为低压,仅考虑热力因素,低压是因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而产生的,所以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为夏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06361/166041279.html

更多阅读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视频专辑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视频1. 行星地球_1 宇宙中的地球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视频2. 行星地球 _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视频3. 行星地球 _3.地球的运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视频4. 行星地球 _4.地球的圈

人教版高一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测试试题

在地理考试快要到来的时候,教师们准备好了学生们的复习工作了吗?让我们来预先做一份试卷,这份设计良好的试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测试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人教版高一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测试试题及

声明:《高一地理大气环境视频 人教版高一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试题》为网友飲儘丗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