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等级制度 古代建筑等级制度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而这种社会形态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总结起来古代建筑的等级主要通过:建筑规模,屋顶,屋顶饰物,台基,踏道,面阔间数,斗拱,彩画文饰,色彩,门钉等方面来辨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

一 殿式,大式和小式

殿式:宫殿的样式,为建筑的最高等级。通常为帝王后妃起居之处。佛教中的大殿(大雄宝殿),道教中的三清殿也属于殿式建筑。 特点:宏伟华丽,瓦饰,建筑色彩和绘画有专门的意义。如: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式,朱漆大门,彩绘龙凤等为帝王之所。

大式:各级官员和富商缙绅宅第。 特点:不用琉璃瓦,斗拱彩饰有严格的规定。

小式:普通百姓住房规格。颜色只能为黑白灰。

中国古代人等级制度 古代建筑等级制度

二 屋顶

按照式样等级次序由高到低为: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盝顶,卷棚顶。另外还有重檐和单檐之分,重檐顶等级高于单檐顶。总的说来,屋顶的等级由高到低排序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四角攒尖顶,盝顶,卷棚顶。

三 屋顶饰物

即脊兽和角兽。角兽按列均由单数组成,一般采取1.3.5.7.9数列排列(即阳数),最高为10个。其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最前面有骑鸟仙人。他们除了有自己的装饰意义外,还有一定的实际用途,具体的介绍在精彩讲词中的历史文化中已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建筑的地位越高,角兽的数目越多。以紫禁城为例,太和殿为举行大典的场所,皇权的象征,设神兽10个。乾清宫为帝王理政,居住的地方,地位仅次于太和殿,设神兽9个。坤宁宫为皇后的寝宫,清代为祭神及结婚之用,设神兽7个,东西六宫是妃子的住所,设神兽5个,最少的为次要角门,只设神兽1个。

四 台基

一般原则为级数多的大于级数少的,汉白玉台基高于其他材料,有围栏的大于无围栏的。

最高级台基:几层带玉石栏的须弥座叠在一起用于皇宫中的最高级建筑和一些寺庙最高级殿堂。

较高级台基:通常称的须弥座,座上有汉白玉石栏杆。用于宫殿建筑两庑的次要建筑。

一般台基:座壁平整且直,多用于大式和小式建筑。根据〈〈大清会典〉〉:公侯以下,三品以上,准高二尺;四品以下到士民,准高一尺。而一般皇家建筑的台基可有5尺之高。除显示等级外,台基的最普遍功能是为了对古代木结构建筑物进行保护。

五 踏道

踏道,就是建筑物出入口供人蹬踏的建筑辅助设施。其中阶级型踏道最为常见,也称踏跺或台阶。 可分为三级。 一般台阶(如意台阶):由几块大小不一的石头从大到小,由下至上叠砌而成。三面都可以供人上下。 用于次要房舍及主要建筑的次要出口。 高级台阶(垂带台阶):用长短一致的石条砌成,并在其左右两边各垂直铺设石条一块。用于高级建筑。较高级台阶:在垂带台阶的两边加上石栏杆。用于较高级建筑。 斜道,又叫做辇道或御路,倾斜度平缓可行车。 分为两种形式:一为铺设光面或印花方砖,一为斜道上用砖石露棱侧砌而成。 7世纪以后,一些大型的建筑物特别是皇宫庙宇大殿前又有三阶并列或分列的做法。讲究的御道,后来雕龙刻凤,装饰以水浪之气,以示皇帝专有,两旁自然是大臣进退的台阶。在后来经过一段漫长的发展阶段,斜道成为一种装饰。

六 面阔开间

间是指由4根柱子围成的空间。面阔指横向的间数。纵向的则叫做进深。 开间以单数命名,尺寸或相等或递减,开间越多等级越高。九五,为皇帝所专用。即皇帝的大殿为九开间,五进深。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太庙大殿在清朝时为十一间,更显示了“皇威”。 明朝规定,公侯府第,大门三间,有金漆兽面锡环,前厅,中堂,后堂各七间 三品到五品,厅堂各七间,门用黑漆锡环(王府为朱漆大门)。 六品到九品,厅堂各三间,正间一间,门为黑色,有铁环。 百姓,正房不能超过三间。

七 斗拱

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他由方形的斗,矩形的拱和斜的昂组成。 作用是支撑无顶出檐,减少室内大梁的跨度,将屋顶大面积的荷载经其递减到柱子上。等级规则是,有斗拱的大于无斗拱的,斗拱多的大于斗拱少的,层次多的大于层次少的。

八 彩画

建筑彩画为我国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很早,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木结构建筑上施涂料的记载。在装饰的同时,它也是保护木材的措施之一。(关于彩画的起源及发展将另做篇幅)在宋及明清,彩画的发展相对完备,等级制度反映在彩画中也比较明显。

宋:宋代的彩画多用叠晕的画法,使颜色逐步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变化柔和无生硬感,极少用金,呈淡雅风格,并催彩画定有6种规则,这些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可以见到。简述为:五彩遍装,用于宫殿及庙宇的主要建筑; 碾玉装和青绿叠晕棱间装,用于住宅园林、宫殿的次要建筑; 解绿装、解绿结华装和丹粉装饰,用于次要房舍。

明清:明清彩画的主要分类我们是比较熟悉的。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其中和玺彩画,为最高等级,用于皇宫主殿。 旋子彩画,一般用于官衙,庙宇主殿和宫殿,坛庙次要殿堂。 苏式彩画,多用于宅第园林 九 色彩 古代建筑的用色也是有着严格的使用规则的,一般排列为黄(金),赤(红),青(有时被认为是黑),蓝,黑,灰 。《礼记》中规定:“楹,天子丹,诸侯黝(黑)大夫苍,士黈(黄)。根据五行学说:赤色象征喜富,故宫的宫墙,檐墙,门窗,柱一律用红色。因此文学作品中多用“丹楹”,“朱阙”,“丹樨”,“朱榬”等描写之。 自隋以来,黄色反映在等级上,地位远超过红色,并为皇帝的专用色。五行之中,黄色为中央方位。由于黄色的地位上升,红色也可用在在亲王官邸中。但平民百姓门柱仍用黑色。

十、门钉

朱门上有金黄色门钉,这一排排门钉,不仅有构造的功能,也是装饰品,并体现了中国封建等级制度。 门钉的起源很久,从隋唐以来就在大门上施用门钉了,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中国古代为防御外侵,城门制作十分坚厚。由于自身构造的需要,在木板和穿带部位钉上铁钉,目的是为了防止门板松散。但钉帽外露,有碍美观,于是古人将钉帽打成泡头状,这样,门钉又兼有装饰功能。

关于门钉使用的数量,明代以前无明文规定,到了清代,才把门钉数量和等级制度联系起来。《大清会典》记载:“宫殿门庑皆崇基,上覆黄琉璃,门设金钉。”“坛庙圆丘,外内垣门四,皆朱扉金钉,纵横各九。”皇宫城门上的门钉,每扇门九排,一排九个,一共九九八十一个。

对亲王,郡王,公侯等府第使用门钉数量有明确的规定: 亲王府,正门五间,门钉纵九横七 世子府制,正门五间。门钉间亲王七之二(七分之二) 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与世子府同 公 门钉纵横皆七,侯 以下至 男 递减至五五,均以铁。

后世影响

建筑等级制度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各级城市、衙署、寺庙、第宅建筑和建筑群组的层次分明、完美谐调,城市布局的合理分区,次序井然,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建筑等级制度在其间起了很大作用。但另一方面,建筑等级制度也束缚了建筑的发展,成为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发展和推广的障碍。凡建筑上发明新的形制、技术、材料等,一旦为帝王宫室所采用,即著为禁令,成为禁脔。中国古代建筑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建筑等级制度的限制也是一个原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06361/481504537.html

更多阅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与训练

2011-07-16 16:07:20分类:教学案例概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

浅议中国公务员回避制度 公务员考试回避制度

浅议中国公务员回避制度山东农业大学文秘教育专业2006级1班 程龙摘要:公务员回避制度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找你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回避制度,符合我国公务员管理的

中国军衔等级及图片 中国最新军衔等级图片

中国军衔等级及图片中国军衔等级及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196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时,军衔设7等20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设而未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

声明:《中国古代人等级制度 古代建筑等级制度》为网友好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