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重点

地理知识内容广泛,复习要学会理清重点。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8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重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8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重点:第五章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地理区域中,有的是自然区域;有的是经济区域;有的是行政区域。

2、地理区域是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3、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4、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例如,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省、县、乡三级;我国的温度带可划分为温带、亚热带、热带,而温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8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重点

5、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400~800mm 800mm以上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 盆地、平原、高原、丘陵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差异原因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冬季气温差异

河流流量 流量小 流量大 降水差异

2、即使在北方或南方地区内部,自然环境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3)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6)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8)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界线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西北地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2、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3、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4、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山脉对湿润气候的阻隔,所以来自海洋的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此,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5、西北地区自东向西依次呈现出三种景观: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其主要自然特征为“高”和“寒”。

7、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8、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则主要是高寒牧场。

9、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10、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人们发展了灌溉农业。在青藏地区的藏南谷地、湟水谷地等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11、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8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重点:第六章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三面被河北省包围,东南面与天津市相邻。

2、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3、从北京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北京西面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广袤的大西北。

4、北京的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

5、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6、金、元、明、清各代先后在北京建都。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呈“凸”字轴线形。

7、北京的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1、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

2、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3、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在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4、香港和澳门都是典型的“人多地狭”。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的有两种重要方式:“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5、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很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6、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目前,香港大约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80%以上的工业也转移到祖国内地。

7、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内地已成为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2、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台湾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的山峰玉山,也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最大的湖泊日月潭,最长的河流浊水溪。

4、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

5、由于森林、矿产和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台湾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6、台湾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7、台湾盛产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莱米”,被称为“海上米仓”。盛产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森林茂密,树种丰富,被称为“森林之海”。西海岸有丰富的海盐,被称为“东南盐库”。

8、台湾属出口导向型经济,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9、新竹科学园区,号称“台湾硅谷”。

其成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2)低生产成本;(3)政策强力支持;(4)便利的运输系统。

10、台湾最大的城市是台北,最大的港口是高雄。

11、台湾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其原因是:

(1)开发历史悠久;(2)地形平坦;(3)人口稠密;(4)交通便利。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区。这里是一个以维吾尔、汉族为为的多民族聚居区。

2、新疆的地形特点“三山夹两盆”,“三山”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是指天山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和南部的塔里木盆地。

3、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4、新疆的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5、新疆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夏季高温,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

6、新疆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高粱;特色农产品有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

7、新疆的红色系列--西红柿、石榴、枸杞为什么这样红?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

8、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

9、新疆的棉花为什么这样好?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

10、坎儿井是新疆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

11、新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塔里木盆地中天然气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

12、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是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轮南油气田,途中经过9个省区,将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上海市。

13、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好处:(1)可使本地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2)可使天然气产品大量运输到东部市场;(3)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4)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14、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好处:(1)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2)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发送十分有益。

8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重点:第七章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珠海位于珠江三角洲。另外两个是广东汕头和福建厦门。

3、珠江三角洲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1)区位因素 地形平坦、人口稠密、气候温暖湿润、海陆交通便利。(2)人文因素 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侨乡。(3)政策因素 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策略,本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开放体系。

4、珠江三角洲外资74%来源于港澳地区,其他仅占26%。

5、本区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6、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港澳地区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扮演“厂”的角色。

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1、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境内,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和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2、西双版纳政府所在地是景洪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3、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

4、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形成了热带雨林景观:望天树、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

5、西双版纳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人们形象地把这里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6、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

7、傣族民族风情包括佛教建筑群、竹楼、菠萝饭和竹筒饭、孔雀舞和象脚鼓舞、泼水节等。

8、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先后建成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

8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重点:第八章

第一节 沟过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2、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黄土地形景观主要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3、关于黄土的来源,“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1)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2)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3)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4)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后果:(1)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2)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3)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6、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1)地形破碎,气候干旱;(2)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3)环境特别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后很难恢复。

7、黄土高原的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经常遭受旱灾,只能种植高粱、谷子等耐旱的作物。

8、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档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

2、长江沿江地带地势总的看来比较低平,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3、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本区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4、我们可以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在中下游发展淡水养殖业和内河航运业,在长江沿线发展旅游业。

5、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6、长江沿江地带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经济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7、四大城市群: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是这些城市得以建立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

8、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其原因在于:

(1)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港口;

(2)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最大的商业中心;

(4)重要的金融中心;

(5)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6)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9、长江沿岸自西向东形成了四个工业基地:(1)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2)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3)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4)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0、5个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

11、4个汽车工业基地构成了“汽车工业走廊”的雏形:上海、南京、武汉汽车工业基地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

12、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13、中长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洪灾频发的原因:(1)上游水土流失;(2)天然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降低;(3)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14、长江沿岸水污染、酸雨日益严重。

15、华中酸雨区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其次是西南酸雨区,最后是华东沿海酸雨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08461/116234259.html

更多阅读

七年级下册地理总结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地理下册  本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1-4班的地理课,一周16节课。七年级下册共五章内容,20周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考虑到地理是小科目,我认为一定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效率,不能占用学生课外时间。为了迎接期末考试,我组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重点总结

我们要努力学习七年级地理知识,才能登上科学的殿堂。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重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重点总结(一)1、亚洲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世界屋脊”);(注:世界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期末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

同学们在把地理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一些往年的期末试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一、选择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笔记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在期末来临之际,学生们要如何准备知识点复习呢?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以供大家阅读和学习。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1亚洲西北以( )山脉、( )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海、和( )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 )海峡与北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复习让我们对地理知识点的记忆更加稳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一)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千米,

声明:《8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重点》为网友清风秀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