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声现象》测试试题及答案

到了接近物理考试的时候,我们要加强做好物理的练习。其中试题卷的练习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呢!你准备好了吗?下面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声现象》测试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声现象》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

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3.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4.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5.春节联合会上,有一名节目主持人出场时,“闻其声,而知其人”,张华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著名主持人朱军的声音,这是他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入耳听不到的声音

7.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A.真空不能传声 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 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8.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色一定不同 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9.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10.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11.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12.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 )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 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

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13.如图1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

14.如图2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5.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_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16.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________,高是指________。

17.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生是因为琴弦在________,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

18.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9.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2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21.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 。

22.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

23.如图3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

24.如图4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那些问题?请你写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25题5分,26题8分,共13分)

25.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如图5所示,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 ,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 ,会发现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是 。

26.如图6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_________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4)如图7所示的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表明_________。

四、计算题(27题3分,28题6分,共9分)

27.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340m/s计算)

28.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声现象》测试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B 5,C 6.D 7.A 8.B 9.C 10.B 11.C 12.D 13.B 14.A

二、填空题

15.振动 空气

16.音调 响度

17.振动 音调

18.350 能

19.声源处;传播途中

20.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2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22.超声波 声呐(或超声波雷达测速仪、B超等)、雷达、超声波探伤

23.甲、乙 甲、丙

24.空气可以传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等

三、实验题

25.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变小,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变大,推理法

26.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把音叉的振动放大;响度与振幅有关 空气能传声(声能传递能量)

四、计算题

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声现象》测试试题及答案

27.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光传播到人眼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公式s=vt可求出距离.s=340m/s×5s=1700 m

28.3000m 原因是月亮与地球之间有真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1361/401333934.html

更多阅读

初二物理声现象章节复习

一、选择题。1.(山西)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湖北黄石)下列

初中物理光现象测试题 初中物理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

初中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初中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

声明:《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声现象》测试试题及答案》为网友女流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