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锦瑟解人难 一个“燕脂”解人难

摘要:“燕脂”本是匈奴聚居地祁连山一带的一种叫做“红蓝”的草,当地妇女取其汁以作红妆,其效果远远胜过中国原有的化妆品苏方木与“重绛”。明乎此,对理解想象瑰奇的李贺诗句“塞上燕脂凝夜紫”很有帮助。

关键词:燕脂;红蓝;匈奴歌;李贺诗

李贺诗难解,不仅在其“云烟绵联”之态、“水之迢迢”之情、“春之盎然”之“和”、“秋之明洁”之“格”、“瓦棺篆鼎”之“古”、“时花美女”之“色”,更在其幽隐的句法章法与“荒国陊殿,梗莽邱垄”之“怨恨悲愁”、“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之“虚荒诞幻”境界 。《雁门太守行》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难解作品之一。其中“甲光向日金鳞开”从王安石以后就有“向月”与“向日”之争 ,自不必说;其“塞上燕脂凝夜紫”难解之处尤多。

首先是“塞上”二字,金刻本作“塞土”,宋刘须溪的评本、清吴正子的注本均袭其误;不管是“塞上”还是“塞土”,旧注者均引《古今注》注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似乎是将整句笼而统之地解出了。清王琦抛开了这一旧说,解为“当作暮色解乃是,犹王勃所谓‘烟色凝而暮山紫’也。”①[P44]也同样回避了“燕脂”的解释。今检历代注家,只有清代方扶南批注之云:“燕脂谓燕脂山所产之草。而黑云映日,有此怪光紫气。”①[P297]已接近诗意,惜其未作深究。我们以为欲透彻解析此句,“燕脂”一词是不能放过的。

唐张泌《妆楼记》说:“燕支染粉为妇人色,故匈奴名妻阏氏,言可爱如燕支也。匈奴有燕支山,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阏氏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匈奴名妻阏氏”作何解?《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云:“阏氏,匈奴皇后号也。阏,于连切;氏音支。”刘攽注云:“匈奴单于号其妻为阏氏,尔颜便以皇后解之,太俚俗也。” 又嫌颜氏所注“太俚俗”,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史记》张守节《正义》云:“焉支山,焉,音烟。《括地志》云: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史记.索隐》引习凿齿《与燕王书》云:“焉支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否?北方人探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烟肢,妇人采将用为颜色。吾少时再三过见烟肢,今日始始视红蓝,后当为足下致其种。匈奴名妻作阏氏,言其可爱如烟肢也。想足下先亦不作此读《汉书》也?” 上引资料说明:甘州的焉支山以盛产制造胭脂的原料而得名;胭脂的原料是一种名叫“红蓝”的野花;“阏氏”当作妇人解,音烟支,犹古语以“金粉”为南朝妇女,以“胭脂”为北地妇女的代名词。其中尤可注意的是“胭脂”二字在读音相同的前提下,有多种写法——“胭”有燕、焉、阏、烟等,“脂”有支、肢、氏等。而这种“红蓝”是什么呢?《尔雅翼》引习凿齿《与谢侍中书》:“此[山]有红蓝,北人采取其花作烟支,妇人妆时作颊色用。如豆许,按令遍颊,殊觉鲜明。匈奴名妻‘阏氏’,言可爱如烟支也。故匈奴有烟支山。”“红蓝”这种花,据《尔雅翼》的解释:“今中国谓‘红蓝’,或只谓之‘红花’。大抵三月初种花,出时,日日乘凉摘取之,每顷一日须百人摘。五月种晚花,七月中摘,深色鲜明,耐久不黦,胜于春种者。花生时,但作黄色葺葺然,故又一名‘黄蓝’。杵碓水淘,绞取黄汁,更捣以清酸粟浆淘之,绞如初,即收取染红,然后更捣而暴之,以染红色,极鲜明。按崔豹言,则汉虽有红蓝,然不可以为烟支,其染亦未盛。今则盛种而多染,谓之‘真红’,赛苏方木所染。崔豹《古今注》曰:今人以重绛为烟支,非燕支花所染也。燕支花自为红蓝耳。旧说赤白之间为红,即今所谓‘红蓝’也。其谓之旧红者,即汉重绛,颜色黯暗,相去远矣。又为妇人妆色,以绵染之,圆径三寸许,号‘绵燕支’。又小薄为花片,名‘金花烟支’,特宜妆色。盖种一顷者,岁收绢三百匹,此千亩卮茜之类。”⑥[《尔雅翼》卷三]从其性质和功用可知:“红蓝”又名“红花”,其七月摘者色更鲜明耐久;红蓝初时为黄色,又名“黄蓝”;“红蓝花”汁,绞取之,可为极佳红色染料,叫“真红”,胜过中国原有的苏方木与“重绛”;此花又可制为燕支,种色有二:“绵燕支”——拿绵絮蘸红蓝花汁,卷成圆条。一种是“金花烟燕支”,是一种薄片;“红蓝”收利甚大。西晋人崔豹《古今注》:“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以染粉为面色,谓为‘燕支粉’。今人以重绛为燕支,非燕支花所染也,燕支花所染,自为红蓝尔。旧谓赤白之间为红,即今所谓‘红蓝’也。”可知,“红蓝”在晋时传播仍不甚广,以其花制成的燕支特称之“燕支粉”。

明白了“燕脂”为何物,也就不难解释李贺诗之用意了:“燕脂”本为匈奴聚居地祁连山一带的一种叫做“红蓝”的草,当地妇女取其汁以作红妆,其效果远远胜过中国原有的化妆品苏方木与“重绛”。难怪汉兵夺得祁连山,匈奴作歌悲叹“失我閼氏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李贺之想象再奇诡,当也离此“匈奴歌”不远:大军所至,这塞上的燕脂(草)也为之失色。上文已言此草有三月初种者,有“五月种晚花,七月中摘”者,而李诗前句“角声满天秋色里”交代时在秋天,此时的燕脂草想必早已枯萎成紫色了吧;而“黑云压城”、“甲光向日”的凝重气氛更是加重了其紫的程度。

参考文献:

一篇锦瑟解人难 一个“燕脂”解人难

①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第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②宋王得臣撰《麈史》卷二《诗话》云:“庆历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之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其余不尽记也。然长吉才力奔放,不惊众絶俗不下笔,有《雁门太守》诗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王安石曰:‘是儿言不相副也,方黑云护此,安得向日之甲光乎?’”

③元陶宗仪撰《说郛》卷七七下引《妆楼记》。

④《汉书》第3749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⑥《史记》第2889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①王琦等《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②王得臣.《麈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③陶宗仪.《说郛》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④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⑤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⑥罗愿.《尔雅翼》[M].北京:中华书局,198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6661/940425008.html

更多阅读

很艰难的一篇博文转 一个小县城的艰难转型

这是一篇很难写出的文。不管是我,还是鱼,都没有勇气挖掘出心里最深的感受。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你们觉得,我们是非常幸福的,像童话故事一样在生活。  但是,我不能不说了,因为我面对了很多人问过的一个问题,那些含着眼泪的,充满期待的,曾经如

锦瑟舞 锦衾寒

最近看了这篇“锦瑟舞”,感受很多,一个个离奇美丽的————女子。烟落敏感纤细而又善良坚定的女子,出生时,昏鸦哀蹄。云游的道士说她是乱尘星,红颜祸水,注定孤独一生。因此被家人抛弃。在路上遇到因家庭贫困父母被迫卖给这般人的绿儿,长

一根电话线接多台电话 一根电话线巧解创业难

  故事一:巧解资金难     上海博尼不燃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再乐最近爱上了“回娘家”。4年前,公司的“高级装饰不燃板”项目在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靠着由此得来的一系列优

如何成为职业经理人 一名资深职业经理人十条忠告

    作为一名资深职业经理人,一个实战派,一位执行专家,我将自己几年来从事职业经理工作的锦囊经验贡献出来与大家分享,愿这些吐血经验能够引起大家深层次的思考,并对大家有所帮助。       1、打工无尊卑。无论你今天是普通工程

一篇借物喻人的作文600 借物喻人的作文600字

借物喻人的作文600字(一)也许你喜欢默默无闻的小草,也许你喜欢迎风飘舞的柳树,而我最喜欢的是学校门口那棵高大的杨树。这棵大杨树约有五层楼高,盛夏时节,远远望去像冲天燃烧的绿色的火苗。阳光直射的那那些叶子十分青翠,好像谁在叶子上

声明:《一篇锦瑟解人难 一个“燕脂”解人难》为网友長情詴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