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小故事 关于亲情的小故事_亲情关系的小故事

亲情不仅有爱,也有情;不仅有情,也有美。说说你的亲情故事吧。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亲情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亲情的小故事篇1:兄弟的另一种诠释

他出生的那年,计划生育抓得正严,村里有生二胎的人家,不是要躲到外地就是要被罚款。只有他,是光明正大生下来的老二,并非家中有权有势,而是因为他哥哥患有先天脑疾,就是弱智。

母亲挥着手里的一根小竹竿,对他说:“永远不许碰弟弟,记住没?”因为担心他会伤害弟弟。父母更不许他进入他们的房间,即使是吃饭,也让他单独在自己的小屋里吃。他经常偷偷蹲在父母的房门外向屋里张望,看到弟弟时,就笑得口水顺着嘴角流出来了。其实他很小的时候,也曾被深深地疼爱过。只是当年龄相仿的孩子已经学会说话、走路时,他却目光呆滞,讲不出一个字来。检查出是脑疾后,爷爷奶奶把怨气撒到母亲身上,母亲便把委屈强加给他,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打他一顿。有时,母亲在院子里抱着弟弟晒太阳。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兴奋得想摸摸弟弟的脸蛋,母亲像逃避瘟疫一样抱着弟弟闪到一边,大声喝斥他:“不许碰弟弟,你想把病传染给弟弟吗?”一次,父母不在,他远远地看着姑姑怀里的弟弟,还是傻傻地笑,流着口水。姑姑心一酸,向他招手,说:“来,摸摸弟弟的手。”他却迅速地躲开,口齿不清,断断续续地说:“不……不摸,传……传染……”

那天姑姑哭了。他伸手为姑姑擦眼泪,自己却依旧在笑。

弟弟慢慢长大,已经开始牙牙学语。有几次,弟弟伸着胳膊,蹒跚着向他走来,他兴奋得手舞足蹈,只是母亲总会慌忙跑过来,把弟弟抱开。看着别的孩子手里拿着的冰棒,他抿舔着唇,感到炎热而口渴。那些孩子说:“你学狗在地上爬,就把冰棒给你。”他学了,可他们并没有把冰棒给他,而是笑得前仰后合。一向动作迟缓的他猛地从地上爬起来,像疯了一样劈手就抢,那些孩子都吓呆了。他拿着冰棒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家里跑去,一路上,冰棒不断融化,待他跑回家里时,只剩下可怜的一点了。弟弟正在院子里玩,他趁着母亲不注意,把冰棒举到弟弟面前,说:“吃,吃,弟吃。”母亲看见他拿着一根小木棍向弟弟比划,冲过来一把将他推开。他摔倒在地,仅剩的冰棒杆也掉在地上,他痴痴地看了一会儿,哇的一声哭了。

弟弟学会说话了,可是从没有人教过他叫哥。他多希望自己能像所有的哥哥一样,被弟弟叫一声哥。为此,每当弟弟在院子里玩时,他就会在三米外的地方,吃力地大声喊:“哥,哥。”他想让弟弟听到,让弟弟学会叫他哥。一天,他继续喊着哥、哥时,母亲冲他嚷:“一边玩去。”这时,弟弟突然抬起头看着他,竟然清晰地叫了一声“哥”。他从来没有如此激动过——拍着巴掌跳起来,忽然跑过去,用力抱住弟弟,眼泪和口水一起流到弟弟身上。

他是从小被同学喊着“傻子他弟”长大的,他对这个称谓憎恶至极。所以他看着总是对着他傻笑的哥哥,心中充满了厌恶。一次他又因为“傻子他弟”这个称呼和同学撕打了起来,他被那个同学压在身下,忽然对方的身体轻飘飘地离开了他,是哥哥出手了。

他从未见过哥哥使这么大的力气,把那个男孩横空举起,摔在地上。男孩顿时在地上滚着喊疼。他害怕了,他们惹了祸,父亲一定会揍他的。那一刻他恨透了母亲,为什么生一个傻子给他当哥哥。他用力地推了哥哥一把,气愤地吼:“谁让你多管闲事,你这个傻子。”哥哥被推倒在树旁,傻呆呆地看着他。那天,父亲让他和哥哥并排跪在地上,竹竿无情地落下来时,哥哥趴在了他的身上,忍痛颤抖着说:“打,打我。”

有一天,城里的亲戚带来了他们没见过的糖果,母亲分给他8块,留给哥哥3块。这样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他理所当然地接受了。次日清晨,哥哥在窗外敲着玻璃对他傻笑,踮着脚把一只手伸过来,脏兮兮的掌心里是两块糖。他愣了愣,没有接。哥哥再次伸手时,已变成3块糖,是哥哥仅有的3块糖,他含糊地说:“吃,弟吃。”不知为什么,这次他突然不想要了,哥哥急得跺着脚说不出话来,干脆把糖纸剥开,往他嘴里塞。当他吃下糖时,他清楚地看到哥哥眼里流出了泪水。

弟弟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母乐得合不拢嘴,哥哥也高兴得又蹦又跳。其实哥哥并不明白什么是大学,但是他知道弟弟给家里争了气,现在没有人再叫他傻子,而是叫他“君旺他哥”。他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哥哥还是不肯进他的屋子,而是从窗外递给他一个花布包。他打开,竟是几套新衣服。都是几年前姑姑给他们俩做的或是城里的姨妈送的。原来,这么多年,哥哥一直没有穿过新衣服。可是,他和父母却从未注意过。此刻,他才发现,哥哥穿在身上的衣服磨破了边,裤子短得吊在腿上,滑稽得像个小丑。他鼻子微微发酸,这么多年,除了儿时的厌恶和长大后的忽视外,他给过哥哥什么呢?哥哥还是多年前傻笑的模样,只是眼里多了几分期待,他知道那期待意味着什么。尽管哥哥不知道他在不断地长高,不知道衣服的款式已过时,他无法穿出门。但他还是假装收下了衣服,高兴得在身上比量着问:“哥,好看不?”哥哥很用力地点头,笑的时候嘴巴咧得很大。他在纸上写了两个字:“兄弟。”他指着“兄”字对哥哥说:“这个字读‘兄’,‘兄’就是哥哥;又指着‘弟’字,这个字读‘弟’,弟弟就是我。‘兄弟’的意思就是先有哥哥,才有弟弟。”那天,他反复地教,哥哥却坚持读那两个字为“弟兄”,不连续却很坚决地读:“弟,兄。”走出哥哥房门时,他哭了。哥哥是在告诉他,在哥哥心中,弟弟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弟,就没有兄。

对一个农村孩子而言,大学生活显得分外精彩,他几乎忘了自己还有个患脑疾的哥哥。那次母亲在邮局给他打电话时,哥哥一起去了。母亲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末了,母亲说:“跟你哥也说几句吧。”哥哥接过电话后,许久没有声音,又是母亲接过来,说:“挂了吧,你哥哭了,他在胸口比划着,意思是想你。”他本想让母亲再把电话给哥哥,他想告诉哥哥,等自己回去教他写字,给他带只有城里才有的糖果和点心,可是他张了张嘴,却应了句:“就挂了吧。”因为他看到寝室同学好奇的目光,而他不想让同学知道他有一个傻哥哥。暑假,他买了糖果和点心,路上,他塞了一块糖到嘴里,忽然想起儿时哥哥强行塞进他嘴里的糖,忍不住喉头发紧,感到糖在嘴里泛着微微的苦涩。第一次,他回到家就找哥哥,满院子的喊:“哥,哥,我回来了,你看我给你带什么了?”只是他再也没找到那个只会对着他傻笑的哥哥,那个年近三十还穿着吊腿裤子的哥哥。父亲老泪纵横,痛苦地告诉他:“一个月前,你哥下河去救溺水的孩子,他自己也不会游泳,把孩子推上岸,他就没能上来……”父亲蹲在地上失声痛哭,“我们欠那孩子的太多了!”

他一个人坐在河边,对哥哥的回忆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纸,上边写着“兄弟”,那是他的字;下边是歪歪扭扭的不容易辨认的两个字,只有他能看得出,是哥哥写的——弟兄。

关于亲情的小故事篇2:养母

第一次看见襁褓中那个小胖丫头,赵春英抱着就不愿撒手了。她和丈夫都是北京平谷人。1997年夏天,他们结婚已经6年,却一直没有孩子。眼看就30出头了,她和丈夫商量,决定抱养一个。她给孩子起名为“盼盼”,希望她以后过上有盼头的好日子。

赵春英给了孩子最好的照顾。盼盼喝的奶粉,6。8元一袋,是当时最贵的一种。孩子奶奶并不太支持领养的事儿,她还要照看家里其他的孙子孙女,最后赵春英辞了村里服装厂工人的工作,自己带盼盼。

领养盼盼没多久,赵春英就怀孕了。第二年,生下儿子小军。从此,日子过得更紧了,但孩子是她快乐的源泉。

稍大些后,姐姐成天带着弟弟出去淘气。他们钻过村里鱼塘铁丝网的窟窿,偷偷钓鱼拿回家,让妈妈炖了吃。有一年冬天去河边滑冰,她一不小心掉进了冰窟窿里。之后,赵春英再不允许她去河边了。每次闯祸后,赵春英从来都只打儿子。一次小军被打急了:“凭什么只打我,她也有份!”“因为姐姐比你听话!”

但这个性格如假小子一般的女孩儿,却有一个脆弱的身体。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如果有伤口,半天都难以止血。到了10岁那年,情况严重了——她开始流鼻血。一次,用来堵住鼻孔的卫生纸不断换掉,装了一纸篓。最后,鼻血开始回流到嘴里,从嘴角流出。

赵春英吓坏了,带着孩子去北京儿童医院检查——盼盼被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这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医生告诉她,有30%— 60%的概率转为白血病,还有可能心脏衰竭。赵春英一下子蒙了。

此后,赵春英干农活全都让小军跟着,家务活也不让盼盼插手。每月1000多块钱的收入里,有700多块钱花在了给盼盼买药和治疗上。农闲之余赵春英几乎什么活都干过:苗圃工人、建筑队搬砖工、蒸包子卖早点、批发水果……

让她欣慰的是,女儿并没有因为病情而消沉。见到村里的街坊邻居,她都乐呵呵地打招呼。她从来没跟班上的同学说过自己的病情,体育课、早操都跟着大家一起上。

一年之后,盼盼的身体有了好转,各项血液指标都恢复了正常水平。他们一度以为,盼盼很快就能康复了。

然而,2012年5月份,盼盼的身体再度出现异常:生理期一来就是半个月,关节疼痛,走路乏力。在协和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后,大夫告诉赵春英,只有进行骨髓移植才可能保住性命。医生建议,为了保证配型概率和移植成功率,最好由孩子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提供骨髓。

赵春英支支吾吾地回答:“兄弟倒是有一个,但血型不一样。”

得知化验结果的盼盼问:“为什么妈是O型血,爸是B型,我却是A型的?”

赵春英感觉瞒不住了。

关于亲情的小故事 关于亲情的小故事_亲情关系的小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6961/471119286.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孟子的小故事 关于孔子的故事简短

关于孟子的小故事(2010-1-8)(这是我自编的,不是真的!)滕文公使毕战问井地,黄尔闻之,见于孟子,曰:“吾闻之滕文公使毕战问于夫子,有诸?” 孟子曰:“有之。” 黄尔曰:“滕文公为世子,而非如此,自于此地而问于夫子。今为王,使毕战问之,何为也?”曰:“汝不知

周恩来的外交小故事 关于周恩来的小故事

关于周恩来的小故事鸡叫三遍后,周家花园传出朗朗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

中国诚信故事 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大全

关于诚信的小故事(篇1)事其一: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20字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孔子想,我孔丘名闻天下,称圣华夏,今天还说服不了一个小孩,“是可忍,熟不可忍!”转念一想,“君子无所争”,我气度如海,有容乃大,不与小孩一般见识。便拿掉大儒的身价,搭躬施礼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万望高抬

声明:《关于亲情的小故事 关于亲情的小故事_亲情关系的小故事》为网友半岛落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