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往新空间 2017年初二上册政治《网络交往新空间》测试试题

做好每一份政治试卷的练习,是对政治知识的一个学习和巩固的过程。所以,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2017年初二上册政治《网络交往新空间》测试试题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2017年初二上册政治《网络交往新空间》测试试题

单选题

网民、网虫、网恋、网校、网上购物、网上阅读、电子商务等词语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这表明( )

A.网络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 B.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

B.网络交往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D.不管是什么人,只有上网就会成瘾

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我国法律禁止的行为有:( )

①在网上恶意传播流言

②在网上进行诈骗活动

③在网上制造、传播病毒

④在网上泄露国家机密 ⑤在网上与同学、朋友聊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 D.②③④

2009年12月,中央外宣办、全国“扫黄打非”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是为了( )

A.减少网络场所 B.净化网络环境 C.封杀网络游客 D.禁止信息传播

【小题2】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司法保护 C.学校保护 D.社会保护

如图告诫我们( )

A.未成年人要健康成长,就必须远离互联网

B.未成年人要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抵制不良诱惑

C.未成年人要专心致志地学习,不能看电视

D.未成年人只要上网,就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为增强青少年自律意识和自护能力,保障其健康成长,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单位联合推出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下简称《网络文明公约》)。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网络文明公约》明确提出:“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在网络交往中( )

A.不得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B.必须如实地公布自己的所有信息

C.要遵守道德和法律D.必须面对面与他人交往

【小题2】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作为网络游客,我们要:

①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

②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

③善于把自己伪装起来

④ 绝不在网络上交朋友(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小题3】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网络交往要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因为( )A.网络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B.现代社会,网络交往已经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C.我们共负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的责任

D.网络交往不受限制,可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

据报道,某市一名13岁少年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便不能自拔,终日沉迷于虚拟世界。一天,他带着笑容、双手平伸、双脚交叉,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姿势从24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沉迷于网上的虚拟世界( )

A.是高雅生活情趣的表现B.容易受到“网毒”伤害

C.是精神生活充实的表现D.是丰富文化生活的表现

【小题2】这一少年的悲剧警示我们( )

A.网络文化有百害而无一利B.要超凡脱俗并不容易

C.上网玩游戏必然自杀D.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就必须做到:( )

①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

②善于“信息节食”,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③善于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④把无关信息或者无聊信息作为自己生活的补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漫画告诉我们( )

A.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远离电脑与网络

B.中学生上网有害无益,只会使学习成绩下降

C.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D.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弊大于利

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浏览新闻,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进行网上股票交易……这表明( )

A.互联网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B.有了互联网,我们的一切愿望都能顺利实现

C.离开互联网,人们的生活就会陷入一片混乱

D.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一名刚过16岁的女学生,在网上结识了一名自称20岁的男网友。后来在现实中见面时她却大呼上当,原来此网友竟然是一位年过40岁的中年妇女。此事告诉我们( )

网络交往新空间 2017年初二上册政治《网络交往新空间》测试试题

A.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什么东西都不可信

B.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

C.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应该上网

D.上网成瘾常常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关

网络交往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因为( )

A.网络交往超越了时间B.网络交往改变了角色

C.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D.网络交往改变了对象

综合题

材料一:据报道,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一百米金牌获得者──清华大学学生胡凯,在少年时很喜欢上网,经常在网上浏览体育新闻,欣赏田径赛场上明星们的精彩表演,并且在平时的训练中模拟、学习和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材料二:某校九(4)班学生小波一年前迷上了玩网络游戏,从此他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去网吧玩网络游戏,每天满脑子装的都是游戏。一天早晨,他在网吧玩了一通宵的网络游戏后走出网吧,已身无分文。于是,他模仿网络游戏中的做法,对他人实施了抢劫,被群众当场抓获扭送到了公安机关。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处理玩网络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3)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享受健康的交往?

阅读漫画《网络时代的猫咪》,回答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网络交往对象具有什么特点?

(2)假如你也遇上了这样的邀请,你会赴约吗?为什么?

小军是某市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原来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的喜爱,同学们也愿意同他交朋友。从今年5月开始,他偷偷到网吧上网、聊天、玩游戏。小军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流连忘返,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日渐减少。老师和父母对他多次进行教育,但他仍迷恋网吧,不能自拔。

(1)小军发生这种变化的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分别是什么?

(2)小军很想走出网络游戏的阴影,只是控制不住自己。假如你是小军的好朋友,请你帮小军想想改正的办法。

(3)为解决中学生迷恋网吧这一问题,你认为社会有关部门应尽哪些责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9361/414391415.html

更多阅读

读书笔记12:《交往与空间》

《交往与空间》,〔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这是一本能够让设计师深刻了解什么是建筑室外空间中人的活动,以及如何营造出适合人们在室外空间活动的环境的好书。

《交往与空间》读书报告 交往与空间 mobi

《交往与空间》读书报告这是一本建筑学的经典书籍。多看几遍,会更体会其中蕴含的真理。作者扬·盖尔(JanGehl)1936年生,建筑师、丹麦皇家艺术学院的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系高级讲师。曾在世界各地的大学讲学,在爱丁堡、奥斯陆、墨尔本、德

2012网络新年新诗会 2015央视新年新诗会

这几年,每到新年,总有观看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的渴望与习惯,今年百度搜索之后,得到的结果是央视停办,看到的是《2012网络新年新诗会》,诗歌可谓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央视的《新年新诗会》成为了记忆,2005主题是时代的记忆,2006年主题

声明:《网络交往新空间 2017年初二上册政治《网络交往新空间》测试试题》为网友剑指轩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