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80周年演讲稿 七七事变79周年纪念日演讲稿

今天是七七事变79周年纪念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七事变79周年纪念日演讲稿3篇,欢迎大家阅读。

七七事变79周年纪念日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王镇。非常高兴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到东山街道,和大家一起缅怀先烈、反思历史、展望未来。我今天所讲的题目是“复兴之路——从七七事变谈起”。

有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不仅懂得勤学苦练,他们更懂得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有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高举民族的义旗,捍卫我中华的尊严;有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用躯体筑起不朽的长城,他们用热血铸就成永恒的丰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二十九军,走进79年前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

1937年7月7日晚,驻守在丰台的日本军在北平西南宛平县境内卢沟桥附近举行实弹演习。当晚11点左右,演习的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和受到中国士兵的射击,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严正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即向卢沟桥,宛平县城及其附近地区发动进攻。当地中国驻军二十九军第二一九团官兵奋起回击。七七事变由此来开了帷幕。由于事变的地点主要在卢沟桥,因此我们也把七七事变称之为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便进入到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之中。

七七事变震惊了华北,轰动了中国。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便通电全国,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要求南京政府立即开放全国民众运动,立即动员军队,准备应战。全国各界群众也行动起来了,他们纷纷发出通电,举行集会,要求政府实行抗战。为了支援二十九军抗战,当时在全国各地都进行了募捐活动。有良知的富商捐出了自己近半的财产;生活窘迫的工人捐出了自己仅有的工资;天真可爱的孩子捐出了买糖葫芦的零花钱;白发苍苍的乞讨者捐出了破碗中仅有的几枚硬币。面对这所有的一切,二十九军的全体官兵动容了,他们明确了一个目标,要死守每一寸土地,流干最后一滴热血;他们坚定了一个信念,最终的胜利将属于我们,最终的胜利将属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

1937年7月27日,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发出自卫守土的通电,他号召全体将士为抗战洒尽最后一滴热血,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28日,日军向南苑猛攻,守军与敌激战,伤亡惨重。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

佟麟阁,二十九军副军长,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在他出征之前,他和妻子、女儿去教堂做了礼拜。女儿天真地对他说:“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佟麟阁亲吻了女儿的额头,说道:“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的,爸爸回来就带你去吃圣餐。”而他的妻子却在一旁强忍着泪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她知道,这一去,自己的丈夫或许就再也回不来了……

佟麟阁将军牺牲的时候,他并没有倒下,而是倚靠在卢沟桥边的一尊石狮旁。他的双眼仍在炯炯有神地盯着前方,因为那里有丧心病狂的日本人,因为那里是他的战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佟麟阁将军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自己的诺言,直到生命终止的那一瞬间。

赵登禹,一三二师师长,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在他出征之前,他的母亲嘱咐他说:“儿啊,你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是为你死去的1000多士兵未了的心愿在战斗。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就放心地去吧!”

赵登禹将军在牺牲之前,含泪向身旁的士兵说:“不要管我,你回去告诉我的老母亲,她的儿子为国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请她老人家放心吧!”说完便永远停止了呼吸。

七七事变80周年演讲稿 七七事变79周年纪念日演讲稿

佟麟阁走了,赵登禹也走了,但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勇敢地站了出来。在整个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在中共的多次协调之下,国共双方达成了第二次合作,于是全国出现了团结抗战的局面。

中国不哭,中国加油!勤劳勇敢的先辈们用生命换来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的那一刻;争取人民民主自由的志士们用鲜血换来了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

纵观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自诩为天朝上国的中国被弹丸之地的日本打得铩羽而归;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的工具,到1912年初袁世凯夺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由此中华民族进入到近代最为黑暗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从1928年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到1937年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从1945年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的签订,到1946年6月底,蒋介石撕毁协定,悍然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一百多年间,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经受着历史的考验。

纵观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复兴史。从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到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的开展;从1898年百日维新的兴起,到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1924年国共合作取得北伐战争的初步胜利;从1945年8月15日神圣八年抗战的胜利到1949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在近代一百多年间,涌现出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而忘我拼搏,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许多人,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事迹将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供后人敬仰。

79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走复兴之路,就是要以史为鉴,以这段历史作为我们自己的鞭策。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奋发图强。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上自己的一砖一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七七事变79周年纪念日演讲稿篇2

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东盟共同体建成之年。这是值得人们纪念的重要年份,也是激发人们铭记历史、鉴往知来的重要时刻。

79年来,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历史性地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全球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对峙不复存在,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79年来,亚洲形势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地区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壮大了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力量。亚洲国家率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同非洲国家一道,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冷战结束后,亚洲国家在推进区域合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的亚洲方式。这些都为正确处理国家关系、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79年来,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从贫穷落后走向发展振兴,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区域和跨区域合作方兴未艾,互联互通建设加速推进,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强劲势头。亚洲已经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世界战略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

79年来,亚洲国家逐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从相互封闭到开放包容,从猜忌隔阂到日益增多的互信认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中,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艰难时刻,在抗击印度洋海啸和中国汶川特大地震等灾害的紧要关头,亚洲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克服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出国留学网展现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正可谓患难见真情。同时,亚洲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分歧,面临各类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地区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的任务依然艰巨。

铭记历史,是拥抱未来的最好姿势。

七七事变79周年纪念日演讲稿篇3

各位尊敬的爱国人士,各位战友们,各位来宾:

在纪念“七七事变”79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凭吊当年英勇的抗日先驱英烈,回想历史,展望未来,感慨良多。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交流的历史,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在西风东渐以前,一直是东瀛告别洪荒步入人文的师长。然而在近代,东倭却又一次走上对外穷兵黩武的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而且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冒用“中国征东将军”的名义跨越对马海峡,而是“大日本帝国天皇”的野心,矛头直指当年的恩师之国——中国,历时半个时世纪的血腥浩劫,给中国和亚洲其它一些国家造成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永远记取。

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中日两国政府关系,以及两国人民和平共处的基础。虽然1972年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由于日本开始对历史问题有了这一基本认识,中日两国才得以实现邦交正常化,民间互通有无。随着30余年来,数届清醒的日本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而总体上逐渐有所进步。1995年8月15日,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发表谈话,就过去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国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的历史,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这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从田中教荣到小泉纯一郎,也有数届逆历史潮流的日本元首和政客,公然朝拜“靖国鬼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右翼邪恶势力帮凶;人们不能不看到,日本一直存在一股干扰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逆流,并且这股反动潮流,有增无减,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地宣扬反动历史观,为过去的侵略战争翻案。日本有一个旨在为所谓大东亚战争进行总结的出版物,洋洋数十万言,所持历史观之反动,翻案气焰之嚣张,令人吃惊。甚至在日本发展到公开修改教科书,否认历史罪行。

在谈到日本侵华战争时,公然把“九一八事变”歪曲成日本的“防卫战争”,把“七七事变”说成是中国的“阴谋所致”,连日本在本世纪初向北洋政府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也被公然说成是日本在“巩固既得利益”。概言之,它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全盘否定,统统抹杀。并且发展的右翼政府公然以武力,违背国际公法,在东中国海钓鱼台列屿非法拘押我中国公民。

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妄图“八泓一宇,称霸世界”,即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19世纪甲午战争窃取琉球和台海,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全面战争。在1931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犯下的累累暴行,令人发指,其证据在案,铁证如山,罄竹难书。然而今天日本某些丧心病狂者竟然对此辩解说,“因日本土地和资源缺乏,有时需要向其他国家要求生存所需的权益”,这真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这类胡言乱语同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的舆论蛊惑和煽动何其相似乃尔。这些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当年的军国主义狂热之中。

这些人还对在历史问题上表态比较客观的日本政界人士大加攻击,对日本正直的舆论界和教育界人士发泄强烈的不满,抱怨日本患有“民族自虐症”和“历史自虐症”。他们对日军暴行的无数人证、物证,对中国、日本和国际上的如山案卷记录目盲心蔽,对中日两国人民希望世代友好的愿望视而不见,一味地为侵略战争制造各种辩词和遁词。他们甚至扬言要改变现状,重树什么“正确的”历史观,以恢复“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必须指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疯狂肆虐时也曾鼓吹过所谓“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不仅给亚洲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今天这些人又在起劲地鼓吹这种“精神”,他们究竟想要把日本引向何方?要给日本在国际上树立什么样的形象?他们这样做,只能使周边国家对日本更加警惕,也不利于日本今后的发展。日本明智的政治家、各界有识之士对此不可不察,不能听任这些人把日本引入歧途。

本世纪以来,日本走过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结局。两相对照,不难得出正确结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才是日本的根本利益所在。利害昭昭,殷鉴不远。但是,日本有些人却头脑膨胀,忘乎所以,甚至妄图重温“军国日本”的迷梦。因此有必要正告这些人: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否则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中国古语云:知耻近乎勇。对日本而言,这应该意味着敢于正视历史,深刻反省历史错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赢得亚洲各国的信任,成为国际社会中体面的一员。

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何面对历史的大潮,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政治和精神境界。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陷入精神误区的情况并不少见,关键的问题是要有走出误区的勇气和智慧。正确认识历史往往是一个民族走向新的进步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希望日本走向和平发展之路,走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之路,而这条道路的起点之一,就是正确对待历史。

看完“七七事变79周年纪念日演讲稿”的人还看:

1.“七七事变”78周年纪念日会议发言稿

2.2016七七事变79周年主题演讲稿

3.2016纪念七七事变79周年演讲稿

4.红军长征胜利79周年纪念日党委讲话稿

5.纪念七七事变79周年心得体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0161/585452928.html

更多阅读

建党95周年演讲稿 教师建党94周年演讲稿

教师建党94周年演讲稿(一)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欢聚一起共同庆祝党的生日,举行这场意义重大的演讲比赛,作为一名参赛选手,我无比激动与喜悦,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听从党的召唤。我是一名农村中学教师,在教育这个平

抗战胜利演讲稿1000字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演讲稿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演讲稿(一)70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虽然我及我们这代人没有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那段中国人民最艰苦的日子,仅从电影电视片中所看到的那血雨腥风

小学生迎国庆演讲稿 2015年小学生迎国庆66周年演讲稿六篇

   2015年小学生迎国庆66周年演讲稿   篇一:小学生2015年迎国庆66周年演讲稿  老师说:2015年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妈妈66岁的生日。  妈妈说:我们每个生命的降临,那需要付出很大的艰辛和精力。  我想:祖国妈妈的诞

声明:《七七事变80周年演讲稿 七七事变79周年纪念日演讲稿》为网友擅长揭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