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英语试题 人教版初二历史《感受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检测试题

对于初二历史的学习,除了记忆知识点之外,还要多做练习!那么,究竟要怎样有效的去做题呢?还没头绪的话,下面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人教版初二历史《感受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检测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人教版初二历史《感受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机器生产大规模进行,人类文明也因此逐渐迈入( )。

A.农耕文明时代 B.工业文明时代

C.科技文明时代 D.机械文明时代

解析:考查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带来巨大变化。随着工业发展,人类逐渐从农耕文明步入工业文明时代。故答案:B。

2.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C.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D.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解析:考查描述工业革命对给社会生产带来的变化。而烟囱是早期工厂发展的标志,故答案:D。

3.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促使这一转变发生的直接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 D.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考查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的影响。而工业化是工业革命的直接结果。参考答案:B。

4.下列不属于工业化特点的是( )。

A.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超过农业并占据主要地位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C.机器生产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D.工人的数量超过农民

解析:考查领会工业化的含义。而B选项是农业社会的主要特点,故答案:B。

5.下列有关工业化、城市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工业化就是工业发展。

C.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D.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

解析:考查领会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含义。而工业化不仅仅是指工业发展,故答案:B。

6.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得益于( )。

A.新技术革命 B.工业化水平高

C.城市人口的比例超过农村人口 D.机械化水平高

解析:考查领会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而工业革命最开始发生在欧美国家,故答案:A。

7.(旧任教版作业本)早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有( )。

①人口减少 ②交通拥挤 ③污染严重 ④犯罪率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考查辩证地看待城市化。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故答案:B。

8.(德清全程练习)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根源是( )。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解析:考查知识:工业化对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作用。妇女地位提高,根源在于工业化让女性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故答案是A。

9.(2013南昌中考题改编)世界历史的工业革命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最早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有关的是( )。

A.乘坐火车回家探亲 B.驾驶汽车外出旅行

C.利用网络与同学交流 D.用洗衣机洗衣服

解析:考查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而只有B选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答案是B。

10.1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纷纷调整教育政策,开始大力发展平民教育,主要是因为( )。

A.平民地位得到提高 B.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

C.工业化需要大批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D.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解析:考查工业革命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根据19世纪后半期这个时间,可以判断教育政策的调整是和工业革命需要有关系的,故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0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为40%、24%,1821年变为26、1%、31%。

材料二: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表明英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答案:

(1)工业比重日益上升,农业比重日益下降。(答出现了工业化也可适当给分);

根源: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3)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即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也带来环境污染等负面的影响。

解析:考查:描述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带来巨大变化和辩证地看待工业革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此题通过阅读材料呈现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这两课标的掌握情况。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850年,马克思就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二:18世纪后半叶开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年的60亿英镑,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1%;留声机和电影的产生,电话的电报的运作,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生活。书本变便宜了,平民教育也开始普及.....人类的生活方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l)材料一中马克思所预言的新的革命是指后来的那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从经济、城市、生活等角度中选取一个角度分析西方工业革命的进步性。

答案:

(1)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经济:极大地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城市:城市人口增加(逐渐出现了城市化也可);生活: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也可)。

解析:考查课标:知道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理解工业社会中人们在政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据此设计了两则相关材料,来考查学生。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希腊妇女虽然是人,但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虽然可以拥有财产,但不能完全支配财产,也不能享有全部的公民权利,法律把她们当作抚养子女者看待。

──郭超英、颜海英《古希腊妇女的社会地位及演变》

材料二 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妇女掀起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美国妇女在1909年3月8日这天聚会游行,后来这一天确定为国际妇女节。妇女参政的愿望也日益强烈,欧洲许多国家的妇女要求享有选举权,女权运动应运而生。

──《中国大百科·女权运动》

(1)据材料一,古代希腊妇女的社会地位如何?

人教版初二英语试题 人教版初二历史《感受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检测试题

(2)据材料二,妇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

(1)社会地位低下(没有政治权利也可)

(2)原因: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大批妇女从家庭走上了社会,加入了劳动者的行列。

(3)说明了社会在不断进步。(妇女地位提高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解析:课标要求重视女性在历史上做出的贡献,领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所以本题设计了两段有关的材料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感知女性地位提高的过程中体会社会的进步。

三、综合探究题

14.(网络某模拟卷改编)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

(2)根据材料一,列举出英国发生这场革命期间,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资产阶级革命(列举出两例)。

(3)材料一中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请举一例证明之。

(4)你是如何理解“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句话的基本含义。

答案:

(1)工业革命。

(2)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3)火车、汽船、飞机的发明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正确描述其他发明对人类的影响也可)。

(4)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劳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解析:课标:了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及工业革命的对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整个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设计四段材料,把这个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综合整理,帮助学生形成相关整体的认知。

附:试题来源除标示外,其他原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1961/390311009.html

更多阅读

声明:《人教版初二英语试题 人教版初二历史《感受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检测试题》为网友晨敛清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