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习俗 小寒有什么习俗 小寒的习俗有哪些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每年1月6日左右小寒。你知道小寒有哪些习俗?小寒有什么习俗?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小寒节气的习俗有哪些。

小寒习俗:探梅

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小寒习俗: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小寒习俗: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应劫《风俗通。义》云:

“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在腊月临近春节时,学馆私塾等放假过年,是民间传统年节习俗放年学。在《燕京岁时记》有说:“儿童之读书者,于封印之后塾师解馆,谓之放年学。”不但民间有此习俗,皇室也是一样。清时有记载:“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一体遵行。”此时朝廷放假,萃萃学子也借此有玩闹的时间。皇家开学的时间是正月初六,民间是过了正月十五。大约皇家放年假两周,民间放年假四周。

小寒习俗:小寒吃腊八粥

腊八一般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间,到了小寒,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腊八这天,南北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佛寺。有一次,释A牟尼修行中饥饿难熬昏倒在地,得到好心的牧羊女施予他加了野果的糯米粥,才得以活命,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日,佛家便在这一天熬粥供佛,这一天熬的粥叫做腊八粥,“腊八”也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传到民间后,流传至今。

小寒习俗 小寒有什么习俗 小寒的习俗有哪些

腊八粥的食材有很多,据《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il豆、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攘、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北方的腊八粥有黄米、红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泥等,和水煮,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红糖、白糖、葡萄干点缀。南方的腊八粥还会加入莲子和桂圆,北方煮粥并不加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2761/413227587.html

更多阅读

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有什么

  白露节气是一年气温下降的开始,那么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有什么呢?小编从各个不同的地区开始扒起。  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有什么:太湖地区:祭禹王  白露时节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

小寒是什么意思啊 小寒是什么意思

  小寒有什么含义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大寒小寒是什么意思 小寒是什么意思_什么是小寒

爱华阅读配图   小寒是气温是最低的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小寒不寒寒大寒!小寒就要到了,小寒是什么意思呢?  小寒有什么含义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

声明:《小寒习俗 小寒有什么习俗 小寒的习俗有哪些》为网友此生莫相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