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大调卡农简谱 卡农口琴简谱_D大调卡农简谱

《卡农》又称为canon,实际上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的技法,后来被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是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的《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现在小编把“卡农口琴简谱”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

《卡农》歌曲介绍

D大调卡农与吉格(德语:Kanon und Gigue in D-Dur für drei Violinen und Basso Continuo),也称约翰·帕赫贝尔卡农(Pachelbel's Canon),是德国作曲家约翰·帕赫贝尔最著名的作品。因为它是最著名的卡农乐曲,有时也常以“卡农”代指。然而实际上卡农(Canon)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卡农在字面上是“轮唱”的意思,吉格(Gigue)则是舞曲。D大调卡农作于1680年前后,是巴洛克时期的室内乐作品,采用数字低音手法,供三个小提琴演奏。它曾被改编为多个不同版本,供不同乐器组合演奏。它原有吉格舞曲伴随,但现在很少演奏这段。

这段卡农的和声进行被称为大逆循环,非常悦耳,从巴洛克时期直至现在被无数作曲家所喜爱并使用。初学作曲的人往往也会很自然的写出类似的和弦进行,足可见其容易理解的简单性和乐曲的优美性。不过,大逆循环也因此容易成为缺乏创意的代名词。虽然通常俗称为卡农进行,但它和传统的卡农曲式不是一个概念,需要特别注意。

《卡农》又称为canon,实际上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的技法,后来被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是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的《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这首曲子一般是采用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目前卡农流传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也成为多部韩剧电影的主题曲或插曲。用口琴演奏此曲别有一番味道,大家可以尝试下。

另外,上述和弦(D - A - Bm - F♯m - G - D - Em/G - A)的一部分改为代理和弦,在低音部

D - C♯ - B - A - G - F♯ - E (or G) - A

这样的下行进行的乐曲也非常多。

复调音乐的一种。同一旋律在各声部先后出现,一个声部的曲调始终追寻另一声部,直到最后一个小结,它们会融合在一起,缠绵至极。就像人世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相爱的两人生死相随,至死不渝。

《卡农》口琴简谱

《卡农》作品结构

卡农部分虽然有名,但原曲是卡农和吉格为一组构成的,卡农之后接着演奏吉格。

d大调卡农简谱 卡农口琴简谱_D大调卡农简谱

Kanon(卡农)D大调 4分4拍

Gigue(吉格)D大调 8分12拍

卡农

此曲一般的演奏法,开始以大提琴启奏2小节低音部分(黑色部份), 低音部分2小节为单位的和声不断循环,重复28次。

D - A - Bm - F♯m - G - D - G - A 或

I - V - vi - iii - IV - I - IV - V

之后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仅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仅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音乐虽然不断回旋往复,但其旋律之美不让人觉得单调,反而感觉动听悦耳。

吉格

吉格 D大调 8分12拍

和第一曲卡农相比,吉格单独演奏的机会很少。在作曲上是以赋格化处理开始的典型吉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2761/864056401.html

更多阅读

《D大调卡农》背后的故事 d大调卡农钢琴谱

一直很熟悉又喜欢的一首曲子,却从未想过她背后的故事。今天找到了,发上来与大家一起品读那份凄美的忧伤……《D大调卡农》在问世之后,被创作出无数个版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演奏或吟唱,它曾让无数人为之着迷,无论

南阳大调曲子的魅力3 河南大调曲子

大调曲子 -音乐结构初兴汴梁的鼓子曲传入南阳后,吸收了陕西曲子、湖北小曲的一些曲牌,以及乾隆以后的地方戏曲声腔,如“石牌腔”、“吹腔”、“西皮”、“二簧腔”,形成了不同于开封鼓子调的南阳大调曲子。  大调曲子的音乐丰富优美,曲

南阳的大调曲子 南阳大调曲

大调曲子追求高雅、大方,因此,大调曲子的活动一般不敬神烧香,信奉儒教孔子,注重知识性,讲究礼义。其他曲种往往被人瞧不起,惟独大调曲子能登大雅之堂,按南阳的方言叫“能坐客房台”,即能坐在堂屋里唱。所到之处,主人必须盛情招待,不能慢待,外地

声明:《d大调卡农简谱 卡农口琴简谱_D大调卡农简谱》为网友任性一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