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坚持回家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要想成功,除了有了点子以及热情是不够的,需要无所不用其极的接近真实。看看那些回家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方法,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坚持回家创业成功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坚持回家创业成功故事一:

25岁失聪女创业当起鸽老板 给鸽子建“相亲屋”

严漫自己的客厅小黑板上写了一句话: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但很难想到,对“工作”如此上心的严漫今年才25岁,却已是一家肉鸽养殖公司的老板。她的公司注册地在青山区,但占地百亩的养殖基地在黄陂。

与其求人收留 不如自己创业

日前,记者来到她位于黄陂罗汉街农村周边的养鸽基地,4间鸽舍分布在院子右侧。目前她已养殖了一万对鸽子,主要销售给农贸市场和酒店,月均销售额已达5万元。

记者在一个鸽舍里找到了严漫,她个子高挑,皮肤白皙,鼻上架着一副眼镜,大红色羽绒服外穿着一件白色工装服,她正顺着一个个笼子观察鸽子的成长情况,并在每个笼外的卡片上做笔记。

虽然记者站她身后许久,但她并没一丝察觉,因为她的双耳完全失聪。

严漫小时体弱,2岁半时一次腹泻由于注射了过量的庆大霉素,导致她半年内听力全失。

严漫从小喜欢画画,高考后顺利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园林艺术设计专业。经过4年的学习,她原以为自己会成为一名设计师,或是一名美术教师,可到毕业求职时却屡屡碰壁。

严漫决定:与其求人收留,不如自己创业当老板。

她给小鸽子建起“相亲屋”

“爸爸以前养过鸽子,而且鸽子很可爱。”严漫一下子就想到要养殖肉鸽。此外她还有一个心思,养殖业不用过多与人交流。

毕业后,严漫和妈妈到北上广、河南、湖南等地考察市场,学习技术。今年4月,她在黄陂农村流转了一片百亩土地,正式当上“鸽老板”。

拿画笔的双手开始与鸽子打交道。严漫的双手有很多疤痕,都是被鸽子抓的。“有时抓鸽子去生产,有时捡鸽子蛋时也被抓。”

现在严漫已练出一身抓鸽子的好本领。鸽子生长习性特殊,两只鸽子必须是“自由恋爱”才能生产。为此严漫为还没性成熟的小鸽子建了一个“相亲屋”,屋长60米、宽12米、高5米,数百只幼鸽可以在这里自由飞翔。

每到夜里,严漫就举个手电筒,趴在屋外观察哪两只鸽子靠得近。“贴得近的就是谈恋爱的,可以一起抓了去生产。”她得意地说,确定目标后她就把灯关上,爬进去抓,一抓一个准。

没了灯光鸽子就不爱动了。她也有失手的时候,“失手了就是一身毛呗。”

严漫平常都住基地,不爱回城逛街。但实际上她却是个家境优渥的标准“白富美”。吴顺英夫妇多年经商,对严漫支持不小,严漫的妹妹现在英国学金融专业。

25岁的严漫为自己订了个很高的目标:用5年做成省内最大的养鸽公司,还要办一场个人画展。她对此信心满满,因为公司开业仅半年,她已经开始赚钱了。

坚持回家创业成功故事二:

残疾人养殖獭兔致富年收入40万

王学成虽是一名残疾人,但他凭借超人的毅力开创了自己的獭兔养殖事业,同时还带动周边的不少乡亲共同致富。王学成从没想到过,獭兔竟然让他实现了从一贫如洗到家产百万的涅槃新生。他的人生犹如一篇童话,我们从他的成功史中,可以看出努力劳动的伟大价值。

王学成,今年四十岁出头,初中文化,右手残疾,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皇甫村人,人称“獭兔王”。他靠养殖獭兔致富,现有厂房7000多平方米,存栏獭兔5000多只,年收入40万多元。2011年,王学成荣获安徽省残联表彰的“安徽省十佳残疾人创业之星”和“安徽省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

“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回首我的创业之路,个人奋斗和政府扶持是我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近日,王学成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对于伺弄庄稼的农民来说,没了右手手指,干活的难度不言而喻,况且我妻子也是个残疾人。上有年迈的老母,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靠种几亩薄地度日,日子过得很艰难。”

王学成也曾想外出打工,但多因手有残疾而吃“闭门羹”。但是,他不甘心一直贫穷下去,因为他要养家糊口。此后,他处处留心适合自己的谋生门路。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命运多舛的王学成有了转机。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坚持回家创业成功故事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王学成在报上看到了獭兔养殖的信息,他觉得比较适合自己,因为投资少、见效快,易饲养,有销路。更重要的是,当地饲料资源丰富,比如花生秧、花生壳、玉米秸等都是獭兔喜爱的饲料。他心里清楚,养殖业虽然风险较大,但要想养殖成功,必须掌握过硬的养殖技术。为了掌握养殖獭兔技术,他先后前往南京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拜师取经,并到外地毛皮市场考察。凭借着较强的领悟能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王学成很快就掌握了该项技术。

尽管如此,但王学成的獭兔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王学成东借西凑6万多元,从河北省引进400只兔种,但是没有多久獭兔患病,死的只剩下100多只,损失惨重。投入的钱几乎全打水漂了,他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天无绝人之路。滁州市、南谯区残联知悉王学成的遭遇后,迅速启动“千元工程”资金扶持他继续养殖,使他当年就获得了养殖成功并实现了赢利。经过几年努力,王学成的獭兔养殖初具规模,现有厂房7000多平方米,存栏獭兔5000多只,年销售獭兔2万只以上,年收入40万多元,成了皖东首屈一指的獭兔养殖专家。

王学成致富以后,因他深知残疾人之苦,便想方设法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2009年,在王学成的带动下,本村和相邻几个村20多户村民开始从事獭兔养殖,他主动向他们提供种兔,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和他自己研制的饲养配方,大部分养殖户当年就有了赢利。村民刘恩柱便是受帮助的一员。在王学成手把手的指导下,当年,刘恩柱家养殖獭兔收入便超过了1万元,2010年突破2万元。2万元并不是个大数目,但对于刘恩柱来说可谓天文数字了。“他到我家来了几十趟,一口水都没有喝过。”提起王学成,刘恩柱夫妇俩眼角溢出了泪花。

为了带动更多的家庭养殖獭兔,2009年底,在南谯区残联和章广镇政府的支持下,王学成在镇政府举办了獭兔养殖培训班。王学成在培训班上承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如遇到难题,电话联系,随叫随到,并且免费上门收购商品兔。王学成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10年12月21日,王学成接到养殖户的求助电话,他二话没说,便骑着摩托车去了。由于积雪路滑,在返回的路上,王学成连人带车摔倒在路旁的沟里,昏迷不醒,幸亏过路的老乡发现了他,连忙把他送到镇卫生院,他的头被缝了六针。“只要能让乡邻过上好日子,我吃点苦、吃点亏、受点累,心甘情愿。”王学成笑着说。

与此同时,为了形成规模化养殖,扩大獭兔销售市场,2009年3月,王学成登记成立了“滁州市金盛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于同年12月注册了“皇甫辉”牌商标,合作社对成员实行“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防治、统一饲养配方、统一饲养管理模式、统一销售。目前合作成员发展定远、凤阳、明光、来安、南谯等县、市、区62户社员,其中残疾人家庭32户。王学成以科学的管理、优良的品种、合理的价格、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养殖户和客户的好评。目前,该合作社年销售獭兔10万只,销售额700余万元,利润300万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7061/567252299.html

更多阅读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我不经意的创业故事

  我看了不少《程序员》上的创业故事,主人公多是踌躇满志,磨刀霍霍,经过一番拼杀之后,有的壮志得酬,有的无奈夭折。UMLChina和我的故事却没那么“壮烈”,似乎是不经意间一步一步走过来。五年在这个行业是一个不短的

成功人士的故事与启示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陈天桥和夫人雒芊芊的创业故事》  陈天桥结婚5年,而他们的孩子———盛大网络也5岁了。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陈天桥深有同感。他始终觉得太太的支持是盛大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最大动力。  每年年底公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

对于成功的追求便是人生的动力,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可能会充满惊蛰,但越是坎坷越是乐趣!对于成功的创业人士来说,成功是必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篇一堂弟是一名厨师,人很老实,自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创业人成功的故事

创业其实就是为了能够得到成功,多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学习他们,坚定自己创业的决心。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创业人成功的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创业人成功的故事一:捡牙膏皮成亿万富翁 拥有飞机20架 破产入狱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成功人士的创业历程有谁

成功不能够给予,要自己去努力创造,做好准备,抓住机遇,坚持不懈,终会成功。那些飘渺的成功经历只能给你压力,年轻人眼中看到的不应是困难,而是希望,是你走向成功的创业历程的动力。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成功人士的创业历程有谁,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声明:《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坚持回家创业成功故事》为网友梦想盛开的春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