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 湘教版初中地理说课稿

说课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湘教版初中地理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湘教版初中地理说课稿(一)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世界的地形》,这一课题选自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一、【说教材】《世界的地形》是对上节《地球海陆分布》的细化。地形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这一节内容它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教材包括了三大内容,即“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陆地地形”教材首先从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对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这两组地形类型作出了简略对比。对于各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要充分利用世界地形图,重点学习陆地上的两大山脉带,其他的让学生自主去收集有关的世界之最。“海底地形”部分通过图示形象地说明了海底地形的组成。“学看地形图”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学看地形图。以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读图、析图。培养学生分析认识地形图的能力。由于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故确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本节的又一个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使学生了解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异同特征并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它们。

2、通过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及如何从地形图上辨方向、量距离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的山脉带的分布规律,通过自主地学习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与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3、通过读图和制作地形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运用图片、彩图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认识自然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任务重,等高线地形图难度较大,教材是以学生读图比较一—获取知识—一归纳规律的线索来组织内容的。教学过程要避免照本宣科式的讲述,要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读图法贯穿始终。各种图像通过课件演示出来,增强直观性。

二、【说教法】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情况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比较教学法:通过对地理知识(五种基本地形、等高线地形图等)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地形的概况。

2、读图提问法:教学中采取读图提问的方式,可帮助学生回忆、总结、提高,使在有限的课时内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地理原理和难点,教师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读图方法的掌握对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3、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如观察思考、探究训练、信息查询、阅读讨论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新型的地理教学模式,不仅要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因此,地理教师应充当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1、尽量从感性入手,用问题引导,把感性和合理性相结合,充分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思考性学习者,而非被动的听众。

2、辨图识图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地理技能,也是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兴奋点。探究活动,既考虑到了基础性,又考虑到了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看地形图是以后学习气温图、降水量图的基础,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辨图、用图的方法。

四、【说程序】组织教学:

[导入]利用课件放一些我国的各种陆地地形(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平原、江南丘陵等图片)地球表面存在着高低起伏的各种形态——地形,那么我们用什么表示地形的高低呢? (美丽的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陆地地形

[创设情境]地表的高与低需要用什么来衡量?先用人的身高来举例,形象的类比高度的测量方法。(提出疑问,启发学生。运用数学上接触过的知识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运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

阅读课文图示2-31,巩固定义找出区别并计算B、C点的相对高度

[知识运用]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到珠穆朗玛峰,问: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但在青藏高原上的人却说珠穆朗玛峰只有4000米高。你能解释这究竟是为什么吗?(生答8844.43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4000米是珠穆朗玛峰的相对高度)

[过渡]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五种基本地形。(生答名称)

仔细观察课本P27、P28的五幅不同地形类型的景观图,课件展示自绘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让学生从海拔高度、地表起伏(相对高度)等方面观察比较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这两组地形类型特征异同,讨论后归纳完成表格:(比较、 2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

〔课堂活动〕学生观察世界地形图,找出地形区之最。(收集信息、整理信息) 注意:本课可让学生自己收集世界之最,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

〔课后活动〕调查家乡的地形以哪一种地形类型为主。说明地形对家乡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

二、海底地形 〔课件展示〕读海底地形示意图,让学生认识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告诉学生大陆架是开发海洋资源最重要的地带。

三、学看地形图 读“世界地形图”观察地形区分布设计问题:平原、高原、山地、海洋各用什么颜色?这种彩色地形图是如何绘制的呢?

通过依次比较P30、31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到地形图与普通地图的差别。

[探究活动]

1、等高线、等深线的定义及绘制方法。

2、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3、分组活动怎样看地形图,辨别各地形区域的名称?看哪一组观察的全面、详细?(结合所学的学看地图部分的知识,做到新旧知识的联系)

〔整理探究结论〕:A.看图名 B.看方向 C.看比例尺

D.看图例(a)等高线的读数——颜色的深浅

陆地上随着海拔的升高,颜色由绿色系过渡到黄色系。绿色越深,海拔越低,黄色越深海拔越高。海洋蓝色越深,海底越深。

(b)等高线的分布(疏密)

等高线越密集,地面起伏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地面越平坦

(c)等高线的走向

1山峰:等高线圈闭合(山顶)山的最高处(数值由里向外递减。反之盆地) ○

2山坡: 陡坡——等高线密集处 缓坡——等高线稀疏处 ○

3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 ○

4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突出 ○

5鞍部:两山峰之间的地方 ○

6陡崖:○(悬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课堂活动〕利用沙土、水、棉线等,先制作一座山地模型,要求做出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然后做出等高线,从上往下观察山峰、山脊、山谷等一组组等高线的形状与特点。(15分种左右,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模型,判读陡坡、缓坡、山峰、山脊、山谷。

湘教版初中地理说课稿(二)

一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第三章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

二 课程标准:

1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

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 教材分析:

(1)教材前后联系:

“日本”这节内容,是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因此,这一节教材具有国家地理起始的功能。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其经济的发达,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业。我们对日本这国家并不陌生,日本自古就与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学生对于日本较为熟悉也兴趣较大,对日本有很强的认识愿望。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第主要原因一部分日本的自然概况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之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它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知道日本的地形特点。

3.掌握日本多火山多地震,并且分析其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通过对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的学习,对日本有初步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析图探究问题的能力。(读图技能)

2通过认识日本,.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以及读图分析图形的能力。

五 教学重点 日本的位置,范围,说出首都位置及日本河流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日本的地势及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六 说教法

根据初中生的发展特点,我认为初中生对一些图片视屏比较感兴趣,因此如果本节课一直采用讲授法,同学们不会吸收的很好,因此我采用图片导入,希望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地理知识的判读并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探究问题的兴趣,达到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通过讲授法,读图法,和讨论法,带领学生从已知的知识推理未知的知识,这样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日本的一系列知识,并且能够主动地学习,这样他们学到的知识就有很深的印象。

七 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获得必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探究能力指导:

学生对日本较为熟悉,因此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重在参与积极思考的这一过程,以培养自我的学习探究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

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周围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也把地理理论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两者要相结合,相促进。

(3)重视地图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通过读图养成从图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八 说教学过程

导入

让学生猜谜语:日出之国;樱花之国。放映歌曲《芭拉芭拉之浪漫樱花》,这是描述了一种什么景观?(樱花飞扬)樱花是哪个国家的国花?(日本)

总结:日本和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注:让学生充满好奇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位置。 读图分析 日本的地理位置 新课讲授

展示多媒体课件找出日本周围的海域

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 湘教版初中地理说课稿

总结: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它位于北温带,与中国一衣带水,而且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相望,西南与我国隔东海相望。

注:让学生自己通过地图来寻找答案,印象更加深刻,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读图分析讨论:

日本的领土构成

总体介绍日本的领土面积通过比较练习法,同学们感受到日本的人稠地狭。: 通过读图得知四大岛的分布范围及最大岛 。

注:学生经过自己讨论和思考,深刻认识日本的领土构成和人口状况,使教学重点得以突出。

日本地形特点

探究讨论:,互动学习分析出日本的地势的三分特点,通过老师带领同学分析,通过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发现总结出特点。

互动学习

多火山多地震

通过讨论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讨论中发现别的同学思考问题的新角度,找到自己学习的优势与缺点,从而更好的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法。

板书安排如下:

第一节 日本

一、地理位置

1、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

2、领土特点: 面积大小

日本四大岛构成主题部分

二 地形特点

1、多山地丘陵,平原少。

2、地势中高周低。

3、海岸线狭长,多半岛,岛屿,天然良港。

三 多火山多地震

我认为这种设计既简明有直观,学生一目了然,重点难点也突出,为学生复习提供方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8861/119508196.html

更多阅读

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 小学体育说课稿模板

高中体育说课稿模板一、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高中阶段常见心理缺陷的特点及表现,懂得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纠正心理缺陷。2 、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发展作用的认识,从面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从事体育锻炼。说明:第二个教学目标是

高中地理说课稿模板 地理说课评课

『初中地理说课』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中国行政区划》说课稿·一、说教材:(一) 教材结构与地位:《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内容。从全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来看,本章教材以确定地区空间位置的知识

初中体育说课稿 初中体育与健康说课稿

初中体育说课稿:八年级《耐久跑》说课稿范文八年级体育《耐久跑》说课稿一、教材概述:耐久跑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教材,是广大青少年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培养青少年坚韧不拔、吃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 小学数学说课稿人教版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所讲的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章第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习奠定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声明:《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 湘教版初中地理说课稿》为网友褐色的迷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