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2016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16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

2016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1 圆、圆心、半径、直径、圆弧、弦、半圆的定义

2 垂直于弦的直径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方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 弧、弦、圆心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4 圆周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5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点在圆外

点在圆上 d=r

点在圆内 d

定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相交 d

相切 d=r

相离 d>r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圆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为它的内切圆,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为三角形的内心。

7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外离 d>R+r

外切 d=R+r

相交 R-r

内切 d=R-r

内含 d

8 正多边形和圆

正多边形的中心:外接圆的圆心

正多边形的半径:外接圆的半径

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没边所对的圆心角

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中心到一边的距离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2016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9 弧长和扇形面积

弧长

扇形面积:

10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侧面积:

全面积

11 (附加)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

第五章 概率初步

1 概率意义: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率 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则常数p叫做事件A的概率。

2 用列举法求概率

一般的,在一次试验中,有n中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概率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就是p(A)=

3 用频率去估计概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0861/564305961.html

更多阅读

初中数学所有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两数来相加,绝对值加不变号。异号相加大减小,大数决定和符号。互为相反数求和,结果是零须记好。【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减正等于加负,减负等于加正。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方差的计算、知识点归纳

   方差的计算、知识点归纳  方差在考试中考察不是很难,记住基本公式往里带就能解答正确,但是方差的概念让不少同学为此很是头痛。那方差到底是什么,怎样计算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一些题型和解题方法技巧。  一、 概念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如:1700+50x=1800,2(x+1.

初二数学下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

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要有侧重的重点记忆,针对性地练习,把每章所涉及到的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弄明白,能够举一反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正数与负数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

声明:《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2016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为网友渾身腐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