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与巨头抗衡:力量不足,用速度弥补

  虽然是很老套的问题,可是小编每次接触创业公司也总是会例行公事地问一句:“腾讯如果要做这你正在做的事情,你怎么办?”有“钱”途的事情谁都愿意做,创业公司选择的领域如果有前景一定免不了和巨头遭遇上,如何求生存?UC刚刚起步的时候也遭遇了这个问题,但它现在已经堪称腾讯“三大竞争对手之一”。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呢?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创业公司和巨头PK,赢面在哪儿?小编尝试问了几个创业的朋友,他们的答案像是串通好了一样居然都是“专注、快速反应”。看来,在巨头的面前,创业公司的反应速度是最大的优势。因此,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好这点优势就变得至关重要。

  我们常常在成龙、李连杰的功夫电影里看到小个子和壮汉的对打,小个子的那一个总是左蹿右跳地移动,一边避开壮汉的力量,一边寻求出击的位置。这种快速移动的策略放到创业公司来看也是值得借鉴的。

  大公司胜在力量,小公司的好处就是灵活,见风使舵,风向一变,就要及时调整公司方向、团队、产品方向。按何小鹏的原话:“从我的经验来看,所有的创业成功者,最终成功的故事和刚开始想的故事都是有很大差异的。”最后做出成绩的产品可能跟最开始的设想南辕北辙。

  快速移动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产品迭代迅速

  这就意味着不能等产品完全成型才推向市场,因为这个时候可能已经失去先机;为了抢占时间,应该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一个MVP产品,测试用户和市场的反应,然后根据反馈及时地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改造;

  二、团队人员配置的及时调整

  创业公司的员工不可能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可能都需要担当多个角色,或者随时变换角色;随着公司发展阶段不同和产品方向的变动,要及时调整人员架构和配置;

创业公司与巨头抗衡:力量不足,用速度弥补

  三、公司发展的方向和手段灵活变动。

  对于最后一点,对创业公司来说一些法律上和政策上的风险都是可以忽略的,比如一个做阅读器的团队在最开始的时候没人会care它有没有触犯版权问题,因此初创公司不用太拘泥于这些限制,先生存下来再说。创业公司还有一个优势:可以用比较低的成本去试错,因此,积极尝试,拥抱变化对于找准方向大有裨益。

  但是,如果双方力量差距太大,任何策略都是没用的。所以如果能避免和巨头交锋自然更好。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宣传推广固然重要,但学会韬光养晦隐蔽自己同样不可或缺。在巨头还没来得及留意这个领域的时候,以最爆发的速度站稳脚跟,就获得了生存下去的资本。

  本文来自极客公园,作者 UC 优视创始人和产品总裁何小鹏,原文地址。雷锋网有删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45271/877240949.html

更多阅读

关于期权激励 创业公司期权激励方案

最近在找工作,去了好多公司上来就大谈期权,然后说创业公司没啥钱给不了高工资什么的,于是就想说说我对期权激励的看法,其实说这两个事情之前,应该先说2句话,让大家自己先掂量着再看:如果你的老板是属于“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还是“一人得道

互联网金融创业计划书 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虎口夺食”

     近日,融360获得了互联网金融至今为止披露的最大数额投资——3000万美元,是由红杉中国基金、光速创投、凯鹏华盈(KPCB)和清科集团联合投资的。  融360能获得资本的青睐,在于这家公司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从搜索的独特角度切入,做出

声明:《创业公司与巨头抗衡:力量不足,用速度弥补》为网友神经科常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