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会飞的图画说课稿

   关于会飞的图画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会飞的图画》,说课程序如下:一、教材分析。二、教法、学法。三、教学设计。四、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会飞的图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教材第15课。

  2.教材分析:《会飞的图画》是一篇充满情趣的课文。课文从爸爸给小明的来信引出邮票,再通过妈妈介绍,小明了解到邮票就是“会飞的图画”,最后以小明想象自己画的邮票飞向四面八方结尾。近年来,手机、电脑的普及,让人们传递信息的速度更快,渠道更多,书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被弱化了,被忽视了,以致于许多的学生只听说过邮票,但对邮票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作用都不太清楚。教学中我以这个为突破口,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邮票的作用以及邮票画面上所承载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喜欢邮票的情感,激发想象力。

  二、教法、学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枯燥的书本学习转向生活实践学习,由单调的分科学习变为学科融合,让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把让学生感受邮票的画面美,了解邮票的作用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围绕让学生感悟邮票“会飞”的特点进行难点突破。整个教学设计立足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首先引导学生质疑:会飞的图画是什么?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接着抓住邮票画面美丽和能够帮助寄信这样两个特点,时时处处让学生感受邮票的美丽与神奇;最后鼓励、指导学生大胆设计自己喜欢的邮票。在知识层面上,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一定的词汇;在能力层面上,学生了解邮票的作用以及画面上所承载的知识;在情感体验上,培养学生喜欢邮票的情感,鼓励学生搜集邮票,了解邮票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教学过程

  1.以质疑促思考

  2.以形象促感受

  (1)实物介绍,拉近距离

  (2)播放课件,激发情趣

  (3)激情朗读,培养语感

  3.以情境促感悟

  4.以实践促培养

  四、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在教学中,多媒体VCD对教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揭题,展示各式各样的邮票,它用声音、画面营造了一个“立体”的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尤其适合在低年级教学中使用。

  2.新课程标准为课堂注入了新活力。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把师生间的单向交流变为双向、多向交流,使课堂成为一个开放的课堂。本节课我抓住学生年龄小,爱提问的特点,精心设计了看VCD、读课文、听介绍、悟感受、画邮票等几个环节,以形象促感受,以情境促感悟,以实践促培养。学生们在这个全新的课堂上,兴趣盎然,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言语畅达。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将语文教学与智育、德育、美育的发展有机地融合起来。

说课稿 会飞的图画说课稿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广大教师要把多媒体教学资源用“活”,用“巧”,为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推进工作添砖加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45571/365818643.html

更多阅读

世界上唯一不会飞的鹦鹉 2个月鹦鹉会不会飞

这大鸟-鸮鹦鹉或猫头鹰鹦鹉,(Strigopshabroptilus)-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忘记了如何飞行的唯一鹦鹉。他只生活在西南部南岛(新西兰),它在森林茂密的树丛里隐藏的。正是在那里,树木的树根下,这种鹦鹉适合自己一个洞。在书中,他花了整整一天的太阳

金波儿童诗——会飞的花朵 金波儿童诗

(2008-06-14 09:52:36)转载▼标签:名作赏读杂谈分类:名文赏读会飞的花朵蝴蝶,蝴蝶,你飞过田野,飞过山岗,在我们春天的土地上,到处有鲜花开放。红的花,黄的花,紫的花,汇成了鲜花的海洋,蝴蝶从这里飞过,

《会飞的教室》读书心得 会飞的教室读书卡

上个星期一个下午躲在图书馆看完《会飞的教室》,这类型的儿童文学看了总会觉得很温馨。书里的孩子们为了庆祝圣诞节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话剧——《会飞的教室》,围绕着话剧,作者穿插了一些故事,如孩子们找来禁烟老师帮他们一起救葛洛迪;邬

声明:《说课稿 会飞的图画说课稿》为网友溫度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