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浅析不可缺失的网络文化教育

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具有平等、开放和隐蔽等个性的特征。网络文化已经很大程度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也严重充斥着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学校教育应当足够重视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要充分利用其积极面,抑制消极面,让网络文化成为孩子生活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一、网络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文化育人润物无声,网络文化同样如此,并且以其特有的快速、广泛和易于接纳,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1.有利于激活创新

全球信息网络连通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因此,出现了跨国家、跨时空、跨民族文化传统的大交流,这种交流的特点将不仅只是知识的传播,而且能使人们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的火花;使学生摆脱了对知识权威的从众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其创造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快速更新的网络语,它颠覆着课堂上语言文字的规律,更贴切地表达着人们在网络中的情感流露,在学生的写作中就经常能发现这些网络创新语言的应用。

2.有利于放开眼界

网络文化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源,海量的数据库充满在网络空间。能在瞬间触及大量最新的信息,它的迅速、快捷是其他任何教育媒介所无法比拟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网络中就显得不那么沉重了。在五年级“中国传统节日”专题活动教学中,我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和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瞬间跃然屏幕,煞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之感。

3.迎合学生的身心需求

小学生处于童年到少年的过渡期,亦称人的“心理断乳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急剧增强,求知欲望也迅速扩展,在网络环境中,学生既可以参考教育者和家长的意见,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浏览,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增强了,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同时,在“网络社会”里,他们往往大胆地与人交往,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了独立的思维能力。

二、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与对策

万物是对立的,网络就是一柄双刃剑,它也会悄无声息地将假丑恶带进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浅析不可缺失的网络文化教育
1.网络文化正影响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网络社会”的信息传播打破了原有的国家、地域之间社会制和意识形态的约束。这使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的学生一时难以识别,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干扰。例如“不劳无获”在网络中就未必“正确”。在电子小报的教学中,就有学生下载了网络上现成的作品,修改一下名字占为己有。倘若这一行为蒙蔽了老师,还赞赏其做得好,这无疑在学生思想中产生了大波澜:“不劳也有获”。小至一种行为大及一种价值观、人生观。

2.网络文化让自由泛滥和责任削弱

学生在“网络社会”中摆脱了制度、纪律的约束,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甚至忘却了自己。如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可以信口开河、在论坛可以无所顾忌、在微博可以发布虚假信息等。可以说,“网络社会”是学生的“自由国”。在这里道德、责任等一切束缚都可能被抛弃,所以教育就急需正确合理引导孩子的言论和行为,将孩子引入道德与社会责任的阳光道。

3.网络文化淡漠着人际关系

网络文化把世界联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个体只要进入网络,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学生面对的只是一台与网络“大机器”相连接的“小电脑”,活动在“人——机”的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这就使得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相关因过度上网而自我封闭甚至出现极端行为的报道屡见报端。只有将网络与现实社会相结合,以网络为手段参与社会活动,才能有效避免这些不足。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带领学生参与网络社会调查、参加向贫困儿童捐助、评论社会关注热点等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网络的另一端连接着无数的人和事,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真实的现象,人际交流有了载体,人际关系因此而生动。

学生毕竟有别于成人的意志力,在科学合理引导的同时,学校还需要与家庭联合,共同加强孩子上网监护。学校机房和家庭电脑安装“绿坝·花季护航”软件,校园网进行网络信息过滤,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上网等多种手段,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危害学生健康成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6861/74056828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数字玄机:对传统文化的整体颠覆上

原文地址:数字玄机:对传统文化的整体颠覆(上)作者:武陵君数字玄机:对传统文化的整体颠覆(1-4)  在中国传统文化神秘的一隅,即易术、相术、占星术、风水堪舆术、占梦术、扶乩术、九宫术等林林总总的“奇门术数”中,数字均起到关键性的指示

传统文化的消亡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传统节日消亡还是发展

从文革到现代建设,人们有意无意地毁掉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古时建筑和一些传统文化传承,一些传统的文化现今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大量的80后、90后盲目的崇拜西方文化,有学者就此愤慨地评论道“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急于践踏

转载 《汉语大词典》的缺失一千条(四) 汉语大词典

原文地址:《汉语大词典》的缺失一千条(四)作者:应化雨《汉语大词典》的缺失一千条(四)(七四五)《汉语大词典》于词条【酬奉】的释义与示例说:“指旧时奉诏应对诗文。胡朴安《〈中国文学史〉序》:‘统观一代之文,不名一体,各有专长,侍从酬奉,

黄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的人文初祖为"黄帝",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为"黄土高原",中华民族的摇篮为"黄河",炎黄子孙的肤色为"黄皮肤",黄颜色自古以来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约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中国崇尚单色。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出于对"周礼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当代意义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今社会,人们大都在学习欧美的先进知识,文化。有意或是刻意的模仿,不知不觉间对中华传承5000年的文化有着一种鄙夷与抵触。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来看,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个逐渐融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历史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地拥抱

声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浅析不可缺失的网络文化教育》为网友旧校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