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的创业者 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白手创业十多年,方知如何更有效,辛辛苦苦三余载,著成实用“创业经”,今天小编整理了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80后农村穷小子的创业故事

接下来介绍的主人公,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穷小子。依靠一支小小的画笔,他成为美术学院的高才生,还是依靠这支画笔,他成为占地1万平米古枫画苑的主人。在他身上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相信大家跟我一样好奇。

和其他艺术培训机构不同,“古枫画苑”这样一所占地1平米全封闭式美术培训学校,更像一间洋溢着艺术气息的画廊。谁也不会想到,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闲置的空厂房。

“古枫画苑”创办人 古枫:“这里面呢有画室,放映厅,文化课教室,自习室,书店 画具店,食堂,小卖部,学生来了以后基本上都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自由地活动。”

办培训班对古枫这样一个80后来说,并不是一件新鲜事。1999年以优异的专业成绩考进湖北美院后,来自农村的古枫发现,这里的学费难以承受,于是,他开始给学生代课来挣学费和生活费。用古枫的话说,介入培训业多少有点“逼上梁山”的味道。

“古枫画苑”创办人 古枫:“我挣到的第一份钱就是,我的同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朋友 弟弟妹妹啊,师弟师妹在我这儿学,收费都不高,没想到第一年的成绩都考得很好,有上清华美院,中央美院,湖北美院。”

白手起家的创业者 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这第一次小有成绩给古枫带来了不少惊喜,渐渐地,不少准备“艺考”的学生慕名而来。很快,古枫的学生从20多个增加到200多个。在学费和生活费有了保证后,古枫也有了一定的积蓄。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考虑将办培训班发展成自己以后的事业。

“古枫画苑”创办人 古枫:“当时我真的觉得人太多了,一下好像招呼不过来一样 然后去买高低床给他们安排住宿,又没有钱,只好在他们来之前,一个人去搬,从粮道街的这头搬到粮道街的那头,一个人搬两百套床。

一度古枫画室的学生达到五六百人,当时大学生办培训班的行为,也受到不少质疑。同行尖锐的言语攻击,更是让古枫产生了想要放弃的念头。

“古枫画苑”创办人 古枫:“教育市场话之后,既然有了市场竞争,就有市场竞争手段,我没有办法,我不能去解释,因为我越解释 我越着急,别人就会觉得我越假。”

想想自己的理想,古枫还是坚持下来了。接下来,他将心思更多花在了如何教学上。为了完善教学环境,古枫四处打听租到这样一套两层楼的空厂房。之前在古枫画室学习过的学生也加入到了筹办新画室的队伍中来。

原古枫画室学生 刘得宝:“今年考上了中国美院的第十名,然后中央美院也过了,接下来还有很多学生要过来,我希望我还是能帮助那些学生实现他们的理想。”

“古枫画苑”学生 张雅琴:“现在在这儿学了一个多月了,不会像以前很盲目,现在也有一些目标。”

随着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学习美术的学生越来越多,“艺考”上大学的这条路不再好走。而且动辄高达几万元的培训费用,也让许多艺术生倍感压力,为此,古枫又开始摸索新的教学模式。

“古枫画苑”创办人 古枫:“成才的道路是多样化的,但不等于说都是“捷径” (学美术)只是多了一个渠道而已,你想选择美术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好,首先你是热爱艺术的,你是喜欢美术的。”

拥有这样一件别致的画苑,需要的不仅仅是想法,还需要勇气、金钱和实力,不到30岁的古枫虽然已经有多年的美术培训经验,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打造这样一个画苑,对于将所有的积蓄和心血都投入其中的他来说,也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在创业机会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抓住机会,能不能利用好机会。对于创业者来说,在创业过程中,关键是摆正心态,能够吃苦和积累经验,为日后的厚积薄发作准备。

而重庆的时尚美女戴华露就是凭着吃苦、积累经验这条原则,从一个夜宵妹妹成了上千万资产的老板,其创业经历如下:

时尚却能吃苦的女老板

“ 记得当年开店时,客人还开玩笑说,老板娘你卖个夜宵都卖得这么优雅哦!”想起当年在一个背靠枇杷山,面向嘉陵江的门面里,穿着时尚T恤,脚上还穿着一双水晶拖鞋,身价已上千万的戴华露,用重庆妹子的热情,招呼着来往的食客们,“美景,美女,美食”也不知道让多少食客流连忘返。

戴华露还依稀记得,1999年5月8日,某品牌在黄花园开张迎宾。第一天营业额:580元。第二天营业额:2000元……三个月过后,店里的餐桌由最初的10张变为了80张。

重庆餐饮江湖由来已久,其中标榜自己是正宗的餐馆就不下百家。如何寻找新的市场突破口,戴华露感到迫在眉睫。她开始不厌其烦地往来于图书馆搜集民间菜品,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以适应现代人的口味。她甚至找到了失传已久的陪都菜谱,让抗战期间的特色菜品重出江湖。仅一年多的时间,某品牌就在重庆餐饮界声名鹊起。在某品牌的带动下,原本寂寞冷清的嘉陵江滨江路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转身成为时尚餐饮品牌

不过,戴华露的某品牌,也并不是一帆风顺。2000年9月8日,某品牌李子坝店开张了。没有经过精心规划的店建得大而粗放,碎花岗石的地面,几张桌椅拼凑在一起。朋友们对戴华露打趣地说:“你们两口子都是有品位的人,李子坝店怎么装修得像个伙食团?”这时,朋友这句玩笑话,却让戴华露心里有了新的盘算。生活中的戴华露和老公韦力都是品位生活的拥护者,两人也是重庆餐饮圈里出名的年轻时尚夫妇。为什么不把店面装修得时尚、精致、有品位呢?虽然自己以江湖菜起家,但市场需要时尚的餐馆,精致的菜品,优雅的服务态度。

戴华露和老公一起,开始为新开的店铺张罗着,某品牌临江店、南滨店、南方花园店,每一家都是不同的风格与品位。“我们要做重庆的时尚餐饮标杆。”

随着某品牌三峡广场店和杨家坪西城天街店的开张,重庆人再次领悟到,原来吃江湖菜也可以如此时尚,如此国际化。“黑白色基调,椭圆形的黑色大吊灯,黑色的坐椅,限量版的马灯……”这都是戴华露和老公亲自参与挑选的。而西城天街店和三峡广场店更入选了2008年中国室内设计年鉴。时尚的某品牌,也在全国的餐饮圈引起关注,2009年,某品牌开始规划布点国内一线城市,欲将重庆美食时尚风潮传播出去。

作为“潮人”的戴华露,从不向外人掩饰她对时尚潮流的追求,Prada、Giorgio Armani和MINI COOPER成了戴华露的必备之物,而走在流行前沿的她,骨子里却透着重庆女性所特有的正朴、爽快、豪迈、真性情。戴华露笑言:“不管某品牌变得如何时尚,某品牌的真性情永远不变,不管我穿多少名牌,骨子里还是一个‘江湖儿女’。”

将时尚“江湖”推向全国

随着某品牌时尚“转身”成功,戴华露开始谋划某品牌的未来发展:全国开店。

据了解,目前,某品牌在重庆本土,已经占据了沙坪坝、杨家坪、南滨路、高新区等多个商圈及美食街的核心位置,并将在今年3月,正式进驻重庆“心脏”解放碑,而某品牌北城天街店的筹建已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

与此同时,从2008年底,戴华露就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主要城市的繁华路段“布点”,启动蓄谋已久的全国发展战略。

心细的掌门人踏实做事

别看戴华露是一个崇尚时尚的女子,不过做起事的戴华露可完全是重庆女子的风风火火,却不乏细致。

“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虽然已经是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老板,戴华露工作时仍会带着一本不起眼的小记事本,上面记录着每天自己工作安排、客户每周的意见反馈等。而在她的手提包内还有一个更小的本子,那上面记载着戴华露的随笔,甚至摘抄了在坐飞机时,偶尔看到的一段令人动容的文字……不知不觉,密密麻麻的文字已经占据了20多本笔记本。

“我是典型的重庆人,性格直率。”虽然经营某品牌之前,戴华露是做财务工作的,当然身上肯定也缺乏不了细心。现在作为公司的经营者,小到餐具如何摆盘,服务生衣服上的纽扣,大到报表、数据,戴华露都会亲自过问。“我希望自己做事情更严谨一点,企业运作成败就在细节管理上。”戴华露说,这也是市场教她的经验。

对于企业的发展,细心的戴华露保持着冷静的头脑。“有几家风投资本都来找过我们,但是我们没有答应。”“站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我心里明白。”戴华露微笑着说,“某品牌现在应练好内功,当时机成熟时,我们会把握的。”

夜色中,眺望远处的黄花园大桥,蒋雯丽、陈奕迅在电影《迷岸》中,满意地品尝着重庆美食;南滨路上,吴镇宇在《双食记》中,火热地烹饪。这些电影中的场景都出自重庆,出自一个自信、美丽、时尚,自称自己的店是重庆时尚餐饮标杆的女子手中。

“ 哎呀,忘记了,你们先坐,我忙完就马上过来。”初见某品牌的老板娘戴华露是在本月一个雨后的下午,美景华联大厦9楼办公室,她正埋头和员工讨论着工作事项。面前的戴华露,身着一款灰色的呢子小西装,里面衬着一件黑色高领毛衣,黑色的紧身裤,波浪式的卷发,浑身散发着时尚味。你肯定很难把她和一个掌管着上千人的女企业家联系在一起。

从戴华露的创业经历来看,正确的心态、吃苦的精神、独特的理念,在创业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8161/420431813.html

更多阅读

90后创业者张雨婷 90%的创业者难过C轮鬼门关

2014年拿到A轮融资的公司有800多家,拿到B轮融资的有200多家,这1000多家企业中会有很大一个比例需要在2015年去拿C轮。假设2015年还是只有不到100家拿到C轮,这意味着90%的创业者可能需要直面“C轮死”的可能。     IT桔子的统计数

创业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在资本积累阶段时期,企业管理并没有提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是由于该时期的特殊性所造成的。那么在这个阶段,企业的创业者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个人建议是做好四力:决策力、思考力、执行力、沟通协调力,为企业的其他人做表率,同时为企业扩

连续创业者 形形色色的创业者,你属于哪一种呢?

调查表明,中国创业者中九成属于生存型:    生存型创业者     创业者大多为下岗工人、失去土地或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困守乡村的农民,以及刚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这是中国数量最大的一拨创业人群。清华大学的调查报告说,这一类

声明:《白手起家的创业者 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为网友阳光下的葵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