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历史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练习题及答案

进入到在期末的时候,对于高一下册历史要怎样做练习呢?还很困惑的话,那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练习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高一下册历史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民国时期,报头含“民”字的报纸在新闻界中有“竖三民”“横三民”之称。“竖三民”是说“一脉相承”,指《民呼》《民吁》《民立》三报;“横三民”是说“齐头并起”,指《民权》《国民新闻》《中华民报》三报。当时报头含“民”字的报纸成为主流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

B.为了发动民众的力量进行民主革命

C.为了推动报刊业的快速发展

D.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国时期报刊业的发展。注意材料“民国初期”这一时间,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所以民国建立后的报纸报头大多含“民”字。其他三项说法均不符合史实。

答案: A

2.(2011•山东省潍坊市统考)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

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

解析: 解答本题有两个提示,一是这些期刊的名字,如曙光、进步青年、救国、自由等,这体现了五四运动时期刊物的爱国精神;第二个提示是“精神的主旋律”,由此判断为爱国主义。

答案: A

3.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读书看报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报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主要有( )

①开阔视野 ②关注国事

③减少文盲 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报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③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读书看报的前提就是识字,而不能说读书看报可以减少文盲,应排除③。

答案: C

4.(2011•福建古田)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解析: 由材料中的上海地方“买卖常有阻滞”,而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即可看出。

答案: D

5.

2011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图文消息的途径主要是( )

①报刊杂志 ②电影

③电视 ④互联网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要求“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所以不能选电影和报刊杂志。

答案: B

6.目前,许多年轻人热衷于通过互联网相互发送Email,这体现了互联网的( )

A.政治功能 B.信息传递功能

C.经济功能 D.娱乐功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上功能互联网能够同时兼备。题干中发送Email即利用电子信箱发送邮件,体现了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功能。

答案: B

7.1897年9月5日上海《游戏报》第74号刊登一篇文章,作者记载自己观看某艺术形式的感受:“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何殊乎铸鼎之象,乍隐乍现,人生真梦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观。”这一艺术形式是( )

高一下册历史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练习题及答案

A.皮影 B.电影

C.戏剧 D.杂技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文字叙述,可以看出这是对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感受。

答案: B

8.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念。下图反映这一媒体特性与影响,你认为( )

A.网络作为信息载体能无限拓展青少年知识

B.使人们了解无限宽阔的世界发展和未来变化

C.给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精神带来危害,弊大于利

D.可以上网获取知识,但要警惕网上的不良信息

解析: 应该辩证地看待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便利,一方面要利用,同时也要注意鉴别一些不良影响。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2011•山东淄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

材料二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报纸总印

数(亿份)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

广播节目

制作时间

(小时) 280.799 647 762 2 332 164 2 931 682 3 381 466

电视节目

制作时间

(小时) 38 056 91 572 383 513 526 483 585 007

互联网

用户(户) - - 7 213 3 014 518 9 021 717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定一个标题。

(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中四种传媒发展速度,哪种最快?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为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

解析: 本题以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展开命题。第(1)问依据图片考查基本的传媒形式并拟定标题,属基础知识的考查;第(2)问主要从表格中提取信息,注意数字的对比分析;第(3)问是对史料研究方法的考查。

答案: (1)图一报刊、图二电影、图三电视、图四互联网。

标题: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神的来源——大众传媒的变迁)等。

(2)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讯事业的快速发展。

(3)到图书馆查询、互联网查询、书面问卷调查、民间访谈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0461/499069974.html

更多阅读

浅析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 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

浅析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 江吉炜一、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释义对拉斯韦尔和赖特的观点,施拉姆曾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中译为《传播学概论》)一书中,指出了大众传播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施拉姆

大众传播的定义及其特点 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的定义:是由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活动。大众传播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阐述:(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

大众传播媒介 从天猫的传播看媒介营销

     张艺谋有7个孩子;马云在内网称,“天猫”是他坐在马桶上想出来的名字;京东称之所以用狗做logo是因为“狗能压猫”……当你在媒体上看到这些信息时,并有兴趣继续阅读下去的时候,那么恭喜你,你被营销了,因为稍后你就会发现,原来张艺

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 暑期电视媒介传播特点及策略选择

文/查道存、胡鑫随着媒介传播手段的创新及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七、八两月这个传统意义上的暑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不仅对旺季产品是个难得的取利机会,对淡季产品也是个取势的良好佳机。于是乎,暑期成了许多商家新的竞争之季。那么,暑

声明:《高一下册历史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练习题及答案》为网友永恒的希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