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论文 军事理论关于钓鱼岛的论文

钓鱼岛问题一直是影响并反映中日关系冷暖的敏感焦点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军事理论关于钓鱼岛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军事理论关于钓鱼岛的论文篇一

《对钓鱼岛争端的探究》

摘要:最近有关钓鱼岛的争端一直是中日乃至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钓鱼岛到底属于谁,至今还是中日一直存在的争议,这也是历史留给中日双方的一连串悬而未决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系列单方和不法行径,使钓鱼岛问题再次升温,极大的影响了中日关系健康而长远的发展。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日本为了追求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非法利益而屡屡挑衅滋事。下面我将从钓鱼岛争端的形成和原因方面进行一些探究。

关键词:钓鱼岛争端;日美协定;东海划界;战略意义

中日钓鱼岛之争的由来已久。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列岛,钓鱼岛及其周围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大约92海里处。钓鱼岛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在这些岛屿中,钓鱼岛的面积最大。

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1373年,钓鱼台即由我国杨载所发现。15世纪初,《顺风相送》一书中,首度出现'钓鱼屿'一词。中国从明太祖开始向琉球派遣册封使,从当时的文字记载来看,钓鱼岛、赤尾屿、黄尾屿等则根本上不属于琉球。在明清时,钓鱼岛被作为中国领土而列入中国的防区,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对钓鱼列岛的主权归属没有提出过异议。但经过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国力日益强盛,侵略掠夺的羽翼日益丰满,于1894年无端挑起蓄谋已久的甲午中日战争。在日本舰队重创了中国海军后,明治政府确信对清政府一战胜券在握,在未通知中方的情况下先行秘密窃取钓鱼列岛。随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迫割让台湾及其周围岛屿。自此,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近半个世纪,作为台湾周围附属岛屿的钓鱼岛也长期被日本霸占。二战后,日本本应归还中国钓鱼诸岛的主权。然而,美国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钓鱼岛问题上偏袒日本,并把钓鱼岛切给了日本的冲绳县。日本政府趁机主张钓鱼岛是日本冲绳县的一部分,并将钓鱼岛及其周围海域纳入日本自卫队的"防空识别圈"内。日本政府声称钓鱼岛是"无主地",日本通过"先占"取得了钓鱼岛的主权。事实上,日本的冲绳县在一百多年前曾是独立的琉球国,在日本1871年开始吞并琉球之前,中国就与琉球国有500年的友好交往史,最先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等岛屿。这在当时的很多著述中都得到了印证,即便是日本1783年和1785年出版的标有琉球王国疆界的地图上,也标明钓鱼列岛属于中国。

日本虽然心知肚明,但在这一问题上却频频发难,在最近一次发生的日本非法持续扣押中方船长的事件中,日方竟全然不顾中国政府的抗议,用日本"国内法"来处理中国船长,企图造成钓鱼诸岛属日本的错觉。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陆地资源的日渐短缺的严峻事实和世界各主要国家把视角转向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时代的到来,日本加紧争夺钓鱼岛的权属,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一次公然挑衅和侵犯。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主权是其对内最高权威性和对外独立性的显现,而领土是其存在的基础,因此,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政治利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容许其他国家对我国领土和主权的践踏和干涉。

日本拼命争夺钓鱼岛的主权,还和中日东海大陆架的划分有关。长期以来,中日在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上存有争议。中国主张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自然延伸原则"划界,两国大陆架的分界应在靠近日本琉球群岛的冲绳海槽,因为东海大陆架是中国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而冲绳海槽是中国陆架与日本琉球陆架的天然分界线。而日本则主张以"等距离中间线"划界,平分东海大陆架,日本的琉球群岛形成于海底火山,且它并不在东海大陆架上。日本有学者这样认为:"冲绳海槽是大陆架的边缘,海槽的西侧是大陆架。"因此中日两国虽然相向,却属于不同地质构造带上的国家,这样,日本基本上就与东海大陆架无缘了。显然,日本的主张缺乏地理上的支持。而钓鱼岛全部在东海大陆架上,日本妄图夺得钓鱼岛,进而主张与中国共有东海大陆架。而东海大陆架的划界对中日两国的意义是非同小可的,这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但这只是日本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中国政府从未放弃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主张。

早在1971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便发出严正声明:"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岛屿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它们和台湾一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答记者问时曾指出: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企图侵占中国领土的图谋都是不可能得逞的。中日撞船事件发生之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坚定捍卫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日本主张依钓鱼岛的归属来划分大陆架的观点在国际法上也是站不住脚的。况且钓鱼岛在领土主权上有争议,国际上通行的作法是:主权有争议的岛屿不影响划界,至多能拥有一定范围内的领海,不应享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而日本凭借自己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通过各种非法活动竭力抹杀这一事实,试图制造钓鱼岛非该类岛屿的口实,极力宣示对钓鱼岛的主权。当然,钓鱼岛在中日安全利益的考量上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日本作为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纵深防御不足。一旦有战事,其本土的各个方向极易受到他国空中和海上力量的打击,它迫切需要扩大其防御范围,来保护其本土安全。而对中国来说,钓鱼岛在台湾和东海沿岸的战略防御上都有着重要意义。一旦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全面复活,从目前来看,这不是不可能的,他首先觊觎的就是我国的宝岛台湾。这样,位于台湾东北一百二十海里,介于日本琉球群岛和中国大陆以及台湾省之间的小小钓鱼岛,其潜在的军事价值将是难以估量的。若是被日本用作军事基地,增配军队,调用重型武器,安装雷达系统,中国的战略安全将受到严峻的挑战。正如许明春在其著述中所说:"钓鱼岛是中国走向海洋的大门,日本控制了这扇大门,就相当于在中国家门口安装了定时炸弹!"因此说,钓鱼岛将成为中国保卫国家东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是一点不为过的。由上论述可见,钓鱼岛的主权关系着我国重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利益。中日钓鱼岛之争的背后是国家利益的争夺,是历史问题和现实利益交汇碰撞的真实显现。如何彻底解决钓鱼岛争端,维护我国的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考验着中国政

府和人民的决心和胆识。我们要一直坚信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坚决捍卫中国的主权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马英九:《从新海洋法论钓鱼台列屿与东海划界问题》,正中书局(台湾)1986年版。

[2]李明春:《海洋权益与中国崛起》,海军出版社,2007年版。

[3]赵理海:《海洋法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军事理论关于钓鱼岛的论文篇二

《浅谈钓鱼岛》

摘要:钓鱼岛问题是中日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隐患。尽管1978年签订中日和平条约时,双方曾达成过“搁置争议”的共识,但日本毫无信义,在实际占领的前提下,加速了钓鱼岛的国土化进程。日本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实地考察活动,在岛上建立了若干设施,其中有25平方米的房屋,供水用水槽,石碑标记等,还修了直升机机场。更有甚者,日本还对我国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作业的渔船和科学考察船进行武力威胁和驱赶。之于长期以来持友好态度、对日本宽容大量的中国,日本的行为可以说是以怨报德。

关键字:钓鱼岛;关系;国家;日本;外交;战略;问题

钓鱼岛问题已持续旬月有余,一方面日本政府不断做出错误言行,拒不悔改,一意孤行。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不甘示弱连续做出强硬表态,行之有效的反制措施以成果初显。

一、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由来

钓鱼岛屿位于浩瀚东海之上,距祖国大陆174海里。据史料记载,早在1372年,明太祖遣使杨载诏谕琉球时经过该地,经考察系无人居住且无任何他国标记,于是设大明界碑。且在此之前,从秦始皇,经三国、南宋、元代等朝,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我国人民到过澎湖列岛的记载。随着我国古代朝代的更替变化,对钓鱼岛的管辖也一步一步规范化。从钓鱼岛的最初发现到清末时期,中国政府派使20余次进行巡察管辖。而且长期以来台湾渔民在钓鱼岛及附近海域从事捕鱼等生产活动,久而久之,钓鱼岛屿及附近海域成了台湾附属岛屿和东海渔场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看出,钓鱼岛屿很早就是中国的领土,一直在中国的管辖统治之中,所以。“无主地”的言论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这种没有依据的言论是站不住脚的。

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日本却一味声称钓鱼岛主权归其所有,而后提出几点所谓的证据,一是声称日本人古货辰四郎于1884年首先发现钓鱼岛,并确定没有清政府的统治痕迹;二是1895年1月4日,日本内阁决定将钓鱼群岛编入日本领土;三是依据所谓美日《旧金山和约》、《冲绳协议》荒谬的确定日本对钓鱼岛屿的主权。从上述中可以看出,日本部分右翼分子

不顾中日两国的关系,肆意公然践踏国际法,侵犯中国对钓鱼岛屿的主权,由此引发钓鱼岛问题,从而导致近年来我国和中日关系的紧张化,以致矛盾摩擦时有发生,且对两国的其他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钓鱼之争侵主权

所谓主权,即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种种证据表明,钓鱼岛是我国固有的领土,而日本政府却三番两次侵犯我国领土,制造摩擦冲突,歪曲历史事实,对外宣称其对钓鱼岛主权的合理性,其实,在铁证面前,那些都是不攻自破的言论,无非是对其战略野心的自圆其说和掩饰。日本所谓的《旧金山条约》也只是美日两国缔结的,中国并非缔约方,所以日本将此作为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依据本身就是非法的,其在此条件下窃取钓鱼岛主权的行为是对我国领土主权完整的严重侵犯。同时,日本政府不顾我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竟多次侵犯钓鱼岛,修建直升机场,建灯塔,建神社等一些挑衅行为是对两国关系的不负责,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必将成为引发两国矛盾的隐患。

三、钓鱼岛主权归属性的法律依据

(一)国际法的法律依据

在谈及钓鱼岛主权的实质性问题上,我国一直拥有对其主权的合法性。第一:1943年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剥夺了日本在战争中的获利资本,其中尤其强调了日本归还所窃取的中国领土。1945年《波次坦公告》,又强调了《开罗宣言》的内容必须实现。这二者从条约上明确了我国对钓鱼岛主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第二:根据国际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违法行为不能使违法者取得权利。所以,日本1894年侵略我国,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在现在看来均是违反国际法的,所以钓鱼岛只能算作是过去日本的非法占领,其并没有任何对钓鱼岛的特权。第三:根据国际条约中“禁止反言”的原则,即要求一国的言行前后一致,若其前后言行矛盾而损害相对人的利益,法律予以禁止。但日本却以自身利益为根据点,在对我国的关系上反复无常。日本在投降书上已然接受了《波茨坦公告》规定的条件,而现如今对钓鱼岛的新一轮侵犯显然是言行不一致的表现。所以,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日本这一行为是非法的侵犯我国主权完整,任何旨在侵犯我国领土和主权的行为都是非法的,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国际法的法律作用

军事理论论文 军事理论关于钓鱼岛的论文

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日本政府曾一度与中国达成“搁置争议”的协议,然而日本政府却不断违背协议,一意孤行,不断制造摩擦。所以,针对此种做法,我国应充分依据国际法的法律效力,在国际社会上尽量赢得更多的理解支持,让他们尊重中国对钓鱼岛主权的政治诉求,用国际法原则推翻日本政府的错误言论,从而维护我国的主权完整。

四、钓鱼岛背后的战略价值

(一)钓鱼岛的经济价值

钓鱼岛面积居十一小岛之冠,岛上植物多为名贵药材,我国沿海采药者不少人祖辈在钓鱼岛采集草药。不仅如此,钓鱼岛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据调查了解,年可捕量达15万吨,对于沿海居民的生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与此相比,值得一提的是,钓鱼岛周围海域海底石油储量巨大,有人曾经断定,钓鱼岛附近水域的石油资源使之“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其实可以看出,日本争夺我国钓鱼岛主权的目的之一也是为夺取这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也是资源紧缺的现代世界中一种争夺资源的行为方式,但日本对钓鱼岛主权的争夺纯属无理取闹,并不存在任何合理的理由和证据。

(二)钓鱼岛的军事价值

从军事地理学角度来看,钓鱼岛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第一岛链的中央部位,临近我国宝岛台湾。对中国来说,钓鱼岛是重要的海防前哨,从战略意义上说,它既可以被日本利用,作为再次侵犯台湾的桥梁或前进基地,也可以成为我国保卫国家东海方向安全,防御外敌入侵台湾的重要屏障。

钓鱼岛的战略价值不容忽视,其意义重大,合理开发并运用这些价值对于我国未来的建设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而言,还是从国防安全角度,我们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卫钓鱼岛的主权所有,绝不允许日本染指和霸占合法化,这也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要求。

五、钓鱼岛问题的后果及其应对策略

(一)两国之争的深远影响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国家利益,还牵涉到两国的国民情绪、民族感情等方面的问题。矛盾的升级必将引发一些冲突和社会问题。分析钓鱼岛问题的影响,我觉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就经济领域而言,经济全球化、亚太经济区域化以及中日经济的互补性给予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中日密切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已经形成,日本始终保持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也已跃升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在华投资也不断增长,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不仅给中国也给日本带来实际利益。

就政治发展而言,从1972年两国正式建交至今,我国的政治关系经历了从紧张到缓和,又到紧张的局面,特别是小泉纯一郎从2001年4月上台以后,不顾中国人民的反对,连续4年参拜靖国神社,从而使两国关系达到白热化状态,导致中日领导人的高层互访一度中断,这也是两国关系恶化的消极影响。

就世界局势而言,中日双方的冲突并不是局部性的,况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国家之间都有着联系,这也使得部分国家为了利益而干涉中日问题,一旦局部引发冲突,将会引起连锁反应,牵涉到更广的领域。

(二)钓鱼岛问题的应对策略

面对现阶段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理性的看待。现如今,世界的整体还是和平的,所以在处理钓鱼岛问题上要慎重,尽量避免直接冲突,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我觉得,解决钓鱼岛问题,应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积极应对,主动出击

不管是依据史料事实,还是依据国际公约法律,都可以证明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这一事实不可否认,毋庸置疑。但日本政府却无理要求,企图染指钓鱼岛,这是非法的不合理要求。我觉得,面对现阶段的状况,我们应该主动争取,以掌握对钓鱼岛的绝对主权。同时,运用国际法律原则反驳日本关于钓鱼岛的一切虚假言论,对于双方所缔结的“搁置争议”原则,我觉得应将其上升为“适时争议”,只有我们不断的争取,才能赢得更大的主动权,我们只有把握好时机,才能有利于尽早解决钓鱼岛问题,给我国的发展消除不和谐的阻碍因素。

2.合理引导,合法维护

对于中日两国的关系问题,我国一些人民在对待日本政府的一些过份行为时,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积极采取一些措施反对日本的做法,但也存在一些过激行为。所以,我觉得,爱国需要理性,我们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利用我们的爱国情感制造动乱。因此,在对待钓鱼岛问题上,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表达爱国情感。同时,对民间存在的保钓势力,我觉得政府应该予以支持并正确引导,使之转化为主权国家有意识、有目的的维护主权的行为。如果协商得不到解决,我们也应积极应对。总而言之,处理好钓鱼岛问题意义重大,我们要慎之又慎,使钓鱼岛问题得到和平的、创造性的解决。

六、对钓鱼岛问题及中日关系的展望

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从中日关系大局出发,稳妥处理和解决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两国的共同任务。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中日之间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意见差距较大,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暂时是不可能的。但中国对钓鱼岛屿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美日《旧金山条约》等协议丝毫不能改变钓鱼岛的主权性质。日本坚持制造冲突的行为不仅会阻碍其本国的发展,恶化同中国的关系,而且,这种行为也是徒劳的,并不可能改变我国对钓鱼岛主权的事实,更不可能使其从中获利。从现阶段来看,钓鱼岛问题只能尽量被缓解,中日之间的关系将围绕这一问题的发展而变化,所以中日关系很微妙,很敏感。所以,我国要在准备多方面积极应对日本近来染指钓鱼岛主权的行为的同时,寻求稳妥有效的途径确保我国对钓鱼岛屿的神圣主权。

(一)中日关系大背景中钓鱼岛问题的处理与反思

中日关系在经历了从1949到1972的二十多年的敌对之后,由于中美关系的改善而得到改善。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所谓战略平衡的需要不再存在,美国与中国的“友好的非盟国关系”的结束,可以料到的是中日关系必然遇到挫折。正如我们以前分析的,尽管当时中国维护了所谓“大局”,其实这种单方面搁置的容忍行为是危险的。日本极右势力的日益猖獗,不能不让中国感到主权在一天天面临威胁。中国的容忍是有限的。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迟早会爆发一场中日战争。中国态度日益走向温和而坚决,是对现实的中日关系的认识,是抛弃了单相思的务实外交。

(二)关于中国外交的一点思考

我们总的推行的是温和的外交政策,这是毫无疑问的,是当前的世界格局的要求。我们发展自身的国力永远是第一要务。综合国力的竞争是长期的,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确保我们权利的根本。

再进一步的进行思考,我们在边疆主权上采取更为坚决的态度,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对有关国家的外交战略就要发生重大变化。我们维持并发展和对方在经济、技术、文化上日益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发展政治上的合作与对话,这些都是可以同时坚持下去的。

(三)钓鱼岛问题之我见

当下中国政府很清楚的知道,钓鱼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眼下这个阶段,中国能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就可以了,那便是在政治上把日本拉回到谈判桌,在实际控制权上以最小的摩擦改变日本独控钓鱼钓的现状。如果能取得这样的成果,那么在今后的谈判和对抗中,中国都将占得先机。

我个人认为在日本国会选举之后无论是自民党上台还是民主党连任,钓鱼钓的问题会慢慢平息,随之而来的会是中日之间新一轮的政治拉锯战。

眼下中国政府已经明确的给钓鱼岛问题画出了底线:日本自卫队登岛。中日之间将会围绕这一底线展开政治博弈。日本政府碰触这一底线很小,因为他知道一场冲突将会带来怎样结果,只会使日本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中国政府自然也不希望日本去碰触底线,而是在谈判桌上去解决这一问题。

七、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以能源资源得争夺为主。了解研究钓鱼岛的背景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摩擦问题,对于新时期我国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中民、刘文科:《近十年来国内钓鱼岛问题研究综述》

[2]关捷:《日本与中国近代历史事件》

[3]阎学通、金德湘:《东亚和平与安全》

[4]田桓:《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

[5]鞠德源:《钓鱼岛正名》

[6]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利斗争与和平》

[7]康威.汉得森:《国际关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1761/342231096.html

更多阅读

军事名言 关于军事的名人名言

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战胜利剑。——拿破仑有勇无谋的硬干,也许不仅消灭不了敌人,而且会使自己的军队反而被敌人消灭。——克劳塞维茨高级司令官必须冷静沉着,头脑清醒,刚毅坚决。——艾森豪威尔一个将军不可

赌徒破产理论 关于东欧社会主义破产的理论基础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部灰飞烟灭了,其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弩之末已经没有半点惯性,在形式上毫无一点外力因素,象一个生命自然死亡一样寿终正寝。这个世界性的意识形态范畴上的自然死亡现象,人们都已经从现象上的腐朽

经济增长理论 关于梁言顺《低代价经济增长论》

关于梁言顺《低代价经济增长论》。它在揭示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增长所付出的"代价"(主要是指一直受到忽视的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代价),因此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具有非常好的意义的。但是在理论深层次方面,此论仍然存在问题。《低代

声明:《军事理论论文 军事理论关于钓鱼岛的论文》为网友特约演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