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青年农村创业现状 返乡农村养殖创业事例

成功的比例幸运占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能,勤以创业,俭以聚财,诚以待人,逊以自处。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事例,学习他们的方法,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村养殖创业事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返乡农村养殖创业事例一

张冬梅:大山深处养泥鳅年入百万

若不是回乡看到老家变化不大,她也许不会选择农村创业。她说,或许一家人还继续留在外地,一家四口还继续着聚少离多的生活。

创业期间,为了流转土地,她独自一人上成都,下重庆,奔赴云南昭通,辗转贵州毕节,行程数千公里,签下了19份土地流转合同。

目前,她养殖的泥鳅已经销售了60多万元,预计全年销售额可达120万余元。122亩的泥鳅养殖基地,只有她和她的父母在管理和经营。她就是在南溪区仙临镇鑫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冬梅。

回乡创业

张冬梅今年29岁,是南溪区仙临镇合众村七组人,早年家贫,4岁那年,父母迫于生计举家外迁,成为打工一族。特别是她大学的时光,一家四口长期三地分居。渴望能一家团聚的她,却因为现实而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张冬梅上大学后一直都在做兼职。手机促销、发传单、餐馆服务员等等,基本上能合法挣到钱的兼职,张冬梅都愿意去尝试。从大二开始,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她再也没有问过家里要一分钱。张冬梅粗略了算了一下,一年能为家里省6000多元。

2010年,张冬梅从山东经济学院毕业后,在当地做了一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每月工资几千元。2011年,她又到重庆做财务管理,与此同时,她的父母正辗转新疆、青海等地工作。一直想创业的张冬梅开始有些不甘平庸的生活。

转折出现在2013年,张冬梅一家回乡省亲。难得团聚的一家人有说不完的话,回到合众村时,看到家乡的样貌和20多年前没有太大的区别,张冬梅的心里萌发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她把这个事情和父亲一提,两人一拍即合,准备在家乡大干一场。

“爸爸懂得泥鳅的养殖,我们这里山清水秀,还比较适合养殖。”张冬梅说,泥鳅的养殖效益短、平、快,寸苗成鱼出水需要3—5个月,2000—3000斤/亩,每亩的收益在2.4—3.6万元之间,一年可以收两次,收入在4.8万元到7.2万元之间。市场前景也比较看好,说干就干,父女两人当即决定回原单位办理离职手续,回乡创业。

百亩基地

2013年下半年,张冬梅和父亲张修定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父女共同出资80万元开始创业路程。当时,父女遇到的一个难题便是土地流转,由于当地村民外出打工者较多,再加上对土地流转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一家人陷入资金、技术到位,而场地未落实的尴尬境地。

就在这时,张冬梅接到几个电话,告知她可到对方所在地进行泥鳅养殖,可流转300—500亩土地,每年每亩的单价只需要80元,租赁时间由张冬梅定。甚至还有免费出场地,让张冬梅一家技术入股,年底五五分成。

面对“诱惑”,张冬梅并未动摇回乡创业的决心。既然有村民不愿意,那她就一家家的跑,和对方谈合作。当年,张冬梅开始搜集外出打工人员的地址、电话等信息,只身一人前往成都、重庆、云南昭通、贵州毕节等地,说服他们签订土地流转合作协议。她一个个地找,一遍遍地查,历时26天,行程数千公里,终于签下了19份土地租赁意向协议,共租赁土地122亩,每亩585元。

土地问题解决了,张冬梅便和父亲开始着手养殖场的修建,从平场到挖坑等基础活路,张冬梅都亲力亲为。养殖场办起后,父女进行了分工,张修定负责技术管理,张冬梅负责养殖场运营。

“如果按照新疆当地给我们的土地租金计算,我们可以节约100多万元的成本。”说起为何坚持留在家乡创业,张冬梅说,他父亲当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一来是想“羔羊跪乳”来报答乡亲的恩情,二来是想通过养殖带动家乡人民致富。

年入百万

由于张修定掌握着一套熟练的泥鳅育苗、出苗、养殖技术,加上张冬梅一直在努力学习经营,鑫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办起后,生意还不错。截止目前,她家销售水花、存苗、成鱼的营业额已有60万元。

目前,该合作社主要从事泥鳅苗孵化、商品泥鳅养殖工作。在技术上,张冬梅一家还突破了传统“静水自然交配”孵化模式,将泥鳅的受精率提高到了95%以上。“目前,我们自助研发的活水孵化器‘U’型培育池技术正在申报发明专利。”张冬梅说,这个技术的创新,使泥鳅的成活率基本提高了40%左右。

“我们生产水花的能力在1000万尾/次、寸苗100万尾/次,成鱼年出水6—8万吨,年收入可达到120万元左右。”张冬梅说,按照目前养殖场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每年的投入大概在30万元左右(除去一家三口的工资),一年的纯利润在90万元左右。如此一来,她家今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到2015年就开始挣纯利。

张冬梅算了一笔账,稻田和泥鳅种养配套,一亩可以产成鱼1500斤左右,按照12元/斤计算,一年都要增收近2万元。目前,已有20多户农户已经和她达成了意向性合作协议,准备进行泥鳅饲养。

另外,张冬梅还准备新流转200亩土地,配套种植梅花和特色水果,新建农家乐等,准备发展观光农业和体验农庄,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返乡农村养殖创业事例二

他养竹鼠“听”世界名曲月入两万

“这是贝多芬的名曲,接下来是中国的古典音乐……”听着悠扬的轻音乐,数百只竹鼠见到陌生人,并未出现躁动,而是悠闲地啃着草、吃着粮食。

这些竹鼠的主人是吴建安,两年前,他是都市白领,辞职后扎根深山,靠养竹鼠致富。

不当白领 回乡下创业

走进永春县苏坑镇嵩溪村洋田角落吴建安的竹鼠养殖场,你会发现,这边的竹鼠如此乖巧。

2003年大学毕业后,小吴一直在某大型公司做财务,月薪近万,后来他认识了妻子姜笑丽,作为白领,他们收入都不错。几年积累,他们已打算在厦门海沧区买房定居。然而,孩子出生后,吴建安却犹豫了起来。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事业和生活?

创业!小吴回了一趟家,看到家里山清水秀,生态条件非常优越,他小时候的梦想涌上心头。“我从小就想搞小农场,养的家畜吃青草,市场前景应该错不了。”小姜很支持丈夫的想法,也辞职跟他回老家。

养什么好?小吴到周围县市进调查,他发现养竹鼠很有前景:“我家里就有养竹鼠的历史,市场需求旺盛,但却还没有比较大养殖场。”小吴认为,养殖竹鼠投资小,入门较快,繁殖快,后续的投入较少。

父母不明白 一月不跟他说话

说干就干,小吴从亲戚处接手了100多只竹鼠。

刚开始,他像以前那样拔杂草来喂,也不懂防疫,“虽然竹鼠繁殖很快,但经常会有竹鼠死去。”吴建安介绍。

这并非小吴遇到的最大挑战。刚回家,父母亲一听说他要辞掉高收入的工作回家养竹鼠,气得脸都绿了。在反复劝说无效后,父母一个多月不跟他说话。

顶住压力,小吴一心想着,如何把竹鼠养好。

防疫是关键,他经常戴上手套,向医生一样,解剖死去的竹鼠,寻找致死原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年努力,他找出了一套成功的防疫方法。

经过努力,养殖慢慢上了正轨。一个远在江西的网友,通过网络,与吴建安联系,一口气找他买了300多只幼崽。他因此赚到1万多元。“想不到这种东西还可以赚钱,那就好好干!”父亲终于跟他说话。

放名曲给竹鼠听?让它们长得更快

给竹鼠听轻音乐,是一次意外的发现。

原来,一次在喂竹鼠过程中,小吴的手机铃声响起来了,原本见到人后到处乱窜的竹鼠竟然安静了下来。他想(创业网www.Cyone.com.cn/) ,如果长期给竹鼠听轻音乐,有助于竹鼠缓解情绪及长膘。他于是把播放设备装到养殖场,给竹鼠播放。如今,有陌生人进入,这些竹鼠也不会躁动不安。

他开始开发利用养竹鼠的第二价值。“竹鼠粪便也是好东西。”吴建安介绍,苏坑是佛手茶种植大镇,竹鼠的粪便便是改良土壤的好肥料,单单一年的竹鼠粪便,他卖了2万多元。

带领村民致富 想建生态农场

创业之初,拓展市场,吴建安也另辟蹊径。

他开着小货车,在永春、德化一家一家餐馆酒店寻找买家,有的老板刚开始不怎么搭理他,他就“强强”放5只竹鼠在那里,说好了如果顾客愿意吃再来收钱。

如今,当初不怎么搭理他的那些餐馆,隔三差五就找他拿货。

2013年,小吴的竹鼠总销售收入达到了60万元。今年前景更是喜人,他每个月能卖出4000只竹鼠,月纯利润2万多元。

返乡青年农村创业现状 返乡农村养殖创业事例

“生意越来越好,一个人忙不过来。”小吴干脆把一些幼崽让乡亲带回家养,长成了再统一回收。这样,不少乡亲也在他的带动下,共同致富。

“最近我还挖了两口鱼池,打算把竹鼠的粪便弄成沼气池,再种些有机蔬菜,一座农场不久就会出现了。”他满怀豪情地说道。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返乡农村养殖创业事例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1961/235126776.html

更多阅读

青年农村创业 农村青年创业突破口在哪里?

农村青年创业突破口  农村青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国家在鼓励农村青年积极创业方面,颁布实施了不少优惠政策。但是,实际作中,农村青年创业仍举步维艰。制约广大农村青年创业的“瓶颈”究竟是什么,农村青年创业突破口又在哪

返乡青年农村创业现状 返乡农村青年创业故事

在创业过程中,不是决定不做什么,而是做什么。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创业道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村青年创业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返乡农村青年创业故事一养鹿能手高培德养殖梅花鹿赚钱吗

返乡青年农村创业现状 返乡农村励志创业史,农村人创业故事

创业,年少者敢博,年长者善算,常胜者爱拼。看看那些勇于返乡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斗志。那么下面就让小编分享一些关于返乡农村励志创业史,希望能够有所帮助。返乡农村励志创业史一大学生回乡创业种多肉植物年入百万回乡

返乡青年农村创业现状 返乡农村养殖创业事例

成功的比例幸运占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能,勤以创业,俭以聚财,诚以待人,逊以自处。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事例,学习他们的方法,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村养殖创业事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返乡农村养殖创

返乡青年农村创业现状 返乡农村创业成功故事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三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看看那些返乡在农村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方法,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村创业成功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声明:《返乡青年农村创业现状 返乡农村养殖创业事例》为网友爱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