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家长会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期末试卷及评分说明

初二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要如何准备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期末试卷及评分说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期末试卷及评分说明:

一、写字。(4分)

1. 说起书法,你一定会想到这样一个人——他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贴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如右图)。这位书法家是______________。(2分)

2.下面几个短语是后人对他书法的总体评价,请将其写在下面的方格里。相信你一定能写得正确、规范、美观。(2分)

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二、识字。(6分)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生命的美丽展现在搏击风雨的翱翔中,展现在乘风破浪的前行中。同学们,请以乐观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来感悟生命的美丽吧!

⑴按照部首检字法,加点的“破”字应查_______部。(1分)

⑵加点字“破”的读音应为________(1分)

⑶下面词语中“破”字与文段中加点字“破”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势如破竹B.一语道破C.打破纪录D.大破敌军

4.在“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上街去调查规范用字的情况时,某同学发现下面两家店铺橱窗上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⑴公用电话长途直播_______应改为_______

⑵某款手机震憾上市_______应改为_______

与经典同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13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言受贬,由参加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

——节选自《宋史》

5.根据你对甲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⑴日薄西山 薄( )

⑵白头偕老 偕( )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⑴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⑵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7.请给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加上两个标点,使句子读起来顺畅。(2分)

8.甲文的句式很有特点: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请从中找出一组对偶句。(1分)

9.根据文意,在乙文的横线上填写出《岳阳楼记》中的一个名句。(2分)

10.甲文划线句很自然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请将这首诗完整地默写出来。(2分)

11.根据你对《岳阳楼记》及乙文的理解,说说你从范仲淹身上学到了什么。(2分)

二、阅读《开卷读山川》一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开卷读山川

董保纲

①只因沾了些书生气息,便有了囊中羞涩的困境。那日,偶然读到清代张潮的句子“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心中竟豁然开朗。想那历代圣贤文豪,哪一个不是历览名山大川,撷以山水之性灵,铸就千古之绝唱?我何不徜徉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中,足不出户而饱览古今之绮绣呢?

②于是,再捧起书卷时,只觉得那书案上的书皆为层叠之青山之绿波了。

③我在李白杜甫的身后寻觅,在王勃苏轼的履痕上沉思,在白居易陆放翁的吟诵里屏息,在一个个圣贤的妙思哲喻里凝眸。那字里行间分明是对生命的诠释与修炼,分明是对人与自然的品味与体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是怎样的意趣,怎样的人生境界呵!“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又是怎样的魂魄何等的壮观!那天地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在那淡墨浓彩之中。

④心是一块风动石,只要心不褪色,不沉沦,不苍老,捧卷在手便有一种居高临下满目青山的大气。你可以在“桃花源”里流连,在“赤壁赋”里沉醉,也可以在“岳阳楼”下凝思,在“滕王阁”前遐想,你可以领略“秦月汉关”的悠远,也可体会“大漠孤烟”的悲壮。

⑤陆游有言:“万卷古今消永日,一帘昏晓送流年。”纪晓岚又云:“书似青山常乱叠,灯书红豆最相思。”在孤寂的书斋岁月里,如果加一些山水的点缀,那么在枯燥之中必然会增添一些晶莹之彩、芳香之味和清洌之韵,让我们即使在漆黑之夜,心中也会亮一盏不灭的灯。

⑥开卷读山川,卷中有石上清泉,可洗濯我们心中的尘埃;卷中有绿湖白莲,可赋予我们高洁的品德;卷中有奇峰峻峦,可赋予我们挺拔的人格……阅读山川,不仅仅是在墨香中的漫游,更是我们人生高度的提升。

——选自《静心斋语文网》

12.请细心地给第①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揣摩词语意思。(2分)

徜徉( ),其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③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与第①段中哪句话相照应?请写出来。(2分)

14.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5. “开卷读山川,卷中有石上清泉,可洗濯我们心中的尘埃。”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更是道出了山川可以平息人内心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之心。请写出他的原话(18个字)。(2分)

16.仔细揣摩第⑥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特点,然后再仿写一句。(2分)

开卷读山川,卷中有石上清泉,可洗濯我们心中的尘埃;卷中有绿湖白莲,可赋予我们高洁的品德;卷中有奇峰峻峦,可赋予我们挺拔的人格;__________ ,_________。

三、阅读《读书是快乐的》一文,回答问题。(14分)

读书是快乐的(有删改)

国洪琨

①与书结缘,还是在孩提时。那时我的小叔在家开了一个小书店,专门出租连环画。借着这个便利条件,“小人书”陪伴我度过了小学时代。尽管那时读书还似懂非懂,却初步尝到了读书的乐趣。

②参加工作后,时值“文革”文艺萧条时期,伴随我的只有平时积攒下的一堆书籍,时常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孤独无依,只有以书为伍,读书解闷。本是无奈之下的阅读,却常常有出乎意料的收获。读书之时,心如止水,心无旁鹜,仿佛两个人在空灵寂静的屋子里促膝交谈,彼此之间的呼吸也能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日复一日,渐渐养成了一个永远不变的爱好——读书。

③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古人云:书中日月长。书中有秦汉的冷月,唐宋的乐舞,明清的悲歌,将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尽展眼底。在有月或没月的夜晚,去会见曹雪芹,去拜访罗贯中,去聆听鲁迅大师的教诲,瞬间完全进入了心灵被净化的状态。以书为伍,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清纯;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儒雅。仿佛与圣贤相对而坐,聆听教诲,感到心灵充实丰盈,思想豁然开朗。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一部史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的长卷,谛听历史的脉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开一册文学经典,如同走进一片风景胜地,诗情画意呼之欲出,犹如置身其中。李白的孤傲,陈子昂的愁怀,鲁迅的激昂,朱自清的深情,梁实秋的淡雅,一一呈现在面前,心境与文字互为水乳,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进入如诗如画的意境。古贤今哲所论述的广泛空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读之陶冶性情,益人心智,发人深省。

⑤___________________。书是良师,读旧书如见故人,看新书如遇新知。以书为师,似与先贤对话,如同今哲低语,以明净的心灵与智者娓娓道来,忘记了一切得失荣辱,有的只是一份恬淡求知的心境,一颗祈求解读人生的心灵,让心绪得到安详和宁静。书又是益友,当你痛苦时,书给你抚慰;当你困惑时,书给你解疑;当你迷茫时,书给你指路;当你消沉时,书给你振作。与书为伍,如有良师益友指路导航,目光可以穿越历史的漫长隧道,透彻人生的真谛。

⑥__________________。潜心书海,酿就读书人一份无拘无束的读书快意,而所谓的增长知识都是在似春雨润物、春蚕食叶般的快乐阅读中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同一本书,年轻时读,多半出于猎奇的心理,不能深味;中年时读,便能领会书中精髓,得到洞悉与启迪;年高时读,则犹如人置高处,一览无余。即古人所说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而老年读书则如台上观月”。由此看来,读书的品位也是渐入佳境的。

⑦其实,人生本身就是一部无字之书。漫漫人生,光阴似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脚踏实地地撰写人生之书的每一个章节。如今,现代生活丰富多彩,满眼的物欲充斥着人们的视野。我们的心灵需要文化的浸润和濡养,读书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心境。只要有心读书,便可忙里偷闲。人人都知道开卷有益,但忙人与书无缘,俗人与书无份,若非有意有情,很难与书结为“百年之好”。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学会了读书,就学会了阅读人生,参悟天地,投入社会。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修心养性,增知致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选自《时文选粹》

八年级下期家长会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期末试卷及评分说明

17.下面三个句子是④⑤⑥三段的中心句。请根据文段内容,分别将其还原到相应的段首横线上。(3分)

A. 读书之得,渐入佳境。 B. 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

C.读书之喜,结良师益友。

18.请认真阅读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说“读书是快乐的”?(2分)

19.第⑦段加线句子是一个比喻句,含义丰富。请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20.文章第⑤段中写到:“书又是益友,当你痛苦时,书给你抚慰;当你困惑时,书给你解疑;当你迷茫时,书给你指路;当你消沉时,书给你振作。”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说说自己的体会。(3分)

21.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书或读书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一句,并标明作者。(2分)

22.“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阅读经典名篇,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丰富我们的精神内涵。文中提到了许多著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现已成为经典,相信你肯定读过其中的一些,请从下面提供的作家中任选一位,完成经典推荐卡。(2分)

备选作家: 曹雪芹 罗贯中 鲁迅 李白 陈子昂 朱自清 梁实秋

经典推荐卡

作品(篇)名: 作者:

推荐理由:

四、阅读《唐诗里的中国》一文,回答问题。(13分)

唐诗里的中国(有删节)

吴克欣

①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爱唐诗,更爱中国。

②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③翻开《唐诗三百首》,(C)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多么(A )的唐诗呵!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美人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春夜襟染红粉泪!多么(B )的唐诗呵!

④寒山寺的钟声余音袅袅,舒展双翼穿越时空,飞越红尘,似雁鸣如笛音,声声谱回肠。世事更迭,岁月无常,更换了多少个朝代的天子!唐宗宋祖,折戟沉沙;三千粉黛,空余叹嗟。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惟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依然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

⑤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D)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 三人。

⑥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⑦唐朝的离别苦。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帘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⑧唐装在身,唐诗在手,祖国在心中。

——选自《晨钟苑》

23.请仔细揣摩文意,将“凄美”和“豪迈”分别填入第③段的A、B两处括号里。(2分)

24.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文题“唐诗里的中国”的含义。(2分)

25.根据④⑤⑦段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提示,完成下面的作家作品积累卡。(4分)

作家作品积累卡

段序 诗 句 诗 题 作者

④ 《枫桥夜泊》 张继

⑤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⑦ 《送元二使安西》

26.联系语境,说说你对文中划横线的C、D两个句子的理解(任选一句)。(2分)

我选( )句。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作简要分析。(3分)

与经典同行•写作(60分)

作文一:(20分)

有一种改写唐诗的手法叫“唐诗素描”。就是在把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加以想象,把诗改写成散文的形式,融进改写者自己的感情。请运用这种手法改写下面这首诗。300字左右。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作文二:(40分)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作文。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我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他,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就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它是你满架的好书,是外婆家的酸枣树。也许,你和苏轼一样“侣鱼虾而友麋鹿”;或许,你沉入音乐便“沉醉不知归路”……

要求:⑴以“我最好的朋友”为题,写一篇550字以上的作文;⑵以记叙为主,要有描写,并适当抒情和议论。

2.生活充满了期盼。我们期盼老师的理解,父母的宽宥,家庭的温馨,集体的和谐。成长中,我们期盼快快长大,期盼少一份责骂,多一份微笑;期盼阳光,期盼心灵的抚慰;期盼没了作业负担,没了考试压力;期盼想说就说,想唱就唱的自由……

请以“我心中的那份期盼”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550字以上。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期末试卷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4分)

1.(2分)王羲之。此题旨在考查学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的能力。

2.略。正确、规范得1分,美观得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规范字”及“临摹名家书法”的能力。

二、(6分)

3.(4分)⑴石;⑵pò;⑶A。⑴⑵题各1分第⑶题2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及“根据语境推断字义”的能力。

4.(2分)⑴“播”应改为“拨”;⑵“憾”应改为“撼”。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识字”及“写规范字”的能力。

与经典同行•阅读(50分)

【评分总则】

1、在摘录文章内容、默写古诗文答题时出现错别字,每错一字扣0.5分,直至该小题分数扣完为止。

2、主观题评分不应死扣示例,应根据评分说明的具体要求评卷。

【评分细则】

一、(13分)

5.(2分)⑴迫近;⑵一同、一起。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能力。

6.(2分)⑴(月光)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⑵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可意译,可直译,意近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能力。这里具体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

7.(2分)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准确的停顿、重音、语调朗读”的能力。

8.(1分)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任写一句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随文理解修辞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9.(2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的能力。

10.(2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的能力。

11.(2分)示例:⑴从小就要立下高远的志向,刻苦勤奋的学习,长大后才能有所成就,实现自己的理想。⑵我们要学习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等。只要能说出一点即可得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大意和主旨”的能力,具体考查对文言文主题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二、(10分)

12.(2分)cháng yáng 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这里指饱览诗词歌赋,在书海里遨游。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掌握关键字词音形义”的能力。

13.(2分)想那历代圣贤文豪,哪一个不是历览名山大川,撷以山水之性灵,铸就千古之绝唱?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梳理文章的表达思路与要点”的能力。

14.(2分)阅读山川,不仅仅是在墨香中的漫游,更是我们人生高度的提升。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大意和主旨”的能力。

15.(2分)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的能力。

16.(2分)示例:卷中有绿树红花,可陶冶我们高尚的情操。凡符合文章内容,句式结构相近均可得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随文理解修辞的表达效果”及“对文章内容有个性化的情感体验”的能力。

三、(14分)

17.(3分)④B ⑤C ⑥A

18.(2分)因为读书能使人心灵充实丰盈,思想豁然开朗;读书能陶冶性情,益人心智,发人深省;学会了读书,就学会了阅读人生,参悟天地,投入社会等。概括全面,意近即可得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梳理文章的表达思路与要点”的能力。

19.(2分)开放题。能理解到人生经历也给人启示的基本意思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含义丰富的语句”的能力。

20.(3分)没有唯一答案。只要能从中选取一个方面,联系读书的具体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语言精练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个性化的情感体验”的能力。

21.(2分)如:“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等。内容和作者各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的能力。

22.(2分)没有唯一答案。只要篇名与作者一致,理由充分,语言精练即可。“作品(篇)名”1分,“推荐理由”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及“理解并依据目的和要求展开表达”的能力。

四、(13分)

23.(2分)A.豪放;B.凄美。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能力。

24.(2分)“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爱唐诗,更爱中国。”或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唐诗,就是爱祖国灿烂的文化,也就是爱祖国。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大意和主旨”的能力。

25.(4分)

段序 诗 句 诗 题 作者

④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⑤ 《月下独酌》

⑦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能力。

26.(2分)C句:唐诗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也是历史兴亡的见证。透过唐诗,我们能看到“英雄”的“生死契阔”,历史的兴衰存亡。D句: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意在说明“月”最能勾起人们的思亲思乡之情,特别是月明月圆之时,更能引发孤身在外的游子的这种情怀。意近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能力。

27.(3分)示例:①化用诗句,使得语言优美,富有文化底蕴。如“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等;②运用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句式整齐,有气势。如“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等。③长短句结合,使得句式富有变化,有错落之美。举例略。能说出一两点即可得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体会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能力。

与经典同行•写作(60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2561/320399607.html

更多阅读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

教师们应该怎么样去编制自己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以供大家阅读。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一)一、情况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这学期本年级被分成了两个班,本班有男生13人,女生12人,中等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上册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教案是七年级生物教师把所学教育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创造出的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上册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仅供参考。上册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范文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学过程引 言:一个人一天

声明:《八年级下期家长会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期末试卷及评分说明》为网友良人夜半哭乱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