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的内部原因 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国审计的不断发展,审计风险越来越受到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那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审计风险的控制方法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吧!

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客观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审计范围的扩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的种类和性质在不断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越来越多,客观上加大了审计风险的发生。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也由此越来越高,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揭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重大差错和舞弊,并要求审计人员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做出评价,不仅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也使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难度大幅度增加。

2、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值过高

审计风险的内部原因 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过高,绝大部分人认为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会计报表就应该绝对正确,完全可以信赖,这就形成了社会公众与注册会计师职业水平的审计期望差。实际上,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因素、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无法保证能够觉察所有的舞弊行为,他们也只有在遵守职业规范基础上,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报表的正确,按公认会计准则公允表述发表意见。

3、被审单位配合不默契

在审计中,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审计人员将无法取得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限制审计范围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被审单位怕问题被揭露,而对审计施加限制,妨碍审计人员进行正常的审计检查;另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相关情况不熟知,对方提供资料不全,有意隐匿其经济活动内容,而又未对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做出承诺,这都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审计风险的控制方法

1、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分析与控制能力,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2、遵守审计准则

审计人员在执业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遵守职业道德,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严格遵守审计程序,避免发生重大疏忽。

3、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实践证明,在很多审计诉讼案中,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未能识别重大错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特征和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情况,而是只限于对会计资料的复核,从而遗漏了重要审计线索。因此当被审计单位已陷入财务困境时,审计人员应当格外谨慎。

4、签订业务约定书,取得管理当局说明书

签订业务约定书,取得管理当局说明书以明确划分审计责任和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明确审计范围,预防审计风险,一旦审计风险成为现实,也可减少审计赔偿损失。

总之,审计风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因而,审计风险控制的措施既涉及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也涉及到社会各方面。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人员法律责任越突出,审计风险管理就越重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9461/522315886.html

更多阅读

连锁销售在中国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原因 沟通障碍的内在原因是

连锁销售在中国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原因中国连锁销售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必然性,行业的存在不仅有内在的因素,还有外在的因素,这种外部与内部因素的结合决定了中国连锁销售的根本价值,也因此孕育了巨大的产业机会。但我们也深知中国的国情决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 基于风险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一、导论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风险问题不断加剧:风险源不断地增加,风险的扩散性也在不断的加大,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强,且风险越来越具有变异性。当代社会实质上是风险的社会,风险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关注焦点。

中小企业信贷 农村中小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研究

     对于基础庞大但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小银行而言,信贷风险更犹如洪水猛兽,如何巧借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而非照本宣科,走出符合农村和中小银行特色的内部控制之路是广大农村中小银行致力于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农村中小银行的实际经营

审计 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page split---|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着重业务层面内控,轻公司层面内部控制;重控制措施运用,轻控制机制构建的倾向。  内部控制包括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公司层面内部控制包括董事会、监

风险规避者 “对等”-规避合资工程风险的关键

发挥当地合作伙伴的优势是合资工程企业规避风险的方式之一   在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上,为了打入单独难以进入的市场,取得单独难以获得的超大型承包合同,涉外承包工程企业强强联合,组成“联营体”中标国际超大型工程项目,已经成为国际大

声明:《审计风险的内部原因 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为网友浅夏初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