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的发展过程有什么

茶已经不再单纯的是一种饮料,而在饮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并由茶文化衍生出了一系列书画、文学等艺术作品。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的发展过程有什么

茶文化的发展过程

晋代随着茶叶生产的较大发展,饮茶文化也更加体现出来了。到了南北朝时期,饮茶进一步普及,饮茶在民间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被赋予了浓浓的文化色彩。与美酒佳酿相比,通常的茶叶价格便宜,为多数人所能够承受,故很早人们就用茶叶招待客人表示俭朴。著名的就是晋代陆纳以茶果招待卫将军谢安,他侄子认为不妥,端出早已准备好丰盛酒席。事后,陆纳打了侄子40大板,责怪他破坏了他的清廉名声。《晋书。桓温传》记述:“温性俭,每宴唯下七奠,伴茶 而已。”也是以茶果表示俭朴。可见在东晋,南方的饮茶已经很普遍了,并且茶被用来以示清廉。后来,因为茶叶生产的发展以及饮茶的普及,各种茶叶和茶事的美学内涵也引起了当时文学家们的注意,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不少反映。如左思的《娇女诗》、张载的《登成都楼诗》、杨炫之《洛阳伽蓝记》等都从各个方面对饮茶和茶事做了描述。在两晋南北朝茶叶有了一定的种植面积,茶俗进入日常活动,加之文化雅士将之升华,茶从简单的饮品被赋予了文化品味,中国茶文化在此阶段逐渐萌芽。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期。茶文化的形成与唐代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此外佛教的发展,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措施从不同层面对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促使唐代成为“我国茶叶和茶业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时代”。在唐代,对茶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个人物是陆羽,陆羽在长期的茶事实践活动中,呕心沥血,写成世界上第一本茶学专注《茶经》,它是总结唐朝以及唐朝以前茶叶生产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茶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它既是茶的自然科学著作,又是茶文化的专注。陆羽《茶经》的问世成为茶文化形成的里程碑,极大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他所确立的朴素自然茶美学观点,倡导的以“和”为核心的茶道精神,指引了无数爱茶之人,受到众多茶人的追崇。唐代著名诗人无不饮茶,有些人把饮茶与吟诗有机联系起来,文人吟诗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茶道茶艺、茶性茶德、茶情茶谊、茶俗茶礼、茶事史诗等,对茶树生态环境、造茶技术、煮饮技艺、名茶、贡茶、茶政贸易都有描写。其中有不少佳作,影响深远,其中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堪称千古绝唱。此外,唐代时茶具已经与食器、酒器分离形成了专用器具。陆羽《茶经-四之器》详细记载了二十四种茶用具,据其记载当时茶具已成为饮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器具,对茶的色、香、味的体现至关重要。

中唐以后,贡茶品种与数量大增,丰富的贡茶,既满足了朝廷饮用的需要,又可进行各类赐茶。“四镇之乱”和长期的军阀割据加深了唐朝政治、经济危机,为了解决严重的财政困境,唐朝统治者加剧了搜刮民财,建中三年(782),户部侍郎赵赞于诸道水陆要冲征收商税,“每贯税二十文,竹、木、茶漆皆是什税一”,以充盈国库,赡济军资。四镇之乱结束后,罢黜了茶叶等项杂税,尽管当时征收茶税只是权宜之计,但是开了征收茶税的先例。德宗贞元九年(793)茶税被列为国家财政收入

“茶兴于唐、盛于宋”这一时期,茶已经成为“家不可一日无也”的日常用品。茶叶产品开始由团茶发展为散茶。打破了团茶、饼茶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出现了团茶、饼茶、散茶、末茶。早在宋太祖赵匡胤即位时,宋代宫廷已经设置了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皇帝常以赐茶的方式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甚至恩赐国外使节以示友好。大观元年,宋徽宗赵佶亲著《大观茶论》一书,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清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宋代时,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方针以及政治原因,品茶与泼墨成为文人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究其原因,苏东坡做了最好解释:“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黔晰美恶不同,其德操一也”文人往往借品茶清心,泼墨抒情,寻找心灵寄托。诸如徐铉、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黄庭坚等文学家都好茶,诗人做茶诗,书法家做茶贴,画家绘茶画,文人著茶书,各种茶文艺作品纷纷面世,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的茶事活动。

到元明代,中国传统的制茶方式已经具备,同时更多的文人置身于茶,茶书、茶画、茶诗不计其数。张源的《茶录》、陆树声的《茶寮记》、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和《事茗图》等传世作品诞生。

到了清代,中国茶文化发展更加深入,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例如清末民间,城市茶馆兴起,并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个阶层所需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诗会、戏剧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成为寻常百姓的礼仪美德。实际上,明清时品茶所“返朴归真”“天地人相融”境界正是陆羽倡导的“精行简德”、“和”一脉相承。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扶持茶叶生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茶叶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全国有20个省、市、自治区产茶,产量逐年增长,出口不断递增。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国人生活水平提高,饮茶量不断增长,茶与生活的结合更为多样化,中国茶文化有了飞速发展,凸显蓬勃之势。茶文化繁荣彰显重要地位。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无论是民间探亲访友,还是开座谈会,甚至国际交往中,清茶一杯,简单高雅,茶所具有的广泛亲和力得到广泛认同,茶以及茶文化在国人以及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茶文化的专著

唐陆羽《茶经》

唐张又新《煎茶水记》

唐苏廙《十六汤品》

宋蔡襄《茶录》

宋徽宗《大观茶论》

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

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

明朱权《茶谱》

明顾元庆《茶谱》

明屠隆《茶说》

明许次纾《茶疏》

明程用宾《茶录》

明冯时可《茶录》

明闻龙《茶笺》

明周高起《洞山岕茶系》

明 周高起《阳羡茗壶系》

清刘源长《茶史》

清余怀《茶史补》

清冒襄《岕茶汇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0661/26933674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文/慧一居士·李晓鹏 张建辉图为午子姑娘在午子茶园表演茶艺  众所周知,我国是茶的原产地。谈到茶文化,不能不提到为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被尊为“茶仙”、奉为“茶圣”、视为“茶神”的

广场舞中国茶 莫让“茶文化”制约中国茶企的发展

从一定市场的层面上来看中国的茶文化,千百年来,我们的茶文化是伴随着封建等级制度发展而来的,喝茶不是为了解渴,也不是为了保健,而是从喝茶中去领略高贵与不凡,为此我们的茶文化围绕着达官贵人的喜好发展着,总与文人墨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

茶文化发展现状 茶文化的发展现状有什么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有客来敬茶之礼。随着茶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茶道、茶礼、茶艺已经通过不同的表现渗透到了寻常百姓家。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发展现状,一起来看看。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喝茶」,在台湾已是一种普遍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有什么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起源于神龙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氏,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茶文化的发展历史陆羽《

茶文化与茶道的关系 茶道茶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树原产地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发现原生的自然茶树。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道的发展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茶道的发展方式追溯到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

声明:《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的发展过程有什么》为网友对你眷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