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点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以实力争取期末优异成绩,初一上册语文的期末考试即将到来,要准备哪些试卷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须臾(yú) 猝(cú)然 崎岖(qū) 忿(fèn)然

B.会晤(wù) 臊(sào)子 肇(zào)祸 按捺(nà)

c.什(shí)物 酝酿(nàng) 家圃(pǔ) 恍惚(hū)

D.牺(xī)惶 啁啾(jiū) 腌(ā)臜 宿儒(rú)

2.赏析加点的词。(2分)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老头子无力的坐下来,船停在那里。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点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3.修改下面句中的语病。(3分)

(1) 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2) 通过中国运动员在亚运会上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3)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4.选出下面未使用比喻的一句( )(2分)

A.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B.这些字贴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C.被暴雨冲刷过的草地像用梳子梳过一样。

D.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5.默写:(5分)

(1)《观沧海》中,联想的句子是

(2)东风不予周郎便, 。

(3) ,悠然见南山。

(4) 《沁园春·雪》中想像雪后放晴是

(5) 绿树村边合, 。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文言文阅读(12分)

材料(一)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公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材料 (二) 百发百中

楚有养由基①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日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②。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少焉③气力倦,弓拨矢钩④,一发不中,前中尽矣。”

【注释】①养由基:人名,楚将,善射。②支左屈右:伸直左臂持弓,弯曲右臂引弓持箭,是种正确射箭法。③少焉:一会儿。④弓拨矢钧:弓拉不开,箭歪斜。拨:不正。钩:弯曲。

6.解释加点的词。(5分)

①释担而立_______②无他________③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④笑而遣之________

○7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 去: ○8子乃曰可教射 乃:

7.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8.这两则短文中的养由基与陈康肃公有什么相同之处?(1分)

9.依据理解,猜测养由基听了“客”的话和陈康肃听了翁话后各会有什么不同反应?(2分)

10.你认为翁和“客”的话有道理吗?请结合学习或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2分)

现代文阅读(28分)

(一)(8分)

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 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 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11.在文中横线上补充关联词,依次应是 、 。(2分)

12.为什么“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要变化?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2分)

13.“生产力”与“第一生产力”这两个说法的差异在哪里?(2分)

14.作者认为日本能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是什么?(2分)

(二)(5分)

外星人闲上眼睛,凝神沉思着。如果在遥远的天边有只耳朵在倾听四把叉子敲出的乐声,那又会怎么样?如何用这小玩意儿来沟通整个宇宙?外星人希望能设法同太空船的领航员和通讯员谈话。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比他要懂得多。

“我们来玩一下。”艾略特说。他忘掉心中的伤感,握着外星人的手。“来……”。

外星人那些像草根般的长手指缠住了艾略特的手指。艾略特觉得仿佛在牵着一个比他还年幼的小孩,他感到有一种如涟漪般的电波流经全身,这股电波带有星际间的秘密和宇宙规律。他知道外星人的年龄比他大得多。艾略特的身体有些轻微的变化,仿佛是一个神秘地自动校正方向的陀螺仪。他眨眨眼睛。为出现这种感觉而感到吃惊。这直觉告诉他,这怪物也是星球里的一个孩子,不会做出任何害人的事情。

15.如果将最后一段加点的“缠”改为“牵”或“握、拉”行吗?为什么?(2分)

16.“外星人闭上眼睛,凝神沉思着”,你认为外星人在思考什么?(2分)

17.选文多次写到艾略特的感受,请摘录一例。(1分)

(二)(15分)

①作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杨利伟看到了浩瀚宇宙中美丽的地球,与此同时。许许多多中国人都在问:看到万里长城了吗?

②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这个惟一,已经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与自豪。但是,杨利伟却非常明确而肯定地答复“没有看到。”

⑧杨利伟的回答,让许多人在兴奋中感到一丝遗憾与失望,因为,据说外国宇航员都看到了,为什么咱们中国宇航员却看不到呢?

④杨利伟说的是实话,因为,长城的平均宽度不到10米,据计算,如果在月球上看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之遥看一根头发丝。如果不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肉眼是很难分辨的。

⑤杨利伟发现了真理,同时也发现了谬误。但是,实话要实说,却需要勇气。因为,有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但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其实早就有一些亲历太空的宇航员已在实事求是地纠正,说在太空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到长城的。但是,有些媒体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未予报道和纠正。

⑥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尽管谬传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荣的自豪,成为一种神圣的民族辉煌,成为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情结,但它毕竟是谬传,谬传的东西,早晚是要被真实的现实取而代之的。因此,实话实说需要勇气,我们也应该有这个勇气。

⑦长城是伟大而辉煌的,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但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却早已在太空中“雁过留声”。据报栽。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在太空播放的乐曲中,就有一首古老的中国古筝曲《流水》,将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与辉煌,挥洒得酣畅淋漓,丝毫不逊于俯览长城的大写意。

⑨承认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是杨利伟这新一代航天人实事求是的勇气;但长城已在世界人民的胸中,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神往它的雄姿伟迹。更让人高兴的是。杨利伟航天飞行的成功,不正意味着中国人长城精神的发扬光大与开拓延续?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使看不到长城,长城的伟大与辉煌。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类航天精神的向往与激励。所以我们说,长城,将与宇宙、日月同辉,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

18.结合文意,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惟一”“明确而肯定”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1)惟一:

(2)明确而肯定:

19.为什么在太空中用肉眼能看到长城的谬传长期得不到纠正,请从第⑤段中找一句话作答。(2分)

20.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21.阅读第⑤段,根据上下文行文思路,在“……”处补充一个所熟知的典型事例,注意前后连贯。(3分)

22.面对杨利伟的真实回答,许多人感到极为遗憾与失望,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4分)

四.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10分)

23.口语交际:曹操征讨乌桓,胜利班师,经过碣石山,有感而发而作的《观沧海》。假如你是那时的曹操,面对大海,你将说些什么?(2分)

24. 给下面的上联续下联:(1分)

读好书乐趣无穷

25. 综合性学习: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英雄人物,请写出你最崇拜(喜欢)的人。(1)用一两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用一两句话概括其精神品质。(3)写出你崇拜(喜欢)的理由(字数在60个左右。)(3分)

五、作文(30分)

以“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但不得写成诗歌)。

提示:(1)此处的“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以外,还含有“观察,欣赏、体味、探究”等意思。

(2)“读”的对象可以是书报杂志,也可以是人、大自然,或者某种生活经历和某种社会现象等。

(3)自拟题目中,必须含有“读”字,如“读书乐”、“我读懂了父母的心”等。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

1.D 2.(1)舞,指舒展柔美,驰,指奔腾壮烈,将静景赋予动感,使山脉高原具有一种奋飞的姿态和竞争的活力 (2)无力,指没有力气,突出老头子强烈的自尊,在没有完成好任务让小女孩受伤后,对自己的自责。

3.(1)去掉“了”(2)去掉“通过” (3)“和”改为“等’’

4.C

5.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铜雀春深锁二乔 采菊东篱下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 青山郭外斜

6.①放下②别的③怎么④打发⑤凭,用⑥代陈尧咨射箭,这个道理。距离 竟然

7.(1)慢慢的用木勺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沥进,而钱一点也没有打湿(2) 养由基说:“人人都好。你却说可以教我如何学射,你何不代我射它一下?”

8.养由基与陈康肃公的箭术都很高超,但两人也都很骄傲自满。

9.略

10.适可而止,取得成功后应当善于休息调养,否则将前功尽弃。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不可自傲。合情合理即可

11.却 但是

12.因为世界在变化,历史在前进,若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不变化,就会落后。

13.“第一生产力”中“第一”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位置之至关重要。

14.重视发展生产力,参与了国际市场竞争。15. 不行。因为外星人的手指长得像草根,且比较长,所以用“缠”便能体现这一特点。而“牵、握、拉”则不能表示手指的这些特点。16. 如何与自己星球的同类取得联系,从而回到自己的星球上去

17. 写外星人感受的句子在选文中三处:

(1)艾略特全身摇晃起来,高空的强烈微波使他产生了一种无法理解的感觉。

(2)他感到有一种如涟漪般的电波流经全身,这股电波带有星际间的秘密和宇宙规律。

(3)艾略特的身体有些轻微的变化,仿佛是一个神秘地自动校正方向的陀螺仪。他眨眨眼睛,为出现这种感觉而感到吃惊。(任意摘录一处即可)

18. (1)不仅起强调作用,而且更能表现人们的自豪感。 (2)不仅起到了修饰作用,而且更能突出杨利伟实话实说的勇气。或更能突出表现杨利伟的自信心和语气上的坚定。

19.因为,有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但在人们心目中却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

20.既要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又要讲究语言表达的简洁。

21.所列举的事例必须与论点完全保持一致,语意上必须保持连贯。

22.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23.略

24.看实事其乐融融

25.①设计一份调查问卷。②调查一下社会各界对“英雄”的标准的理解。③根据调查结果排出一份“英雄榜”,并对他们进行分析。④开展向英雄学习的活动。作文。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0761/649393735.html

更多阅读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四年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侯晋云本学期的测试工作已经结束,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水平有待提高。下面作具体分析: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1.试卷严格按《新课标》

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题

做好每一份语文试题的练习,是对语文知识的一个学习和巩固的过程。今天,你的知识巩固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题以供大家阅读。2017年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题一、字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对于试卷的练习,会让你更加轻松的掌握重点知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以供大家学习。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本大题共13小题,共31分。1~9小题,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发髻(j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试卷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在紧张的语文备考过程中,往往少不了题海战术。所以,认真地对待每一份语文试题吧!你真的可以从中收获不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欢迎阅读!初一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一、积累及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

初一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试题

期末考试的口号打响了,究竟有没有一份良好的语文试题可以比较准确的检验出你的语文学习成绩呢?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试题

声明:《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点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为网友蒓爷們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