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天健:热烈的生命

        卢天健:热烈的生命
      

 ——走近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我国力学与其它学科交叉领域开拓者之一、首席科学家卢天健

                                报告文学/刘德英


        

       

        一、2004,一位记者难忘的回忆
   回想起那年,我在键盘上敲下的这一串感人文字时,它们依然像一粒粒石子铺满了我生命的河床。作为本刊“放歌大西北”专栏主持人,对大西北的这位科学家获得此殊荣我记忆尤深。相信我的读者们,在同获此殊荣的袁隆平、杨振宁、师昌绪、邹承鲁、欧阳自远等一批赫赫有名的为国家做出过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名单里,也一定记住了这位年青的学者,他近乎完美的人生经历也一定拨动过大家的心弦。

  他,就是载着十八年的春秋之梦,踏着梦幻般的步履从剑桥归来的卢天健。相信他强烈的爱国之心、科技报国之心,就像是一粒种子,能催生无数萌动的心芽——

  2004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卢天健
  简介:要把真正出成果的岁月贡献给国家
  2004年7月12日,剑桥大学800年历史上第一位华人Reader卢天健博士当选西安交大副校长,这是国内高校面向海外公开选聘的第一位副校长。这个在海外学习、工作17年,被国际固体力学领域公认为一流学者的年轻人,是以他的卓越成就、人格魅力、特别是他那一腔赤诚的爱国之情赢得大家的信任的。
  1980年,不到16岁的卢天健在西安交大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那时候人的心是纯净的,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人才,不辜负国家的培养,将来要报效祖国。”卢天健如此形容他在大学的理想。1996年,卢天健完成了他在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系的博士后研究,被英国剑桥大学聘为讲师,之后又被聘为皇后学院院士,获剑桥大学终身教职;2001年晋升为剑桥大学工程系Reader,并成为皇后学院的学术总监。从1996年至今,他主持和参与主持的重大科研项目达14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在固体力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威望。
  许多人都说,如果卢天健在剑桥呆下去,会很轻松地待到70岁退休,而且退休以后还有很优厚的退休金。但卢天健并不甘心这样,他热爱自己的祖国,一直关心祖国的发展,关注自己母校西安交大的发展。他每年都要回国参加多项国家组织的海外学子振兴祖国社会活动和科技交流活动。他虽然在海外学习工作18年,但一直没有改变他的中国国籍。卢天健在西安交大副校长就职仪式上说:“我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回来的。这么多年我在国外积累经验、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就是为了回来迎接新的挑战,把我这一辈子真正出成果的岁月贡献给国家。我将利用自己在国外读书、教书、做科研及从事管理的经验和积累,推动中国的科研、教学、大学管理和教育真正与国际接轨。”
  卢天健:西安交大副校长,归国学者,1987-1995年先后获西安交通大学固体力学硕士学位、香港大学机械工程哲学博士学位、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哲学博士学位。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美国南伊利州立大学杰出教育奖、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最佳论文奖、第8届全英热传导会议最佳论文奖等。他还兼任Max-Planck研究所访问科学家、联合国开发署中国项目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高级评审专家、科技部高技术产业海外学人咨询委员会专家等职。

    他们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伟大动力,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国科教领域的骄傲。
                             ——《科学中国人》编者按

       二、走进西北,触摸他一颗炽热的灵魂

  相信大多数读者是这样知道卢天健的,在2005年第2期刊登的“科学中国人(2004)年度人物”揭晓的消息中,在还无法分清偶然与必然的界面时,他就这样朝大家走来了——一个不满40岁的年轻科学家。
岁月如水。我们中国人喜欢把如水的岁月一年做一回小结,五年做一次汇总,以此形式记录下自己生命中的点滴、岁月的足迹。不知归国后的卢天健是否也顺应了国人的这一特点?也在盘点自己近五年的时光呢?
带着《科学中国人》读者的关注之情,我走进了现实中的他。
  “卢校长,我一眼就认出您了,您和杂志照片上的形象依然一样,有明显的南方人特征!”
  “哈哈,是的,我出生在成都,祖籍是福建的……”
  出乎我意料的,原来当年刊出的那张矜持照片背后,竟然是一张如此随和、笑容可掬的面容。
   “您当选年度人物后,引起读者很大的反响。现在五个年头过去了,我代表广大读者来见您,追踪了解一下您这五年来的情况。”
  “非常感谢!其实,我是很普通的一个学者,很朴实的一个学者。五年前,我被推荐为《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时,内心很是感慨,它激励着我要尽快实现报效祖国的心愿。《科学中国人》——这个名字对我是比较贴切的!我在国外生活了十八年,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因为我心底深处就是这个愿望,做一名科学中国人。”
  一番话语,让我为之一震。
  我很是惊讶,一位长期生活在国外,在国际力学界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一流科学家,在提及“科学中国人”这五个字时,眼神竟然如此的明亮,如此的充满深情……我心底忽然涌起一种无法言表的温暖的感觉。
 “您知道吗?钱学森——钱老也喜欢‘科学中国人’这个称谓,曾两度写来信说:《科学中国人》一定要办好啊!可见,您和钱老的感情是一样的,把自己科学人的身份与中国人的身份密切相连。”
  “说得对!我从来都没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在国外生活的十八年里,我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并一直在做着准备寻找合适的机会回来,回到自己热爱的祖国来。我的心底深处只有一个愿望:要把这么多年我在国外读书、教书、做科研及从事管理的经验和积累献给国家,要把真正出成果的岁月贡献给国家,为祖国报务。”
  品着淡淡的普尔茶,听着卢天健论及科学、叙述风华时那极富感染力的谈吐,我很快走进了一位年轻科学家的事业之梦里,静静感受着他怦怦激跳的心脏的律动和生命投入的热烈。
  “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面向海外公开选拔的第一位副校长,回来后,母校和各部门对我支持很大,也在观望我这样一位在国外生活了十八年的人能否适应这种环境。我的日常工作是主管科研、科技园、出版社、期刊等,负责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科技合作与交流,还有航空航天学院等多项工作,也经常代表交大去别的学校做科研报告,还兼了很多职务。我最欣慰的是,自己的业务没有放弃,学校也不希望我放弃自己的研究和带研究生。”
  “那您是否会感觉两难——行政业务双肩挑?”
  “虽然工作千头万绪,但我很高兴,每天乐此不疲。而在国外,这种感觉却是从来没有的。我还很年轻,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多为祖国服务,尤其要延续我在国外的科学研究工作,那是在国际上都属前沿领域的项目……我要利用在国外取得的经验和积累,推动中国的科研、教学、大学管理和教育,让它们真正与国际接轨。”
  “为祖国服务!”这是我在他话语里反复听到的一句话,也是这位极富才情的学者让我心扉不再平静的一句话。
  充满着对他生命的敬意,我一次次地反复检查录音笔,生怕会遗漏掉什么。我的心,此时此刻宛如手中这杯再次注入的普尔茶水,在它所泛起的涟漪中飘来荡去……
  眼前的卢天健,说话的声音是如此有力,从始自终给人一种特别的精神面貌,尤其是谈到科学研究时,给人一种特别振奋的感觉,让我感受到了一位有特殊爱国心、民族自尊心的知识分子内心深处那火焰般的激情。
  近两个小时的交流,我的心就像被洗涤过一样,在他丰富的内心世界面前,变得清澈而澄明。
  我的心海深处,也刻下了他平易近人的笑容,还有他眸子里闪烁出的睿智光芒,以及远远走出了生命肤浅的优秀科学家所必备的心境、气质和热烈的胸怀。

       

        三、改革创新,他一路呕心沥血 
  卢天健是父母唯一的儿子。深受早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担任路桥总工程师父亲的影响,在还没满十六岁的时候,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西安交大工程力学系,并在该校本科、硕士毕业。1990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香港大学毕业后,卢天健来到了美国南伊利诺州立大学,没多久便独立承担了一项重大课题,为麦道公司成功解决了飞鸟撞击战斗机驾驶窗的问题。声名鹊起的卢天健并没满足,决心要继续深造,“到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为祖国争光。”
  1992年秋,卢天健如愿以偿地获得全额奖学金走进了哈佛大学的殿堂,并成为美国著名力学家John W.Hutchinson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的弟子,仅花两年半即完成了通常需要5年才能完成的博士研究生学业。1996年,卢天健又实现了从美国到英国、从哈佛到剑桥两所顶尖世界名校的对接。他主持了大量科学研究,包括2003年获得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类),先后帮助美国政府部门和跨国企业等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获得了一批优秀科技成果,由此迅速成为世界力学、材料学领域备受瞩目的后起之秀,成为剑桥大学800年历史上第一位华人Reader和第一位工程技术领域华人讲座教授。

  他曾获剑桥同事这样的评价:“卢是国际力学界做得最成功的几个年轻人之一,只用5年就由讲师晋升为教授,需要越过英国学术阶梯正常步骤中的高级讲师,这是非常不寻常的,尤其是在享有崇高声望的剑桥大学”。导师Hutchinson教授评价卢天健“具有杰出的多方面的才能和创造性,能够很快进入一个新领域并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进展”。著名材料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两院院士TonyEvans教授是卢天健在哈佛的博士后导师,他评价卢天健“在大西洋的这一侧,他的每一篇文章我们都很关注;与相同年龄段的力学学者相比较,在美国他可比肩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在欧洲他和剑桥大学的NormanFleck教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可排在前三”。
  他用执着的追求,为生命的乐章写下了一串完美的音符。
  然而,这一串完美的音符并没有让他孤芳自赏,回来报效祖国的卢天健,对于工作的投入常常是夜不能寐,甚至通宵达旦。他知道,自己的生命里从来都没有地平线,视野里,永远是一座又一座的起伏和连绵。
挑战真的来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学校给他的第一块改革试验田,恰恰就是他在国外曾为之心碎的建筑与力学学院。
  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50年代的工程力学系,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90年代后,由于受市场经济等因素影响,一个又一个的教授和博士相继离开这里,去寻找各自孔雀东南飞的路线和宿地。
曾以此为傲的力学专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流,一大批人才严重流失!在此背景下的2003年,在上级来评估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牌子被摘除,降格为教育部所属。
  “难道是天意在考验我吗?”
  卢天健恍然大悟,学校之所以还要交给自己这一副重担,就是要让自己来重振“力学”的辉煌!
对于力学,卢天健很清楚,目前社会上一直有着争论。究竟把它作为基础学科?还是技术学科?争论的结果总是前者。
  而他则认为,力学既是一门基础科学,又是一门技术科学,它是许多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说白了,它其实就和数学一样,是一种工具。因此,本来哪都能用上的力学,却让人感觉哪都不能用上。由此误解,产生了一个后果——国际上力学专业越来越萎缩,以前的很多力学系都关门了,或者并向其它门类了。
  他陷入了思考中:在国内外力学生存环境都比较恶劣的情况下,我们建筑与力学学院该怎么办?自己该如何在深爱的故土上建立起中国力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位呢?
  此时,卢天健的心似滔滔的江水不停地流淌着,自己都能听到那水浪撞击时发出的巨响……
“力学,必须瞄准一个方向,否则它会很尴尬。”
  考虑到力学比较窄,卢天健果断地认定,它应该在广泛的应用过程中得到发展,力学必须转型。
思路出来了,然而究竟该怎么转型呢?
  经认真调研后他发现,建筑与力学学院在学科设置等方面不是十分科学、合理,与剑桥建筑学系存在的问题并不一样,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定会影响有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撤消建筑与力学学院!对相关的院系进行整合!
  他的改革想法一经提出,几乎吓了大家一跳。
  谈何容易啊!大家把疑惑的目光转向了他。
  卢天健想到了学校的航空专业,它的历史也不短,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初,若发挥西安交大的学科优势,将力学和航空重新组合,向航空航天领域拓展,把当年的力学系作为航空航天的主体,再博揽人才成立一个新的系,不就能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为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吗?
深思熟虑后,他果断地提出申报,对几所相关的院系进行整合:撤消建筑与力学学院,成立航天航空学院、人居环境与建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校长对此表示赞同:“要在世界的舞台上竖起中国大学的旗帜,就要有世界的眼光、视野和胆魄。你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博采众长,建立一套具有国际特色的学科建设和科研体系。但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世界一流。”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以力学系为基础的航天航空学院终于创办成立。
  卢天健迈出了施行改革的第一步。
  新学院的成立,让卢天健又想到了教师和科研队伍跟不上的问题。他深知,大学,是凝聚众多大师的所在,是培植俊才大师的沃土。经与有关专家认真研究,逐步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人才引进标准和评审制度,他们把眼光瞄准了一些世界顶尖级的人才。
  在他的影响下,一个新成立的学院突然就引进来15位一流学者,其中还有外国学者,而且很多人是主动要求回来的,回来的人才力量刷新了中国高校人才引进的历史记录——
  第一位从西安交大走出的哈佛大学博士;
  第一位从西安交大走出的剑桥大学博士;
  第一位从西安交大走出的牛津大学博士;
  第一位从西安交大走出的东京大学博士;
  还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一所大学的经济系主任、剑桥法学博士、剑桥卢天健的韩国学生、剑桥博士后等也陆续来到西安交大……
  院长聘来了,人才进来了,小小的航空航天学院仿佛在一夜间就变成了一个注满新鲜血液的“巨人”。在卢天健的身体力行下,大家很快拧成了一股绳。
  卢天健充满感情地说,“他们是放弃了很多来的,他们看重的不是环境,条件等,而是有没有做事业的空间。”
  这就是卢天健组合起来的团队,他们觉得,能在拥有心灵家园和浓厚学术气氛的团队里,这远比挣了多少钱、得到多少享受重要得多。
  通过人才引进,卢天健又构建起创新体系和高技术研发平台,积极地瞄准国家目标,构建科研大团队,组织重大项目。同时,也联合大中型企业,注重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很快,他们便在科技成果、科研项目、经费、基地、论文及专利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四、历史突破,他的民族感情如此鲜明

  有人曾对他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2005年5月,卢天健曾来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面对滔滔大渡河,他想了很多很多。卢天健说,红军真了不起,他们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分子。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中国现在尽管还不富裕,但在短短50多年,就完成了多少代人没有完成的事业,这是任何一个外国没法比的。中国的钢产量世界第一,手机的个人拥有量世界第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世界第二。就拿手机来说,西方许多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在内都赶不上中国。21世纪一定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期,为什么?因为中国有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深刻的真理总是在不寻常的环境中诞生的,人生的许多道理不是仅靠聪明能理解的,要靠一生沉浮的彻悟。”
  是的,回祖国不久的卢天健,就像他所崇敬的红军前辈一样,负载着新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与险阻,在力学的“战略转移”中,寻找一个个突破口。
  长期以来,在力学领域有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有的人要么专搞工程,有的人要么专搞科学,推出一大堆工作理论。而他,却坚持着他的“剑桥学派”。
   “剑桥为何能出80多个诺贝尔奖呢?不就是因为它一直强调‘我不管你理论多好,一定要拿实验来证明。’这种理念么?”卢天健赞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剑桥特色,在做基础学科的同时,也瞄准了应用需求。
  利用承担陕西工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的机会,他去了相关单位进行实际调研,与国防及其它企业认真探讨起他研究的新型轻质材料在应用方面的前景。调研工作进行了几个月,卢天健终于在陕西的国有企业、军工企业得到了第一手信息:陕西企业后劲不足,许多国有企业缺乏远见。他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自己的研发队伍。他很快组织专家对发展战略的思路和项目进行论证,并制订出陕西工业企业的发展规划。
  他说:“我的许多民营朋友,产值上亿,他们问我,今后怎么办,我说一是观念而是眼光三是策略。就是说,要有先进的观念,独到的眼光,恰到好处的策略。陕西的汽车、彩电等都走过一段辉煌的历史,陕西的能源、铁路、交通、旅游、果业有很多优势,是全国很多地方不能比的,我们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
他找来10多家单位,组织起团队做了用于航空航天的“973”立项。
  他几乎挤占了所有的休息日,找课题、搞调研、跑项目、谈合作,北京、上海、广东、香港以及国家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足迹。
  他与本院的同事一起,配合工程需求,积极申报专利25项,并且全都获得发明专利;
  2005年7月,他给美丽的西安交大校园带来一条爆炸性消息——全国力学口的第一个国家重点课题“973”项目拿到了,他成为“超轻多孔材料和结构创新构型的多功能化基础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当年立项申报、一次成功、五年内将陆续获得项目基金2800万、通过中期评估又追加了450万……这是卢天健作为国际上交叉融合力学、材料、热学、声学等学科研究超轻多孔材料与结构的第一人,对超轻多孔金属材料结构创新构型的多功能化基础研究做出的开拓性贡献。
  2006年,他又成为西安交大力学口第一位拿到86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在卢天健第一个拿到与材料学术有关的863项目、第一个拿到全国力学的973项目后,航天航空学院的天空上,已不再仅仅回荡着“奉献”“热爱”之类的话题了,而是有了一幅幅让人更感觉到力量和温暖的画面——一支团队整体的忘我投入,忘我工作。这支团队在卢天健的影响下,日益高涨的科研热情一发而不可收拾,整个学院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学术氛围。
  不久,学院的另两个教授也分别拿了2个973项目(其中一个国防973)和1个863项目。
  一个小小的新成立的学院一下就拿了3个973项目,还有2个863项目,而且都是首席科学家,这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这是西安交大自2003年以来连续4次以第一承担单位获得的“973计划”资助,在全国高校名居前列,极大地提升了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西安交大在相关基础研究领域中的国际地位。

  纵观中国的科研史,一个以力学为主的实验室能够同时主持三项“973 ”项目,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它实现了西安交大力学领域的历史性突破;
  实现了中国力学领域的历史性突破;
  实现了所研究方向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突破 ……

      

        五、力学古老么?他说也可以很年轻

  “为什么要做超轻多孔材料呢?”
  听着卢天健抑扬顿挫的谈吐,我也油然升起一种极大的兴趣。就像是渴望拿到阿里巴巴的咒语,我急于想打开这座“宝库之门”。
  “因为这是比较突出的超轻的材料,重量比水还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是近年来随着材料制备和成形加工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类新颖多功能材料,由于其具有超轻、高比强、高比刚度、高强韧、高能量吸收等优良机械性能,以及减震、散热、吸声、电磁屏蔽、渗透性优等特殊性质,很适合在高能耗装备和高新技术领域应用。”
  “怎么做呢?”我问道。
  “ 我做这个超轻多孔金属材料,首先要体现交叉。”
  “交叉?”面对这一新名词,我越发充满了好奇。
  “是的,我所强调的是各种性能的紧密结合与交叉。比如我是从力学、热学、声学等学科入手,开展超轻多孔金属材料的研究,满足轻量化、散热、噪音控制、吸波、智能化、多功能化的需要……也就是说,要把传统的、被动的使用材料的这一种理念,改造成为根据目标需求来设置、来主动的创造材料,或者说,我来告诉搞材料的人,你们应该制备什么材料。我是要让力学重新焕发青春,而不单纯是做力学。”
  他认为,单搞力学是不够的。应该瞄准国家目标需求,在力学与材料学、传热学、声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叉领域开展研究,要针对“超轻多孔金属材料”的性能表征理论、创新构型设计所涉及的关键基础问题和技术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工作,为实现从被动“选择材料”到主动“创造材料”的飞跃建立起一套相关科学和技术理论体系。
  “只有交叉,只有以这种理念去做项目,去主动地、创造性地将古老的学科改造,它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而我,是要先走出一条路看看。”
  有了不同的思想理念,卢天健也就成了与众不同的第一人,成为了进行多孔材料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世界第一人。
那么,倡导力学要交叉的卢天健,在这条全新的路上是怎么走的呢?
  他以这种理念做项目,当然也要突破传统的观念。他招收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背景,有搞声学的,有搞传热的,有搞材料的,有搞机械工程的……而他自己,则担任着总设计师的角色。
  走到这一步——把中国的力学交叉研究推向一个史无前列的时代,不知倾注了卢天健多少的心血。这是他回国后、经过不懈努力引起国家重视后创造的一个机会。“与外国相比,我们的基础是不错的,起点高,水平超过了他们。”他非常自信。
  为适应研究工作,他努力地扩大知识面,让自己传统的力学知识去和其它的学科知识来交叉。他笑着说“我本人带了一帮各种背景的学生在做研究,逼得我自己也要去学习传热学、声学……”
  笑着,谈着,卢天健言语间不时发出“ 哈哈!”的笑声,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创造的快乐。
  携着醉心迷恋的力学上路,卢天健科研的历程充满着探索的艰辛。由于多年在国外从事声学、力学、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经历,他在超轻多孔金属材料方面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家重点项目一个一个获得通过,发明专利一项一项取得,优秀学术论文一篇又一篇发表,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卢天健因此还获得了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一系列荣誉,成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专家组成员,同时担任六家国际学术期刊的主编或编委。
  “力学一定要交叉!”这是卢天健的一个观点,一个与众不同的新观点。实践给予证明,他已经使这项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给中国力学界带来了一大新特色。

       六、雄鹰酒吧,他痴迷上“美丽的半边月亮”
  跳出传统的力学范畴,让力学去交叉,这是卢天健在剑桥十年研究工作的延续。将它转向生物,成为国际上一个前沿领域项目,则是他在剑桥时留下的伏笔。
  剑河,也称之为康河,是著名诗人徐志摩上世纪20年代游学于剑桥时,写下传世名篇《再别康桥》的地方。剑河水是有灵性的。
 然而那天,卢天健并没有淌进剑河的柔波里,而是坐进了鼎鼎大名的剑桥雄鹰(Eagles)小酒吧,聆听起朴素的英国乡村音乐……这里,曾是剑桥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两位年轻学者产生灵感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地方,很多人认为这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

  小酒吧里,他静静地点燃一支香烟,然后去思考一些学术上的问题。
  思着,想着,他竟然走神了,烟头不小心烫到了手背上。两分钟后,皮肤上很快起了一个泡,用他的话说:“产生了一个很漂亮的泡泡,就像一个美丽的半边月亮,让我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什么?别人烫着止疼还来不及呢,您倒还把它夸成‘美丽的半边月亮’。真是浪漫得惊人!那么,一个泡泡能引起您什么遐想呢?”
  “我想,这很简单嘛,这是因为产生了一个热刺激,导致了热的分布不均匀,由此又产生了力的分布不均匀。不均匀是因为皮肤是层状的,是一层一层的,与脸皮脂肪下方的力不一样,这是力学道理,力是哪里都存在的。当皮肤表层的压力超过一定门槛值,就会产生美丽的泡泡。”
  “力学这里也用得着啊?”
  “对!所以我一直以为,力学一定要交叉,材料力学是在哪里都用得着的一个领域。我通过观察这个漂亮的泡泡,觉得力学也可以与生命科学交叉起来。”
   “疼痛可以产生思想火花?简直是神奇!太神奇了!”我激动了。
  “于是,在我的鼓动下,剑桥大学我的学生便开始做这个研究,世界上从来没有人做过呢!我认为,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怎么一个烫伤的泡泡就让卢天健把力学与疼痛联系起了呢?
  原来,他早被称为国际力学界的“剑客”,具有非常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运用所学,曾成功解决了小鸟与飞机相撞的问题,分析过在时速超过100公里的军舰上如何不晕船等理论问题。正是这种能力,让他一颗流浪独行的灵魂有了对祖国归心似箭的触动。
  回西安交大后,他把在剑桥偏生物的研究续上了。他对一位热传导的学生说“你最终要告诉我,人的大脑里面感受到的疼痛和我受到热刺激之间的定量关系是什么?”
  后来,学生们翻阅了很多的书,最后告诉他说,你的皮肤下面有很多的感受器,有的感受器受热时会打开,而有的却只管机械或化学作用。卢天健高兴地说:“先计算从温度刺激引起的机械力,再计算二者分别引起的电流是多少,这就是神经力学。“
  他接着说:“我的学生通过门控理论来描述我在痛觉中的这样一个现象,得出的门控理论是:疼痛与电脑波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越疼。这位是我的剑桥学生,他很出色,他阅读的文献近2万篇,而且出版有英文版、中文版、剑桥版共3部专著,发表论文20多篇,毕业后到了哈佛-麻省理工联合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他说,把频率和外界刺激的定量关系搞清了之后,就能逐一把它定论下来。他还说,搞清楚了皮肤和疼痛是怎么回事后,就可以为皮肤外科手术服务,为人造皮肤服务,也可以为工业界怎么做智能皮肤服务,就能减轻烧伤病人的痛楚。要瞄准应用需求,进行各方面交叉,这是我的理念,它隐含的意义很深刻。
  卢天健陆续招来了一批医学院、川大等学校的博士后。为了做皮肤试验,他的学生一大早就要去生猪屠宰场拿猪皮来做各种试验。
  “猪皮能行吗?”我很认真地问道。
  “原理是一样的,而且猪皮和人皮在结构上非常接近,总不能拿人皮来做试验嘛!”他笑了,我被他的幽默逗得笑个不止。“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取得了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原创性成果。”他说。
  “还有牙痛另一大领域,我们也和西安交大口腔医院一起开始研究了,做牙痛的项目也申报成功了,我自己又拿到了一个杰出青年的基金。“
  “您研究涉及的范围怎么越来越广泛了?”
  “我是力学出身,又学过机械,在哈佛又学了材料。把各个学科结合起来是我的强项,我的所有研究都与解决实际问题有关。”
  “把你们的科学研究成果用“井喷”来形容,不过分吧?”
“也可以这样说吧!因为力学,它是有生命力的!”
卢天健:热烈的生命
  通过执着地探求,去年他终于完成了心愿,“皮肤组织的生物热力学和疼痛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申报获得成功。这个项目,将通过针对温度、热应力、热损伤、神经信号传输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解决目前与皮肤组织热烧伤和疼痛力学相关的皮肤组织性质内在机理含糊不清没有统一评价体系等难点问题。
  把力学与疼痛联系起来,将它转向生物。这是卢天健在对力学偏材料交叉之后的又一种偏生物交叉,是力学的另一个举世无双的一大创举,也是卢天健推崇西方近代科学及应用,并具革新思想的灿烂结晶。
  我突然一言不发,沉浸在他心灵的世界里。
  哦,剑桥的小酒吧,美丽的半边“ 月亮”,满怀诗意的中国科学家——演绎了一段怎样的神奇啊!

         七、丰瞻博识,他开创研究生书院制之先河

  卢天健从不因为管理科学工作繁忙、肩负科研重任而放松教育工作。他认为,育人是大学的根基,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优秀,才是一所好大学。他认为,在我国,做科学的人不缺,能够把人培养出来,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那是了不起的事。
  “在培养人方面,我的心情和别人不一样,我觉得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一般都能成材,人家问我怎么做?我说是从大四的第一个学期开始的(我学生都是保送生),我给他布置课题,让他提前参与研究实践。而别人往往是要到硕士的第二年才进入状态,这样,我的学生就能得到多两年的研究实践时间,就能够出成果。”
  “我的一名女硕士生,正是由于我的这种培养方法,从大四第一个学期开始进行研究的,毕业时被SCI收录论文4篇,而许多硕士研究生是一篇也写不出的。”
  “怎么才能把本科和硕士接轨?我基本已经构划好了。”
  卢天健在培养人方面花的时间很多,也倾注了他很大的心血。他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中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力图通过管理体制创新和运行机制创新,统筹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激发导师与研究生的内在积极性,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他和学校同仁一起确定了“改革体制、统筹资源,激发创新、提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指导思想,并明确了这项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各个方面对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就此确定了具体改革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效,为国内其他高校陆续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做出了典范。他的目光不仅仅落在西安交大,而在用宏观的眼光来思考整个中国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问题,探讨我国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在教育的第一块改革试验田里,他率先开展了针对本科生培养的书院制教育改革,并亲自担任西安交大崇实书院院长,开创了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新纪元。
  他积极倡导的书院制教育,与本校现在开展的本科书院制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创建的书院像剑桥的,真正的管理者是教授们。
  他特别提到,剑桥是一所研究型学校,它培育出牛顿、达尔文、霍金等科学巨匠以及8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究其原因,是因其“学院制”和“导师制”的匠心独具。
  “虽然没有必要完全照搬剑桥模式,但其许多经验还是值得借鉴。”曾经担任剑桥大学王后学院院士和学术总监十年的卢天健有着自己对这方面的独特思考,并且进行着探索性地实践。
  这是他在培养人理念上的不同之处,既不是中国古代书院的翻版,也不是西方高校书院制的简单模仿照搬,而是基于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基于大学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前瞻性思考。
让目光转回2005年——
  在书院制刚开始推行时,大家往往认为,书院就是对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辅导员在每个书院里把学生管一管,所以一开始是就从管学生的这个角度出发考虑书院工作,早上要学生跑操,要学生打扫宿舍卫生,还要检查学生平常的早出晚归的情况,哪位同学要是晚上从外面回来晚了或者是夜不归宿,辅导员要与他谈话,在显示屏上还要公布一下他的名字。
  卢天健急了,赶紧提醒:这些不是书院的主要工作。
他说:“书院实际上是学生人格养成、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它当作是一个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既然是这样一个人格养成的场所,那就不只是对他思想方面的引导,还要对他的生活习惯、对他的气质和修养的形成,还要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构建一个良好的空间,在书院里要形成"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的氛围,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是,书院要聘请一批在各个院系一线上课的教授做学生的学业导师,每名学生和导师每周至少见1个小时,讨论本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课后作业,在学业上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他说:“我们过去讲能力、素质,实际上这是一个外在表象,更重要的,作为一个年轻人,他的气质、修养在一定场合甚至在一定的环境下,比他的所谓能力,或者说比他的所谓的业务素质,更为重要。所以从大的方面讲是人格养成,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我们就是要培养具有本校气质和修养的大学毕业生。出去以后让人家一看:哦,这是西安交大毕业的!所以书院的作用已不仅仅是过去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了。”
  卢天健坚信地认为,如果说只是强调对学生的管理,只强调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的变化,在认识上就容易出现偏差,就容易从制定规章制度上去管理学生,用组织形式的办法去把学生管起来。书院不应该是这样的。
  就这样,他反复思考建设书院的基本出发点,不断调整培养思路、手段和方法,精心设计对人才的培养计划,工作做得相当深入。
  根据卢天健的理念创建的本科生书院制,为造就创新培养顶尖人才提供了可行途径,为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育人目标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探索和实践,也更证明了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还是一位独具眼光具有卓越组织管理才能的教育家,
  卢天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需要新鲜血液。以后,他会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国高等教育,并努力发奋而为之。 

              尾声
 采访就要结束时,我终于忍不住问他:“您在国外生活了十八年,怎么能这么适应?做得这么顺手呢?”
“我是把自己当作主人翁!”没有想到,他回答得如此简洁。
可不是么?虽然在国外经历了漫长岁月,但他始终坚持不改变中国国籍,始终保留着中国共产党员的身分,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和神圣使命。
“未来有什么新目标?”
“我想重新恢复国家实验室的牌子,由于我们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成绩,在2007年评为教育部优秀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又被学校和教育部推荐参加2008年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而且评选结果很好。”

卢天健怀念剑桥那美好而又充满灵性的时光,怀念剑河的柔美与叹息桥的浪漫,但他更愿意把自己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联——这种才华与人格完美的惊人的一致,有如上苍的造化,自然的铺陈。
走出剑河五年,卢天健又迎来了人生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他在黄土高原下的西安古城里,仍将继续敞开自己坦荡而充实的胸怀,一路奔波、一路激荡、一路倾其心血,情感之舟也仍将在这块热土上飘泊,就如同体内奔流不息的血液……
 


            采访结束时的留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18030.html

更多阅读

卢卡奇:“总体性的辩证法”

卢卡奇:“总体性的辩证法”《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匈牙利著名思想家卢卡奇(1885—1971)青年时代的哲学著作。这本书是他反思西欧发达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失败的理论产物,同时也是他以一种独特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果。在这本书

我的导师:卢天健教授转载二

六、雄鹰酒吧,他痴迷上“美丽的半边月亮”  跳出传统的力学范畴,让力学去交叉,这是卢天健在剑桥十年研究工作的延续。将它转向生物,成为国际上一个前沿领域项目,则是他在剑桥时留下的伏笔。  剑河,也称之为康河,是著名诗人徐志摩上世

崔健:一无所有的呐喊

崔健,似乎是专门为中国的摇滚乐而诞生的天才,1986年,崔健用《一无所有》宣布了中国摇滚乐的诞生,这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革命性的、里程碑式的声音,它也是开放了的中国青年人观念发生变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崔健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中国式的摇滚

联合导演郭子健:聪明的人都很难搞

     郭子健是个漫画迷,他家里摆满了各种漫画人偶,也许正因为这样他才和喜欢看漫画的周星驰在某个方面十分合得来。  他是香港最被看好的新锐导演,拍过《野·狼犬》、《青苔》和备受好评的《打擂台》,周星驰几年前找到他时是想拍

汤臣倍健:提速的火车头

  文/《商界》记者 叶江南  在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安利纽崔莱与汤臣倍健可以看作两列不同轨道的火车。一个深耕直销领域,一个则用了七年时间成长为传统渠道中的第一品牌。2009年,汤臣倍健终端销售额突破10亿元,对手一片哗然。

声明:《卢天健:热烈的生命》为网友最佳损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