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明与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论文明与文化

内容提要:对于文明的含义,古今中外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目前,中国学者形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积极成果说、进步程度说和价值体系说;西方学者也形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进步状态说、要素构成说和文明文化一体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和发展性。因此,概而言之,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积极成果,是一个民族、国家、地域或具有共同精神信仰的群体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文明与文化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性。二者的联系表现在:(1)文化与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2)文化与文明都是生产实践的产物;(3)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者的区别在于:词源含义、产生的时间、所蕴涵的内容和传播的途径、方式均不同。

关键词文明 文化 马克思主义

“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源远流长、广泛使用的概念。早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文明就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之一。古今中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明理论:卢梭的文明批判论、孔德的实证文明论、傅立叶的文明批判论、摩尔根的文明起源论、福泽谕吉的文明进化论、斯宾格勒的文明没落论、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史观、马尔库塞批判的文明理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等等。然而“‘文明’这一概念所涉及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它既可以指居住状况或男女共同生活方式,也可以指法律惩处或食品烹调;仔细观察的话,几乎每一件事情都是以‘文明’或‘不文明’的方式进行的。所以,要用几句话囊括‘文明’所有的含义几乎是不可能的。”(1)(P61)本文在对古今中外文明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科学地界定文明的含义,并进一步论述文明和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一、文明的含义

(一)中国的文明观

“文明”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有记载。两千多年前的《易经》中即有“天下文明”、“文明以健”、“其德刚健而文明”、“内文明而外柔顺”等词语;《礼记?乐记》中则有“是故情深而文明”的说法;在《周易?乾?文言》中“见龙在田,而致文明”的文明,指有光彩而文明;《易经?贲》中“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四时的变化,凭借观察礼教文化来教化天下;魏晋时期的王弼、韩康伯阐述过“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的思想,意即通过人文教化来安抚臣民;《尚书?舜典》中有“浚哲文明”,其疏解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对于《周易?革卦?彖》中的“文明以说”,唐代的孔颖达解释为“能思文明之德以说于之,所以革命而为民所信也”,这里他将文明与教育联系起来,体现了文德教化的意思;根据《辞源》的归纳总结,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明的含义主要有“文采光明,文德辉耀”和“有文化的状态”两种解释。

到了近代,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的文化开始传入。在西方文明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对于文明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思想家们对文明的理解也开始由古代的文治、教化逐渐转向科学、民主的发展和进步。清代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有“辟草昧而致文明”的说法,将文明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与野蛮相对的。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提及“三代文明,皆藉孔子发扬之,实则蒙昧也”,把文明理解为人类社会一种美好的进步状态。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总结、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而国事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限也。”(2)(P117)他认为,中国要摆脱西方列强的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必须首先从“心智”上对国民进行教化,并提出“心性文明”的概念,以“实际则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待,而后能进步”(2)(P139),要求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即精神文明协同发展,以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唯物主义的精神。陈独秀在《法兰西与近世文明》一书中提出:“文明云者,异于蒙昧未开化者之称也。Lacivilization,译为文明,开化,教化诸义。世界各国,无东西古今,但有教化之国,即不得谓之无文明。”(3)(P10)他认为文明是和蒙昧相对应的,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胡适认为,“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凡一种文明的造成,必有两个因素,一是物质的,包括种种自然界的势力与质料;一是精神的,包括一个民族的聪明才智、感情和理想。凡文明都是人的心思智力运用之自然界的质与力的作品;没有一种文明是精神的,也没有一种文明单是物质的。”[1]他反对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割裂开来,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认为一切文明都有物质和精神两部分:“材料都是物质的,而运用材料的心思才智都是精神的……器物越是完备复杂,精神的因素越多。”[2]

近年来,中国学者纷纷对文明的含义予以界定,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积极成果说。(1)有学者指出:文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进步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4)(P50)。[3](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二)将文明定义为“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标志”。

第二,进步程度说。(1)有学者认为,人类作为一种“类存在”,本身所拥有的对制造和使用工具、可供依赖和凭借的社会关系、情感慰藉这三个基本特征,促使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人类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必然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而文明就是人类在克服这些矛盾的努力中所达到的历史进度。[4](2)有学者认为,文明是衡量社会发展或进步的综合尺度,它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进步而不断丰富和深化自身的内容(5)(P149)。还有学者认为,文明是人类自身进化的内容和尺度,它表明人类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成就以及通过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社会生活形式对这种成就的认识和应用的程度(6)(P7)。

第三,价值体系说。有学者认为,文明“不仅可以指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及相应的价值体系,也可以指认同于该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人类共同体”(7)(P52)。

综上可见,在中国,古代文明指政治和道德上的明朗,更多地体现出人文意义上的文治、教化的意思,要求统治阶级施行仁政;而近代文明被赋予了反映社会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含义,蕴涵着一定的唯物主义精神;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学术界对文明的研究和定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实践的、历史的和发展的唯物主义原理。

(二)西方的文明观

在西方,“文明”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ivilis,意即公民的、社会的、国家的。但是,对“文明”的具体产生时间,学术界颇具争议。有的学者通过考证认为,文明最早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该书在描述科西拉革命时指出:“就是在有法律的地方,人性总是易于犯法的;现在因为文明生活的通常习惯都在混乱中,人性很傲慢地体现出它的本色,成为一种不可控制的情欲,不受正义的支配,敌视一切胜过它本身的东西。”(8)(P239-240)有的学者认为,文明一词在西方的使用应该从霍布斯开始。霍布斯在1651年写就的《利维坦》一书中提出了“文明社会”概念,以指代与战争状态相对立的和平状态(9)(P3)。也有学者认为:“法国是诞生‘文明’一词的故乡。在法国,作为‘文明’的名词形式的civilisation最早使用于1732年前后,但是它只是一种法学概念,用来指称‘裁判惯例’。1752年,杜尔果(Tru-got)第一次在他的史学著作中运用了这个词,但该书并未正式出版。1756年,法国政治经济学家、重农学派经济思想的先驱者老米拉波(Mirabeau)在其著名的《人类之友》(或《论人口》)中,正式使用了‘文明的原动力’一词,此后,该词遂为人们普遍接受。”(10)(P14)

我们认为,最早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著作中的“文明”仅仅是一个术语,“文明”作为一个被赋予了特定含义的科学概念的出现,应该是在18世纪中叶的启蒙运动时期。1756年,米拉波在《人类之友》中不仅使用了“文明”概念,而且给文明赋予了社会以道德的原则和形式。这应该被视为现代文明概念出现的标志。苏格兰思想家弗格森1767年提出人类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思想,以此为契机,文明作为野蛮的对立面开始被启蒙学者所接受,并大量出现于启蒙主义学者反对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的文章之中,以此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追求和向往。从此,文明作为表现人类社会向一个从未达到过的高级状态发展的信心,作为历史进步发展的标志,开始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使用。其后,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近代商品经济的出现、发展以及启蒙思想的盛行,文明开始为更多不同国籍的学者所关注。

从1756年至今的几百年间,西方学术界对文明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进步状态说。(1)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状态。美国思想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认为,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这种进步状态是与蒙昧状态、野蛮状态相对立的。[5]1961年出版的《世界百科全书》提出文明主要指“开化的社会”、“社会的高度发达”、“文明事业”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迈尔百科词典》中的文明概念“泛指人类社会继原始社会最简陋生活方式之后的发明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生产力有了提高,与此相联系,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和工业,以及社会和国家组织构成有了发展。一般亦指物质文化。”(2)文明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文明只不过“是人类对自然之防卫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所积累而造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6]1964年出版的《英国大百科全书》称:“文明的内容就是机械发明、书籍、图画、摆脱迷信的宗教观念、美丽的建筑、有礼貌的行为、科学的和哲学的知识、社会的和政治的制度、巧妙的运输方式以及其他等等……所有这一切的产生是由于人们拥有动物所没有的思想,以及由于运用理性的结果。”(3)文明就是人类德智的进步。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把人类文明看做人类在适应环境、生存和交往过程中“摆脱野蛮状态而逐步前进”的过程,不仅包括“以人力增加人类的物质需要或增多衣、食、住的外表装饰”,“而且要砺智修德,把人类提高到高尚境界”(11)(P30)。1978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认为:“文明是社会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水平和程度。”法国《大拉罗斯百科全书》(1961年版)指出:文明作为名词有两个含义:“一指教化,使开化的动作结果;二是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

第二,要素构成说。(1)文明是由不同国家所构成的社会整体。汤因比认为:“文明乃是整体,它们的局部彼此相依为命,而且都互相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非常美好的平衡关系。”(2)文明是推动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学者杜兰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含了四大因素:经济的供应、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智识与艺术的追求。”(12)(P3)日本1973年出版的《世界文化大辞典》认为,文明是指一个国家精神生活(艺术、宗教、道德、科学、法律等)和物质生活(产业、技术、经济等)的总称。(3)文明囊括了一切社会事务。托夫勒认为,文明“囊括技术、家庭、生活、宗教、文化、政治、生意、等级、领导、价值、性道德和认识论等完全不同的事务”(13)(P14)。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迈尔大百科全书》(1978年版)指出,文明“最初含义只是指良好的风尚和高雅的市民生活方式。在英语语法中则反映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特点,即资产阶级社会的技术、习惯、交往方式和科学知识的水准。……文明在这个意义上涉及社会的一切领域:政治、经济、宗教、技术、道德、交往等”。

第三,文明文化一体说。(1)文明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僵化和没落阶段的表现。在德国学者斯宾格勒看来,首先,“文明是文化不可避免的归宿”(14)(P54);其次,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达到的可悲状态,“文化和文明——前者是一个灵魂的活生生的形体,后者却是灵魂的木乃伊。”(15)(P255)(2)文明是都市化的文化。文明就是“那些大规模的、复杂的、都市化的(通常是有文字的)文化,这些文化的发展进程包含了历史学家所描述事件的大部分”(16)(P25),而“文化就是社会成员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标准”(16)(P100)。(3)文明是先进的文化。如果“一个文化一旦达到了文字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使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有某些进步,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制度已经发展到足以解决一个复杂社会的秩序、安全和效能的某些问题这样一个阶段,那么这个文化就应当可以称为文明”(17)(P26)。这一定义既体现了“文明”的进步性特征及扩及的范围,也表明了文明诞生的时间,是比较全面的。(4)文明是包含广泛内容、放大了的文化单位。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乡村、宗教、种族群体、民族、宗教群体都在文化异性的不同层次上具有独特的文化”(17)(P26)。

由于各自研究文明的角度不同,特别是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学者们对文明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偏颇抑或不足之处。上述种种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有的观点对文化和文明的关系缺乏科学的界定,甚至忽视二者之间存在的本质区别,将文明和文化等同起来。亨廷顿把文明理解为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斯宾格勒则认为文明是文化发展的最终归宿;巴格比认为文明就是“那些大规模的、复杂的、都市化的(通常是有文字的)文化”。

第二,有的观点离开实践谈文明,否定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产生文明的根本性条件。福泽谕吉仅仅从人的精神状态出发,抽象地、唯心地谈论文明及其发展,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摩尔根将文明看做一种进步的状态;弗洛伊德认为文明就是人类抵御自然和调节人际关系的成果。

第三,有的观点否定文明的进步性。在斯宾格勒那里,文明是文化僵化和没落的表现,是文化必然走向的“木乃伊”;日本的《世界文化大辞典》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称看做文明,没有认识到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进步因素才是文明。

第四,将文明的外延扩大化。马格比将大规模、复杂的都市化文化看做文明。《迈尔百科词典》将文明看做人类脱离原始社会以后进入发明阶段所取得的物质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

据不完全统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仅从第1卷到第30卷使用文明一词就达260多次(6)(P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批判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明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研究的飞跃和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文明的实践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文明的本质应该归结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恩格斯提出了文明的两个基本特点——实践性和社会性,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19)(P666)。马克思说过: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20)(P926)。

第二,文明的历史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文明首先是个历史范畴,是与蒙昧和野蛮相对立的,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历史进步状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分成三个时代,即: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从奴隶制开始的文明时代。他认为,“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向前的整个社会。”(21)(P170)同时,他还赞成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的思想,把一夫一妻制的出现、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的出现看做文明时代的标志(21)(P165)。

第三,文明的发展性。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人类的文明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根据经典作家们的定义,自从文明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奴隶社会的文明、封建社会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个逐步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每一种文明都是对它以前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三种文明中,资本主义的文明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2)(P256)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22)(P255)。但是,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人类所经历的三个文明阶段的文明都是剥削阶级社会的文明,都具有两重性的作用,即: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和扩大社会对抗和不平等。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的文明也是不断进步的,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它必然会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取代,人类文明也必然从非真正的文明时代过渡到真正的、普遍的文明时代,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

一般而言,对于文明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理解和把握:

第一个层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这种意义上的文明是与野蛮、未开化、原始、兽性相对的,往往与文化、教育、艺术等的发达相联系,并且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和优劣之别。有关这方面的论述,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摩尔根的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肯定上,即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期。恩格斯曾这样指出“:从铁矿的冶炼开始,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了文献记录即过渡到文明时代。”(21)(P21)恩格斯虽然将三种奴役制度均纳入“文明时代”,但认为随着文明的发展,将会有比私有制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即“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21)(P175)。

第二个层面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积极成果。马克思曾把文化的发展、海上贸易的扩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劳动的分工和结合,等等,都视为文明的应有之义。恩格斯也曾把人类社会所出现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看做文明的内容。他指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社会形式同文明直接联系,三大奴役形式与三大文明时期相适应(21)(P176)。党的十二大报告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概括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和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包括人类文明的全部。

第三个层面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域或具有共同精神信仰的群体的文化遗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毛泽东曾提出“世界文明”的概念,并把中国看做“世界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实际上他把文明视为社会形态在特定时期、地区的表现。在“古希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等用语中,文明既可以指特定历史阶段的某一社会,也可以指该社会的特定历史延续;既可以是地域性概念,也可以是跨地域、民族、国家的宗教概念(23)(P203)。这个层面上的文明与文化是相通的,有时互为替代。

从上述三个层面文明的含义来看,文明更多地应从第二个层面的含义上去理解和把握。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文明,不仅是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有现象,具有时空的特定意义,也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有不同的旨意。对文明三个层面的理解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之中,对政治文明含义的界定应当避免片面性。不过,无论从哪个意义上去考察和分析,文明都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状态即为社会文明,人类自身的进化和提高即为人类文明,人们改造社会及自身所获得的积极的政治成果和进步状态便是政治文明。

二、文明和文化的关系

(一)何谓“文化”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文化概念也一直是学者们所研究和争论的对象。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L.D.Kluck-hohn)合著的《文化:其概念和定义的批评》一书,统计、分析、研究了从1871—1951年间即80年间关于文化的164种定义。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有260余种之多(24)(P219)。

汉语中文化的最初含义为“文治和教化”,古籍《周礼》即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西汉刘向在《说苑》中有“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说法,此处的“文化”与武力征讨相对。当代哲学家张岱年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最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全部内容。次广义的文化指与经济、政治有别的全部精神生活的成果,我们一般把社会生活分做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二是政治,三是文化。”(25)(P39)《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对文化的定义为:“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26)(P92《4)现代汉语词典》给文化下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同时,文化也是一个考古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文化还指人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27)(P1204)。可见,在中国,文化在古代更多地倾向于文治、教化的意思,主要用于教育臣民、治理国家。现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在物质和精神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狭义的文化概念多指人类精神方面所获得的成绩。

在西方,文化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即耕作、培养、教育、发展等,引申为人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教养等。1871年英国人泰勒在《原始文化》第二卷中将文化定义为:“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28)(P1)亨廷顿曾经对文化提出过三点看法:第一,文化可以指一个社会的产物,即人们所说的社会的高压文化、艺术、文学、音乐和大众文化或者叫民间文化;第二,人类学者在一个更宽泛的意义上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整个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人们所赋予它们的意义;第三,其他学者尤其是政治学家把文化视为某种主观的东西,意味着信仰、价值观、态度、取向、假定、哲学,即一个特定群体的世界观(29)(P39)。也有学者认为文化有四层含义,即:知识文化,指的是一般的知识;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文化,指社会的精神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及事业;狭义文化,指与教育、科学同一层次的文化。而我们所研究的文化就是中义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同时,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独立于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24)(P22《0)法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30)(P119);西班牙《世界大百科全书》则认为,文化就是在某一社会里,人们共有的由后天获得的各种观念、价值的有机的整体,也就是非先天遗传的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对社会学家来说,文化包括构成一种文明的所有社会方面和物质方面的成果和价值(30)(P81)。

可以看出,文化无非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就是指人的整个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由此而创造出来的一切事物的总和。也就是说,一切自然的现象和事物,只要经过人的认识和创造即“人化”,便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和意义。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以语言文字或其他手段为媒介,所记载和保留下来的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应该具有广义的内涵,应该是一种包括人类所有生活的生产。文化不仅包括意识、精神领域在内的生产实践和成果,如艺术作品、法律法规等在内的成果,而且应该包括物质生活的生产实践和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财富,如机器、技术、设备等,更应该包括人们在这些活动中所发挥的主观力量。因此,可以说,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

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征服并利用自然,协调群体之间的关系,调节自身的情感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二)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1.古今中外学者的阐释

据考证,最早对文明和文化进行区别的是康德,他指出:“由于有了艺术和科学,我们达到了文化的高水准。就互相交往中的谦恭礼貌、文质彬彬来说,我们已经是过分文明了。但是我们离道德上的尽善尽美尚有一遥远的距离。的确,德性的思想属于文化范畴;但是这一思想的实际应用只构成文明,因为这只是爱荣誉和讲究仪表方面的道德类似物。”[7]在这里,康德认为文化归属于绝对道德观念的领域,而文明是文化的外部类型,这两个领域都在不断发展,但文化落后于文明。德国历史哲学家W.狄尔泰则认为,文化体系是像宗教、艺术、科学等的具有理想的、精神的高度价值的高级境界的东西;与此相反,文明则是属于具体的如技术之类的物质的低级境界的概念。日本学者浜口惠俊指出:“据梅棹的解释,作为文化人类学研究对象之‘文化’,是指各民族自己后天的,通过社会的实践而逐渐形成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可视为寄居在人们的精神内部的价值体系。因此,‘文明’即指人们使用的工具、机械、设施,以及动用这些东西的制度,也可以说是那些围绕在人们周围的有形或无形的全部的人造物质,即包括装置群和制度群在内的人类生活的总体。若以体系论来表示,则在人类环境中,由自然体系的生态系统中发展和进化而来的人类装置制度体系便是‘文明系统’。构成整个生活系统的装置群、制度群投射到人们的精神方面,所形成的价值体系系统称为‘文化’。”[8]浜口惠俊在这里将文明界定为人类的创造物,是一种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的;而视文化为这些创造物的价值或精神的体现,是抽象归纳出来的。日本的《世界大百科事典》认为:文化属于规范的、非积累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文明乃是技术的、积累的、非人格的、客观的东西(30)(P115)。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用“文明”专指较进步的文化中的一个特殊方面。[9]

中国的一些学者也对“文明”与“文化”进行了辨析。有的学者认为,在严格的意义上,文明更多的是指所谓人的活动结果的外在的、有形的、可感的表现形式;而文化指人的造物中深层的、无形的、机理性的东西,即人之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文明形态之所以能够具有生命力,能发展与延续,能再生与重建,主要是由其内在的活生生的文化精神或文化模式支撑的(31)(P7)。有的学者更倾向于从“技术与非技术”的角度对二者进行区分,认为:“‘文化’主要用来指谓审美的、宗教的和伦理的方面,如服饰、家庭婚姻、道德、礼仪、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习惯、价值取向与观念,是非技术因素的,一般说来是不可计算的;而‘文明’主要用来指谓生产力水平与社会管理水平的方面,与技术因素相联系,是理性的方面,一般说来是可以计算的。而‘技术’因素不仅仅指制造石器、铁器、机器、电器等科学技术,也包括社会管理方面的技术,如分配、产权、政治、行政、军事方面的管理制度。这样,西方现代产权制度、现代法治体系、科层官僚制、保障社会个人自由的民主政治等制度文明,是一个管理技术的体系,属于文明的范畴。”(32)(P71《)法国文明史》一书的作者从时空的结构上来对文明和文化进行了区分,指出:“‘文化’和‘文明’的差异,归根结底,只是多维时空中审视角度的差异。‘文化’更多地表现为时间空间,或者说,它是时间中的空间;‘文明’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时间结构,或者说,它是空间中的时间。‘文化’中的时间是共时性时间,其空间属于浅层次的空间,或者说,它是物理性空间;‘文明’中的时间是历时性时间,其空间属于深层次的空间,或者说,它是心理性空间。‘文化’是地域的、呈横向分布的有机体;‘文明’是历史的、呈纵向演化的有机体。‘文化’可视为‘文明’的建构状态或形态,即‘文化’是‘文明’的外化;‘文明’可视为‘文化’的发展进程或历程,即‘文明’是‘文化’的内化,‘文明’是实在的‘文明’,即‘文化’是‘文明’的实的方面;‘文明’是虚的‘文化’,即‘文明’是‘文化’的虚的方面。‘文化’和‘文明’同为自然的对应物,这种对应实际上也就是‘有知’与‘无知’的对应,只不过‘文化’侧重于触知的感知,而‘文明’则侧重于认识认知和悟知罢了。综上所述,‘文化’和‘文明’的关系并非先与后、根与果的关系。对于‘文明’来说,‘文化’是‘文明’的展现;对于‘文化’来说,‘文明’是‘文化’的升华。二者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乃是外与内、实与虚的关系。借用数学术语进行表达,也可以说‘文化’和‘文明’是面与线的关系,借用宗教术语进行表达,则可以说‘文化’和‘文明’是形与魂的关系。”(10)(P24-25)还有的学者认为:“文明着重指人类创造物自身所达到的水平、程度及其功用,它是客观的、技术的、非人格的,活动的主体是人,面对的客体则是物。整个文明体系以技术为核心,对其评价较少受价值观念的干扰。文化注重人类创造物的形式方面,它是抽象的、价值的、人格的、主观的,整个体系受价值系统的支配和引导,其评价因不同的价值理念的影响而见异,因此,文化本身意味着差别。……文化是自私的,文明确以天下为家。”(33)(P9)

2.本文的观点

虽然,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对文明和文化关系已经进行了不同的论述,不乏精辟和独到之处,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文化及学术背景的不同,所反映的阶级利益及所采用的方法不同,他们对二者关系的论述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认为,文明和文化既有相似之处和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各自的特点和相互间的区别。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和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在古代类人猿没有进化成人以前,对自然界没有任何认识,也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只能盲目地依靠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繁衍,没有任何物质和精神上的创造,因此,也没有任何文化因素产生。人类产生以后,经过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开始逐步对自然界有所认识,并制造和使用工具,社会关系开始产生。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过程之中随之产生了文化,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了文明。可以说,没有作为主体的人,没有人的创造,文明和文化不可能产生和发展。

第二,文化和文明都是生产实践的产物。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活动的结果,它们包含着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原始的实践性劳动产生了人类,在这种基础上,人类得以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和自身。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原始的文化,同样在生产实践活动中,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创造了文明。人类的社会实践创造了文明和文化;文明与文化具有本源上的同源性和内容的相似性。

第三,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一般说来,文明的内在价值总要以文化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而文化的外在形式之中又总会包含着文明的内在价值。文明是文化的历史积淀,而文化则是文明的外在表现。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水平也就越高。当然,在人类创造的所有文化成果中,只有积极的、进步的成分才可以称得上是文明,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文明从属于文化。

虽然文明和文化关系紧密,不可分割,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同样是明显的。

第一,词源含义不同。“文明”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ivilis,意即公民的、社会的、国家的。它与野蛮相对立,是代表人类社会进步水平和程度的积极成果。而文化虽然也来源于拉丁文,但是拉丁文中的cultura意指耕作、培养、发展等,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和改造,对自身进行训练活动的成果,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认识和把握,文化是人和自然的区别的标志,而文明则侧重于从人类在改造自然和自身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方面予以概括和分析。

第二,产生的时间不同。从二者的产生时间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自有人类以来,便有文化,当人类脱离动物状态开始进行创造性的认识、改造自然和自身的活动,并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目的性”的标记和价值观念的时候,原来的自然物便具有了文化的意蕴,具有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可能,从而使人类活动进入了“文化”领域。可以这样说,从人脱离动物界进入原始社会从事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那一刻起,就有了文化,而人类开始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最早发生在几十万年以前,所以人类文化的产生也应该有几十万年的历史。而文明则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特别是在文字产生以后,自人类的文化活动得以记载下来才开始的,至今不过几千年的历史。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把人类社会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文化贯穿于三个时代的始终,同人类相伴而行;文明则从第三个时代开始,即始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可见,文化与文明从发生学的角度分析,有先后的差异。

第三,所蕴涵的内容不同。文明的产生是以文化的产生为基础的,但又高于文化。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许许多多形式各异的文化成果,它涵盖了物质的、精神的和政治的成果。这些成果中,既有精华、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不朽的内容,又不乏糟粕、落后、与人类进步相悖的成分,所有这些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一部分,均可称为文化。但是,只有真正反映时代精神、推动人类发展的优秀的文化成果才是人类文明的因素,而那些落后的、腐朽的糟粕是不属于文明的范畴。可以说,文化是多样的,有精华和糟粕、落后与先进之别,而文明则只是文化中的先进部分。此外,文化是多元的,文明是一元的。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文化,使得整个人类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即使是同一种文化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文化是多元的;而文明虽然也有多种形态和不同的内容,但是从根本上而言,界定、判别文明的标准是单一的,那就是文明只是表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程度。文化具有强弱之分,而文明则只有发展程度高低之别。

第四,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不同。文明和文化作为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具有可传播性,是可以被互相借鉴和学习的。但是,从一般意义上说,文明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有些时候往往是不择手段地强加于人。这一点在19世纪表现得尤为突出,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列强,打着传播先进文明的旗帜,用大炮轰开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大门,大肆进行掠夺。虽然此举对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对落后地区的侵略也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长期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文化的传播性则是可选择的,对于文化之间的互相学习,人们既可选择某一文化,也可选择其他文化。因此,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拒绝先进文明带来的只能是落后和受到欺侮,而拒绝某一文化则不会带来如此的后果。

参考注释:

[1]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载《现代评论》1926年第4卷,第83期。

[2]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载《胡适文选》,亚东图书馆》、1930年版。

[3]类似的观点详见涂大杭《精神文明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1页;钟克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35页;陈驰等《宪政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5页。

[4]参见陈炎《“‘文明’与‘文化’”》,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2期,69页;刘建军《关于文化、文明及其比较研究等问题》,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7页。

[5]参见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5页。

[6]参见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5、100页。

[7]转引自钟克钊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36页。

[8]转引自[日]米山俊直《论梅棹的文明学理论》,原载[日]梅棹忠夫《何谓日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9]转引自涂大杭《精神文明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页。

参考文献:

(1)埃利亚斯诺.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研究(第1卷)[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8.

(4)虞崇胜.政治文明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张华金,王淼.社会发展论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6)万斌.论社会主义文明[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7)阮伟.文明的表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张华金.文明与社会进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10)张泽乾.法国文明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11)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2)杜兰.世界文明史?文明的建立[M].台北:台湾幼狮文化公司,1972.

(13)托夫勒阿.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1996.

(14)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5)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16)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7)伯恩斯爱,拉尔夫菲.世界文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8)亨廷顿塞.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3)贺全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2002.

(24)涂大杭.精神文明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25)倪建中.文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26]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27)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8)泰勒爱.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9)亨廷顿塞.再论文明的冲突[J].李俊清.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3,(1).

(30)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文明和文化——国外百科辞书条目选译[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31)衣俊卿.论哲学视野中的文化模式[J].新华文摘,2001,(5).

(32)尹宝云“.文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的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33)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文化的概念

《迈尔百科辞典》文化最初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裁培,以后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艺术和道德能力和天赋的培养;亦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思想财富。

物质文化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工具和机器。通过人的劳动而生产出来的食物、衣服和房屋等精神文化的基础。

精神文化包括世界观——哲学思想、科学、艺术、道德、教育、社会的风俗习惯、民族和阶级。

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因此,文化有一个起源、发展和传播的过程。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文化的内涵比文明要丰富的多,可见文化的概念要涵盖文明。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含了四大因素:经济的供应,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

某些因素形成了文明,可能激励文明,也可能阻碍它的发展。

文明的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伦理条件。心理条件。地质条件。地理条件。种族条件

文明的内涵

物质文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自然属性

政治文明: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属性

精神文明:人与自身的关系;思维属性

广义文化,即通常说的大文化。从内容上看,既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化自然的实践活动、实践过程,又指人类通过物质和精神生产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和化人,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人化”是指按人的方式改造世界,使外界事物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指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武装人、造就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广义的文化映视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从产生看,是以区域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对人类文化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从发展看,人类文化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人类进化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

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乃至人自身的人化,其内在矛盾是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解决主客体的矛盾过程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狭义文化则是指排除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创造活动及结果部分,专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即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客观存在的,由政治、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化是一定社会集团典型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这一集团的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社会心理、宗教信仰等等内容。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文明的内涵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涵义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到较高的水平。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人类整体守护着的文明是指广义的文明。

文明是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内容上看,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主客体矛盾。主体在解决和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及人类客体的矛盾过程中,产生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从空间上看,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人类群体,文化内容和生活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不同文明类型。从发展过程看,人类走出蒙昧和野蛮状态的“自在期”后,进入以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为标志的“自为期”,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尤其是阶级社会的终结必将步入“自由期”。

其中,物质文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自然属性

政治文明: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属性

精神文明:人与自身的关系;思维属性

3、法律文明

《苏美尔法典》

巴比伦最早的居民之一是苏美尔人,几年前美国学者发现并破译了苏美尔人原始法令的一小部分,这个法令大约于公元前2400年刻写在1.5平方英尺的泥版上,其中的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法典文字.其内容这有关分析家产的法令.

汉穆拉比法典的发现

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进行发掘工作。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将三块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碑。这块石碑高2.25米,底部圆周1.9米,顶部圆周1.65米。在石碑上半段那幅精致的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坐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恭谨地站在它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一把象征帝王权力标志的权标,授予汉穆拉比。石碑的下半段,刻着汉穆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其中有少数文字已被磨光。这个石碑就是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它把我们带到了近4000年前的古巴比伦社会。巴比伦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国王。他勤于朝政,关心农业、商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他也关心税收,处理各种案件。他在位40年,使巴比伦成了一个强盛的国家。汉穆拉比每天要处理的申诉案件太多,简直应付不了。他就让臣下把过去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编成了一部法典。汉穆拉比命令把法典刻在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马都克大神殿里。这部法典一共有282条,刻在圆柱上共52栏4000行,约8000字。圆柱挖掘出来时候,正面7栏(35条)已经损坏,其余的基本完整。上面的字迹优美,是一种只有王室才使用的楔形字体。汉穆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其中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地位等条文。汉穆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况。

二、向文明演进的中国各文化区系

2.中国古文化的分区

三晋两周楚文化分布示意

三晋两周原是承袭周文化的地区,但后来衰落,而鲁国则承继的最为彻底并发展为孔子的儒学体系.长江则为楚文化发展区域,这一地区以老庄思想为底蕴,承奉无为而治和法律的虚无主义.法家起源于三晋两周地区,即河洛流域.这是传统的周文化区域.以后来向西即秦国发展.湖南里耶秦简发现于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出土于战国---秦古城遗址一号井内.里耶秦简为当时县一级政府的部分档案,记录了当时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薄等资料。对了解当时的行政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发展轨迹

氏族聚落→城堡→都城→大都市→现代城镇

1.氏族聚落:居民以氏族为单位居位,四周以沟壑,目和为防野兽,这种聚落只是居住、休息的场所。

2.城堡:城堡是各氏族间争战的产物,居住已处于次要地位.此时城堡都较小.随着防御和居住两种性能的结合,真正的城市才出现.

3.都城:城乡差别显现,都城是政治文化军事中心.最高统治者距住在城中央.居民于其四周分布,城内外都有较多的手工业作坊分布.

4.大都市:城乡差别,城市人口众多,进一步扩大,城市成为工业中心.城市工业对全国有举足的影响.

5.现代城镇:城镇众多,城墙已非城市标识.他们之间已无本质区别,只是国家象征及不同行业的分布,与农村的产值比重缩小.

四、古文化的演进模式与阶段

1、原始文化——文明因素——古国——帝国+古国阶段:夏商周秦四部分并存+公元前3000年仰韶文化为母系氏族公社,后期的龙山文化为部族社会,直到秦统一后才进入民族阶段

2、氏族——部落——部族——民族+居住形成:氏族——小村落;部族——聚落+龙山文化:古城(用于战争)+部族文化:公元前2100年——古都;秦——大都城

五、夏商周部族与古代文化关系的探索

1、夏文化证据无法全部找到2、传统文明在河南一带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1“文化”作为一个概念,学术界定义很多,但大体上可概括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②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文明内涵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涵义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到较高的水平。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区别:文化多指群体意识,即人群中每一个体都具有的是非标准、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办事方法的主流部分;文明则多指人类的某一可以用文化、血源或地域来界定的群体,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实践所创造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方面的成就,具体表现如典章制度、经济政治措施与成果、学术思想、军事胜利等。简单地说,文化常指观念,文明常指受文化支配下所产生的实践成果。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物质及精神方面的表现,但非所有的文化都能结出文明之果,而任何文明都有文化的背景和基础。文化可以决定文明的命运,文明的程度可以影响文化的改变。文明与文化的区别文化和文明是社会发展过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

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

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

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一个褒义概念。

2 一、什么是文化?
广义文化,即通常说的大文化。从内容看,既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化自然的实践活动、实践过程,又指人类通过物质和精神生产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和化人,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人化”是指按人的方式改造世界,使外界事物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指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武装人、造就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广义的文化映视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从产生看,是以区域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对人类文化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从发展看,人类文化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人类进化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 
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乃至人自身的人化,其内在矛盾是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解决主客体的矛盾过程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狭义文化则是指排除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创造活动及结果部分,专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即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客观存在的,由政治、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化是一定社会集团典型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这一集团的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社会心理、宗教信仰等等内容。研究文化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须从大文化即广义文化的角度进行。 
二、什么是文明?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文明内涵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涵义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到较高的水平。
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人类整体守护着的文明是指广义的文明。 
文明是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内容上看,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主客体矛盾。主体在解决和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及人类客体的矛盾过程中,产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看,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人类群体,文化内容和生活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不同文明类型。从发展过程看,人类走出蒙昧和野蛮状态的“自在期”后,进入以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为标志的“自为期”,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尤其是阶级社会的终结必将步入“自由期”。 
其中的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
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体现了人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水平。 
-------------------------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 ,“文明”的英文是civilization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如下3种意见:
其一,文化和文明没有多大差别,甚至可以说,两者是同义的。 不少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持这种意见,尤其在19世纪,英法两国把“文化”与“文明”视为同义词,认为两者的意义几乎等同,如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把文化与文明连在一起,他说:“就广义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的丛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所获得的全部能力和习惯。”
其二,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广泛。
不少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后形成的。
尤其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文明是较高的文化发展阶段。如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Vere Gordon Childe)的《社会进化》(Social Evolution,1951)和克拉克(G. Clark)的《从野蛮到文明》(From Savagery to Civilization,1946)均持这一观点。
在最近几十年里,在英法这两个国家——英国更甚于法国,有以‘文化’取代‘文明’的倾向。”文明“似乎指一种较高级的,较发达的文化形态,或者较特殊地指城市文化。”在英法等国,比较喜欢使用“文化”
一词,虽然他们也曾经使用“文明”一词。
其三,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 有些学者认为,文明是物质文化,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
在20世纪之前,德国传统的看法普遍认为,文化包括人的价值、信仰、道德、理想、艺术等因素;而文明仅包括技术、技巧和物质的因素。如德国文化社会学家艾尔夫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认为:
“文化与文明的分别,便是文明是‘发明’出来的,而文化是‘创造’出来的。发明的东西可以传授,可以从一个民族传授到另一个民族,而不失其特性;可以从这一代传到那一代,而依然保存其用途。凡自然科学及物质的工具等等,都可目为文明。”“文化既是创造的,所以它是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民族性的表现,只有在一定时间与空间内,能保存其原有的意义,别个地方的人,如抄袭过去,总会把原意失去的。凡宗教、哲学、艺术等,都是属于文化一类的。”他所说的文明即是科学技术及其发明物,而文化则是伦理、道德和艺术等。 日本一些学者也持这一观点。如伊东俊太郎认为,文明是物质的,文化是精神的。两者应结合起来,物质丰富与精神充实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文明具有扩散的性质,文化具有凝聚的性质。

以上三种观点中,第二种较为符合事实,即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文明,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 “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文明较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秦代的兵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学使用最为普遍;而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作为物质文化的文明是累积的和扩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时期先后发明的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直到现在仍存在。而且,一项发明一旦公诸于世,便会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作为精神文化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等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非累积和凝聚的。
(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我们可以说“中国文明”,但一般不说“汉族文明”,而说“汉族文化”。这也说明“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包含多个文明。例如中国,并不仅仅有一个儒教文明,而是有三个主要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藏传佛教文明。
(6)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
(7)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如物质文明,变化最大;而表现在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则不尽然,变化缓慢。
(8)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例如,可以说酒文化、食文化、服饰文化,但一般不说“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饰文明”。
据上,文明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之内,“文明”与“文化”在词义上有些区别,在有些条件下可以替换,在有些条件下不能替换。

图片:
-----------------------
关于文化与文明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

“文化”是一个歧义极多、见仁见智的范畴,不同的文化论者对其规定和强调的层面各不相同。文化一词,在汉语中是由“人文化成”一语简化而来的。《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中国古代,文化指称的是人类对物质财富、道德修养、精神生活的创造活动及其创造的成果。
在国外,文化一词在英文中写作“Culture”,德文中写作“dieKultur”,二者都来源于拉丁文“cultus”这一词根。这一词根后来又演变为“cultura”。原意是土壤耕作、加工成果,后来引伸为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意思,指的是人对自然界的有目的的影响以及人对自身的培养、训练。
英美文化论者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往往与“文明”一词等同,不严格区分二者。例如,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他的《原始社会》一书中给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或文明(CultureorCivilization)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英美学者的文化观与英美实证主义的文化研究传统直接相关。在文化学研究上,英美文化论者注重的是对文化事实以及对文化要素的分析,他们着重揭示的不是文化的变化形态,而是已存形态;他们关注的不是文化的价值性、生命性和创造性,而是文化的物质化、形态化。所以,他们在谈论文化问题时更多的使用的是Civilization(文明)而不是Culture(文化)。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上,他们多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文化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致性,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文化问题并强调文化研究的客观性原则。
而德国则是思辨的历史哲学的文化研究传统,其代表是新康德主义和生命哲学。他们强调文化的精神性、价值性、生命性和创造性,强调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根本区别。例如,新康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李凯尔特在《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一书中就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区别作过深入的分析。所以,德国的文化论者严格区分“文化”(Culture)与文明(Civilization),其谈论文化问题时所使用的词汇是“dieKultur”。对于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德国历史哲学家、文化学家斯本格勒就曾指出“文化是活着的文明,文明是死了的文化”。这也说明文化是动态的、精神性的、有价值性和生命性的东西,而文明则是静态的、物质性的、形态化的东西。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概括说来无外乎两种,即广义的文化定义和狭义的文化定义。
广义的文化定义指称的是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主体自身的一切活动和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台湾著名学者余英时教授在谈论文化变迁时,曾有文化变迁“四层次说”。他说,“非常粗疏地说,文化变迁可以分为很多层:首先是物质层次,其次是制度层次,再其次是风俗习惯层次,最后是思想与价值层次。”不过,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三层次说”,即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即物的部分,制度文化即心物结合的部分,和精神文化即心的部分。物质文化通常被称为“文化的表层结构”,它变动不居、交流方便,是文化的各层面中极易变化的部分;制度文化通常被称为“文化的中层结构”,它是文化中最权威的因素,它介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规定着文化整体的性质;精神文化通常称为“文化的深层结构”,它最为保守,是文化的各层面中极难变化的部分,是文化成为类型的灵魂。物质层面的文化更富时代性,变化快;精神层面的文化更富民族性,变化慢。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它包括风俗习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认知心理、价值观念、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等等。精神文化属于文化的心理层面,或曰“心的部分”。
研究文化问题不能不涉及到人类的文明。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文明一般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全部成果(积极的和消极的);文明主要是指人类活动的结果,而文化还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及活动方式。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相比较的,文化实质上是人化。文化越发达,表明人的主体性越强,人类发展越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
文化的积极成果便是文明。而文明是相对于野蛮、愚昧和无知的,它表示和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序和开化状态。因此,文明是指文化中进步的、积极的、合理的成分的总和。文化进步的程度越高,社会文明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反过来,社会文明也就成为文化进步的衡量标志。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的思想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统一的整体,其中既有消极、保守、落后的封建主义的糟粕,也有积极的、进步的、合理的民主主义的精华。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必须运用科学而合理的评价尺度和价值坐标。只有站在当代实践、当代科学和当代文化的最前沿,站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交汇点上,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为现实的参照系统和价值坐标,运用文明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相统一,历史评价的尺度与道德评价的尺度相统一,生产力标准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相统一的多维评价标准,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全面的审查和评价,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命运做出科学而合理的历史定位和价值判断,从而才能科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的主要资源有:
第一,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华各民族的劳动人民富有吃苦耐劳、刚健进取、锲而不舍、反抗强暴、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和勤劳、善良、朴实、节俭的美德。这些精神和美德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继续弘扬和光大的。
第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科学的理性传统,有着著称于世的伟大的科学发明和创造,有着勇于发明、勤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必须的。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启蒙的、革新的、民主的、爱国主义传统和追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崇高理想。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反对空谈、崇尚实际,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空谈误国”,力图从历史时代所提出的迫切问题出发,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生的规律,提出治世之道,“思以其道易天下”。从《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五,“务实求验”、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战斗的无神论传统。这种唯物主义和战斗的无神论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可以作为批判粗俗的唯心主义和邪教组织的有力武器。
第六,丰富的辩证思维方式。英国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博士说:当古希腊和印度人很早就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适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则发展有机宇宙的学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也认为:耗散结构理论与西方传统思想不一致,而与中国研究整体的传统思维方式相符合。中国传统哲学虽然知性思维不甚发达,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辩证思维)却非常发达,这也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准备了条件。
第七,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崇尚天人合一,人际关系和谐的伦理思想。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贵”等的思想,具有普遍伦理的价值,对处理当今的环境问题和国际争端,对于今天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从而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先进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内容、要求和任务。在当今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且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当今中国的先进文化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它始终以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凝聚和激励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和动力;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观念升华,又对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反映和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团结和领导体全体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着力培育社会主义的“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现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是: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也是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之本。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我们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坚决反对多元化,这既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我们党所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得出的最深刻的教训。
第二,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时代的主旋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根本目的,因此,社会主义文化既不同于服务于封建帝王将相的封建主义的文化,又不同于服务于少数有钱人的资产阶级文化,也不同于少数人孤芳自赏的精英文化,而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大众的文化
第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三面向”的方针。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富有时代意识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和塑造适应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项基础工程。同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面向世界,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要站在时代的最前沿,高度重视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要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和合作,与国外文化进行对话,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与此同时也要坚持批判和抵制国外各种腐朽思想和文化的侵蚀。
第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人类历史上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时就曾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要很好总结”,他提出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批判、继承和吸取中国传统文化。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也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熔铸于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
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一)

  一、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
  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页
论文明与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
  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1944年3月22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110页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1944年10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1页
  我们中国是处在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情况中。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地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
  毛泽东:《中共中央给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贺电》(1949年7月1日),《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130页
  要安下心来,使我们可以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
  毛泽东:《中尼边界要永远和平友好》(1960年3月18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称得起先进的社会制度。
  邓小平:1977年9月14日会见日本新自由俱乐部访华团时的谈话,《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
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很大危险。精神文明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特别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和艰苦奋斗。这也不是抓一年两年的事,要一直抓到底。
  邓小平:1982年4月7日会见缅甸共产党中央代表团时的谈话,《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13—814页
  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没有理想、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行,精神面貌可以直接影响物质。
  邓小平:1982年8月10日会见美籍华人科学家邓昌黎、陈树柏、牛满江、葛守仁、聂华桐等时的谈话,《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38页
  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上,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是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充分认识到,两个文明建设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不成其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江泽民:《发挥我军的政治优势,大力加强军队的精神文明建设》(1993年12月18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73—474页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
  江泽民:《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97年5月26日),《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82页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9月28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9页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只有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才能为发展经济、发展先进生产力指引正确的方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江泽民:《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2001年12月18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0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8页
  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要提高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并全面推进文化建设。
  胡锦涛:《在广东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03年4月15日)
  始终高扬引导中国社会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我们才能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也才能有力地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对我国社会的渗透和侵蚀。
  胡锦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003年9月3日),《求是》2004年第1期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
  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1月10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51页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1月10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52页
  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1月22日)
  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是全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之举。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1月22日)
  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其中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就是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们精神文化需要更加旺盛,文化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1月22日)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0年7月23日),《人民日报》2010年7月24日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二、关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当作国民文化的方针来说,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并且我们应当努力在工人阶级中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适当地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教育农民及其他群众。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4页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709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工作者不能是例外。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2页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
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讨论文艺工作,也应该这样做。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页
  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1945年4月),《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1—332页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
  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在中国,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
  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1956年8月24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我们希望我国的知识分子继续前进,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逐步地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地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而不要中途停顿,更不要向后倒退,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页
  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1983年10月12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1985年3月7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我们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不放松,认真抓,就会有办法。对贪污、行贿、盗窃以及其他乌七八糟的东西,人民是非常反感的,我们依靠人民的力量,一定能够逐步加以克服。
  邓小平:《拿事实来说话》(1986年3月28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页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准确地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历来主张世界各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邓小平:《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1986年11月9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
  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怎样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1987年3月27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很多人只讲现代化,忘了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邓小平:《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1987年3月3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9页
  要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去指导理论、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部门的工作,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阵地,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9年9月29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6—627页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
  江泽民:《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1991年7月1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江泽民:《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1991年7月1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8页
  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从上到下的一切思想文化阵地,包括理论、新闻、出版、报刊、小说、诗歌、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都应该成为我们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
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决不能给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党的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以及危害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提供传播渠道。
  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6月28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277页
  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我认为,这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始终是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
  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2001年8月31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5页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宣传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妥善处理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问题,使社会思想舆论的主流更加积极健康向上。
  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0月11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2月5日)
  我们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会长期面对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活动。对这一点,全党同志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做到警钟长鸣。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2月5日)
  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工作紧紧抓好,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增强说服力和战斗力,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
  胡锦涛:《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2004年9月19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要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鼓舞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斗志。
  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10月8日)
  西方敌对势力的鼓噪,国内的各种噪音杂音,不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还会有。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有主心骨,要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抵御错误思想干扰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最根本的。
  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10月11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84—68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1月22日)

-----------------------------
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局势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要在新的形势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化的狭义理解,主要指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国际金融的一体化等等。广义的全球化的理解则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指人类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全方位的联系、沟通、交流和互动。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说过,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P276)一个社会系统,主要有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构成,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经济全球化不是孤立的,必然对政治、特别是文化发生重要影响,其后果必然反映在政治和文化领域。
二是信息化。电子计算机和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跨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把世界连成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文化交往,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文化消费模式。如果说,农业时代以犁和手推磨为特征,工业时代以蒸汽机和发动机为特征,信息时代则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特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交往的网络化和虚拟化,使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互联与沟通,是人类交往活动的一次伟大革命。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封闭的状态中都无法实现现代化。而且,任何国家和地区,要想再过从前那种孤立、封闭的社会生活也是不可能的。现代世界信息系统每天跨越时空向不同的国度和地区传播林林总总的文化信息,不管你意识到与否,每天早晨人们睁开眼睛实际上面临的是整个世界。现代信息系统几乎网络了人们的一切视觉和听觉器官,从而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使人们都成为世界的一员。
三是市场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和文化建设中来。为此,就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逐步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四是文化商业化。以商业、娱乐和消费为主要形式的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是当前文化传播的重要特征。比如磁带、光盘、卡通画,就具有可批量生产和复制生产进而广泛传播的特点。再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米老鼠、唐老鸭、可口可乐、芭比娃娃,其文化符号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快餐符号和玩具符号的意义。以标准化、大批量、可复制为特点的商业文化对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的影响,决不能低估。

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重大作用。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以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三个方面应当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其次,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在党的建设中,引人注目地突出了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再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发展经济,完善民主法制,而且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如果说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主流是军事竞赛,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主流是经济竞争。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可能是文化的竞赛。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对人类的作用,可能超越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乃至民族与国家。"一个人的思想风貌、精神境界、道德情操、认识水平、智慧程度、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脊梁,一个社会的秩序、公正和良知,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进取精神,一个时代的变革力量、开拓勇气、知识积储和道德素养等,都是文化及其作用所形成的后果,都是文化用自己神秘而万能的雕刀所精心雕塑出来的精神形象,道德形象,智慧形象与文明形象,都是文化的造化与赐予。"[2]我们应当以全球化为背景和观照,加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与责任心,在与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为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御腐朽文化。第二,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建立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第四,贯彻科教兴国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第五,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
面对着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从方法论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先进性与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毫无疑义的。在坚持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先进性的同时,也必须注意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人民性,离开了人民性和群众性而盲目追求先进性,就会使文化发展失去活力,失去对象。不仅人民大众的生活是文化发展的源泉,而且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与愿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出发点。
二是时代性与民族性。如何处理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关系,是五四以来围绕当代中国文化选择所展开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之一。面对世界局势的变动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文化保守主义者主张回归传统,复兴儒学。他们认为中国的出路就在于儒学的复兴,甚至认为二十一世纪就是儒学的世纪。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这是因为儒学本质上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它是与皇权政治、小农经济相生相伴的,是同今天的工业文明在总体上尖锐冲突的。儒学的整体结构随着它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瓦解崩溃遭到破坏,是必然的。儒家文化整体结构的破坏表明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形态对现代社会发生作用已不可能,当然,其局部功能并未完全丧失。也就是说,它在现代化建设中还可以发挥一些作用。比如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体制上的弊病与漏洞等原因,坑蒙拐骗,见利忘义的现象大量出现,而儒家文化则是重义、重诚信的。这表明,对于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儒家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具有一定的遏制负效应和纠偏的作用。但这决不等于是重新回到重义轻利,的老路上去。因此,即不能看不到儒学的这种作用,也不能将其无限夸大。不能一看到见利忘义,金钱万能,个人至上,就说还是要靠儒学来解决问题,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主要的还是要靠健全法制,以及法律观念、契约观念、公平观念这些现代的思想观念和制度,如果不是这样看问题,就不可能对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科学的评估与准确的定位。儒学不是什么万世适用的常道,农业文明的本质精神不可能成为重构当代中国社会的思想基础。当然儒学作为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对于未来人类面临的挑战有发言权的学说,并以其特有的人文价值在未来人类文化建构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遏止工具理性压倒一切,唯科学主义、物质主义泛滥方面做出其它文明所不可替代的特殊贡献。但是关于二十一世纪是儒学的世纪的提法,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三是继承性与创新性。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其中诸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治等,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仍然是可以借鉴的资源。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继承、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着重论述了民族精神问题,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激励和凝聚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世界大势和时代主题结合起来,始终立于时代文化大潮的前列。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传统,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扬弃与更新,才能永保青春与活力。因此,即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又不能全盘照搬,食洋不化。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历史的眼光,开放的意识,平和的心态,宽容的精神,借鉴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精神,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继承与创新是统一的。继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两者不可偏废。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四是主导性与多样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导性,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为此,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主导性并不排斥多样性,相反,只有在多样性中体现的主导性,才能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而离开了多样性的主导性,很有可能成为空洞的说教和僵死的教条。必须看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转型,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同质一元性向异质多样性转型。由于社会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传播方式也必然走向多样化,其中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发展令人注目。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绚丽色彩,这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反映和具体体现。
五是吸纳性与辐射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提高两个能力。一是吸纳兼容外来文化的能力,二是向外辐射民族文化的能力。形象地说就是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并举。近来,国内不少学者都谈到了这一问题。大家感觉到,现在拿来主义是重视了,但是送去主义则不够。中国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只有进入对方文化而非征服对方文化,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才有可能。今天,中国正在大量吸收西方文化,而西方并没有象我们一样大量吸收中国文化。自然现象中的水由高处往低处流,同样适用于文化现象,强势文化就是高处的水。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确实是全球化中的不平衡现象。如国际互联网上,英文信息占97%,法文占2%,中文只占千分之几。1993年中国图书出口总额仅为世界图书年贸易额的0.04%,几乎可以或略不计,与我国的大国地位极不适应。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辐射能力已是当务之急,任重道远,我们应当做出不懈的努力。
六是开放性与自主性。对外开放,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当今时代是开放的时代,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与当代中国的发展一样离不开世界。当然,讲文化开放,决不等于放弃文化的自主性和自主权。任何时候,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文化安全,都是不应忘却的。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仍然是世界政治秩序的基本单元,仍然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主权独立和平等原则仍然是建构未来世界秩序的基础。民族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极端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在全球化时代,个别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偏好,不得不让位和服从于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普遍价值。一定程度的主权让渡是必要的,发挥国际组织的功能,实行不同程度的全球治理是合理的。全球化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容置疑的客观大势,作为理性的民族主义,只有主动地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去,并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19038.html

更多阅读

和茶有关的人生哲理与古诗 和茶有关的词

馆友“wqhr”:您好!您的馆藏文章“和茶有关的人生哲理与古诗”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5年7月30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情感/人生”下“人生感悟”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360doc个人图

试论现代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七个方面 核心价值观文化墙

来源:集团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10-11-19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与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企业自身的特点相适应的,且与发展目标和企业发展战略一致的,也

马雅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关系(组图)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玛雅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和一种文明,在包括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这片山川纵横、丛林密布的热带土地上,玛雅人创造了独特而神奇的历史。玛雅是湮没于丛林中的巨大谜语,几乎没有什么渐进的

论河洛文化的基本特征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论河洛文化的基本特征*内容提要:与其他地域性文化比较而言,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河洛文化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和核心地位;在为进入世界文明古国创造条件的历史行程中,河洛文化又以自身的优势形成和创造了为中华民族文化所独有的基本特征

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郑和下西洋与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池敬嘉要想寻求证确的答案,首先得弄清楚动机。也就是,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历史的必由之路正如郑和所指出的那样:“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郑和的这句至理名言,既是他屡

声明:《论文明与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为网友天生帅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