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家方成 方成书法

漫画家方成 方成书法

-爱听相声的人都知道侯宝林,大师。爱看漫画的人都知道方成,也是大师。相声和漫画的核心是幽默,诙谐滑稽。听着看着,笑容可掬。无论开心大笑,会心微笑,懊心苦笑。反正笑了。有益健康之外,还许悟出些东西。所以人们喜闻乐见。侯大师和方大师是好朋友,侯宝林在世的时候,俩人来往得近乎直呢。他们认识的时候都不到40岁(侯比方大1岁)。一个说,一个画。都是让人笑。别人笑,自己也笑,新识也如旧交。有一回方成带同事记者采访侯宝林,两人告辞时,侯宝林对方成说:“还有点事,你先别走”。把他留下了,记者走了。随后,侯夫人王雅兰端出一盘咖喱鸡块。侯宝林说:“尝尝,活鸡炒的”。方成吃着和罐头的味儿一样,说“罐头吧”?王雅兰从厨房出来说就是罐头鸡块加土豆块。方成问侯宝林:“不是说活鸡吗?”侯笑了:“是啊,原来是活的呀。”方成常吃侯家菜,侯宝林也常吃方家菜。还常和钟灵、谢添一起吃。侯宝林有一块闲章“一户侯”,方成特意给画一幅像,题“一户侯”。侯宝林说“咱俩一样,你画漫画,那是平面的无声相声。我说相声,那是立体的有声漫画”。1992年方成建议侯宝林写自己的创作经验。侯宝林迟迟不动笔,方成替他着急。提议合写,得到同意。每天早晨带录音机到侯家去。俩人聊了一个多礼拜。方成有事去深圳,待了两月才回来。侯宝林得癌症,住进首都医院,没再出来。合作写书没能继续。成了二人的终生遗憾。侯宝林去世,方成比别人更加悲痛。为安抚自己的心,为对得起挚友,必须把侯宝林的相声艺术整理出来,方成起早贪黑写完了《侯宝林的幽默》一书。1999年,侯宝林去世6周年,方成81岁,这本35万字的书问世了。了却心愿,如释重负。也可告慰好友的在天之灵了。

方成先生,本姓孙名顺潮,祖籍广东中山。1918年生在北京。回老家住了几年。上小学时又来北京。早年跟大画家徐燕荪学习画国画。父亲失业,没能学下去。不然就成国画家了。1935年方老参加过“129”运动,那时在三中上学。个人志愿是当医生。在游行队伍里,提溜药箱,施行急救服务。队伍在石驸马大街口上,遭遇军警。方成后背挨了一刀,至今犹有疤痕。他画了一把沾满血的大刀,贴在校门口。写着“中国人的刀,哪国人的血?”进行抗议。这是他平生第一张漫画。高中毕业投考医学院,没考上。说他智商不够。他想,自己智力差。当医生出错,就人命关天,使不得。就退而求其次,当药剂师吧。考进了武汉大学化学系,摆弄起量杯试管烧瓶,和化学试剂打交道。向药剂师进军了。那是1938年,武汉沦陷,学校迁到四川。学校办壁报,他画国难题材的漫画。以利巴尔的名字发表,画过不少。1942年毕业。在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当助理研究员。初恋失意,感情波动,茫然出走。1946年漂泊到上海,举目无亲。无奈之下,重拾画笔。给报刊投稿。千里马撞上伯乐,《观察》主编储安平,慧眼识珠。一炮走红,歪打正着。从此正式以画漫画为业。1947年夏被《观察》杂志聘为漫画版主编及特约撰稿人。为躲避反动派迫害去了香港。1948年在香港参加“人间画会”,在《大公报》连载连环漫画《康伯》。1949年回到北京,在《新民报(北京日报前身)》当美术编辑。发表作品。京城有了名气。常被学校请去作报告。一次到女十二中讲演,跟学校教美术的女教师陈今言认识了。他主动邀约,她欣然前往。二人差六岁,一见钟情。1950年结婚,陈今言调到北京日报社。一段时间里,陈今言是全国唯一的女漫画家。也几乎是唯一的一对漫画家夫妇。后来经华君武介绍,方成到《人民日报》社当高级编辑。配合新闻每天都得画。抗美援朝时期,和形势同步,政治漫画。时间紧,9点新闻截稿,12点交画稿,仨钟头完成创作任务。有时还写文章。紧张忙碌,文章和漫画还都不失诙谐、幽默、洒脱的特色。获得读者好评。他有三块闲章。一块刻的是“挤而后工”,方成的经验总结。忙就挤,挤就多产。多产就多干。多干,熟能生巧。巧就是“工”,就是高水平。另一块刻“中山郎”,标明祖籍。还一块刻“我画我的”,不听闲言碎语,我行我素。

改革开放之初,他的漫画“武大郎开店”,轰动一时,尽人皆知。武大郎,潘金莲的老公。武松的大哥。两位家属,一个靓,一个帅。把武大爷比下去了,就以丑陋、矮小、软弱著称于世了。北京人口头上老挂着他,您听:武大郎养夜猫子——什麽人玩什麽鸟。武大郎卖赤包——人怂货软。武大郎叫街门——怂人到家了。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不用!方老笔下,武大郎开餐厅,当了老板。武老板招工面试。面对魁梧帅气的应聘者。摆手回绝。背景门上有对联:“店虽不大,惟我独尊:人虽不高,有权则灵。”横批是“王伦遗风”。王伦,《水浒传》里的人物。首任梁山寨主,心胸狭隘阴暗,妒贤嫉能,容不下人。林冲看不下去,所以有了“火并王伦”的举动。

1980年方成在美术馆办个人漫画展览。展出了“武大郎开店”。当年人民日报读者投票评选优秀作品,这幅画是唯一的漫画优秀作品。各报转载,流传开来,家喻户晓。至今人们津津乐道。

方成老,不是右派。文化大革命才被定为“漏网”右派。他捡个大便宜,少受十年煎熬。文革中,他和陈今言,夫妇双双被关进牛棚。他进人民日报牛棚,她进北京日报牛棚。方成被送五七干校,家属可以留京不去。陈今言说“你上哪儿我上哪儿”。方成说“这话我记一辈子”。全家被轰到了河南农村。林彪死后的1972年,才回了北京。文革结束,丢下十年的画笔,重新拾起。好日子刚开头。1977年和他相濡以沫二十多年的爱妻陈今言,撒手人寰。不到耳顺之年的方成,痛苦莫名。几乎乱了方寸。每天借酒浇愁,醉了什麽也不想,晕晕乎乎才能睡着。还有三个孩子哪!幸是朋友们关心备至。钟灵、丁聪、侯宝林都来,陪他劝他,送吃送喝。友谊情份,宽慰缓解着丧妻的苦痛。帮扶着他走出低谷。他又“我画我的”了。

都说他是漫画界的常青树。身体硬朗,笔耕不辍。他有养生诀窍?他自己说是,最主要的一条心胸要开阔,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心胸开阔很容易,有房住、有饭吃,什么都不发愁,什么都有了,很多事都能心胸开阔。还要经常锻炼,锻炼脑子、锻炼身体,主要是这些个。没别的。不让自己闷得慌,一闷得慌容易生病。容易发愁就容易生病,有功夫好好想,往开里想。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你一忙起来就没功夫念经了。没功夫念,不想它了。就不存在难念不难念了。天下太平万事大吉。除了写写画画,都没心没肺。要学会幽默,拿别人开心,也容别人拿你开心。骂你两句都听得下去。心胸开阔,大肚能容。接触面广,朋友多。安慰劝解别人,也解自己的疙瘩。找事干,不闲着,占着心。没工夫胡思乱想。没地儿搁乱七八糟。不是诀窍,是都明白的理儿。真正实行才有效果。他出门骑车,说一是锻炼;二是上车就有座。还写一首诗,三句半:“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画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

中国旧话说“仁者寿”。方老又提出“忙者寿”。都是至理。仁者爱人。忙者无暇。自然少思寡欲,心无芥蒂。生活得轻松欢快。能不长寿?

方老二十多年的离休生活,仍和上班一样。天天有工作安排。画画儿,写文章。接受约请承担一些工作委托。比如担任动画《兔侠传奇》的顾问,负责形象设计。对新事物的支持、参与,热心、热情、热诚。“不知老之将至”的老当益壮,令人感动钦佩。

方老读书多,底子厚。笔下妙趣横生。作画为文,不离幽默。给人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愉悦。潜移默化,推动社会。幽默是生活态度,是艺术方法。是社会的助力器和润滑剂。方老对相声,对漫画。对滑稽与幽默。都有研究,都有专著。幽默理论的探讨,对艺术实践,对学术研究。都意义深刻。一辈子都在“幽默”里摸爬滚打,老来研究幽默理论。亲身体验多,经历丰富。驾轻就熟,成就煌煌。已经出版的《幽默艺术》等专著二有63本。他自己还老说自己“笨”。知道怹的底儿了,怹“秀气”直呢。

1951年到人民日报社。过了一个“花甲”。现在还住人民日报家属宿舍里。同事和邻里都喜欢老头,说话聊天,不离幽默。老逗你乐。方成老身上值得学习的东地方很多,最主要应该学习他的生活态度,乐观、旷达,宽容、随和、平易。他幽默、睿智,大家风范。怕是学不来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吧。

引先生两首小诗,算结尾:

一位朋友非请方成老写字,盛情难却,只好从命。即席写了首打油:平时只顾作画

不知勤习书法

提笔重似千斤

也来附庸风雅

一次笔会,先生挥毫。没画好,欲撕掉重来。刚拿起,被一女士抢走。事后,千恩万谢请补下款。也补一首打油:

本来打算撕掉

无奈小姐想要

只好签字盖章

看了请勿见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19096.html

更多阅读

新传媒签4女新人徐彬方展发成抢手货? 方展发 爱丽 结婚

新传媒签4女新人徐彬方展发成抢手货?《校园美魔王》4位女新人签约新传媒,黄思恬最有机会出位!新传媒近日签下多达10位新人,其中包括4位出自选美节目《校园美魔王》的女生:黄思恬、胡姿羽、陈昱橌和洪凌。合约由今年11月内生效,她们皆

复旦前校长助理桑玉成澎湃发文声援贺卫方 贺卫方下场很惨

“里应外合”?--复旦前校长助理桑玉成澎湃发文声援贺卫方作者:吴非发布时间:2015-02-07 来源:乌有之乡字体:大|中|小澎湃新闻推出桑玉成,替贺卫方辩护;综合桑玉成的一系列学术著作我们可以看到,他正是在体制内一直与贺卫方“里应外合”的小

微感悟 掌舵同方17年陆致成给自己60.5分 沈东军 掌舵获

掌舵同方17年 陆致成给自己60.5分在他看来,从掌舵人到员工,同方主要拥有的是知识分子那种比较诚挚、比较敬业、比较理想的化的基因。掌管这么大一个集团多年,同方股份[10.00%资金 研报]有限公司董事长陆致成还是习惯性强调自己是一个

120家个人书法馆 书法家罗珊个人照片

为书法爱好者提供方便——白水清风齐玉新书法馆鞠闻天书法馆梁林波书法馆周伯衍书法馆杨龙培书法馆杨剑锋书法馆王兆会书法馆郜玉成书法馆杨剑书法馆顾工书法馆杨雯书法馆王为国书法馆陈建邦书法馆

风格各异的《草地上的午餐》之欣赏 毕加索 草地上的午餐

文/云林书童风格各异的《草地上的午餐》之欣赏                       近日,在《读者》杂志上欣赏了马奈的油画《草地上的午餐》和相关点评文章,对这幅油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即亦对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中的

声明:《漫画家方成 方成书法》为网友猫田喂山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