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65,申论55.6,总分120.6分, 行测和申论总分

关于职位选择
很多人都说考得好不如报的好,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确实每年都存在一些100多点,110多点就进面试,大把140+不进面。这是事实,也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可言。因为那些低分的大多是地域较偏或岗位较不热门,所以分数低有其合理性。我当时就问自己:那些岗位我去考,进的可能性非常大,但那样的岗位考进了我要去么?答案是否定的。所以不去纠结为什么有人这么低分进了这种问题。
报考职位还是有一定技巧的吧,具体我也不是很懂,就我考了四年,国考省考,最终报名人数来看,大概这条规律是成立的:限制条件越多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在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尽可能报那些限制条件多的岗位:两年工作经验、专业限制、学历限制(研究生不一定考得过本科生)、资格证书限制、党员限制等等。但这只是大概,会有例外情况的。考公每个步骤中都会有运气成分,想通了这点,你就不会那么纠结。
遵循限制条件多的岗位报名人数较少这个原则,不排除例外。
一、 笔试备考
第一年考的人备考过程要较长,但如果已经考过一回、几回,我觉得备考3个月足已,战线拉的太长人会疲惫,也不利于最终的复习效果。这三个月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各个模块突破
这一阶段分模块复习:数量关系、言语、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这其中又要细分:
1、数量关系中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先把数字推理的原理、方法掌握,数学运算分为行程问题、计算问题、植树问题、鸡兔同笼、同余问题等等,按题型分类,将每个类型的题目做透。我当时是先掌握这个类型题目的具体方法,然后将出现过这个类型的真题全找出来做一遍,再去网上把类似的题目能找到的全做一遍,真正做到“透”,做到后来即使你不懂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你已经很熟练地掌握了这个类型题目,以后再出现此类题目你不会再怕了。就像行程问题,我一开始很多不会做,或者解一道题要花很多时间,后来我下载了一个行程问题专项练习,大概150道题吧,我反复做了几遍,后来看到行程问题不会有害怕的感觉,反倒觉得亲切。要知道我以前看到行程问题可都是跳过去的人。在把一类题目吃透,直到看到这类题目很亲切,这个过程其实挺开心的,挺有成就感的。
数量关系是如此,其他几个模块也是如此,都要深入进去,吃透它。
2、判断推理
(1)图形题分为:形、数。
形:位置、旋转(整体旋转、内部外部分别旋转)、轴对称、中心对称等
数:线条数、边数、角数、面数、部分数、空间数等等;
(2)类比:似乎没什么方法。我是先用直觉做,没思路再用方法;有争议的题目还不少,搁置;
(3)定义:划出关键词、找出限定条件、定义与选项一一对应,多用排除法;
(4)逻辑推理:这个看起来难,其实不难。我是先掌握一些基础的逻辑知识,不用很深。肯前肯后,否后否前等,这些基础的逻辑要很熟练的掌握。练习的题目我买了MBA的逻辑推理,练过MBA的题目你会发现公务员的逻辑推理相对比较简单了,因为那个题干更复杂些,选项也有5个。做过那个题目你会发现像跑过3000米的人来跑1000米,会轻松很多。网上下载很多题目答案对不起来,可以考虑买本书练习。那本书的题目我记得我做了不只一遍,发现第一遍做错的题目第二遍做还是会错,第一遍做对的第二遍基本上也是对的,反复做了四五遍之后正确率跟速度都会上去。一些加强、削弱的题目会有一些争议,不要想太多,放掉那个题目,真正考场上有争议的题目不多的。其他一些推理型或有点智力推理的题目做做还是很有趣味的。整个行测都有趣味在里面。

3、资料分析:
一般高手资料分析是不允许自己错的,一个都不允许错。我碰到一个行测B卷考了90+的女生,她说自己是文科生中理科生,资料分析平时就养成不允许错的习惯,在考试那次也是全对。资料分析掌握方法之后确实不难,但要全对也实属不易。我觉得高手可以挑战全对,一般人就给自己定错2-3以内的目标吧。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般情况只允许错2个,较难时允许错3个。我平时练习的时候资料做的还不错,但考试那个很不应该地错了4个,其他题目错没那么难过,但资料错4个着实让我难过了好一会。
资料分析的准备工作:掌握各种速算技巧——差分法、直除法、选项题干结合法、简单选项入手原则等等。这里要着重讲一下,速算的技巧和方法不是看过、知道就算的,一定要切实地用到自己平时做题中去,在做题中体会、揣摩这个方法,形成自己使用这种方法、技巧的套路,只有平时练到成为一种本能,考试的时候才能自然地用上去;不然在考试这么高压的情况下你根本没时间去判断我是否要用速算技巧。
4、言语理解:
言语我一直不是很好,不误导大家了。
想提的一点是,浙江的言语理解比较特别,有标点、错别字、语病等,不是每年都有,但会在不同年份按几率出现一道、两道。虽然只有一道两道但也都是分数啊,不要看不起,东一分西一分,差距就拉大了。我当时按高考的出题思路来复习这块,把高考语文中涉及的标点等题目都找出来,各省的历年高考真题,练习、总结。包括比较难比较费时的连句题我也是参考高考语文复习的,我觉得言语中的这部分题目先掌握规律,然后练习高考题目,这几块跟高考出题思路都挺接近的,但比高考简单,因为高考考查知识点,公考更考查速度与能力。
言语总的分为选词填空跟片段阅读,我一直以来都是片段阅读正确率高于选词填空。片段阅读只要读得仔细点基本都能选出答案,不要想得太深,你要明白行测更多测查的是一种速度与反应能力,所以题目难度不会很大;选词填空更多是一种积累跟人文素养,俗称语感,很多过来人都说这部分提高很难,我也同感。
我下载了选词填空的专项练习,做了之后速度上稍微加快了,正确率没有特别大的提高,后来我就随它了。平时做卷子时,这部分校对答案的时候我只是对一下答案,不去看分析,我感觉看了也没用,这类题目还是比较主观的,跟人用词习惯什么的有关,所以这类题目要练习,是为了熟悉跟提高速度,而不是为了增长知识。
第二阶段:做历年真题
我买过模拟卷、真题,做多了,我发现很多模拟卷也就是不同年份、不同地域真题的组合,价值跟意义实在不大,所以我只做真题。我买的真题主要有:国家历年真题,从2006年到最新;各省市最新真题(这个很好很有用,强力推荐),浙江省历年真题,总之就是我能接触到的所有真题。我一般买卷子做,就那种16开的卷子,一份一份分开订,挺方便的,zg、ht我都买过,质量都还可以。之所以不推荐网上下载真题试卷是觉得下载过来有些题目跟答案对不上,还有一些答案错误,所以买试卷做更省时、更方便。
我所能接触到的真题我基本上做过好多遍,做到后来我发现——真题之间其实也有大部分重复的,有些是基本没变样,有些稍微换下形式。有一种“考来考去就是这些题”的感觉,我们复习“司考”的时候老师也说过只要把历年真题反复做5、6遍,做透,考试就差不多过了。行测也差不多这样,包括我觉得较难的数学题,也是差不多就那么几个题型,把所有真题都做过一遍之后你会发现那些题目即使你不懂,也会解,做多了也就懂了。
Tips:真题要反复做,做透。每星期要保证练两套到三套(这对上班族来说也挺不易的,全职的可以练更多),做题是为了练速度,掌握做题节奏,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擅长的模块,不擅长的模块,最合理地安排做题顺序。我的做题顺序是:言语——判断——资料——数学,B卷已经取消常识,我就直接忽略了。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是因为言语做了也不知道对错,又能在卷子发下来的时候多看几个,还能打开语感,所以放最前面做;做完言语语言感觉打开了,做判断中的图形、类比、定义、逻辑;做完这么多文字类的,做资料刚刚好,换换口味呵呵。并且资料的要对的多时间要保证。我数学部分最弱,放最后,数字推理跟数学运算都跳着做,也即看一眼会做的做,不会做的放着,把这25道题中你会做的挑出来做正确,有时间做其他较难的,这个时候大部分都做了,心态上会比较宽,不会那么紧张。如果一直死命按顺序做那些难题,虽然做出了一道难题,同时也失去了做其他很多简单题的时间。你要时刻记着:要在最短时间内争取解出最多题,是速度跟策略的问题。
至于行测题目是否做得完,因人而异。我没有做完过,但剩的不多,剩下的也是我不会做的那些数学题,但确实有高人做完且有时间多。我面试练习阶段碰到一个女生,行测90+,她的秘诀就是突破各个模块后,练整套试卷,练速度,她说练习一段时间后速度有很大提高,平时练习确保能做完,考场上都做完了。90+是这么来的啊,不过我想她可能是基础比较好,本身就反应比较快的那种人。举她的例子是想说明:速度在练习之后是肯定有提高的,行测题全做完的人是存在的。
第三阶段:查漏补缺,继续练,保持做题状态
第二阶段做题的时候最好弄一本错题本,把一些典型的、多次错的、不懂的题目摘录下来,错题本要经常拿出来做,分析自己错在哪,为什么会错,研究透彻了,下次遇到此类题才能做对,这也是我们提高的过程。
第三阶段临近考试,还是要继续做整套的题目,保持做题的节奏跟手感,状态很重要,行测一个礼拜不做就会有手生的感觉,并且做题也能减轻自己紧张、焦虑的心理。
以上是我对行测的一些复习体会,我觉得行测你只要时间花下去就一定会有提高,我第一次60+,第二次73+,第三次73+,第四次77+,行测你练了之后还挺稳定,题目在换,但考察的能力是一样的,所以分数也会比较稳定。这个不能算高分,但这些方法适合大多数人。


申论:
申论方法我应该不够格介绍。我省考第一次申论52,第二次62,第三次78,第四次65。前两次都属于没入门,第三次感觉写的一般,分数很意外,第四次给低了点,我觉得自己我的水平应该在68-70之间。之所以说这个,是想说明申论主观性还真挺大的,我考78那次没感觉自己写的有多好,字也一般。2013年我国考申论考过一回52(国考的52比省考的70要厉害,国考给分普遍低),那次写完真的有种入门的感觉。我看过钟君老师的视频,还是有一定帮助的。结合我之前看别人的经验谈,我感觉申论在一个字——“悟”!说得有点玄乎,但真是这样。先做真题感觉一下,然后体会方法,钟君老师的方法值得借鉴。
1吃透材料。以材料为根基,一切从材料中归纳、提炼、分析出来。这个道理我们似乎都知道,但真正吃透材料的人不多。考场时间紧张,我读材料是读一遍的,但读的很仔细,读的过程中就把问题、原因、对策都标出来,提炼出来,并在试卷后侧空白处用简要的词概括出来,为省时间我用W、Y、D分别表示问题、原因、对策。这样一遍梳理下来,你会发现材料讲了什么就非常清楚,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对策,读得自己虽然费时,但做好了一步,后面的概括题、对策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条理性、层次性。答案内容来源于材料,但一定是经过你提炼、加工的,而不是简单地摘抄材料,所以你的答案一定要经过组织,你最终呈现的答案一定要有条理、有层次、有逻辑,这也在考查你的分析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你自己看申论第一、第二小题的题目要求,你会发现我们经常讲却不放在心上的那些其实是题目的要求,题目规定答案要有条理、层次。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结构完整。这是申论的形式,也是很重要的。据说改卷很快,那么形式有时候比内容更重要。字写好的人大概真的很占优势,前提是内容不会特遭,就像女生长得漂亮优势。意识到这点之后我专门为了申论练过一段时间的字,还是有点效果的。练字帖,平时写字的时候有意识地把字写清楚、写端正、让人看着舒服。

整个笔试的备考过程有点像高考:痛并快乐着。很多人都说做行测还是有乐趣的,我很认同。在这个备考的过程中还是很有收获的。大脑运转会更快,思维会更敏捷,对时政也会更关心,收获颇丰。有人说过:考试前一段时间大脑急剧膨胀,吸收了很多,考完之后很有成就感,真的是这样,用心准备吧。

面试:
如我在开篇所说,看到面试名单的时候心情很沮丧,顿时down到极点的感觉,但还是怀着很难受很压抑的心情准备面试。
一、关于培训班
我2012年没有参加培训班,也没有学习所谓的套路,一切全凭自己的直观感觉上考场;今年我去上了一个培训班,怎么说呢,培训班的效果是有一点的,但不能把宝全押这上面,包括我们培训班的老师也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总而言之培训班效果是有的,但自己的努力才是核心。再者,培训班的收费模式通常是“进了全收,不进全退”,所以你就想着不进可以全退,经济上没什么损失,还可以在培训班上与很多考友一起练,互相鼓劲,报一个班还是受益。
二、 前期准备
在笔试结束到成绩公布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其实这段时间按可以先准备起面试的内容,或许你会想万一不进那不是白准备了吗(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事实上这样想是不对的,一则等到笔试成绩公布再准备面试时间会比较紧,二则任何一样东西学着总不会吃亏,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呵呵,这个面试技巧及能力好像也不算艺。但先看着总是好的,从时间上来讲你就比你的竞争对手多了,而且这段时间心比较静,容易学进去东西,即使这次没有面试机会,学着下次也会用。所以大大地鼓励大家笔试结束放松两个星期左右就可以着手看面试的材料了。
三、 准备阶段
我是先找资料看,逛论坛,看之前考友的经验谈,这个我觉得非常非常有用,从那些经验谈中可以学到很多,也少走很多弯路,而且应该多看几个人的经验谈,相信每个人的备考经验中都会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当然每个人情况不同所以要契合自己实际。
在前期我就把面试题型进行分类:综合分析,组织计划,情景模拟,主动性与服务意识,人际关系等几个大类(针对浙江公考),分完类之后熟悉每个题型,结合培训班套路之后总结出自己的套路,这个过程很重要。是整个面试复习的关键。培训班的套路一定不可以全照搬,我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就是有人几乎全按模板来的,有些题合适点还好,有点题根本就是生搬硬套,听起来就是培训班出来的且答非所问,这会给考官造成非常不好的印象。所以我坚持按自己的来,根据模板结合自己平时表达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自己的模板。在具体的答题的时候也要灵活,不要死套,有些题可能是要融合几种题型几种模板的,所以前期总结自己的模板的过程很重要,自己答题的套路要非常熟悉,在答题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灵活使用。
四、 组队练习
培训班有个好处就是把广大考生集合起来,且营造了一个较好的氛围,大家互相练习,要珍惜这样练习的机会。培训班结束离考试还有段时间,很多人表示在培训班上挺能讲的,回家了突然没状态了。所以坚持练习很重要,保持答题状态很重要。我们当时是3、4个人一起练,在一个会议室,由于大家还是在职的,所以只有周末练。在快考前一个星期,我们就请假全天练习。练习的时候整个过程按考试情景模拟,敲门、进场、问好、鞠躬、入座、答题、眼神交流、退场等。然后互相点评,我觉得互相点评这个过程还是很重要,其他人会帮你发现你自己没意识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虚心听取,有意识地改正,这样才能在练习中慢慢提高。比如我有两个很大的问题:经常低头看提纲、经常眨眼睛。这是练的时候大家帮我提出来的,后来我就尽量提纲列的简练点。对了,怎么列提纲也是有学问的,我以前傻乎乎地写很多字,既废时间也造成经常低头看题本的后果,后来我就学那些答题时很少看提纲的人,有个女生思考很快答题也很流畅,我看她的提纲:字不多,但写的很工整;只写关键词;答题时只要看到关键词就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我发现提纲写的精炼真的可以抑制频频低头看的问题。关于眨眼睛的问题很难改,但意识到之后会注意,也会慢慢地减少眨眼睛的次数。
这个练习的过程很很重要,如果你认真对待了,提高的成效是很明显的。
Btw:提纲里再补充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三道题都思考完了,回过头去看第一题,把第一题的思路再理一遍,然后把你开口要讲的第一句话写下来或者打好腹稿,一定要把第一句话完整地想一遍,这点很重要。开场顺利可以缓解紧张,利于后面题目发挥;且开场流畅会形成自己的气场给考官眼前一亮的感觉。
五、 考前心态
临考前相信每个人都会紧张,只是看你如何调适了。说实话我的心态是很糟糕的,由于与第一名巨大的差距,导致我培训班回来很崩溃。后来索性死马当活马医了,我就跟自己说反正差这么多,翻盘的可能性也很小很小了,全无后顾之忧,干脆全力以赴,如果没进我也不会有任何遗憾。因为我真的尽力了,所有我可以做的都努力去做了,不进的话也是天意,天意不可违,还有什么遗憾可言。
没有那种必进的想法,没有了后顾之忧,整个人会轻松很多,也更容易投入到复习中去。
走进考场前那段候后考时间:我再一次提醒自己——精神饱满,面带笑容,神情自如,落落大方;然后把各个题型的思路又理了一遍(由于前期准备工作较充分,这些思路已经非常熟悉了,回忆起来也是很快的);再一次告诉自己:按平时模拟时那样答题,就把待会的考试当做平时的一次模拟,没什么可怕的,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其他就不要管了。




关于答题内容的几个注意要点:

1、 流畅是第一位的
流畅的表达会让听的人比较舒服,磕磕绊绊就像磁带卡住,让人非常不舒服,哪怕你内容再精彩,表达不流畅成绩也是不理想的。一开始答题的时候做到流畅或许会比较难,但熟悉模板,练习次数多了,慢慢的你会发现答题越来越流畅了。
2、 答题有针对性,问什么答什么
这条原则也适合我们申论作答。题目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千万不要死套模板,答非所问。答非所问会给人水平低下的感觉。这也涉及到模板、套路问题,根据不同的题型我们总结了自己的模板,但这绝不意味着生搬硬套。答题时一定是以模板为基础,并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一定要切合题目。
3、 条理性、逻辑性
这条同样适合申论。答题有条理、有逻辑是高分的基础,也会带来很多好处。一是答题者知道自己在说哪个点,说过的话不会重复来重复去再说一遍,没有条理的人就是这样说来说去都是重复,讲的都是同一个点,这些都是无效分,还会给考官造成不好的印象,说话啰嗦,语义重复;二是只有符合条理跟逻辑考官才能有效地接收到你答题的信息,不然杂乱无章的你让考官怎么听?怎么抓重点?尽管你答的内容是好的,但没有条理跟逻辑考官听起来费劲,效果就是不好的。这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实生活中,谁喜欢讲话重复又啰嗦、重点抓不住的人?
在答题内容上能做到流畅、有针对性、问什么答什么,且有条理有逻辑我觉得就挺不错了。如果你是高手,可以出新,那是更好。如果你只是一般的选手,这个方法或许比较实用。以前听人说在考场上大部分考生表现都不怎么样,考官也是在草包中挑几个不那么菜的。想想也是,大家水平都一般又加上考场紧张,能发挥正常水平就挺好了。

关于形式:
面试形式重于内容?这个我不认同。2012年我参加省考面试,有过来人跟我说快到饭点了答题就要尽量简单,速战速决,考官已经没心思听你讲什么了。那次我进去出来7、8分钟左右吧,你想想7、8分钟内要思考要回答能答出什么东西来。成绩不理想是自然的,也是应该的,因为我确实答的不好。看过一些考生经验跟考官经验谈,我认为尽管快到饭点,考官也还是听内容,并按答题内容打分的,临近中午饭点或下午接近四五点的时候还是要从容思考,好好答题。
那形式重不重要呢?还是很重要滴,就像你一进去,考官都会抬头看一下,你的整体形象。所以进场的时候一定要精神饱满,一定要面带微笑。微笑真的是中很神奇的力量!女孩子要端庄大方,男孩子要沉稳,但都要具备年轻人的蓬勃朝气。这个过程要自然、自信、谦虚同时形成自己的气场。

此次国考行测65,申论55.6,总分120.6,不能算很高的分,但是有不少朋友问学习方法,就简单写了一下,顺便发到论坛里给大家看看有没有用处。我只是一个屌丝而已,付出很多努力才考了还可以的成绩,这个经验肯定不会对每个人都有用,所以如果觉得没用就不用管它。
很多人对公务员考试的题型都非常熟悉了,每次考试之前都会做不少的真题或者模拟题,如果你翻开以前做的题看一下,发现以前的水平和现在差不多,正确率基本上没有提升很多。以我为例,我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和训练,每个题型错的题的数量很稳定,

常识25个题错10左右,

言语理解与表达40个题错11个左右,

判断推理35个题错10个左右,

资料分析20个题错6个左右,

数学计算要是没时间做的话错的就没数了(当然现在基本上都能做完,15个题错5个左右)

。另外一点,有时候模拟的时候发现,做得快的时候,正确率并没有下降;有时候做的慢,正确率也不会提高,反而可能错的更多。
正确率差不多,错的也不算多,但是为什么一年一年的考不上,考不了高分呢?只有一个原因,做题速度慢,做不完!只要把做题速度提上去,肯定能得到很不错的分。所以要想办法把速度提上去,在一套一套的练习中,也能找到提高正确率的方法。只要能做完,肯定能考上,就这么简单的要求!
怎么提高速度呢?我国考前,大约做了35套行测的模拟题和几套真题,慢慢的摸索怎么样才能把所有的题做完。每一套都是按照两小时的时间练习,做不完也停下来,做完一套就对没做完的原因和错误率进行分析。这样一套一套,慢慢找到非常多的规律,也养成了快速做题的习惯。
一、我的做题顺序
第一部分

9:00-9:40:常识8分钟(8:57-9:05提前三分钟做题)+言语理解与表达35分钟(9:05-9:40),共40分钟;
第二部分

9:40-10:20:数学计算15分钟(9:40-9:55)+资料分析25分钟(9:55-10:20),共40分钟;
第三部分

10:20-11:00:涂卡5分钟(10:20-10:25)+判断推理35分钟(10:25-11:00),共40分钟。
我分成三部分做题,每一部分正好是40分钟。分开算的话,常识8分钟;言语35分钟(选词填空用15分钟,就是说9:20之前必须做完选词填空);数学计算15分钟(能做几个做几个,9:55必须停止,开始做资料分析);资料分析25分钟;涂卡5分钟(涂之前做的所有的题目的答案);判断推理35分钟。
二、每个题型的速度技巧。
1、常识。常识只用八分钟怎么做完25个题?这就需要读得快,选的快。读题的时候,很多题不用全读,只需要读最后一句问句就够了。题干很长但是对答案没什么用处。这样的题不少!但是很多还是需要读题的,即使读,也要快速读。选择的时候,凭第一印象,一下子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因为常识题基本上没办法分析,你不知道的你永远分析不出来。当然少数需要分析一下,不耽误进程。
2、言语理解与表达。整套试卷能否做完,关键就在言语理解能否很快的做完。这道题阅读量很大,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想在35分钟做完40道题,并不是很容易(当然是我的感觉)。要想很快的做完言语题,必须读的速度快,选的速度快。所以说,行测的根本在于阅读速度。
言语理解分成两块,选词填空和通过一段文字选答案的题型。选词填空很难做,我选择的时候,先看某个空最适合选那个词,然后稍微分析一下第二个空即可。主旨概括和意图推理题,快速读完题干之后,把感觉可能正确的选项做个标记,拿不准的回头看一遍做出最终选择。(当然做题的感觉很难描述的很准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需要在练习中寻找自己的做题感觉)
3、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我做了很厚的一本某T的模块宝典,目的是想去掌握很多的做题技巧,考试时能够很快的做出来,但是基本上是失败了。想要通过技巧做完所有的题是不可能的!15道数学计算中,大约有3、4道题能用到技巧,还不一定能想起来技巧公式,其他的基本上都需要认真的按部就班的列方程之类的计算。但是那3、4道能用技巧做的题目,如果对技巧公式非常熟悉,30秒就可以得到答案,如果忘记公式,5分钟也做不出来。所以,还是需要去掌握大约有20多个技巧类的题型。(20多个技巧有时间再写进去,最近比较忙)
如果想做好数学计算,还是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专项训练,专门训练做数学题的感觉,做得多了,考试的时候就会做得比较顺。
考试时候,认真的对待数学计算题,这也是我把它提到前面来做的原因。只要这一块做得挺不错,得高分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这15分钟的时间,肯定做不完15道数学计算,但是尽量去做,尽量做8个以上。碰到实在不会的,不要研究,马上放弃。对于题型熟悉的,必须做出来(这就需要平时专项训练时多做一些计算题)。
4、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我比较差的一块,我20分钟内无法做完所有的题,所以安排了25分钟时间。资料分析里面有很多很大数字的计算,并且难度挺大,让人头疼。我做了一本某T的模块宝典,正确率没提高,但是不太害怕这样的计算了。
资料分析读题有技巧,如果都读的话,会用很多时间,并且也没什么用处。我的经验是只读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并且把它划出来。这样能够非常迅速的了解每一段的主题,也不会用很多时间。然后马上开始做下边的5道题。做题的时候,就根据题干的意思去对应的段落找数据。遇到实在不知道怎么算的,就立刻放弃,当然这样的也就一两个。
5、判断推理。这个题型包括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和逻辑推理四块。这个题型不算难,只要通过专项练习,肯定能在30分钟左右做完。
图形推理10个题,5分钟做完。十个题里大部分是普通的数量规律,至于哪方面数量的规律,必须通过平时的练习才能很快的找到。如果发现不是数量规律,马上去考虑对称轴、笔画数、曲直线、开放封闭规律。
类比推理5个题,2分钟做完。比较简单。
定义判断和逻辑判断都是10个题,各用10分钟做完。必须快速读题,快速选择。选择的时候,尽量不要过于纠结,迅速的做出选择。碰到纠结的就像言语理解一样,先选出感觉可能的选项,再根绝题干分析一下。

结束语:通过一套套的真题或者模拟题的练习,争取每一块都能很快的做完。上面的时间安排是针对国考题型的,对于省考可以稍微调整。

关于专项练习的方法


行测共有五个模块,如果对题型及其技巧不熟悉的,可以在整套练习之前通过专项练习寻找属于某一个模块的技巧和感觉,练习怎么样才能快速阅读和选择,怎么样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做完这一块内容。每个模块的练习方法不一样。
常识。平时练习时不需要定下8分钟做完25道题的规定,只需要多看看就行了,在于多积累,我看了很厚一本常识,做了很厚一本宝典,做了几十套试卷,也没很大的用处,因为根本记不住,但是能达到中等水平。
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若35分钟做不完40道题,必须进行专项训练。可以找一些真题或者模拟题,在一段时间里(我用了五六天好像),只做言语这一块,并且掐时间,一遍一遍的联系中,思考怎么样才能在35分钟内做完。判断推理也适合这个方法。
数学计算:可以大量的练习一下,不必掐时间,主要是找做题的感觉,在考试时碰到某个题型能快速的反应。
资料分析:也可按时间来训练,25分钟内做完4篇资料分析。
专项训练是基础,只是为了掌握题型和其中的做题技巧,大量的做成套的题才能慢慢的找到怎样做完的感觉,才能将学到的技巧用到考试中去。只要有时间,就一天做一套,白天没时间,晚上可以抽俩小时做上一套,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这次国考申论考了55.6分,有的朋友说考的还不错,我觉得属于中等,正好符合我的预测。那我就写写我在申论上的学习经验吧。
在这次国考以前,申论对我这个学数学的来说是非常头疼的,很多时候都做不完,作文写的乱七八糟的,更别说做好了。平时也很不愿意去主动的学申论,老是觉得申论没什么学头。这次国考前,认认真真的做了不少模拟题,加上以前做的,得有20套以上。这才发现申论必须通过做题才能找到规律,不然永远都是浑浑噩噩的。
我没看过很多申论经验,因为很厚的申论书我也看不下去,做题方法也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很快忘了,只有通过做题才能掌握真正的做题技巧和方法。做完题之后,与参考答案比对,寻找不足,慢慢的就体会到怎么样才能答得更好了。
一、我的时间安排。
第一部分:阅读20分钟(2:00-2:20);
第二部分:小题60分钟(20+20+20,每个小题20分钟。2:20-3:20);
第三部分:作文70分钟(15分钟打草+55分钟书写,3:20-4:30)。
二、每一部分的技巧
1、阅读。国考阅读量大,给定时间是40分钟,但是千万不要这么实在,非得40分钟读完,这样后面做题会非常紧张。不要过于认真,必须练习20分钟左右读完,很快阅读速度不会影响你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阅读过程中不要划太多,感觉很多有用的都划上的话,很影响阅读的速度。我都是用一些特殊的符号快速标记,比如用“√”表示对策,用“?”表示存在的问题,用○表示原因,用☆标记很重要的观点类的句子,这样的话就划的很少,阅读速度提升很快。
2、三个小题。三个小题各分配20分钟,当然第一题一般15分钟就做完了,第三题往往25分钟左右做完。
国考行测65,申论55.6,总分120.6分, 行测和申论总分
对于这三个小题,包括概括题、分析题和公文写作题。不管是什么题型,回答的时候百分之九十五的情况下,都要认真的分条去写,一条一条的对齐(当然有特殊情况)。这三个小题的回答内容很多都能在材料中找到,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往上写。10分的题,一般写4-6条,也就是4-6个得分点;20分的题,一般需要8-12个以上的得分点,可以有五六条,但是这五六条要包括这么多得分点。
公文写作题,大家要重视一下,平时要练习练习,格式很关键,通过做真题模拟题练就行,也可以看看专业的书。
这次国考申论考完收卷的时候,我看到附近不少考生的小题20分的题只写了3-4条,内容写的不少,但是肯定不行。大家可以做模拟题或者真题的时候,做完看看参考答案,很多都是分的一条条的,很清晰,得分点一目了然。
另外注意一点,就是字数。每个题都有字数限制,不要写的太多或者太少。我是这样做的,我先看看一行能写多少字,然后自己的答案有几条,每一条大约用几行,这样就很好的避免了某一条写的太大或字数不够的问题。
3、作文。作文打草15分钟,写作55分钟,肯定能顺利的写完。申论作文分为政论文和策论文,在看到题目之后,心中必须确定要写成政论文还是策论文。
打草,要确定中心论点,各个分论点以及挑选出文中能够用到的材料以及整个文章的结构。
我刚开始很难确定中心论点,其实大家要注意,中心论点百分百来自材料中,只要知道这一点,就很好找了,前边用☆标出来的很多观点型的就能找到。分论点一般写三个,至少有两个必须从文中找,并且分论点要对称起来。这样框架就出来了。
框架出来之后,大家要注意写好细节,这个大家看看一些国家的政治文件,就能很深刻的体会细节怎么写。比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写出这个分论点之后,后面的细节必须体现怎么加强。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一点。
其实只要知道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都来自文中,申论文章就很好写了。
最后还是字数的要求,第一段150字左右,第二段150字左右,每个分论点段200字左右,结尾150字左右,每一块需要几行,在试卷上用笔点一小下,自己能看清楚就行,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字数了,当然多一行少一行的无所谓。
结束语:其实所谓经验,即使你看了,不去练习,肯定对你来说没什么用处。只有通过真正的去做题,才能够变成自己的做题习惯,变成自己的东西,分数想下来都很难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19120.html

更多阅读

国考行测65,申论55.6,总分120.6分, 行测和申论总分

关于职位选择很多人都说考得好不如报的好,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确实每年都存在一些100多点,110多点就进面试,大把140+不进面。这是事实,也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可言。因为那些低分的大多是地域较偏或岗位较不热门,所以分数低有其合理性

国考资料分析“求增长率类题目”及速算技巧 乘法速算技巧

  在“行测资料分析到底考的是什么?”一文中,我们讨论了资料分析题目的考查方式主要是三大类,即统计概念类、特殊题型类、送分题。而且绝大部分题目考查的都是统计概念类。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一下国考资料分析中“求增长率类题目” 的

曹长远:2010年国考申论市地级 第二题答案解析

2010年国考申论(市地级)第二题答案解析本文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公务员考试快速通过教程》。(二)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20分)要求:(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2)条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2015年国考职位表下载安徽省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网关注2015国考最新动态,提供2015年国考报名时间、2015年国考报名入口、2015年国考职位表等重要信息。 2015国考报名入口      2015国考职位查询系统       2015国考报考条件解读

声明:《国考行测65,申论55.6,总分120.6分, 行测和申论总分》为网友老妖哥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