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图)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图)

孔子,儒家思想创始人,中华民族文化大成者。

----诸葛长青

翻开中华历史,品味历史文化,我们总是深深感动。

走进曲阜,走进儒家思想,我们感叹孔子等先辈的无私奉献。

诸葛长青认为,作为中国人,作为教育者,应当了解孔子、了解儒家思想、传播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体系,不仅仅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弟子规、春秋、易经等这些基本的经典,更重要的的是胸怀天下、文武双全、造福苍生、传播国学的“火种”情怀、“奉献”精神。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用一生给人类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财富。

我们要学习孔子的奉献精神,他为中华民族传播国学的精神,为了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孔子思想,永远彪炳史册。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华夏族,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修订《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指出:孔子不仅开创了儒学,也开创了易学。

儒学的经典包括诗、书、礼、乐、春秋。马王堆帛书易《要》篇说“得一《易》以群毕。”是说六经中,其他五经的精华都囊括在易经的损益之道里了,《易经》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这是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有人总结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总结四句话:一、有教无类,二、因材施教,三、启发诱导,四、为人师表,五、学思结合。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号称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为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翻阅历史,诸葛长青发现,今日中华文化,一大部分都是孔子弟子们传播下来的。感恩孔子。他的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治学方法,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一、孔子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

1、在孔子“三十而立”前后,大约在他三十至三十五期间。

2、在孔子于鲁昭公二十七年自齐返鲁之后到仕鲁之前,也就是他三十七至五十岁期间。这一时期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弟子遍及齐、鲁、楚、晋、秦、陈、吴各地,同时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注意。

3、孔子晚年,结束长达十四年的外出传播生活,自卫返鲁,从他六十八岁到七十三岁去世,孔子进行了他最后五年的教育活动。这期间他删定六经作为教材,使教学经验进一步系统化,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由于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并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因此,从孔子去世后第二年开始,孔子就不断受到祭奠和追封。孔子的封号从汉平帝时的褒成宣尼公逐渐提升到唐玄宗时的文宣王,以及清顺治时的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作为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并经过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这些主张,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独立的教育体系。

诸葛长青研究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思想,大家一致认为,孔子的教育思想,超越时代、实际实用。具体包含五个特点:
(一)有教无类

诸葛长青认为,孔子收弟子精神,和佛祖释迦牟尼佛、道教老子一样,只要你愿意来学习,都可以学习。这就为人类培养了许多人才。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类应作种类、族类、类别解。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庶鄙,不论种类、族类,“宜同资教”。

孔子也在其一生的教育中实践着他的这一主张,孔门三千弟子中,既有拥有很大权力和财富的贵族子弟,又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贾之人,又有劳动者,甚至有人还曾经为盗,所以荀子也说孔门多杂。

《吕氏春秋·劝学》说:“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实无不可”,这也是“有教无类”的真正含义。

(二)因材施教。

诸葛长青:孔子教学,根据弟子性格不同、脾气不同等特点,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教学。

譬如,性格急,孔子就说你要“三思而后行”;

如果性格慢,孔子就说你要“立刻行动”。

诸葛长青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符合天道。

伟哉孔子,一位令人佩服的好老师!!

教学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活动,它的教育对象是各个不同的有着独立意识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学活动中不能用同一种方式、方法同时教育好所有的受教育者。孔子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点,并创造性地施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并不说孔子要把人分个三六九等,而是说孔子能够正视学生资质上存在的差异,根据学生自身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有选择地施以不同的教育。

《论语.先进》中记载:

冉求做事好退宿,胆子小,如何教育?

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果断,想到了就应马上去做;

仲由胆大,欠考虑,如何教育?

孔子怕他冒失惹祸,就教他遇事要退一步想,孔子就是用这种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完善弟子们的德业修养的。

(三)启发诱导。

诸葛长青:孔子用自然的方式教学,不是强行填鸭式教育,而是通过打比喻、提问引导、大家自由发言、座谈交流、外出踏春等等。今天看来,令人仰慕不一。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说,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采取灌输的方式,而应该以学生为主,在学生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时再开导他,在学生想表达自己思想而苦于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启发他说出来。

另外,如果学生仅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而不能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就不要勉强教下去了。

这总的精神体现了孔子务实和对每个学生认真负责的教学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为人师表。

诸葛长青:孔子谦虚谨慎,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主张学生可以超过老师,这种境界令人赞叹!!孔子,伟哉!

孔子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可以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孔子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回答情况的书。教学相长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勇于放下架子,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不足,敢于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并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实际上,“诲人不倦”是要以“学而不厌”为基础。另外,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中体现的师生平等观,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五)学思结合

诸葛长青:孔子读书要灵活机动,不能死读书,要学习、思考实践相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就是要占有知识材料,“思”就是对看到的知识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孔子认为,要使一个人成才,就必须通过培养,使他既善于占有资料又勤于对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教好学生。
关于孔子学思结合的教学方法,清初王夫之曾说:“致知之道有二:曰学,曰思,……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愈远,思正有助于学。”(《四书训义》卷六)

举一反三。孔子提出的一种演绎类推的学习方法。《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闻一知十”(《公冶长》)属同一性质的类推方法,这一方法更明确地限于由已知到未知的同类相推。孔子认为,只有掌握了这种学习的方法,才能有效的对知识进行学习,才能“君子不器”。
谦虚诚实。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述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学习中要善于向比自己差的人学习比自己好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对待知识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不会装会,要养成谦虚诚实的学习态度。
三、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的人。

在他之前不农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讲学为职业并以此谋生的人是不为我们所知的。孔子早年虽也“尝为委吏”,“尝为乘田”,但自从“大夫之后”,大收学生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教师这个社会阶层,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孔子第一次明确主张了老师的专职性,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四、孔子的教育目的

诸葛长青:孔子培养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立足点,以“培养圣贤、君子、中华未来栋梁”为终极目标。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并极力寻找弘道的机会,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

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说:“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孔子对提倡“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

如果要选用人才,孔子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很有代表性的。

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政治,改良社会政治,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反对了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成为当时积极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五、孔子的教育内容

诸葛长青:孔子的教学,以“文武双全、博学多才”为内容。

《论语.述而》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够确切的说法。刘謼南说:“夫文与行,固为二物,至于忠信,特行中之两端耳,又何别为二教!”指出忠信二而实一,是正确的。从孔子教育的目的上看,他要培养的是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和谐统一的君子,所以,他教育的内容也是德才并重,既加强道德教育也注重知识教育。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图)
(一)道德修养。诸葛长青认为,孔子把道德修养作为第一,是对中华民族负责。连子路这样的性格粗暴的武林高手都拜服在孔子门下,真是令人敬佩。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根源啊。道德修养是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即所谓德育。孔子的德育最主要的内容是“仁”。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但不外是“爱人”这个总原则。他同时还提出孝、悌、忠、信、勤、义、勇、敬、诚、恕、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等一系列具体概念,丰富发展了德育的内容。
孔子在德育的方式上,十分注重实践,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在研究孔子德育主张时,匡亚明先生说:“道德行为是检验道德认识是否明确、道德情操是否高尚、道德观念是否坚定的试金石,是品德修养进入躬行实践的最主要的环节。”(《中国历史是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二)文献知识。诸葛长青认为,孔子让弟子们学习文献知识,不仅为了个人事业,也是为中华民族留下一些文化的火种。感恩孔子。在文献知识方面,孔子主要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教授学生。对于“六艺”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礼记?经解》引孔子的话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致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诗》即《诗经》,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在当时主要用于典礼、应接和赋诗言志等方面。孔子认为学《诗》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不学诗,无以言”(《季氏》),把诗教当成修养道德,陶冶性情,建功立业的主要手段,并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乐》是孔子教育中一项重要教材,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理论、音乐审美、音乐功能等内容,是孔子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书》又称《尚书》或《书经》。现在所见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由《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拼合而成,共二十九篇。《书》是孔子的教育体系中培养从政人才的政治课本。
《礼》是现存礼书经东汉郑玄融合“古”“今”两派后,定型为三种,即《周礼》、《仪礼》、《礼记》。《周礼》讲各种官制,《仪礼》讲各种典礼节仪;《礼记》讲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易》又称《周易》,讲解事物变化。《周易》以八卦为纲构成体系。基本符号“―― ”(阴爻)和“— ”(阳爻)两种,再由“―― ”和“—”三三组合,而成八类,再将八类两相重而成六十四门。关于《易》的传统说法是:伏羲作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翼,但未必全部可靠。孔子晚年专研过《周易》,并以《易》教授弟子。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记载了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后世有《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和《春秋左传》阐释它。孔子晚年专注于修编《春秋》,他曾感叹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包含了孔子的社会政治理论,是孔子对学生进行政治和历史教育的教科书。
(三)体育锻炼。诸葛长青认为,孔子文武双全,自然不愿意弟子们软弱无能。文武双全,才能运筹帷幄,临乱不惊、决战未来。孔子除教授书本知识外,还以一些技艺为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射”和“御”即属此类。“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是当时上层社会对士阶层的要求之一。

附录: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本文参考资料:曲阜孔子教育思想网络资料、诸葛长青儒家思想研究)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东方琉璃药师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虚空藏菩萨。
福生无量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耶稣基督。穆罕默德。
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三界十方一切神仙。
古今中外一切圣贤。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诸葛长青国学五合一微信平台

(zhuge896)可以通过zhuge896加入或者扫描加入
诸葛长青国学五合一微信公益平台,欢迎喜欢国学的有缘者加入。共同研究国学、传播国学、实践国学。诸葛长青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的有缘者富贵吉祥!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的有缘者富贵吉祥、天官赐福、事业腾飞、财源广进!更多关于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素食、国学、放生、素食、施食等文章,请看诸葛长青的新浪博客专辑文章:1、改运方法:反思忏悔、止恶行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dxua.html2、改命运:孝父母+五合一+自强不息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ujl.html3、如何忏悔:忏悔仪轨忏悔方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i.html4、诸葛长青忏悔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4_1.html5、诸葛长青放生仪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0i4tz.html

6、诸葛长青放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9_1.html

7、诸葛长青施食仪轨(文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0n2fl.html

8、诸葛长青施食仪轨(图画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ree.html

9、诸葛长青施食仪轨(视频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uygr.html

9、诸葛长青施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_1.html

10、施食提醒:添加大佛威猛金刚神咒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h0d.html

11、施食回向地狱:怎样回向地狱众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5.html

12、施食提醒:施食可以回向天庭: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sij.html

13、如何念佛:念佛仪轨念佛方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h.html

14、诸葛长青念诵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5_1.html

15、诸葛长青佛家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6_1.html
16、
诸葛长青素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2_1.html

17、诸葛长青道家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7_1.html

18、诸葛长青儒家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5_1.html

诸葛长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19749.html

更多阅读

程颢的教育思想803 游月陂 程颢

第803篇: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研究·程颢的教育思想逍遥行者2011年4月15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文化自然是源远流长。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学一直是主流,也就是儒家思想。所谓儒家思想,即是指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延续

浅谈张雪门关于见习实习的教育思想

浅谈张雪门关于见习实习的教育思想文章摘要:张雪门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将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学前教育这片神圣的事业上,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有对于教育目的的划分与思考、幼儿园行为课程的研究,而最有影响意义的思想莫过于对于幼

孔子的隐逸思想 孔子的思想

·谈到避世思想,不能不提的一个人就是孔子,历史上避世思想的首次提出,就是从孔子开始,而其一生,也彻底得用行为阐述了避世思想的内容与原则,下面我们就从孔子来讨论避世思想的产生发展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孔子历来都被看成是一个

韩愈《进学解》中的教育思想 韩愈的进学解

韩愈的《进学解》是关于如何学与教的论述,其中也用比喻方式,阐述了人材的选用与发挥作用的问题,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见解,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论怎样学习《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说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第三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采编:张晶 出处: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科所 发布日期:2011-10-25 阅读次数 345第三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按几何图形排列着一行行简陋的课桌,紧紧地挤在一起,很少有移动的余地;这些课桌的大小几乎都是一样的,仅能够放置

声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图)》为网友带花旳蘑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