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影评 大红灯笼高高挂电视剧

一身女学生装束的颂莲来到了一个古堡式的大院乔宅。颂莲是被财迷的继母嫁给了这里做第四房太太。几位太太和丫鬟们争风吃醋,这乔宅里就生出了许多争风吃醋、是是非非来。三太太与乔府医生高先生偷情,被二太太告发,在楼台上的小屋里被害身亡。涉世不深的颂莲想用假怀孕来博得老爷的宠幸,被小丫鬟告发,失去宠幸的颂莲在乔家大大小小的算计下疯了。第二年,乔府大院又娶进第五位太太……

《大红灯笼高高挂》并没有一开始就揭示恐惧,退学的女大学生象林黛玉进大观园一样,嫁到了豪门大院,一步步观察着这个财物丰腴的家族。当她意识到恐惧的时候,她就疯了。影片的老爷一直没有出现正脸,仿佛没有存在,但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背后的黑暗势力就发挥作用。影片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有些相似,黑暗势力无处可见却随处可见,随时可以致人于死命。在这部影片里,张艺谋已经少了许多热情,而是多了很多勾勾搭搭偷偷摸摸的细节,对于黑暗势力也显示出无可征服的恐惧和冷静,让那些人物自生自灭。一方面《大红灯笼高高挂》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结构进行了批判,一方面也继承了部分鲁迅对中国社会黑暗势力的恐怖手段描画。这可能主要归功于小说原著和张艺谋邀请的一些理论界人事参与。影片具有很强的象征和寓意,在那个时代表现了人们的某种心情。对于过去的封建势力灭杀人性和生命的行为,都被他放到了黑森森笼罩着的封闭的院落。在无处可逃的空间里,巧妙的展示着深层的寓意。而大红灯笼这个中国传统的象征物体,不是代表着希望,而是暗喻了被控制着的人性和权力人物的存本片获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之一;意大利第四十四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国际影评人学会大奖、天主教影评人协会大奖、金格利造型特别奖、艾维拉诺塔特别奖;获美国第六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意大利全国奥斯卡"大卫奖"最佳外语片大奖、最佳外语片女主角提名(巩俐);意大利米兰电影协会颁发观众评议本年度最佳外语电影第一名大奖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坚持了没有看一句别人对《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评价,因为我不想我的文章里面混有别人的想法,哪怕是一丁点儿。学生才识疏浅,象我这样的人,被鲁迅老先生称为“小溪”,小溪就是小溪,要是硬巴巴去海里套个龙王来养,即不自然也不符合生态平衡的发展规律。因此学生在这里给老师先打个招呼,统揽全文,虽没一个鳞片、半个犄角,也别怪罪,因为这儿是小溪,捞出个泥鳅就相当不错了。

其实学生对《大》片久仰以久,因为从小就跟着爸妈在电视里看过台湾电视剧版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由于几个演员面熟,一度以为这是琼瑶阿姨的催泪片子。长大一点儿,自己从图书馆借了本苏童的《妻妾成群》来看,真是越看越郁闷,越郁闷越想看,没用几个小时就一口气看完了,觉得人活着,特别是女人活着,真没劲儿。好在还是十七八岁的年纪,特别会幻想,合上书,马上又投入到编织白马王子的梦中去了。

干瘪圆心陈左迁按理儿,要讲《大红灯笼高高挂》,就得先对一号主角颂莲评头论足一翻,可我觉得这样不好,因为颂莲虽是主角,但也只是陈左迁的一个太太,还是先把这个剧种的唯一权威人物陈老爷介绍好了,才有可能让各位看官对剧情的发展大致有个数儿,以他为圆心,就算几房太太再是如何有自己的个性神通,都得围着这圆心转悠。

先说《大》里的那个陈左迁吧。说实话,我可真佩服张艺谋的拍片手法,这么重要的一个圆心人物,在长长两个小时的电影中间,竟然连个正脸儿都没露!对他,拍的不是整个后脑勺儿就是大半个后脑勺,难得来个正面,却远远地躲在阴暗处念台词儿(我怀疑他是不是背不出台词,这样可以偷懒拿张纸念观众都不会发现)。

但所幸的是,影片中的陈老爷和原著中的陈左迁没什么变化,几乎是没有变化,人物形象都是“五十出头”,家材万贯,还有干瘪穿着旗袍。对几个太太其实也还算是比较疼爱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瞧大太太,他是惹不起的。二太太,虽是半老徐娘,但陈对她还是挺照顾的,没有怎么冷落,可能也是由于她“会笼络汉子的心”吧。三太太经常给他脸色看,但陈老爷还是惯着她,宠着她,要不是她脾气太崛,可能还轮不到颂莲进门呢。四太太刚进门,陈对她的好自然不用说。只是事情总不能如他的愿,尽管娶了四房太太在院里,却没有一个能顺他的意。本分的不貌美,貌美的不本分,他做为一个有权的男人,也真是可怜到家了。

千年古董大太太大太太的名字叫毓如。一听就知道是个大门户里出来的千金小姐。想毕当初和陈左迁是门当户对,甚至是比他更高一筹的人家出生,嫁妆是绝对不少的。还有一条,她比陈老爷大,至于大多少,无从考证,只能从颂莲对她的“她该有一百岁了吧”这句评价里发挥想象空间了。人老而无欲,除了身份显赫,膝下又有一个成年的儿子做靠山,纵观全片,她算得上是一个当时成功的妇女形象的代表了。只是在电视剧里的毓如虽然也不年轻,但装扮起来也没像是奔百岁的人,倒和清朝剧里的老佛爷差不离。在这里我要对台湾的艺人做出批评,虽然美化演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也不能把女演员个个都打扮成天仙美女,否则让人看了眼花缭乱,造成人物角色失真,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亦蛇亦蝎二太太,二太太可真是个厉害人物啊,说实话我都不想多评论她,否则她要是听到了,还不知怎么想法子报复我呢。我总觉得,她年轻的时候肯定没有少享受“敲脚”的待遇。对自己的男人,可真是死心塌地,拿出浑身解数去笼络汉子的心,可惜不争气啊,费尽心机,到头来只生了个女儿,要是我没记错的话,在原著里,她是生了两个女儿,而且两个女儿都是小蛇小蝎,那脾气和她母亲是一模子里印出来的。本想用“笑面虎”这个词来形容她,但我想了半天,总觉着是抬举她了。所谓老虎,至少还有点阳刚之气在里头,虽霸道但是有气势,哪像她二太太卓云,对颂莲表面上好象亲姐妹似的,但背地里使着阴着,支使她自己房里的人害她。而对三太太则是公开的死对头,这阴劲儿更使到大家面前来了,你想那阴的得多厉害,再灿烂的阳光,只要把二太太往这儿刺瘌瘌一摆,就有一骨子让人毛骨悚然的凉气儿,让你从头凉到脚。怪不得在《大》中没一个艳阳天呢,都是阴沉沉的,原来是多了一条半蛇半蝎的二太太。

哲学老师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咱们再从正面瞅瞅卓云,还是可以发现她好的一面。比如说,她很守妇道,一心只在自家老爷身上,没像三太太一样红杏出墙。我们甚至可以把让她变得如此阴险的原因推在她丈夫身上,要不是陈老爷这妾小收了一房又一房,她也不至于如此处心积虑地害人啊。她的所作所为也只不过是为了能在陈府争得一席常青之地。可她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天下的女人多的是,除非她把世界上的女同胞都给收拾干净了,才又可能成为永远的进行时。

革命创新三太太我该如何评价三太太好呢,说实话,我很是想好好表扬她一翻。她整个儿就是旧社会女性的革命代表么!看得出,她的出身非常之卑微,否则,不会去当个戏子,当时的演义圈可不像现在这样,人人都想削尖了脑袋钻进去。也看得出,梅珊是个勤奋好学的女子,否则不会苦下工夫练了一身好技艺,大红大紫,然后又是颇为风光地嫁入豪门。又看得出,三太太天性要强,否则不会在陈宅内兴风作浪,独得宠爱。她敢于向命运挑战,敢于斗争,就算不满于现实,她决不怨天尤人,而是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于是,她才开始了她的婚外恋。她很聪明,找了个医生当情人,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了,颇有现在我们说的“小资”情调。但我总觉着片子里的那个演医生的演员没选好,可能是我们的大导演在研究剧本时不够透彻吧。在原著《妻》中,对医生几乎没什么描写,只写到颂莲陪着他们打麻将时弯腰到地上拣牌,发现了梅珊的腿和医生的腿像蛇一样纠缠在一起。所以看小说时,我对医生形象的唯一认识就是:他的腿很长,可以和三太太的腿打好几个弯儿缠在一起,长腿的男人,应该挺性感的吧。可是在《大》片中,那个医生油嘴滑舌的,腿好象也不怎么长,甚至有点粗,把他先前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全部破坏了,真可谓一败笔啊。

我爸爸好象挺喜欢何赛飞的,只要哪个电视剧里有她的戏,他就会端坐在电视机前指指点点:瞧,那就是何赛飞,漂亮吧。可我总觉得她长的不伦不类的,还有点像乡下人,可能是时代变了,大家的审美眼光都不同了吧,反正我是没看出她美来。大饼脸,三角眼,小瘪嘴,特别是和巩丽一起演戏时,我发现她的胸部出奇的小,个子也不高,和巩丽形成了鲜明对比。不过有一点,何赛飞长着一张短命脸,这和剧情发展到是挺一致的。《妻》里描写的梅珊可是倾城倾国之貌,以至于虽然她最开始百般挑衅颂莲,但当颂莲一看到她的容貌,就一点儿怨恨都生不出来。

最后,这个敢于向命运挑战和斗争的先进人物还是落得个杀身的结局。不过,也没什么太值得遗憾的。当年我们谭祠同先辈就如此教导:天下没有不留血的革命。我们革命创新的三太太,可真乃谓谭先生之先驱者也。

个性张扬四太太好了,现在我们的主角上场了。张大导演的女主角,非咱们巩丽大小姐莫属。我特喜欢巩丽,她长的不算惊艳,但很有中国特色,浓眉大眼,丰乳肥臀,端庄大方,总之,是我顶喜欢的那种类型。但剧中的她,脾气可不是看上去那么温文而雅,一个刚读了半年大学的女大学生,因为死去了父亲,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打工还是嫁人。她选择了嫁人。有钱人还是穷人。她选择了有钱人。但有钱人是作小,她不在乎。她似乎早就给自己选定了道路,一点都不象她这个年纪的小女生心存幻想,现实的很,这点,我还真是挺佩服她的。

但现实,未免残酷了点。

其实她也不是一点浪漫都不讲,在原著里,颂莲和陈左迁还相过一次亲。第一次陈老爷上门来见人,她避而不见,从门里扔出一句话,去西餐社见面。女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在西餐社,她还要了蛋糕,自己插上蜡烛,看着蜡烛亮起小小的火苗,颂莲的脸在烛光里变得玲珑剔透,然后她把蜡烛一口气吹灭了,随烛光而灭的还有她如花般年华的憧憬和希望。

她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进了陈家门,她总憋着一口气,凡事总想分出个高低来,她在饭桌上争宠,为了一碗菠菜豆腐弄得波澜壮阔,她就是不想守规矩,她竟然要陈左迁在自己屋里给她摆饭,其实她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看看自己在这个家里到底是个什么地位。

她觉着二太太对她好,把她当姐妹。觉得三太太给她脸色看,把她当眼中钉。但用不了多久,她发现了二太太蛇蝎的本来面目,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三太太和她才属于同一种人,聪明美丽,对生活心怀更高的追求,于是虽嘴上总是吵着,心里却结了同盟。

人被圈养在了一个空荡荡的大院里,又领教了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空虚也神经质了。琐事变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一句话,一个动作,在她心里都有千斤重,哪怕是她自己的使唤丫头燕儿,也可以让她想着法子怄气。只为了丫头的一句“有本事让冯妈来给你敲呗”,就可以假装怀孕,玩笑开大了,最后,落得个封灯的下场。

但个性张扬的她,还是不甘寂寞。好,你们不理我,我自己理自己还不成吗?她要自己给自己过生日,叫仆人买了酒来。她想起三太太的风流韵事,又为自己连情都没的偷而感到可耻,罐醉了自己,不留神儿把三太太和医生的事说漏了嘴,为梅珊引来了杀身之祸。

她受不了了,她不想杀燕儿,燕儿死了。她不想害梅珊,梅珊也死了。她怪谁呢?她不想怪自己,她不能相信这一切都是她一手造成的,她指着陈左迁说,你们杀人!于是疯了。就像一张弓,绷的太紧,就断了。身处中国这么一个文化背景下活着的人,不要太张扬,儒家的中庸之说,还是非常的实用的。众说不一大少爷

大少爷这个人物形象,在不同的版本里有不同的说法。在《大》中,他只不过是个稍微有点儿同情和关心颂莲的大男孩。而在原著里,则很隐晦地告诉读者,他是个同性恋,他的恋爱对象吹的一手好笛子。但在台湾版的电视剧里,他却十分关注颂莲,很想为她带来幸福,无奈自己年轻,家教森严,还不到时候。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我们作观众的,对这个不怎么重要的剧中人物也就不要太弄个究竟了。

愚昧无知小燕儿要说在这里面我最看不惯的人物,就是燕儿了。作为丫头,一点儿都不本分,你说你是斗争吧,但做的都是昧良心的事儿。只想着自己做太太,心中对社会有仇,但却找错了报复对象。她不想想,竟然想着法子整治自己主子起来了。自古以来,聪明的丫头总是对主子扑心扑肝,这样,主子才会凡事替奴才做主,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字——忒“笨”了。想想《红楼梦》里的那个袭人,再看看《金瓶梅》里的那个春梅,哪个不是冰雪聪明,察言观色,晓谕事理,哪像燕儿。不知是不是为了艺术升华,在《大》片中,燕儿是为了守护寄托了自己的梦想的“红灯笼”跪死的,而在《妻》里,燕儿死的很肮脏,是因为被颂莲发现用写了她名字的草纸,硬生生吃了用过的草纸,恶心死的。说到底,我就是不喜欢燕儿,这种人,不识相,愚昧无知,虽不能全算是她的错,但也不能让我十分同情。

杂七杂八论道具《大》里的道具,最显眼的就算是那硕大无比的红灯笼了。要论这红灯笼的意义,应该说没少起风波吧。学生才浅,所以在这里也就不感妄做分析了。我想讲一讲的是那个死人楼。在片子里,对死人楼没做多大的渲染和描写,前面只有一点点伏笔,让人知道这是个不详之兆。其实我觉着,要是张大导演没有把原著里的那口杀人井换成死人楼就好了。从恐惧的意义上来讲,肯定是井更能调动人们的恐惧细胞。这里要表扬一下台湾版的电视剧,里面把这个杀人井给叙述的不折不扣,好几次颂莲站在井边往里看,总觉得有个声音在叫她下去,然后她就会害上几天病。真是让人毛骨悚然的井啊。再说了,女人是水做的,生于水,归于水,也不辜负那美貌一场。又想想,那死人楼平时都是锁着的,怎么说开就开了呢?要圆几个姨太太是因为奸情被揭,愧于人间,自己了断的说法,不是有点困难吗。

罢罢罢,说了这么一大堆,看似满纸的热闹,却只分析了一个字——“悲”。其实每个人生都是一场悲剧。人活着,不可能总是顺顺利利的。您想想,要是您的日子里每天都是晴天的话,那用不了多久,您就只剩下沙漠了。正所谓悲剧才是永恒的么,郁闷就郁闷吧,只有经历过了大郁闷才能感觉得出大快乐,要不,咱再学点儿老子的无为学说,为这满积尘世的心,找一块净土吧。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的电影代表作之一。影片以一个很传统的中国大宅院为载体,着力刻画了以四太太为代表的五个女人的形象,通过她们的生命际遇,对中国封建男权的专治及其对人性的异化进行了强力批判。这篇小文,将从以下几个侧面来谈一谈我对《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文化原力和艺术底蕴的认识。

  

    一、陈家大院和陈老爷:一个高度符号化的中国社会的缩影

  陈家大院是影片故事的发生地,是剧中人物的生息之所。五个女人的人生起落,命运沉浮,在这个饱含中国封建传统的方寸之地间悲情上演。

  陈家大院的主人当然是陈老爷,一个神秘的却又让人感觉到无处不在的男人。他对这个大院有着绝对的控制力,决定着这些生活在他的统治下的女人们的生命兴盛与衰亡。在电影中他从未露出过自己的面孔,但这个大宅院里的一切都在围绕着他而运转,可以说,在这里他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王,女人们虽名为太太,却只是依附于他的藤萝,所有的努力只为了取得他的认可,从而让自己的生命有机会在“王”面前绽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陈家大院又好比是一个封建王朝,女人成了王朝的皇宫佳丽。透过一个民间随处可见的大宅院,张艺谋通过对它的高度符号化,成功地与中国的封建王朝社会接通,使它成了中国皇家社会的一个投影。

  在这个“中心”里,“权”无处不在,当然他的承袭者只能是男人。男人是社会权力绝对的中心,女人的权利只能从男人身上来争取。她们努力争取着男人对她们的造访,也在争取的过程中让自己在不自觉中被权力奴化,最终失却了自我。

  《大红灯笼高高挂》正是透过对陈家大院和从来看不清面孔的陈老爷的高度符号化,来传达和透视出中国文化中的权力对人性的奴化和异化,对根深蒂固的封建男权制进行强力的批判和控诉。

  二、五个女人争权:社会角色与自我角色的冲突社会来源于人与自然的对抗,原始人为了对抗自然,在个体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组织起来合力对抗自然,由此构成了社会的雏形。可以说,原始社会的建立是为了对抗自然,对抗个体所不能对抗的力量。但在随后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对抗的中心发生了转移,渐渐由最初的对抗自然转化成了人与社会的对抗,人与自身所扮演的角色的对抗,以及人与自我本质的对抗。因此,社会的本质随着人们行为对象的改变而发生了异质。

 人与社会的对抗要容易理解一些,当我们认为社会不能给予我们所要的需求,我们就会通过自身的行动来改变社会,这是一种人类欲求的本能力量。

人与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对抗,则是来源于角色与自我欲望的矛盾。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自我其实会被所扮演的角色吞并,我们在遭受不公的时候,往往只认为是因为我们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导致了结果的存在。在我们看来,上等人与下等人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仅是因为角色的不同,“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正体现了我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我们的社会差异,全是因为角色,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这样,角色与自我欲望也就产生了难以调合的矛盾,当角色本身注定了自己不能办到自己想办的事时,就有了怨和愤。这种极端情感必然左右我们的行动,从而使得自己的本质发生异化,最终失去了自我。让我们来看看《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五个女人的具体情况。大太太:大太太是影片中是一个看上去很弱势的女人,由于青春美貌不再,她失去了与其他几个太太争宠的能力,于是她选择了或说是不得不选择了“不争”。看上去她成日里悠悠闲闲,清净自然。这样看来,她是把角色与自我欲望调适得最好的人。其实不然,她不争,并不是她不想争,而是没有能力去争。她的聪明在于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就象老子哲学说的“以忍为先”,等待着时机,发达到“欲弱之,先强之,疏于防范时王之”的目的。所以,我们看到了她平日里对其他太太们亲合有加,但一旦对方失势,是必痛下狠手。

  二太太:相对来说,她是一个最佳的角色扮演者,她安于命运,逆来顺受,小心作人,只求自保。她这种人不会受到过大的伤害,但也不会得到更多。在角色与自我欲望的调适上,她因为无欲望而达到了二者的统一,但不可避免地,她也在努力地去扮演既定角色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扼杀了自己的个性,及至完全失去了自我。

  三太太:三太太年青漂亮,但很任性。一个任性的人是不可能扮演得好自己角色的,因为她过于随兴,没有周密的计划。所以她由着自己的情感与人私通,但由于控制力不好而被人发现,终于毁灭了自己的生命。但她却是一个可爱的女人,因为她总是试图最大限度上保留自己的本性,比如她常到房顶上唱戏,因为在那里,天高海阔,自己的心情可以得到自由的放飞,哪怕它是暂时的。同时在它唱戏的地方有个死人屋,这是一种隐喻,对于她来说,在某种意义上,只有死亡才能使一切真正地得以解脱。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影评 大红灯笼高高挂电视剧

  

    四太太:四太太是影片的主角,她青春美丽,又有文化、有计谋。看上去,她比其他几个女人具备更多的条件和基础,更容易得到男人的宠爱。但也正因了她有文化,使得她陷入了无穷尽的矛盾和痛苦之中,因为她不能放弃自己的本性。她是自己嫁到陈家来的,当时她是一个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的少女,有着纯粹的自我。但自从进入陈家之后,她就被自然而然地纳入了陈家的生活舞台。从“点灯”开始,她的人格就被一步步的从自己身上剥离,她丧失了个体的隐私权。也由此,她开始意识到角色的重要性。但由于她怎样也不能完全泯灭自己的本性,因此注定了她根本不可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大公子的笛声唤醒了她的自我,但当她义无反顾地投入自己的情感需要时,大公子却不敢承担行为会带来的后果拒绝了她,终于,她失去了最后的支点,也完全丧失了自我。此后,在角色和自我的争斗中,终于疯狂。

  

    丫环:丫环本是一个小角色,她只是一个侍候主子的下人,但她同时也是一个悲剧意义极强的角色,因为她在陈家大院的改变下,失去了自我。她一方面充当着下人,一面又幻想着做主子,但她根本没有可能去改变自己的角色,哪怕她可怜可悲地自己点起了灯笼,除了招来太太们的疯狂报复,没有任何意义。

  

    从以上几个女人的生命际遇中,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人到底应该怎样体现自我,同时又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虽然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不再有陈家大院那样的王权存在,但王权意识并未消亡,所以,正确地认识自己,还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就今天的社会现实来说,个体与自我的对抗暂时处于一种消失状态,因为我们不太容易找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由于没有方向,我们失去了对抗点。

  

    总之,多年以后,回过头来看《大红灯笼高高挂》,我们还是在剧中人物的命运中感叹和挣扎,被“挂灯笼”、“捶脚”、“吃饭”以及阴沉的陈家高宅压得透不过气来。我们在电影传递给我们的批判中反思,也在反思中追寻自我与角色的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19965.html

更多阅读

电影《有话好好说》的艺术分析 有话好好说分析

《有话好好说》是张艺谋1997年拍摄的风格另类的影片,一次成功的喜剧尝试,反映了中国上世纪90年代人的情感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复杂社会面貌,赵小帅所爱的安红分手后与大款刘德龙恋爱,倔强的赵小帅依然不顾一切地追求

关于《B区32号》的吐槽 b区32号放屁片段

和我在一间寝室里的另外两个男人还没有睡,一位在读英文,一位在看英文电影练听力,我姑且也应景一下,借着两个小时以前两杯咖啡的效力吐槽一下吧。今天看到一篇以咆哮体评论电影《B区32号》的文章,笑了好久,再到豆瓣上查影评,也是骂声一片,突

声明:《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影评 大红灯笼高高挂电视剧》为网友逗比小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