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统计与分析 诺贝尔化学奖

1、诺贝尔化学奖的地域统计

纵观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百年历程和走势还可以发现一个突出特点———分布的集中性,即具有人才群落效应,从国家分布看,获得者主要集中在经济(特别是科技)发达的国家——现在正处于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美国和曾经是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英国、德国、法国。

2001-2005年间世界各国获诺贝尔化学奖排名

国籍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瑞士

加拿大

瑞典

日本

荷兰

以色列

墨西哥

人数

56

28

25

9

6

5

4

5

2

2

1

概率

37.5

18.8

16.8

6

4

3.4

2.7

3.4

1.3

1.3

国籍

奥地利

匈亚利

芬兰

韩国

捷克

意大利

挪威

阿根廷

比利时

丹麦

人数

1

1

1

1

1

1

1

1

1

1

概率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从149位化学奖获得者的获奖国度统计分析发现,当其中美、英、德三国获奖人数高达109人,占总数的73.2%。

把1901年以来的获奖情况按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分成两个时间段进行统计,1901-1939为前一个时间段,l943—2005为后一个时间段。

美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加拿大

瑞士

瑞典

荷兰

以色列

1901-1939

3

16

6

6

0

3

3

1

0

1943-2005

53

12

3

19

5

3

1

1

2

20世纪初,德国是经济和科学的强盛国,在1901-1939年间的40位化学获奖者中,德国就占16人,其获奖原因囊括了分析测试、化学热力学、动力学、合成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诸多方向。如:拜尔对有机染料的合成(1905年奖)、奥斯特瓦尔特对化学平衡及催化动力学的研究(1909年奖)、哈伯的合成氨(1918年奖)、能斯特的热力学第二定律(1920年奖)、温道斯对胆固醇和叶绿素结构的研究(1930年奖)等等,说明2O世纪上半叶,德国是世界化学研究的中心,其次是英国与法国。20世纪前20年,美国经济发展已居于世界首位,但其科学发展远远落后于德国,而和瑞士并列于世界第五;相反,德国经济发展虽然已退居第二位,但是由于依靠上一世纪取得的成就和培养的人才,科学技术却居于世界首位。

美国在此后的将近3/4个世纪里获奖人数才遥遥领先于其他诸大国, 二战以后化学领域中的重大研究几乎都是美国科学家所为。1943—2005年间的109名化学奖获得者中,美国为50人,而德国只有12人,这说明世界化学研究中心已转移到美国。最近l0年(1990~1999)共有34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中美国有19人,占一半以上,说明20世纪中期至今,美国一直处于世界化学研究的中心地位,也是世界经济、科技的中心,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波及美国,这是客观原因。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发展优势继续扩大,处于遥遥领先地位,而德国获奖人数尽管受到战争破坏,但是由于它重视科学技术,重视科技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战后30多年以来.制定了一套符合国情的科技政策,因此科学技术很快获得复兴和发展,获奖数人又开始回升。据诺贝尔奖的100年统计,美国排名第一,占获奖总人数的1/3。2001年,美国的GDP为101714亿美元,占世界总数的32.51%,也接近1/3。而德国由于法西斯专政、人才外流,科学处于停滞状态,获奖人数明显下降。20世纪中叶,美国科学发展水平超过德国而居世界首位,德国则退居世界第三位。

再看英国,二战前仅次于德国,这时的英国由于处于工业革命的成果期,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达,化学奖获得者为6位,位居世界第二,出现了卢瑟福(1908年奖)、索迪(1937年奖)等科技重头人物,二战后仅次于美国,为19人,80年来,英国经济发展虽然从世界第三位退居第六位,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但从获得世界一流科学发现的人数看,却一直居于世界第二位。虽西欧三强英、德、法均遭受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当然,也与英国社会环境安定,政府鼓励科学发展的政策,以及尊重科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与风气分不开的。

在诸大国诺贝尔科学奖获史中还有一点十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就是日本模式。日本是二战以后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作为综合实力(从经济实力到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人均GDP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超过美国(迄今犹然)的发达国家,在诺贝尔获奖上应有较大突破,但由于日本是较晚进入“富国俱乐部”的成员,其诺贝尔级科技专家仅7人,仅为美国获奖人数的1/29,这一点似乎与该国的实力太不相称。从科技政策上来分析,日本长期推行的是重技术、轻科学的政策,当时日本投入基础科研的经费只及美国的1/8,所以1999年前只有1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美国的1/100。80年代后期,日本侧重了基础科学研究,政府建成34个像筑波科学城那样的侧重基础科研的基地,所以2000—2002年间日本连续3届3人获奖,日本的科技政策实际上采取的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模式。这十年来经济衰退只是在宏观经济调控上出现失误所致,其中特别是金融业中泡沫成份破灭的结果,所以有的舆论分析,怀疑日本经济的“哭穷”是一种战略。日本会成为在亚洲的一个发展迅速的次中心,有望在20—40年内超过欧洲。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出生地点分布情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加拿大

奥地利

俄国

瑞典

日本

南斯拉夫

荷兰

匈亚利

挪威

以色列

43

27

23

8

5

4

7

8

10

3

3

2

2

2

通过对获奖者的出生地点所在国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分布具有以下特征:获奖者出生在25个不同国家,其中大部分是欧美国家,出生于美国的获奖者最多,达43人,占全部获奖人数的28.9%,虽然只有43位获奖者出生于美国,但是在美国获奖的有56位,另13位来自其他11个国家,所有美国出生的获奖者都是在美国本国获奖的,可见美国吸纳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化学家,说明美国在对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上做的很成功。

以上数据说明了科学发现与社会安定及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如果我们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数量及其发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尺度之一,那么就可以发现,科学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既相对应又不完全相对应的现象。而科学发现则大致与社会的安定发达正相关。从总体上看,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但是,科学的发展,特别做出科学发现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除了科学研究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外,还要有安定的环境和重视科学研究的政策,因此,科学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不完全相对应。

2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机构及受教育学校分布

科学和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诺贝尔获奖人数多少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和获奖者受育学校教育理念成败的标志,诺贝尔奖不仅是对获奖者及其成果的承认,更本质的是对获奖者受育学校教育理念的充分肯定,历史上曾成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英国、法国、德国、美国都是靠发展教育起家的。美国不仅是目前全世界最强大的化学研究中心,还是全世界培养化学家的最大的教育中心,而且对化学家们的吸引力也是最大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强化。

世界各所大学培养获得诺贝尔奖情况

除了经济等其他原因之外,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分布的集中性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名师出高徒”这一规律的正确性和名师指导的重要性,名牌大学和实验室名师荟萃、高徒满座,是名师与高徒的结合部和汇合处。例如:加利福尼亚等大学不仅是培养化学家的摇篮,还是全世界化学研究实力最强的研究中心。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出了25位诺贝尔奖人才,12名化学奖得主,此外还带出了很多其他国家的获奖者。德国的马克斯—普郎克科学促进会,简称马普学会,创建于1911年,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科研机构,也是德国最大的研究组织,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及人文科学方面的研究,自成立以来,已产生了1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先后培养出11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德国慕尼黑大学拥有9名化学奖得主。

1901-2005年间获诺贝尔化学奖机构情况及排名

机构

美国加州大学及分校

英国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

德国马普研究所

慕尼黑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

德国柏林大学

德国海德堡大学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获奖人数

12

12

9

9

6

百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统计与分析 诺贝尔化学奖

5

4

4

机构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

英国牛津大学

瑞士联邦技术学院

美国斯坦福大学

美国康奈尔大学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

德国哥丁根大学

获奖人数

4

4

4

3

3

3

3

从科学研究机构分布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分布的集中性,获奖者主要集中在设备先进和著名自然科学家云集的名牌大学和实验室中。加利福尼亚大学和马克普朗研究院是化学奖的获奖大户,但是福尼亚大学比马克普朗研究院增长势头更为迅猛,福尼亚大学获奖人数从20世纪40年代逐渐增多,而马克普朗研究院是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牌化学研究机构,并且保持了一定的活力,现在仍然是欧洲的化学研究中心。剑桥分子生物实验室、哈佛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获奖者都是1960年以后得奖的,而德国的大学如柏林大学、海德尔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格丁根大学的获奖者主要集中在1940年以前。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1970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曾语重心长地说:“我可以告诉你们,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名师不仅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有深遂敏锐的洞察力和崇高的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集科学家与教育家于一身,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翻开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荣获者的名单可以发现,有师徒关系的比例高达40%以上,对美国获奖者的统计在60%左右,其中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比例还要高些。例如,早在1885年,年仅28岁的汤姆逊以其数学上的才能和长于构思实验等优点被破格聘为第三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他是个思想开放、学风民主、善于运筹和管理的科学家。于1895年首次面向世界,设立从国外选拔研究生制度,招收外国人和女学生做研究生,他任实验室主任长达35年,在把实验室建成现代世界物理学的第一个重要科研中心方面,汤姆逊于1906年因研究气体导电理论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汤姆森的学生中出了8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卢瑟福、巴克拉、阿斯顿、玻尔、戴维森、汤姆森、阿普顿、玻恩。

卢瑟福是科学史上培养第一流科学人才最多的科学家,在卢瑟福的学生中出了13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索迪、玻尔、查德威克、赫维西、哈恩、阿普顿、布莱克特、鲍威尔、科克罗夫特、沃尔顿、贝蒂、卡皮查;在玻尔的学生中出了8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海森堡、尤里、泡利、布洛赫、鲍林、朗道、玻尔、德尔布吕克;在费米的学生中出了6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布洛赫、李政道、杨振宁、塞格雷、张伯伦、贝蒂。美国路易斯的学生、助手、同事中有5人获得诺贝尔奖。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师徒关系竟出现了更为有趣的多代延续现象。例如,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可以追溯出5代相继的情况:1909年化学奖荣获者奥斯特瓦尔德的学生能斯特获得了1920年化学奖,能斯特的学生密立根获得了1923年物理学奖,密立根的学生安德森获得了1936年物理学奖,安德森的学生格拉塞获得了1960年物理学奖;再如,1905年化学奖荣获者冯·贝耶尔的学生费雪获得了1912年化学奖,费雪的学生瓦尔堡获得了1931年生理学和医学奖,瓦尔堡的学生克雷布斯获得了1953年生理学和医学奖。这些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名师出高徒”这一科学人才培养规律在诺贝尔奖中的突出反映和具体体现,是对名师指导作用的充分肯定和有力证明。

名师知识渊博,阅历资深,经验丰富。无论是成功的经历还是失败的经历,都是一种积累,都是一笔财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例如,名师卢瑟福是发明无线电的先驱者、放射性元素蜕变理论首创者、原子结构行星模型的提出者、加速器的开发者、原子嬗变的发现者、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的奠基者,是科学史上罕见的多面手和多产科学家,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名师融科学研究和教育研究为一体,集科学家、教育家于一身。既是科学家,又是教育家;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如果只是科学家而不是教育家,只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而不从事教育工作,只能出科研成果而不能培养人才;如果只是教育家而不是科学家,只从事教育工作而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只能传授一般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而不能对学生的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具体有效的指导,只能培养一般人才而不能出科研成果,个卓越的科学家不一定是一个伟人,但一个伟大的教师必须是一个伟人。

名师站得高,看得远,思得深。名师都工作在当代尖端科学的前沿阵地上,掌握该领域的最新信息和发展动态,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直觉,有眼光,有预见,因而能指导学生紧跟时代脉搏进行前瞻性科学研究,往往导致重大科学发现。例如,卢瑟福就善于发现学生新思路的价值和意义并给予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他支持学生阿斯顿发明和改进了质谱仪并发现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荣获了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支持学生阿普顿从事无线电物理与探测研究和大气层物理学研究,结果发现了高空无线电短波电离层,荣获了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名师在社会中担当多种角色、挥着多种作用。如:伯乐作用,从特定意义上可以说:发现一个科学人才比作出一个科学发现更重要。例如,在1921年,卡皮察随约非院士访问英国时来到卡文迪什实验室,卡皮察来自英国当时的敌对国———苏联,他在与卢瑟福助理查德威克谈话中提出了愿意留下来读研究生,卢瑟福找他谈话说招收名额已满,不能再招了。卡皮察问道:“教授!你的实验室误差范围有多么大呢?”卢瑟福回答说:“5%”。卡皮察说:“你已经招了30个,若再增加一个误差也不过3%,并没有超过你的误差范围呀!”卢瑟福听到后非常高兴,对卡皮察的思想活跃和能力十分赞赏,就决定接收他,后来卡皮察果然表现不凡,在高强度磁场和低温物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荣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名师有带头人作用。名师是学生走上科学道路的领路人和向导,在科研方向选择、科研课题确定和科研过程中都为学生提供具体、准确、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在科学研究上少走弯路,直接进入尖端科学前沿阵地。例如,1945年,23岁的杨振宁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就去了美国,希望拜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为师从事实验物理学研究。在名师费米的指导下,使他从显然不太擅长的实验物理学转到比较擅长的理论物理学上来,很快就见成效,1956年他与李政道合作发现了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二人共同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名师有推荐作用。名师都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在科学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具有推荐作用。一是指对学生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推荐作用,如论文容易发表、著作容易出版等,从而使学生的研究成果能很快得到社会承认;二是指对学生本人有推荐作用,如毕业分配的去向、工作安排、科学组织的加入和职位的晋升、科学奖励的提名和评定等,这对学生才能的发挥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1898年,汤姆森把他的学生卢瑟福推荐到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任物理教授,推荐书中写道:“我从来没有一个学生对于原创性的研究有比卢瑟福先生更大的热情和能力,并且我敢断定如果选择了他,他会在蒙特利尔建立一个卓越的学派……我认为不论哪个研究所得到卢瑟福先生作为物理教授都是幸运的。”麦吉尔大学的领导者们看到汤姆森的推荐书后异常高兴地聘用了卢瑟福,百万烟草富翁麦克唐纳提供了25000英磅购买仪器,使卢瑟福有条件实现自己的愿望。在麦吉尔大学工作的9年中,卢瑟福不仅建立了令世界瞩目的放射性研究学派,为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名师与高徒的结合是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强—强结合”。名师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大师,高徒是具备良好素质的优秀学生,就是由科学上优秀分子组合而成的集体,二者的结合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亲缘关系的也屡见不鲜。例如,有3对夫妻共同获奖:荣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夫妇、荣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法国物理化学家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与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夫妇和荣获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的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尔·科里与格蒂·黛丽莎·科里夫妇。

诺贝尔人才成功不仅是前人科学劳动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几代人连续智力接力的结果。美国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宗谱调查表明, 对1901—1980年间96名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宗谱调查发现,有87.5%的获奖者出身于中等收入家庭,双亲或家庭主要成员中有专业文化知识的占47.9%;而出身于普通体力劳动者家庭的仅占7.29%,其中父母从事化学或与化学有关专业的占26.4%。由此可见,家族条件比较宽裕才能使子女受教育成为可能,家庭环境和双亲的文化素养会极大地影响子女的择业方向甚至志向兴趣。在选择的100名获奖者的家庭中,父亲是高级专业人员的,其子女获诺贝尔奖的概率为535%。由此可见,孕育一个诺贝尔奖人才,至少要三代人的知识积累方能见效。

良好的家庭环境所形成的三代智力接力,为诺贝尔奖人才的起飞创造了条件。如,有5对父子均获奖:英国物理学家W.H.布拉格和儿子W.L.布拉格共同荣获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和儿子小汤姆森分别荣获1916年和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丹麦物理学家N.玻尔和儿子A.N.玻尔分别荣获1922年和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物理学家西格巴恩和他的儿子小西格巴恩分别荣获1924年和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生物化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和儿子、瑞典生物学家小奥伊勒分别荣获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和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居里一家两代4位5人次3度获诺贝尔奖。比利时第一位化学家、1977年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高津的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是音乐家,他从小对音乐、文学、哲学、考古学均有爱好,成人后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的爱好从音乐转移了化学,而对哲学的研究使他对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产生了兴趣,他的获奖成果耗散结构理论除了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有重要应用外,对社会科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化学家桑格的父亲是一位医学博士,受其影响和教诲,他从小就热衷于化学、生物学和医药学研究,成为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英国化学家托德出身于商人世家,富庶的家庭使他有能力购买了仪器和药品,办起了家用化学箱,婚后在岳父、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亨利.戴尔的指导下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终因对核苷酸和核苷酸酶的研究获1975年诺贝尔化学奖。1966年化学奖得主罗伯特.穆利肯是分子轨道理论的创始人,其祖父是一位富有幻想和冒险精神的航海家,父亲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早期物理化学家诺伊斯(1954年化学得主鲍林的老师)的同窗,姑母是化学家戴维的学生,所著《关于化学的谈话》在当时颇有影响,穆利肯既继承了祖父富有理想、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又继承了父亲对待科学的求实态度,成为被科学界公认的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才能的学者。英裔加拿大化学家约翰.波拉尼的父亲是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曾与艾林分别提出了过渡态理论,波拉尼追随父亲走上了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之路,他发明了红外化学发光技术,并用光谱对父亲提出的“过渡态”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获1986年化学诺贝尔奖。

这些实例可以看成是师徒关系的特例,即有亲缘关系的师徒关系,也是名师指导作用的有力证明,只不过这里的名师是爱人或者是父亲。以上数字和事例体现出的不仅是高智商的遗传,便重要的是几代人的知识积累和传递,特别是对父辈治学态度、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的继承,充分显示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对科学家成才所起到了奠基作用。

3、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年龄分布

对诺贝尔化学奖取得成就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看出一些规律性或是趋向性的现象,它反映出中年科学家存攀臀科学高峰中的作用和力量。

就考察科学家的“创造性年龄”来说,用他们获奖时的年龄来统计显然是不合适的,真正能反映他们“创造性年龄”的,是他们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据不完全统计,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分布见下表。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年龄结构分布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历史上重大科学发明者的年龄大都在25—45岁之间,其峰值为37岁,据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统计发现,85%的获奖者在此年龄区。1901—1980年间,共颁奖72次,获奖96人,其中获奖年龄在50岁以下者为40人,占42%,成果年龄在50岁以下者为85人,占85%;1901—1939年间,成果年龄在50岁以下者占97.5%;1939—1980年间,成果年龄小于50岁的占76.8%。

为什么作出成果的最佳年龄区是在中年呢?按照生理学的观点,一个人的接受能力从童年时代起逐渐增长,在越过一定的年龄之后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而一个人的理解、分析能力却随着年龄的增长、实践经验的丰富而增长。那么,在接受能力尚未减退,理解分析能力也很强的时代,必然会是作出创造发明的盛年,这个区间正是中年时代。从科学研究的规律来看,一个人要获得创造发明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前人的基础、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个人的综台能力分析。要取得前人已经积累下来的知识、需要时间;要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分析能力也需要时间。在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一些科学研究的规律之后,这个时代也正是中年。从人们的年龄性格特点来说,青年人思想活跃、敏锐,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老年人沉着、稳重,有着丰富的经历和经验,能看出趋势、把握住力向,而兼有二者优点又避免其缺陷者也正落在中年人身上.

中年人年富力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富于推理,既有较强的记忆力也有较强的理解力.既有基础知识又有实践经验。这些素质使中年成为获得科研成果的最佳年龄区。例如,桑格确定胰岛素的分子结构时是三十五岁;海洛夫斯基发明极谱仪时是三十六岁;斯韦德伯格发明超离法是四十岁:阿斯顿发明质谱仪是四十岁哈伯发明氨的合成是四十二岁。当然,也有不少著名化学家在他们很年轻的时候已“崭露头角”了例如阿累尼乌斯提出电离学说时是二十八岁,鲍林二十九岁时就对化学键和分子轨道理论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辛格和马丁发明色层分析法时一个是二十九岁、一个是三十三岁;桑格确定胰岛素结构时为35岁;哈伯发明合成氨时43岁……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资料还可以作出另一项统汁。即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取得科研成果时的年龄与获得诺贝尔奖时年龄之间的关系。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

年代

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取得成果时的平均年龄

年龄差

1901-1919

50.1

39.4

10.7

1920-1939

38.5

40.7

7.7

1940-1959

53.6

38.5

15

1960-1979

57.7

41.2

16.5

1980-2000

59.4

39.4

20.0

从上表可以看出化学家取得科研成果时的年龄并没有多大变化、保持在40岁左右,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年龄却增加了约l0-20岁。因为科学的发现从科研开始到社会确认的一个长过程,一项科研成果,要经历诸多环节,从找出有价值的课题、通过论证被接受到获得经费开始工作,从潜心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发表论文到同行评价并最终得到确认,诸多环节需要或长或短的时间而组成一个较长的时间链。

由于诺贝尔奖是表彰当今世界在各学科领域最具有重大意义和最具有创新的成果,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般在问世时其成果不可能在短期内成功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或得到社会的认同、重视或接受,在所有科学奖项中诺贝尔奖的研究发现和等待确认获奖的时间相对最长,特别是为社会确认所需的时间更长,往往要推后10-20年才被人们认可。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的黑格获奖成果导电塑料的研究推迟30年后才被认同;1920年,斯坦丁格提出在许多情况下反立生成物不是大环化合物而是高聚合物时,曾遭到许多人反对,直到为X射线结晶分析证明,前后经过33年才被认为是化学中的重要成就之一,于1953年获得化学奖。1952年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提出了前线轨道理论,当时没有没认可,美国伍德沃德参照这一理论和他的学生兼助手霍夫曼一起,提出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1981年霍夫曼和福井谦一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而获奖时伍德沃德已去世2年,而诺贝尔奖又不授给已去世的科学家。19世纪,遗传学中的孟德尔定律,整整被科学界遗忘了34年,直到1900年才被重新发现。1944年,加拿大艾弗里进一步发现了遗传特征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携带的证据,但却受到各种非议,直到1952年证明噬菌体DNA能把母体病毒的遗传信息带给后代时才被普遍承认,然而遗憾的是,当争论平息以后,奖金委员会认为值得授奖时,发现者却已去世。

由表可以发现获奖者最早做出与获奖有关成果的年龄和获奖者获奖年龄都越来越大,获取成果与获奖间隔越来越长。这是因为从化学学科发展趋势看,现代化学在继续分化的同时,越来越趋向于综合,生物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等边缘学科的出现,不仅填平了化学与其它各学科间的鸿沟,更促进了化学与其它各学科之间的渗透,这种二级学科与二级学科之间、一级学科与一级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必然导致化学新兴领域的产生,而诺贝尔化学奖每年只评一项,所以每项成果从产生到获得诺贝尔奖所需的等待时间就越来越长。例如美国化学家卡尔勒和豪普特曼在20世纪5O年代初期就对x射线晶体结构的直接测定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从70年代起8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提名,但直到1985年才被正式授奖,而此时他们已分别是67和68岁的高龄了。

 4、获奖者的研究领域分布特征

对化学奖获奖成果的所属研究领域进行统计,按照化学文摘(CA)的化学分类将每届的成果分类。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果研究领域分布情况

研究领域

1901-1920

1921-1940

1941-1960

1961-1980

1981-2005

合计

物理化学

6

4

4

3

4

21

生物化学

1

7

6

8

9

31

无机化学

5

2

3

1

3

14

有机化学

4

0

1

5

6

16

分析化学

0

3

2

2

2

9

应用化学

1

1

1

0

0

3

高分子化学

0

0

1

1

1

3

其分布具有以下的特征:(1)生物化学是获奖届数最多的领域,从20年代以后也是每个时间段的获奖届数最多的领域,可以说是现代化学最热门的领域,处于一个比较成熟和稳定的发展阶段。(2)虽然现在的科研成果都是为实际应用服务的,但是纯粹的化学应用技术的获奖已经几乎没有了。(3)高分子化学是新兴的领域。(4)在进行分类的时候,也发现有很多的获奖成果很难说是属于某一领域。有很多获奖成果本身就是一个新的领域的开端。传统领域之间的交叉也产生了很多获奖成果,在今后的发展中化学研究有边缘化、各领域间相互交叉的发展趋势,这也是诺贝尔化学奖的一个趋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2203.html

更多阅读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分析摘要:在学海里苦苦奋斗了十二个春秋的学子们,终于披着荣耀跨进了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成为天之骄子。然而,随之而来的寂寞却常常让他们不知所措;于是,在这象牙塔里便多了许多浪漫的

《死寂》—悬疑恐怖类电影的猜测与分析_Rhett 美国恐怖片死寂

片子下在电脑里面好久了,昨天才有时间看。随着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尾,尝试着适时对电影情节和构思进行猜测和揣摩,很庆幸与故事的主线相吻合。可能对这一类电影看得比较多,所以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视角和看法。于是无聊发上了自己观

产品营业推广活动的应用与分析 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产品营业推广活动的应用与分析一、营业推广理论综述(一)营业推广概念营业推广是一种适宜于短期推销的促销方法,是企业为鼓励购买、销售商品和劳务而采取的除广告、公关和人员推销之外的所有企业营销活动的总称。即鼓励老顾客继续使

声明:《百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统计与分析 诺贝尔化学奖》为网友我叫小稳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