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国外有关理论的影响,我国外语教学研究呈现以研究教学主体为重点的新趋向,教学活动组织也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可是,由于各校师资水平不同,学生英语层次不同,这种教学原则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由此我们应当认识到:任何优秀的理念传入到不同的国家,还是要切实结合当地的实际国情。

在我国,长期以来我们还没有形成适合我国特点的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法体系。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我们的教学法受到国外语言学派发展的影响太大。一种外国的新方法来了,我们就大力推广一阵,做一些表演性质的示范课,好象就取得了成功,而如何根据我们自己的国情移植发展自己的教学方法却很欠缺。我们总是乐于介绍国外的理论,却没有花工夫去研究怎样把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融会贯通到中国的英语教育实践中去,更没有气力去探索将各种教学法的长处综合起来,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去寻求一个综合性的英语教学法的体系。我们基本上是在模仿甚至照搬国外所谓流行的各外语教学法,这是很不正常的。因为没有任何一国外语教学法是为我国学生学习外语而专门设计制定的,外国的教法不可能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学情和教情,特别是我国的语言环境基本上是外语学得,而非国外的二语习得。因此,模仿与照搬是我国外语教学水平提不高的根本原因之一。可喜的是,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语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国外的外语教学法只能参考借鉴,而不能生搬硬套。因此,教学法的探讨是一个无止境的课题,而博采各家之长的综合性教学法在以后可能会成为主流。

现代英语教学法的发展突飞猛进,英语语言学不但研究英语本身,而且研究英语这门语言的使用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所涉及的社会和心理因素。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对英语教学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70年代交际教学法传入我国,成为风靡一时的教学理论,这种理念是好的,但有些教师却产生了误解,过多强调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忽略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教师的话语权把教师仅仅当作引导者而不是参与者、倡导者、辅导者或评价者,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教学法必须体现到具体的教学中,这样对教学才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在当前,如何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具体要求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探讨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借鉴他人的教学法,而只是说我们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别人的教学法,我们应该广泛学习他人的教学法,对有可能性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改造,然后试用,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运用,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平时我们可以广泛搜集其他老师们在教学中采用过的不同的教学法,作为自己确定教学方法时的参考。我也期盼着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能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采取的方法整理出来,写成文字,供其他老师借鉴和参考,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这些论文并不需要说明什么高深的理论,也完全没有必要去考证是哪家哪派的理论做依据的,也不必非要引用国内甚至外国专家教授的理论或者名言,只要是符合英语教育的基本规律而确实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的记录总结,就具有其自身的价值。这样说,绝非否认理论的重要,而是要强调,探讨英语教学法,理论的探讨有一定意义,但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在具体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去试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真正能培养我们在中国的普通学校和普通学生能运用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时刻牢记,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时,不要对其它的方法全盘否定,而要博采众家之长。从此意义上说,任何一种来自国外或国内、来自理论或实践的中学英语教学法,都可以介绍、参照、借鉴或加以改造利用,但不宜将某一或某几种教学法奉为神灵,视若救星,向全国推而广之,普而及之,否则到头来会害了学生,会适得其反,影响我国英语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在这一方面,我们曾经吃了不少亏,不能再“折腾”了。

况且,在实际教学中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法是由具体的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决定的,真正科学合理有效的中学英语教学法,应该是教师根据英语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的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而确定的。从此意义而言,没有一种能适用于所有教学目的、各种教学环节、所有学生而符合英语教育基本规律的教学法。我们不能当然迷信于采用某一种、甚至某几种教学法来提高全中国中学生们的英语成绩。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水土不服。因此,在当前,加强国外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中国本土化改造,形成适合中国英语教学条件的中国化的教学实践思路,是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刻不容缓的工作。

外语教学模式是阐明外语学习(习得)过程的基本规律、特征、结构和功能的模式。目前国外有克拉申(S . D .Krashen ) 、斯特恩(H . H . Stern )、坎特林(C . N .Candlin)等七种重要的外语教学模式,国内中学英语教学界提出的一些经验型教学操作模式则达数十种。

教学模式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作的纲要性描述。它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但是没有一种模式是为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是为适用于所有学习风格而设计的。而当前,教学模式正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从以“教”为主向重“学”的方向发展;从经验归纳型向理论演绎型发展。作为一个优秀教师,不能只会运用一种教学模式,而应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初衷出发,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出现好的效果,并不是教学模式本身单一的因素而引起的,它必然涉及学校的办学(教育)理念、教学管理、德育工作、激励评价以及校本教研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才能使教学模式产生最大化的效果。我们必须在学习先进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学习,选择、借鉴、创新性使用,并辅之以其他因素,才能有所用,不然会劳心劳力,适得其反。

以下本人总结了近些年来,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些针对我国国情、学情、教情的英语教学模式,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和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西南师范大学张正东外语“立体化”教学法

张正东老先生是一位极其务实的外语教育家。他以立足中国国情研究外语教学见长,提出了诸多务实的外语教育思想。张正东先生的外语立体化教学法总原则可概括为24个字:自学为主,听读先行,精泛倒置,知集技循,整体多变,用中渐准。

1.自学为主。

首先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愿学的动机;前者主要为拼读能力和语法知识,后者依靠教育作用和师生易位。

2.听读先行。

先听后读,在听读基础上写说或说写;读包含朗读、默读以及理解式学习。

3.精泛倒置。

精读材料少而熟,有若酵母。粗读较多,起巩固作用;泛读多多益善。熟读极少课文,为集中讲授知识准备例子。

4.知集技循。

语言知识集中教授,力求化繁为简;言语技能螺旋循环,在新语境中熟练加深。

5.整体多变。

教学都着眼于整体的语言材料,用整体系统法处理;材料多作变化,保持一定的新鲜信息。

6.用中渐准。

不是一次学完教材的全部内容,而是先学概要,渐次充实;也不要求学多少会多少,而是由粗到细,在使用中逐渐准确、全面。

张正东24字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属于一级教学法(教学思想)。在此总原则下,教师可根据教学环境、教学主体、教学客体的具体特点,选用作为二级教学法的方法(method)、流派、教学模式,以及作为三级教学法的教学技巧(technique,具体方法);力求扬长避短,取得优化的实效。

张正东介绍(1925~2009):

男,汉族,湖北松滋人。重庆解放后即在西南师大外语学院任教,已逾50年。他最先接受华东师大、北师大、东北师大本学科硕士生访学,并进入英语教学百科全书。1987年以副教授退休,嗣返聘并特聘为教授,专事研究;兼任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顾问,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学术顾问,全国师专师院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顾问。曾参加80年代以来历次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审读,高校英、俄语教学法部荐教材的审稿;教育部科研项目的评审。1956~2000年出版了专著十余部,论文数十篇,其中获国家、省市政府奖七种,学会奖多种。1999~200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外语教学法系列丛书"全系他的著作。在研究中他特重调查,主持过三次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调查研究,并用统计方法研究实践经验。张正东摒弃了外语教学研究里的"西方中心",提出了"外语立体化教学法",论证了中国外语教学法的理论与流派。国内外同行专家对之给予了积极评价。如北外陈琳教授认为,"十多年过后,他当年的许多观点仍然新颖可取,并与我国外语教学实践的发展相吻合"。国内有学者已在专门研究张正东外语教学思想。

二、广西师范大学王才仁“双重活动”教学法

双重活动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党中央、国务院确定我国基础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这是英明的决策,这是教育史上又一次革命。经济迅猛发展,国际交往日益扩大,合作方式的经贸体系正在全球兴起。中国自身要发展,并在国际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其出路在于改革,在于拥有一大批具有开拓精神,应变能力强,精通外语的交际型人才。然而,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不尽人如意。“高分低能”、“哑巴外语”的现象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这种人才根本不能适应我国的改革开放的要求。

近年来,许多有志之士在英语教学方面进行了各种探讨。广大英语教师开始认识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提出者:王才仁

适合人群:英语学习者

适合范围:全国范围

双重活动教学法的主张:

双语活动教学法是广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王才仁教授所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王教授主张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即二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助学者。通过开展师生之间的多向交际和大量的输入和输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为了保证学生语言信息输入量的足够,教师常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增加一些背景知识和阅读任务;为了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还有计划地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生活用语。在教学实践中,始终遵循“英语双重活动教学”理念和原则,灵活运用“双重活动教学”倡导的“五步”教学模式,合理兼收并蓄“任务型”教学和传统教学中的优势成分并在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坚持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做到听、说、读、写活动的合理安排,练习形式和手段多样化,练习内容综合化以多样化,最终使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语言教师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将教材活化成语言交际的原形,既要处理教材承载着的英语自身的信息,又要发掘其中的教学思想的信息,将教材中的英文文字激活为有声有情、有景有意的交际事实,引导学生说真话、做实事,进行真实思想的表达。教师在活化过程中,还要注意提高文化层次,使学生全面地、真实地认知英语语言及言语特点,充分体现课堂教学新颖性。

2.“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法”认为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必须通过有效的活动来培养。因此,教师要尽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要结合实际和各阶段要求,把教学师生“双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有机联系起来进行周密的思考,找出最佳结合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和教学实际、切实有效、情景交融的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保证活动贯穿教学过程,平均每节课有不少于50%的时间由学生活动。对学生活动的要求也随着他们认知结构和言语能力的增加而提高,以保证学生的活动次数和活动质量逐渐上升。

3.情景是进行言语交际活动的必要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和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听、去说、去表演,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让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倍感亲切,从而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正确运用挂图、模型、幻灯、投影、录音机、录像(或DVD/VCD)、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交际情景,引起学生无意注意,诱发学生愉快地参与视、听、说、写、思等感观活动,最后达到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能在自然情景或模拟场景中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真实感情的表达和交流。

4.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与语言环境可以使学生减少紧张和焦虑的程度,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积极潜能。例如课前播放英语歌曲或英语短诗,课前五分钟让学生用英语做值日生报告或讲有趣的英语故事或猜谜语,或谈谈自己的经历、家庭、朋友、所见所闻等,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对其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学生就会对自己更有信心,更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英语双重活动教学”的精髓之一。在英语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去感染学生,要以民主、文明的风范去影响学生,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去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在愉快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并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5.外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需智慧,更需多练。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提供更多的练习平台。课后要结合实际组织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成立活动小组,开展口语练习活动,排演英语小品,参加“英语角”交流活动,为学生立体语言实践活动环境,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6.在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了坚持科学的评价机制,遵循公正全面、鼓励、发展、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和终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相结合等原则;坚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既要反映学生现状又要反映学生发展潜能,如采用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同学与同学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合作评价方式,切实形成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培养自信心和自主发展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的建立,以保证英语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课堂教学模式与步骤:

“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法”是一个师生共为主体,以“活动”为灵魂,以培养学生英语素质,最终实现综合运用英语语言以实现初步交际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提倡的“五个步骤是开创英语素质教育课堂的一把金钥匙。实践证明,老师运用这些步骤,学生明了这些步骤的意图,教师教得轻松,绝大部分学生学得活泼愉快,教学效果良好。

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在处理完一个单元的某些环节之后或处理当中,适当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驱动型任务”,让学生先进行准备,然后进行表演或展出活动,更能驱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运用英语语言做事,从而成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影响:

双重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它吸收了国外教学法的优点,体现了我国的外语教学特点。双重法除了有较完备的理论阐述外,还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只要认真学习就能领会其要旨并能根据实际加以运用。

王才仁介绍:

王才仁,教授,1936年5月生,安徽省安庆市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此后一直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任教,1981-1983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路易斯·克拉克在大学进修、教学、进行科研。1985年晋升教授,担任外语系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广西师范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广西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研究会会长和中南六省(区)外语教学法研究会理事长;兼任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语实验中学顾问。曾被评为广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桂林市社科联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获曾宪梓高等教学奖励基金会奖励。近年来倡导“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法”,在广东、广西、湖南和福建等省进行广泛实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已成为国内外语教学法流派之一。主要著作有:《中学英语教学法》、《中学英语教学面面谈》、《英语教学法交际论》、《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法—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以及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80余篇,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一项,省部级奖二项。退休后,先受聘于深圳石岩公学,任督导,后任邯郸中原外国语职业学院院长,并担任国家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央教科所外语教学研究中心顾问和湖南麓山国际学校、深圳龙岑学校和江西外贸职业学院等院校顾问。2006年10月14日,王才仁教授不幸逝世。

三、吉林省通化包天仁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

一、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渊源和背景

这一教学法首先是从中、高考复习开始,叫做英语“四位一体”中、高考复习教学方法。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也就是说85年之前,包天仁开始用“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优异的高考成绩,在吉林省连续几年获得了全省单科最高分、平均分和外语专业的第一名,证明这一方法比较有效果。当时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第七中学。能获得这样的成绩,说明这个与众不同的教学法起了作用。85年之后我转到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这一教法从那时开始应用到了中考英语复习中,在全国范围内中、高考的英语教学实验同时展开,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英语“四位一体”中、高考英语复习教学方法(80年代初):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英语“四位一体”中、高考复习教学方法。这一金字塔即K、S、A、M,也叫“大四位一体”。K代表Knowledgeconsolidation,即知识的归纳和巩固;S代表Skillpractice,是技能的练习,从知识到技能分两个步骤。第三个步骤是很大的飞跃,A代表Abilitytraining,是综合能力的提高;M是Mockexams,是中、高考之前的模拟训练。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把整个中、高考复习阶段分成四位,时间上分成了四份。这是一个战略的安排。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最下面的K应占整个金字塔的一半或一半以上,而不是四位平分的。因为知识是多方面的。必须把初中前两年半、高中前五年半,或者前五年所学到的知识--词汇知识、语音知识、语法知识等全部归纳、整理、巩固,系统起来,然后螺旋式上升到各项技能的训练。技能有听、说、读、写、译等,也可以根据中、高考的题型的测试要求来练习。然后第三步进入到综合运用能力。Ability指的是专门的语言能力,是比较高层次的能力。前三步认真做完以后,第四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Mockexams做一点就可以了。这个“大四位一体”的复习模式,和现在全国绝大部分中、高考应试的方法正好相反。那些方法多半是一开始就进行模拟考试训练。这个中、高考的复习教学方法,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前期雏形,它要求一个学校、一个年级或一个班级通过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来操作,这一教法当时在全国从来没有过,到现在也是唯一的。其它很多的方法缺乏实践和理论根据,不能称为教学法。

英语“四位一体”中、高考英语复习教学方法(知识巩固)(80年代末):

在复习阶段的“大四位一体”中,最重要的是知识这一位,又叫做“小四位一体”,是“大四位一体”当中的重点。“小四位一体”又分了四位,分别说明复习的四项主要内容:Forms是语言形式,指的是语言的sounds,vocabulary,meaning等;第二位是规则,即rules,grammar或者structure;第三位Texts是课文。我国的英语教学还是以教材为主线的,课本包含了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最后一位是语篇(Discourses)。这四位共同构成了“小四位一体”的模式。我们的《英语辅导报》、《英语通》杂志,包括英语“四位一体”复习材料等,都是根据“小四位一体”来编排的。所以一套阶段练习题里面分四个部分,四个大题,第一大题是语音、听力和词汇,第二个大题是语言规则,指的是语法结构,第三个就是课本内容,第四个是Discourses,给出一些文章。这就是中、高考复习教学方法的“大四位一体”里面的第一位,即知识复习的“小四位一体”模式。中考复习的十套题或者十二套题,高考复习的十二套题或者十五套题,都是根据这个模式编排的。这些题做下来以后,整个的语言、词汇、语法、课本项目不用再做了,因为这样横向复习,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螺旋式跨越过去,完全覆盖了“大四位一体”知识这一位。之后才可以进入“大四位一体”的第二位:Skills。第一位一定要确保走好,占整个“大四位一体”的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这一复习方法和其它的方法是相反的,是符合素质教育的。

英语“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方法(90年代前期):

上面那两个金字塔是中、高考的英语复习教学方法,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第一部分。第三个金字塔是英语“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方法,是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成形的。根据英语“四位一体”的理念,除中、高考以外,课堂教学应该有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法,我就在借鉴国外“3P”的教学法和立体教学法等的基础上,也参考了交际法的教学理念,发展成为“4P”教学法。“4P”教学法的金字塔构成如下:第一位是Preparation,即预习、准备,或者叫做warmingup,但它比warmingup内涵更丰富,指的是师生课外和上课开始十分钟左右的预习阶段。这一准备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策略,符合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不仅仅是教师自己的准备。一节课教师要讲解的内容,学生必须事先准备好,课堂上师生才能有心灵的碰撞,有情感的交流,有语言的研讨。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是一种研讨式的教学方法。不是研究式,而是研讨式方法。P2是主要由教师传授的、正规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以学习为中心,并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进行的。教师的主导是通过教学方式来体现的,要解决what和how的问题。教师要实施教学,有教才有学,有学才有教,两者相辅相成。一般来讲,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多讲,多提供刺激(stimulus),来引发学生的反应(response)。而教授高年级的老师应该少讲一点,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因为高年级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逐渐增强了。这一实践方法和很多人迥然不同。外语教学应是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型教学,是由教师来执行的。具体方法可以inductive(归纳)也可以是deductive(演绎),总体看是一种input-basedinstruction(输入型教学),而不是输出型教学。这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非常重要的理念,和现在的任务型教学正相反。这一理论适合于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二语教学(TESL)两大派别有以S.Krashen 为首的natural acquisition(通过自然习得)和以RodEllis为首的instruction(通过教学)这两大派别。这两大流派都一致承认输入型教学假说和监控假说。中国现在搞输出型教学,既违背了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又违背了外语“学得”的基本规律,教学实践将证明此路不通。课堂教学的第三个阶段是操练(Practice),操练时间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根据知识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决定。这个知识加深和巩固的操练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每次操练不必都要评定出成绩,那样容易给学生太多的压力,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然后上升到Production或Output,即产出阶段。这一阶段和Preparation是一样的,课堂上实施一点点,主要是在课外完成。因为若要产出、使用语言,要有文化,有社会群体,有社区,不然怎么使用语言?所以主要是课外的,课上的产出是假设的,虚拟的,要有语境、话题等。课堂上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就是以中间的两个P为主。可以说,英语“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方法引进、借鉴、参考了国外的比较先进的教学理论,又结合了中国英语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4P”课堂教学方法现在看来还是比较新颖的。这四个阶段都是以P开头,而Phase表示阶段,也是以P开头,比较和谐。

英语“四位一体”平时复习方法(90年代中期):

第四个教学方法(金字塔)是英语“四位一体”平时复习方法。之所以没有称为教学方法,是因为它可以由教师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做。它是九十年代中期产生,细分为四个阶段(Phases)。自下而上分别为Intake(吸收)、Homework(作业)、Progress(进展)和Achievement(成绩)。这几位的顺序和我们的平时复习很多是相反的。复习模式的基础是Intake,就是二语习得理论Input(输入)之后的Intake(吸收)。Input和Output中间加入了Intake和Cognitiveorganization(认知)。根据最新的语言学理论,输入以后不见得马上接收,理解,掌握之后还需要有认知过程,有一个知识加工的过程(informationprocessing),然后才有Output,或者叫做Production或Use。这一平时复习方法就是教学(输入)之后,指导学生如何掌握、加工学过的内容。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九年义务教育我们英语课时只占总课时的6-8%,如何利用好课外时间复习巩固十分重要。当然平日也有复习课,用什么方法复习可以区别出是素质教育,还是非素质教育。吸收依靠大脑记忆,有记忆过程和记忆曲线,这是个有效复习过程,有一定的时间需求。第二位是Homework,学生要做一些课上、课下的练习或作业。这个作业应注意:它有hardhomework和softhomework两种,硬作业是硬性指标,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操练或记忆内容;软作业布置给学生的是任务、项目,话题,有一定的范围和很大的灵活性。由他们观察、思考、收集、归纳、总结。软作业是开放式的,全班有多少学生就可能有多少不同的答案。这是是英语“四位一体”平时复习方法的创新,要求学生拓展思路,自主学习。现在的平时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不是真正的形成型评价方式,而是用中、高考试题的那种终结性评价手段是非常有害的,使学生早早进入题海,干扰了平时的教学,是要着力纠正的。第三个阶段是进展(Progress),等于平时教师给学生检查、考核、评价,是Progresstest。最后一位是成绩(Achievement),是阶段性的,期中、期末的评价考试。我们正在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中心联合开发的的NEAT(National English Achievement Test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Schools)就是这种评价,即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系统。平时的复习也要有检测,它和我们现在所谓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不一样,建议平时不要搞太多的形成性评价,而是按照这一步骤来进行。这种方法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成败,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能否掌握正确的平时复习方法决定了学生是否具有learningability, independentlearning,是否会自主学习。此法可由教师掌握好,指导学生们操作。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的学习教学阶段和不同的教学、学习项目和内容,平时复习的方法和评价的方式也不同,不应全用中、高考试题和内容来进行平时、阶段性的评价和检测,这方面应是我们今后多加探索的内容。

英语“四位一体”课外学习策略(90年代后期):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最后一个方法是英语“四位一体”课外学习策略,源于九十年代后期。我们说平时复习方法也可以是课上,也可以是课外,有很多内容完全是课外,主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国际上语言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Learner'sAutonomy,即independentlearning,包括第二课堂活动、竞赛、读报活动、完成某项任务等,通过这些课外学习方式学习语言,巩固语言,应用语言。尽管是课外活动,教师也要掌控的,教会他们howtofish。这一策略由Observation(观察)、Comparison(比较)、Generalization(生成)和Application(应用)组成。观察(也可称为noticing)可以是听、读、看和感觉,目的是培养语言意识(languageawareness);“比较”内容很多,如母语和外语的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外语和其它学科的比较,文化、历史、背景和习惯的比较等。没有比较就掌握不了外语,这也是美国外语教学课程标准当中的五个C之一;“生成”是在观察和比较之后,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根据数目有限的规则,通过口头、笔头,生成数量无限的复合英、美人语言习惯的句子来。最后的“应用”,指的是语用,就是语言的communication(交流)和production。英语“四位一体”课外学习策略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Aptitude)的有效方法。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这个金字塔是前面所讲的整体归纳,也是今天报告的第一部分: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由哪些内容组成?我们可以用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教学模式金字塔来表示。三个主要模式是Classroomteaching(课堂教学),Out-of-class study(课外学习),Dailyrevision(平时复习),金字塔顶端是Exampreparation(考试准备)。这和以上讲述的顺序是相反的,现在把“课堂教学”放到底部。这就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全部模式。

本专题报告第一部分的最后一个金字塔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以知识为基础(Knowledge-based),以学习为中心(Learning-centered),不是Learner-centered,以质量为导向(Quality-oriented)和以素养为目的(Faculty-aimed)。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以上所概括的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历史和现状。

二、 理论

第二部分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这一教学法是如何产生的?不是无缘无故,横空出世的,它是中西合璧、古今结合、取长补短、学习借鉴而来的,而且不是某个人的,我只是起到了牵头作用,是各位专家、教研员、教师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们的财富,我们只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教情和学情,拿来为我们所用。从理论上讲,第一个理论根据是素质教育论,即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文化(Cultures)和素质教育(Qualityeducation)。知识和技能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

素质教育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摆脱知识贫困也是教育的责任,而拥有了知识就等于拥有了发展一切的“核动力”。知识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所以放在前面。第三位“文化”,也可以理解成Competences,即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也包括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素质教育”构成了第四位,还可以称为Faculty Education。

语言素养论是根据乔姆斯基坚持的理性主义语言学理论而建立的。我最近还在研究他的理论专著。Faculty ofLanguage 或LanguageFaculty,是他八十年代提出的观点。语言素养论几百年来有两大学派在争论,现在归纳成这个金字塔:言语(Utterances)、外在语言(E-language)、内在语言(I-language)

语言素养论:

和语言素养(Faculty ofLanguage)。“语言素养”是语言意识(LanguageAwareness),不是培养交际能力或语言能力,而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层次。

语言知识能力(K-ability)论:

乔姆斯基认为,知识是一种能力,叫K-ability。K-ability是稳定的、永恒的能力,可以产生其它很多能力,其它能力可以减少、增加、甚至消失。他在一本专著里(KnowledgeofLanguage),专门阐述了这一理论。他的理论和我们当前流行的理念是相反的,在全世界语言研究中是主导理论,是非常正确的理论依据。K-ability金字塔理论的四个阶段为:语言知识(Knowledge)、语言技能(Skills)、语言综合能力(Ability)、语言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Competences)。Competences是复数形式,就是因为有语言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按照乔姆斯基为首的理性主义观点,到语言能力是最高境界,但以海姆斯和韩礼德为首的功能主义语言学派,认为有Communicativecompetence,交流或者交际能力,交流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以上流派理论观点比较深奥,苦涩难懂,为了更明晰地诠释,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语言知识的金字塔。

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Sounds)、词汇(Vocabulary)、语法(Grammar)和语篇(Discourse)。凡是和语音有关联的,phonetics,topics,notions等都列到Sounds这一位,和第二位的词汇统称为语言形式。第三位语法解释为rules,structures;语篇则包含有口头和笔头的语篇能力,因此以复数形式出现,指分析、领会和运用篇幅比较长的文章和会话的能力。以上各阶段共同构成了稳定的语言知识。

接下来我们了解语言技能金字塔,与众不同、从下到上的顺序是:读(Reading)、听(Listening)、写和译(Writingincludingtranslating)、说(Speaking)。人们会质疑:为什么把“说”放到最后了呢?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最后的并不是不重要,最后的才是最难掌握的。对于外语教学(EFL)的国家来说,最基础的是阅读技能,因为“读”是获得输入、形成记忆的最主要方式。不能把“听”放在第一位。因为没有听的环境,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进行是违背英语外语教学规律的。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外语教学不同于母语教学和二语教学,听完之后不可能马上说,还有一个“沉默期”,有一个“内化”过程。除非你是英语学者,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听”和“说”不能放到一起,这不符合教育规律。我们研究过好多国家的课程标准,发现很多国家把阅读放在外语学习的第一位。外语听懂之前要有输入,有准备,因此就把“读”放到第一位,然后才能进入到“听”。事先没有准备如同鸭子听雷、对牛弹琴一般。然后上升到第三位“写”。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写”比“说”简单。最近《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八期的“名家访谈”栏目中,刊登了我本人对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教育系张卫族教授的访谈录,张教授谈到语言技能时指出,关于basicEnglish,日常用于交流的英语单词只有800多个,但最难掌握,外国人用英语都是“小词儿”,如“get, go,have”等等,但用得非常活,搭配得地道。另外一点就是谈话内容,如果平时不读书看报,就缺少话题,缺少谈话的内容,语言乏味。这一切首先要有“writtenEnglish”为基础,然后转化成口语能力。比如今天的报告我是先用几个小时写成个稿子,然后来给大家演讲,是先写后说的,才能说得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其实我们学习汉语和英语都是这样。前几天在英国国际教师协会年度会议上我有半个小时的提案发言,讲述我提议成立EFLSection的理由,我事先在笔记本里面写出五、六页的内容,然后才能展开辩论,据理力争。我们现在听、说、读、写的顺序是错误的,没有任何理论根据。“说”的难度最大,尤其是面对面地辩论,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技能和相关知识是不可能掌握好“说”这一技能。

语言技能:

下面我们共同研究语言交流能力的基本概念。这一金字塔的构成如下:语法能力(Grammaticalcompetence)、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语言交流能力英语是CommunicativeCompetence,我坚决反对“交际能力”这一错误的译法,应该译成“交流能力”。我们总是把它误认为仅仅是口头的交际,其实它是包含口头和笔头的一种综合能力。语法能力加上语篇能力是语言知识,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是语用知识。这四个子能力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语言交流能力。

语言交流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anale,1983):

根据最新的应用语言学理论,如果想要学会一门语言,掌握运用能力,还需要掌握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一能力由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态度(Attitudes)和跨文化交流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共同组成。知识方面应掌握母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历史,价值观、信仰等,和民族之间的各方面交往现状,当然也包括语言知识。我们中学毕业生才学了两、三千单词,英语有一百多万单词,我们教师才掌握几千个单词,怎么能有交流能力?怎么能跨文化交流?本身没有知识怎么叫有文化?其次,技能既有语言交流的能力,也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对照互换能力,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了。在某一问题上知识贫乏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人必然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可以说无知者必无能。第三,态度是包括自信心在内的对事物的正确态度,态度决定做事是否执着,正面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情感等都在态度范畴之内。之后才能进入到跨文化交流能力,否则学的英语就是在家里,或者学生在课堂上那种“模拟交际表演”,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听不懂,自己也糊涂,怎么能称为有交流能力?

跨文化交流能力:

语言教学理念整合论(SomeTheoretical Term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语言教学理念整合论是我近期创新的图表,是我本人这十几年来对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理论的一个小结。在这里介绍给大家,供批评指正。

英国诺丁汉大学著名教授、英国应用语言学会会长RonaldCarter给我做了具体指导。他根据我的图表,改动了一点。原来中间我画的是一条线,改成现在这样,用双向的两个箭头表示。几百年来,全世界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二十多个理论研究和理念都涵盖在这一表中。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理念的两大派系是矛盾的,又是彼此借鉴的。图表里面涉及到很深奥的理论,主要区分在:排在前面的是行为主义派别,后面是理性主义的理念。往往行为主义比较适合于母语教学(TENL)和二语教学(TESL),理性主义更适合外语教学(TEFL),也适合于二语教学。后面的理性主义比较适合我们国家的外语教学,但是前面的行为主义理念也不是一概不要借鉴。为什么画出两个箭头,就是这个含义。最后一行ESL等于TESL,EFL相当于TEFL,中间的SLA是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即“二语习得”,横跨了TESL和TEFL。本人认为此表比较科学,勾勒出了各种语言教学理念的辩证关系,在国际语言学界是首创,当然还不全面和完善。

英语外语教学论: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理论根据还涉及到英语外语教学论。从这一金字塔可以看出,最基础的是语言教学(LanguageTeaching),即语言教学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规律。之后进入到英语语言教学(English LanguageTeaching),它区别于其它语种的教学,如俄语教学、法语教学、阿拉伯语教学等,它们都是语言教学的一种,彼此间有共性也有特殊性。第三个阶段是英语母语教学(TeachingEnglish as a Native Language),最后是英语二语教学(Teaching English as aSecond Language)和英语外语教学(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Language),难度最大的在最上面,即英语外语教学,它难在没有语言环境、没有动力、又没有好的教师和学习资源。我们应注意的是,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有一条虚线隔开,因为国外很多的语言学家把两者放在一起,认为除了母语以外的语言都叫二语,实际上第二语言包括二语和外语两种,近一时期这种区别愈加明显。作为英语教师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实际上就是一个中国式的英语外语教学法,不是英语二语教学法,也不是英语母语教学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具有其独特性。中国人学外语有什么优势?事实上困难有很多,除了语言环境之外,英语和汉语不是一个语系,区别相当大。我们学习语言首先就要把教学类型选择好。这一点外国在七十年代就搞清楚了,我们在九十年代末才看到。英国著名语言学家PeterStrevens早在一九七六年就提出一个语言教学的程序,共有十二个要素,其中语言教学和学习“类型的选择”是第四要素,正好是关键之处,它决定了语言教学和学习的目的、原则、路子、教师培训和教材编写等其它诸多要素。

英语外语学习策略:

从教学类型上,我们选择了外语教学类型(TEFL),那么学习方法上就要选择这样的英语外语学习策略。现在国际上流行的教学路子是“输入型教学”(input-basedinstruction)。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英语外语学习策略遵循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子。这一金字塔从下到上依次为:输入(Input)、记忆(Memorizing)、认知(Cognitiveorganizing)和输出(Output)。输入和输出的前面还应有comprehensible一词,意为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相对称的可理解性输入和输出。输入不可理解的知识内容就不是有效的输入,也不可能有效地输出的。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见金字塔示意图)英语叫“学能”(Aptitude),或称Learnability,是世界语言学界公认的,二语“习得”和外语“学得”都需要这种基本学能,具体体现在:背诵记忆(Rote learning)、归纳学习(Inductive learning)、语法敏感(Grammaticalsensitivity)和语音识码(Phoneticcoding)能力。不能一概反对死记硬背。语言学习中适当的死记硬背是必要的,但要“死记活用”。学生根据语言材料要能归纳、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忽视语法或者淡化语法都是极端错误的,因为语法能力就是语言能力。另外,学生听到发音,就能拼写,辨别音素、意群、升降调和连读等语音知识,就是语音识码能力。它们之间联系紧密,共同构成了语言“学能”。

以上诸多理论是目前国际上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二语“习得”、外语“学得”理论的综合,是比较新的理念,为了通俗易懂,用图表形式展现给大家。研究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和进行此教学法实验的教师应该了解一些语言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这一教学法学习、吸收、借鉴了很多语言学习理念,它是与时俱进的,仍在创新和发展。它比较适合于我国大、中、小学的英语教学。如果总结起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是认知法的一种替代形式,是后教法时代(或“后方法时代”)的中国式的英语外语教学法。概括地讲,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是打好“双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英语外语教学方法。或者说,在解决中国英语外语教学的特殊英语困难,如大班上课、两极分化、教师素质差、动力不足、资源匮乏、时间有限、母语和文化差异大而造成“费时低效”问题时,实践已证明这一教学法比较适用。

三、现状

二十多年来,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经历了中国英语教学进程的风风雨雨,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日臻成熟。中国英语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从小学(PrimarySchools)、初中(Junior Middle Schools)、高中(Senior MiddleSchools),一直到大学(Colleges &Universities),现在还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

中国英语外语教学“一条龙”:

小学已经全面地开设了英语课程,有的从三年级开始,有的从一年级开始,甚至还有双语教学。大学又加了两年,加班加点,学生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英语教学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痛”,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最近有人提出了外语教学的效益问题,其实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比如公共外语有反思的必要,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前段时间《南方周末》刊登了中国人民大学顾海斌教授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出:全国有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人学英语就足够了,不必要规模这么大。按照他的说法,我们大家都得失业,我是坚决反对他的说法。外语教学不是规模大小、是否考试的问题,而是教学目的、方法、效益等问题。我们要保持母语的纯洁,同时高效率地学好外语,这也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教学目的。这一教学法也形成了“一条龙”了,全国教学法研讨会召开了八届,进行全国的大规模实验,每次召开会议投入五十万元,全年的实验大约投入二百多万元,这是其它教法和流派做不到的。我们的统计数字是每年有五千多教师参加实验,学生有几百万,实际上有几千万师生在用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我们的报刊、图书发行量十几年来全国有一千多万读者,都在受这一教学法的影响。为什么《英语辅导报》和编辑出版发行的英语刊物销售形势那么好?就是因为它们体现了中国外语教学的规律。目前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实验研究已经形成了领导(Officials)、专家(Professionals)、教师(Teachers)和学生(Students)“四位一体一条龙”的实验研究队伍。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研究“一条龙”管理模式:

而且实验形成了全国性的National Level)、省级的(ProvincialLevel)、市级的(Municipal Level)、校级(SchoolLevel)的规模,是由下而上的一条龙,而不是靠行政命令式推广。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还是在试验,不是推广,从今年开始已经边实验、边推广了。八轮全国性实验证明它是有效的教学法。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实验“一条龙”:

另外,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材料建设形成了一条龙。英语外语教学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语言资源,也缺少教师资源,我们在资源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好,包括了报纸(Papers)、杂志(Magazines)、图书(Books)和音像(Audio-visualproducts)等产品。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材料建设“一条龙”:

《英语辅导报》仅报纸发行就有四、五十种版别,杂志有十多种,书籍几百种,音像几百种,每年有上千万的发行量。教育部批准我们为唯一的全国大、中、小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举办单位。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每年有六百万名学生踊跃参加,现正在报名。这一竞赛正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国际奥林匹克英语能力竞赛已经得到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IATEFL)的批准。中国将组成我们的国家队,我们现在就要做准备。到那时,我们的能力竞赛就不是现在的水平,它的含金量、知名度是世界瞩目。这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进行很多的研究和培训项目,有教师出国培训,刚刚派出去35名中、小学教师,到英国诺丁汉大学进修。我在英国机场接到了他们,在诺丁汉大学开了欢迎会。教师出国培训项目我们每年花费五、六百万元,分四批送出去一百多人。还有短期访问学者到国外访问、学习。我们绝大部分收入都投入到教学科研和教师培训方面。外语教学没有教师是不行的,靠自然习得无法实现。我们国家基础教育试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金项目已经连续搞了四届,每届都有一千多所单位申报,包括国内顶级重点大学都来争取这个项目。已经有五百多个项目立了项,这个项目至少还要连续搞五年。这些研究和建设都是为了实现中国外语教学的高效率。按道理讲,各地外语教育效益越差,我们的报纸销售前景越好,但是我们不能这么做,我们深感一份责任在肩。今年元旦献辞中,我一口气写了六千字,题目是“责任”,提出了中国外语教学的十大误区。没有人敢说的话,我说出来了。很多报刊转载、发表。我们必须以清醒的头脑认清外语教学现状和问题,靠什么来改革?就要靠扎实的理论和实践,靠有效的教学方法。李岚清副总理九六年就提出中国外语教学要改革必须要解决教法问题。但是想解决教法必须先解决理念问题。现在有新课标的指导,各方面工作成绩突出,只是大家对新课标有很多误导和误解,有很多不同版本的释义,没有掌握它的真谛。课标的真谛是素质教育、高效益、高质量,外语教学量化了,知识和能力都量化,要求也高了。而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把标准给降低了,用完全不适合于中国国情、学情、教情的方法来落实新课标,这怎么可能呢?很多人想达到的目的和采用的方法南辕北辙。实践已经证明、并将再次证明:我们必须要改革!充分结合了中国的实际,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路子。不能说这一教学法是最好的方法,永远不能有什么最好的教学法,世界上没有一个是universal的方法,但这一教学法是比较好的、适用的、可行的。如果没有英语辅导报社,没有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没有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中国的英语外语教学可能是什么情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因此我们说,现时我国外语教学情况是走在坚定改革,拨乱反正的正确道路上。

四、展望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与发展是永无休止的。理论通过实践来验证,实践依靠理论来指导。我们还需要不断创新,一切要靠我们大家来努力。首先,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理论研究方向,是从英语教学理论(ELT)、二语习得理论(SLA)、英语外语教学理论(TEFL)相结合,把握新的语言学理论动向,最终发展到中国式的教学法体系(CELT)。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理论研究:

其次,继续加强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配套资源建设,办好报纸(Papers)和杂志(Magazines),NEAT考试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已经初具规模,解决了理论上、技术上很多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对外语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反拨作用,各地的教师都可以参加进来。我们正在北京编写一套新的英语教材,是从小学阶段开始。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配套资源建设:

第三点,我亲自领导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研究所,已搬迁到北京,由特级教师傅大明担任所长,来组织,开展全国英语外语教学实验,做好进一步理论研究,搞好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实验推介使其成为有组织的(Organized)、实用的(Practical)、衔接的(Connective)和高效的(Effective)教学法。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实验推介:

最后一点,在认识到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先进理念之后,我们相信它更适合于外语教学,对其它类型的语言教学也是有益的,将从英语外语教学(TEFL)类型迁移,从国内迁移,延伸到英语二语教学(TESL)、英语母语教学(TENL)和英语特殊目的教学(TESP)领域。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迁移: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励精图治,耕耘不止。我作为这个英语外语教学法的牵头人和发起人,努力学习的同时周游列国,四处奔波,力争掌握最前沿的信息,学无止境嘛。中国的外语教学从同文馆算起,已有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却没有一个成熟的、系统地、实用的外语教学法。教学法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做事都要有方法,作为一个行为准则。有人讲“后方法时代”就是无方法、无教法时代,这是错误的理论。外语教学中用好方法和用坏方法,用方法和不用方法效果大不相同。教无定法,教要得法,教有规律。每一节课也可能采用多个方法,多个技巧,但我们要区别开教学法、技巧和教学路子这三个层次。二十多年前,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开始称为technique,然后是method,前年已发展成为approach,一个大的教学路子或者教学法,其理论体系日臻完善。有人问,人们在评价别的教学法时,总是赞誉为“最好的,最优秀的教学法”,那么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是不是最好的?我的回答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永远不是最好的,但可以是比较好的,比较适用的。有一点我要强调,我们不能把国外的所谓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甚至技巧直接搬过来(adopting)使用。同时我又反对对外国教学法一律说“No”,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为我所用。对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法一定要继承。中国人有语言学习的天赋,汉语和许多外国语体系都不一样,可我们学习得很好。中国人的性格既不外向也不内向,比较适合语言学习。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通古博今,是一种优选的、折中的和综合的方法,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进一步实践。依据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系统性,大家可以就某一阶段科学地部分采用,也可以全部吸纳,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学情、教情有所创新,不能照抄照搬,更不能挂羊头卖狗肉,搞一些不伦不类的应试教育的东西,玷污了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这个实验是国家的正式实验项目,可以省、市、县或学校为单位申请此项目,如果没有集体申报,教师可以单独随时申报,申报批准后我们提供免费的理论指导和相关材料。现在有一个错误观点,认为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是一种应试方法。有考试就要有应试,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应试理念不可混淆。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是反对大搞题海,其教学原则为:“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五技并举”。“循序渐进”和“阶段侧重”早就有人提出来过,我们赋予了新的内涵,“精讲精练”和“五技并举”是我第一次提出。由此看出这一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包含有许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在实践中还有许多实用的、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技巧,如研讨式教学、横向归纳理论、有效重复学习方法,等等,在以前的许多文章和报告中都有论述。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是一切事物,也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灵魂。在新的学年度里,在第九轮全国英语教学实验中,主要是解决本教学法的一些具体实践问题,主要放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使不同的教学和学习阶段都能用上这个教学法,从而取得我国英语教学的高效率,真正走向素质教育。这一教学法不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而是与时俱进,越来越贴近中国的英语外语教学实际。(注:以上来源于包天仁教授本人的发言报告,图表略。)

包天仁介绍:

男,1953年生,满族,吉林省通化人。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原四平师范学院)外语系。曾任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IATEFL)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全世界仅13人)兼会务委员会委员(3人),通化师范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中国分会会长、英国文化委员会中国英语教学专家委员会成员(全国仅13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教育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英语辅导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考试与评价》杂志社社长兼主编、《语文学习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数学辅导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素质教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英语考试研究》和《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高师英语教学研究》等刊物主编等职。包天仁有过30余年大、中学英语教学和研究经历,长期致力于建立中国外语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研究发展应用语言学和建立英语外语教学的理论体系,近10年来还从事大学行政管理和报业管理工作。

包天仁教授在多年的外语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已被国内外公认为有影响的外语教育教学专家,他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影响和推进了我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包天仁教授首先提出了中国英语外语教学理论,并于1982年初研创了英语“四位一体”中、高考复习教学法,该教学法经过三十年的丰富完善,现已发展成为有中国外语教学特色的、实用高效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1997年5月28日,包天仁教授向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提交了《关于对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10条建议》,得到了李副总理的重视和亲笔批示,这是国家领导人对于外语教学做出的第一个亲笔批示。包天仁教授撰写的《基础外语教育目的之我见》一文发表在1997年5月28日的《光明日报》上,在文中首次提出了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外语交际能力,而是要打好语言基础,培养语言能力的观点,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包天仁教授一直关注我国外语教学“一条龙”管理问题,在他的努力下,于1998年8月召开了我国首次外语教学“一条龙”管理研讨会。1998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他的《找出弊端,杜绝少慢差费》一文,在国内外外语界引起了共鸣,加强了各教学阶段的联系,推动了外语教学的整体发展。2001年3月26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关于我国外语教学类型的问题,明确指出我国的英语教学类型是外语教学而不是二语教学,在中国英语是学得而不是习得,得到了权威专家、学者和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包天仁教授的学术观点、外语教育教学思想和研究成果不断被融入进他所主编的教育教辅类出版物中,以其科学性、实用性、高效性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包天仁教授于1990年3月创办了《英语辅导报》,办报十八年来创出一番惊人伟业,创下了全国同类报刊中的70多个第一。《英语辅导报》期平均有效发行量已达1300余万,居全国同类报纸首位。随着事业的蓬勃发展,包天仁教授又创办了《考试与评价》杂志(原名《英语通》)、《语文学习报》、《数学辅导报》、《素质教育报》、《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英语考试研究》、《高师英语教学研究》等教育教辅类出版物。在包天仁教授的领导下,在英语辅导报社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天仁集团已发展成为一个集英语、汉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报、刊、书、音像、电子、网络、广播电视、教材编辑、出版、发行于一体的跨新闻出版、文化教育行业的大型知识经济实体。

包天仁教授在担任教育行政领导、社会职务和从事报社管理和编审工作的同时,始终关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年来,本着“取之于教,用之于教”的办报方针,报社每年斥资1000多万元用于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含三“十佳”),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全国基础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英语高级国际研修班项目,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全国大、中、小学生英语竞赛,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NEAT),国际中学生英语夏令营等十多项国家级外语教育科研项目和全国性师生活动的组织工作,并组织和支持全国、省、市多种科研、培训项目和活动。

包天仁教授注重学习、借鉴西方的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理论,每年多次赴世界各地参加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年会、国际英语它语教师年会、韩国英语教师年会等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与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国际英语它语教师协会、剑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圣马克和约翰大学、布莱顿大学、诺丁汉大学、英国科莱彻斯特英语学习中心、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国际组织和学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包天仁教授的带领下,由国际英语教师中国分会主办,英语辅导报社承办的中国英语外语教学国际学术年会已于2002年、2004年、2005年在吉林省通化市成功举办,第四届将在北京召开,该年会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借鉴国际上英语外语教学的新方法、新理念,了解国外最新的英语外语教育模式并探讨基在中国的应用,共同交流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搭建了一个中国英语外语教育界在新世纪同世界各国英语语言教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推进了我国英语外语教学改革的步伐。

包天仁教授及他所从事的事业在国内、国际上颇有影响,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包天仁教授以其孜孜不倦的努力开创了文化产业的先河,是将知识转化为产业的典范和知识分子的楷模,促进了国家、省、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得到了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的支持和认可,是国内外新闻出版、文化教育行业和语言学界的知名人物,影响极大。

四、山西太原师范学院赵平英语“十字”教学法

英语十字教学法”是一种“透明”教学法,其十字模式既是“教法”,又是“学法”,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新潮的“情景—交际法”的折中产物。实践证明:该模式符
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的英语学习规律,是一种“费时较少,收效较高”的英语教学法。

一、语言观

语言是人类用来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一种结构规则和因文化而别的社会行为规则体系。

二、外语学习观

正确认识外语学习的内涵和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外语学习的内涵是两学、两用:一学构成外语的有限的结构规则体系,二学外语包含的社会行为规则体系。一用外语认知世界,二用外语进行表述。外语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非自动的信息处理认知活动过程。该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输入(input)→注意(attention)→分析(analysis)→记忆(memorization)→输出(output)。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输入为读和听;分析为语音分析、词法分析、句法分析、篇章分析和修辞分析;输出为写和说。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和记忆可以通过某些手段进行调控。例如,增强输入的频率和特色、实施聚焦性教学、选择有效的学习任务、对信息处理提出具体要求等。

三、教学原则

1.读听领先,写说跟上,全面发展

(1)读听领先。众所周知,中国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TEFL),在没有英语环境的中国教学英语,读听是切入点,也是首要条件。

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TESL)的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先从听说人手,掌握了听说的基本技能之后,再去学习单词、语法和读写,学习者甚至有可能根本不去认单词、学语法或进行读写训练就能达到较高的听说水平。而TEFL环境中的英语学习则不能这样。学生必须有意识地掌握语言的词汇、语言规则及形式并有意地运用这些词汇、规则及形式,而掌握词汇、规则及形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借助大量的读听实现的。此外,在正规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学还要遵循先读后听的顺序,这是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所学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看得见、读得出也听得到,可多方面调动人体感官,便于理解和记忆;阅读既便于对语篇的整体把握,也便于对某些重点段落或句型有针对性的反复推敲,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词汇和复杂语法;阅读对学习环境的要求较低。只要一书在手,便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因此,先读后听应作为中国英语教学的一种常规性程序来实施。

(2)写说跟上。作者认为学生“读听领先”之后,应当“写说跟上”而不是“说写跟上”,主要基本如下三点考虑:①“写说跟上”易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跟他人在一起说英语,出错或发音不好,会令人难堪,威胁自我形象,学生会本能地以沉默来保护自己,拒绝多说。跟“说”相比,训练“写”造成的心理压力要小得多。写可以是个人行为,写的东西可以不用拿去跟人交流。写在作文本上,教师可以控制评语和打分,尽量鼓动和发挥学生的才能,帮助学生改善自我
形象,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②符合中国国情。跟在英美国家的英语学习者相比,中国学英语的客观环境是缺听说机会,但可以有充分的读写条件。以“写”而不是以“说”为突破口,符合中国国情,可扬长避短,促进四会,提高学习效率。③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Swain(1985)提出“可理解输出”(comprehensibleout-put)假设,认为包括写在内的语言产出性运用有助于学
习者检验目的语句法结构和词语的使用,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地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当学生用英语表达意思时,不得不主动地调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斟酌语法规则的运用,琢磨词语的搭配,掂量词句使用的确切性和得体性。通过写作,英语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并内化,为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铺路。学习者若具备这种内化的英语能力,只要对其发音辅以必要的训练,口语就有可能很快跟上。(3)全面发展。时代在发展、在进步,学习英语只能读,不会听写说;只能读听写说,不能译已不能适应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中国英语教学应改变基础教育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高等教育以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读、听、写、说、译技能应同时发展,同样重视将翻译作为一种教学环节(teachingdevice)来安排,在国内外的外语教学界曾有过长期的争论。有人否认它在基础阶段的意义,认为这样会阻碍学生直接用外语理解、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力的发展。但笔者对此持否定态度。实践证明:翻译对直接用外语思维的干扰只是学生认识过程
中的暂时现象,学生越到高年级这种依仗翻译来理解和思维的倾向,就会逐步减退至消逝。此外,学生的“四会”技能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培养,翻译就是途径之一。通过翻译,学生了解了英汉语言的差异;通过翻译,教师了解了学生对事实细节的理解。因此,将翻译作为一种环节贯穿于中国英语教学的初级、中级乃至高级阶段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

2.突出句法,科学识词,把握语篇

(1)突出句法(syntax)。

句法是语言的核心。句法是人们理解和创造句子的机制。语言组织和用法的各个方面都围绕这个核心而结成一个整体。

英语句法包括:句子成分(主语、谓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宾语补语、主语补语、定语、状语);动词类型(连系动词、不及物动词、单宾语及物动词、双宾语及物动词、复合宾语及物动词、中介及物动词)(LydaE.LaPaLombara1978);简单句的六种基本句型(1.主语+连系动词+主语补语2.主语+不及物动词3.主语+单宾语及物动词+直接宾语4.主语+双宾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5.主语+复合宾语及物动词+直接宾语+宾语补语6.主语+中介及物动词+直接宾语);句子种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并列句,复合句,并列复合句;倒装句,强调句;16种时态;被动语态;虚拟语气;意群停顿;标点符号用法。英语句法不仅具有结构意义,还具有词汇意义和文化意义。句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教学的中心内容。中国人学英语,如果句法问题解决了,英语也就学通了十分之八九。因此,中国英语教学必须突出句法。
(2)科学识词。

词汇习得是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共同关心的课题。词汇不仅是外语学习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而且也是许多外语学习者的主要障碍之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语言技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多年来,中国英语教师总结出不少词汇教学方法。如:“英语词汇周期循环记忆法”,“按重读元音归类、归类,再归类法”,“词项联想网络图法”,“句中记忆法”,“词典通读法”,等等。它们各有特点和优点,都能取得不同的记忆效果。但是它们都忽视了英语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有效、自由地激活英语词汇的能力。

所谓“有效、自动地激活英语词汇的能力”具有以下三重概念:

一是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的汉语拼音拼读技能,实施“正迁移”词汇学习策略,对英语词汇的音标和单词进行“由前往后,声母加韵母”的拼读、断节活动,找出英语单词中客观存在的拼写和读音之间的对应和“约等号”关系。二是学生能对英语词汇进行“试误式”记忆,即:拼读音标→猜写单词→对照校正。即使学
生猜写有误,也要给予表扬,因为这样的猜写毕竟有一定的道理,说明学生已经具有了开始从读音和拼写的关系中寻找线索以帮助记忆的概念。三是学生熟悉并利用英语构词法(前缀法、后缀法、转化、合成、反成法、混成法、截短法、
词首字母缩略)进行科学识词和科学记词。
英语单词虽然难学难记,但它本身却有内在规律可寻。单词是由词素(词根、词缀)构成的,词义是由词素产生的。单词的数量虽然浩瀚,但词素的数量却很有限。据(刘毅,2000)统计英语常见词根共418个,常见前缀113个,后缀122个。学生如果掌握了词缀,懂得基本的构词方法,就能很容易像英语母语者那样对词汇“现读、现分析、现理解、现运用”。
(3)把握语篇。

语篇(discourse)是自然状态下所说出或写出的、长短不限的、形成统一整体的东西。长可以是长篇小说,短可以是一个单词,如“Head!”。语篇成立需符合下述7个语篇性条件:衔接、连贯、意图性(intentiona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信息性(informativity)、情景性(situationality)和互交性(intertextuality)(deBeaugrande,R.&W.Dressler,1981)。其中,衔接指语篇的表层连接手段;连贯指信息单位与信息单位之间的关系;意图性指语篇产生者生成语篇的意图;可接受性涉及的是语篇的接受者对待该言语事件构成语篇的认同程度;信息性要求语篇表达足量的新信息;情景性指语篇应情景而生;互交性指一个语篇跟其他语篇在行文结构上的相似性。

语篇概念给外语教学带来两个启示:一是要整体教学;二是要意义教学。

长期以来,在中国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学生对语言材料逐词逐句地理解,过多地重视词汇、语法等语言点和知识点的讲授,教学多采用、今天两段明天三段后天再两段的“分裂式”和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的“笔记式”授课模式,忽视了语篇内涵的整体性和意义性。忽视了引导学生对语篇内在篇章衔接手段和外在文体模式风格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虽然能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较好地运用到单句层次的理解和应用上,却不能很好地进行语篇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所谓整体教学中的“整体”是指教学中要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并让学生学习一些支离破碎的“技能”。整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有效地、持久地学习,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填充式地直接讲解,或让学生被动地重复课文中或教师讲解中已经提出的信息。学生的读听写说译技能和策略是在整体、真实的读听写说译事件的语境中发展而来的。另一方面,读听写说译能力的培养必须渗透到整个课程计划中,甚至与学生的整个生活综
合在一起。这就是整体教学这种教育哲理的实质,而且从某一观点来看,它是学习这个更加广义的概念的具体表现。

所谓意义教学中的“意义”是指教学中要把意义构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以读听教学为例,过去人们认为,读听就是识别词并取得词的意义,很少强调从语篇中构建意义。但是识别词和取得词的意义是不同的。读者、听者可以识别词,但是并不一定取得语篇的意义,相反,他们可以掌握语篇的实质,而不识别语篇中的所有的词。因此,意义并不源于语篇,它是从每一个读者、听者对语篇的把握构建的。而语篇意义的构件又受到读者、听者原有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对语篇情景的感知、对读听任务的要求、读者听者有无读听策略、有无参与读听欲望和行为等的影响。可见,读听是一个构建意义取得意义的积极的认知过程。

3.课前自学,课中共学,课后用学

(1)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大体包括:“提示—自学—汇报”三项基本活动。教师在下课前,用十分精炼的语言提示自学目标、学法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课前自学。上课后的前10分钟教师检查、学生汇报自学情况,自己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知道。有些问题师生及时讨论、解答,有些问题留待后面解决。“课前自学”有两大根本目标:一是通过课前自学发展学生的学习潜力;二是让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英语使用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要坚持向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他们获得最佳学习方法,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模式,二要坚持向学生布置自学任务,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2)课中共学。

“课中(师生)共学”模式要求教师首先要放弃自我中心意识和知识权威意识,不应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应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参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思路;通过促进,使学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其次,教师应当把自己的思维“幼稚”到学生的状态,在课上和学生一起用同样的眼光审视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一道从有关材料中捕捉信息,加工组合这些信息,和学生齐心合力地探索解决
问题的思路。让自己与学习者一道充满喜悦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3)课后用学。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中国英语学成的功夫在课后。因此能否“课后用学”就成为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引导学生“课后用学”:读英语报纸、杂志、小说、专业文献,听英语广播、真实录音材料,看英语电视节目、电影,参加英语演讲赛、报告会,写英语周记、日记、笔友信、读后感,进行英汉、汉英笔译工作,上英语网站查询、聊天、学习……

四、教学程序

1.断(division),断句子。师生试着朗读课文,同时教师按意群停顿发出信号,引导学生断句,并在行文上方标注断句符号“'”。如:Inamarketeconomy,thecrucialfactor'forprosperity'isfaircompetition.But'ifthecompetition'spinsoutofcontrol,thenegativeeffects'mustnotbeoverlooked.

2.短(phrase),划摘短语搭配、句型公式。师生朗读课文,划出句中短语、搭配及句型公式,并于课中或课后抄录在短语句型本上。如:Inamarketeconomy,thecrucialfactor'forprosperity'isfaircompetition.But'ifthecompetitionspinsoutofcontrol,thenegativeeffects'mustnotbeoverlooked.

3.谓(predicate),分析谓语构成。师生朗读课文,并对疑难复杂的句子谓语构成进行分析,辨别其时态、语态、语气,标注简单明了的谓语构成公式。如:

Inamarketeconomy,thecrucialfactor'forprosperity'isfaircompetition.But'ifthecompetition'spinsoutofcontrol,thenegativeeffects'mustnotbeoverlooked.(→mustnot+-ed)

4.连(connective),圈出“连词”。师生朗读课文,同时圈出句中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和篇章衔接信号词,并用括号、箭头等符号标示所圈“连词”与句中被说明成分的关系。如:Inamarketeconomy,thecrucialfactor'forprosperity'isfaircompetition.But'ifthecompetition'spinsoutofcontrol,thenegativeeffects'mustnotbeoverlooked.(→mustnot+-ed)

5.译(translation),将课文口头或笔头译成汉语。师生朗读课文,并将课文口头或笔头译成汉语(先直译后意译)。然后,作为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师生再将课文回译成英语。最后,对照课文,校对、分析、改正回译中的与课文原文有出入的地方。如:Inamarketeconomy,thecrucialfactor'forprosperity'isfaircompetition.But'ifthecompetition'spinsoutofcontrol,thenegativeeffects'mustnotbeoverlooked.(→mustnot+-ed)在一个市场经济中,繁荣的关键因素是公平竞争。但如果竞争超出控制,负面影响不能被忽视。→市场经济下的公平竞争是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但竞争过度,就会造成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6.听(listening),静听课文标准录音。师生首先展开书看着课文静听录音,然后再合上书静听,用心体会母语朗读者的语音、语调、语气及停顿。

7.读(reading),同步听读课文标准录音。师生边听边读,刻意模仿母语朗读者的语音、语调和语气,力争做到自己的朗读与原声带母语朗读者在音质上、语气上、语调上、停顿上完全吻合。

8.说(speaking),背诵和口头复述课文。师生凭记忆或借助文字、图表、实物等提示,背诵和口头复述课文。

9.写(writing),背写和笔头复述课文。师生凭记忆或借助文字、图表、实物等提示,先背写课文后笔头复述课文。

10.用(utilizing),套述和套写课文。师生运用课文中的和先前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公式,依照课文的篇章结构,套述、套写、活用课文,表达虚拟的或真实的生活情感、生活写照。

五、程式化与非程式化处理

由于人类生性喜新厌旧,单调的重复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教师教学热情的丧失。如果每一篇课文都以“英语十字教学法”的标准模式加之固定顺序进行教学,一段时间后,师生就会厌倦刻板无新意的重复。以笔者之见,把“英语十字教学法”的前五字(理性学习)或后五字(感性学习)错落有致地分配到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似无规律又有规律的组合特性,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见下图)。□—△—○—◇—☆

□—◇—☆—△—○

□○—△☆—◇

☆—△◇—□○

……

六、教学特点

1.目的性:“英语十字教学法”的每一字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前五字属理性学习,侧重理解;后五字属感性学习,侧重运用。前五字是传统的中国式的语法—翻译法,后五字是现代的中国式的交际教学法。

2.灵活性:“英语十字教学法”遵循“折中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因此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选择、组合和使用上极为灵活。教学不受任一教学思想的限制,师生在所掌握的教学方法范围内可灵活选择,其目的是以最灵活的方式满足师生的不同需要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

3.工具性:“英语十字教学法”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1)它能够使师生思维清晰,对所要达到的英语教学目标能够明确把握。(2)它能够使师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切实实去接近目标。(3)“英语十字教学法”的科学运用能够使师生对庞杂的英语语言材料很快找到一个切入点。

七、教学效果

“英语十字教学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费时较少,收效较高”的效果。

1.学生会学,学得快,学得好。

“英语十字教学法”是一种“透明”教学法,其十字模式清楚地向学生揭示了英语学习的本质过程。在“师生共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参与、思维解剖、方法示范,帮助学生掌握了十字模式的操作方法和活用技巧,培养了高超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能力,学生自然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快、学得好。

2.教师会教,教得轻松,教得好。

经过对试用“英语十字教学法”的教师36份书面调查(多项选择和主观陈述)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所有教师对采用“英语十字教学法”表示认同,感觉自己从此教得轻松,效果又好。85%的教师认为“英语十字教学法”,澄清了他们对英语教学的模糊或错误的认识,使备课和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

(2)参试教师认为:“语法—翻译法”能满足英语作为学习工具的需要,“交际法”能满足英语作为交际工作的需要,但它们都不能独自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双重要求,也达不到英语教学大纲的整体目标,“英语十字教学法”或许就是一种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符合中国国情,满足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教学途径。

赵平介绍:赵平,1959年生,男,山西左权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教授;从事二语习得、学习策略、英语中高考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英语教学工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室英语组专家推出的英语“五步”教学法

基于教学论的观点,人教社外语室英语组的专家们在其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教材的使用建议中提出了“五步教学法”。一般说来,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节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部分:

1、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

2、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或句型等;

3、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

为教学上述三部分内容,一般采用以下五个步骤(即五步教学法):

步骤1 (Step1): 复习 (Revision)

步骤2 (Step2): 介绍 (Presentation)

步骤3 (Step3): 操练 (Drill)

步骤4 (Step4): 练习 (Practice)

步骤5 (Step5): 巩固 (Consolidation)

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一位成功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多面手”,不但会讲解、还会指挥、会导演、会组织、会表演、会监督、会评判、会记分、会帮忙、会引导,而且还是一位很好的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的人。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扮演上述各种角色,就能够顺利地上好一节课,完成一节课的整体教学任务。教师在各个步骤中的作用,请看下表:

步骤(Steps)教师的作用 (Teacher’s Role/Job)

复习(Revision)强化记忆者 (Memory activator)

介绍(Presentation) 示范表演者(Demonstrator)

操练(Drills)组织者/指挥者 (Organizer/Conductor)

练习(Practice)裁判员/监督者/监听者(Referee/Supervisor/Listener)

巩固(Consolidation)帮手(后来是记分员)(Helper, and later on,marker)

教师在进行上述五个步骤的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理解。如果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弄懂,那么教师就需要重教。因此,教师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起到不同的作用,以保证顺利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例如,在进行第三步时,班上可能出现某种问题,教师就要从组织者或指挥者的角色再变成示范表演者,有时还要当讲解员,直到学生弄懂才能再变回第三步的角色。

下面详细分述五个教学步骤。

第一步 复习(Revision)

学习外语需要有个过程,需要逐步理解和吸收。学习英语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遗忘。为防止遗忘,就需要复习。复习的作用是“温故知新”,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的语言项目,强化记忆,并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此外对于练习不够、理解不深透或是疏漏的方面,及时加以弥补,以便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加完善和熟练。只有帮助学生复习好、巩固好已学的知识,才能顺利地进行下一步,即介绍新的语言项目。

复习的内容不外乎日常交际用语、语音、语法、词汇以及所学的语言材料。复习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大循环复习和小循环复习,有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有家庭作业、假期作业和口笔头测试等形式的复习。大复习有期中复习、期末复习,小复习有每课书、每节课及每节课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等的复习。

复习的形式也有多种。可以是笔头检查或口头检查,以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可用测试方式、听写方式或检查作业的方式等等。复习的方法也很多。有帮助记忆的,比如:归纳、图解、表演、借助实物或图片等。这些都可以加深印象,帮助记忆。另外,还有为新课铺路,以旧引新、承上启下的方法;提问的方法,如:1.连珠炮似的提问(Question bombardment)、连锁操练(Chain drill)等等。

在复习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中薄弱的环节,并注意教会学生怎么复习。教师的作用如前所述是位强化记忆者。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所学的知识,并掌握复习的方法。教师要重视这一步骤,尽量搞得生动、活泼、有趣,同时也要根据班内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适时适度,以便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第二步介绍新语言项目(Presentation)

教师在介绍新的语言项目时,首先要使学生弄清楚新语言项目的意思及其结构形式。教师要明确各单元各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教学用书在每课书中均列出了新的语言项目(Newlanguageitems),提出了一会至四会的不同要求,并提供了许多教学的建议。在分课教学建议中,介绍新的语言项目,一般在第2步或第3步。其中提出了各种具体的处理建议,如利用黑板、实物、图片、简笔画、手势动作、录音带或创造情景等等。还可以用唱歌、朗诵等其它方法创造情景,介绍新的语言项目。

在介绍新的语言项目这一步骤中,教师是一位讲解员,也是一位示范表演者(Demonstrator)。教师的讲解和表演越清楚生动,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越深刻,要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教师可利用上述各种方法,创造情景,用英语清楚而自然地介绍新的语言项目,能很快地使学生理解其意思。

第三步 操练(drill)

操练主要是指各种机械形式的言语训练活动。在操练活动中,教师严格控制语言,学生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灵活选择的余地。操练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语言形式或结构,学生反复说,正确模仿教师所说的话,直到不要教师的帮助能够脱口而出,完全记住为止。

操练的形式和方法有多种,但最常见的是跟着教师或录音重复(oralrepetition)。还有以下几种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分排或分行练习(Row or teampractice)、两人小组练习(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从后往前连锁操练(Back chaindrill)等等。

教师要确保操练的“火候”适度。操练的时间难以预测或规定,教师要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情况而定。操练时间过长,操练过度,学生感到枯燥烦厌;操练不够则难以达到下一步练习所需要的熟练程度。如果学生仍然结结巴巴不能熟练上口,就要再操练一下。操练应该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准确重复,再加速重复;先单项后换项或多项,直至教师确信学生达到了能够进行下一步的熟练程度为止。

第四步 练习(Practice)

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在前几步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特别是紧接着前面操练(Drill)的基础上,集中训练语言的熟巧和流利程度,检查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与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逐步熟练而独立地运用语言地能力。这一步主要是训练流利程度而不仅仅是准确性;练“用”,即用语言表达实际的意义,而不仅仅重复说孤立的句型;学生通过练习尽量试着独立运用语言而不是仅仅依靠老师。这一教学步骤的目的是,通过大量实践使学生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进行多层次的运用,使这种技能进一步发展为交际能力,从而实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

教师在这一步骤中的作用应是监督(Superior)、监听(Listener)和裁判(Referee)。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实践,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控制,让他们试着独立地运用语言于实际交际之中。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在班上四处走动巡视,辅导,仔细听他们练习,观察情况并适时地给予必要的帮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语言。同时也是检查前面缉捕教学活动的效果,一旦发现疏忽便及时加以弥补或调整。

教师要改变教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即给学生以更多的说练活动的自由和机会。机械操练在开始阶段很有必要,但时间过长甚至贯穿教学始终就很枯燥,效果不好。为教语言而讲练语言,既枯燥又失去了教学语言的意义,不能使学生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言。因此不能只停留在机械操练阶段。教师要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手让他们能够较自由地在交际中自己选用语言,有时根据需要将所学句型换成新的句式以表达当时想表达的意思。

那么在语言训练中如何减少对学生的控制呢?(好比教学生骑自行车)一般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控制性练习(Controlledpractice)、半控制或指导性练习(Semi-controlled or Guidedpractice)和不加控制或自由的练习(Uncontrolled or Free practice)。

第五步 巩固(Consolidation)

能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语言,就要涉及外语教学中的一个严重问题——遗忘。因此,巩固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巩固是加强、加深、加固(Strengthen,reinforce andconsolidate)的意思。巩固是加强学习运用、加深印象、加固记忆。教师在每节课开始,要做些复习,或是为了存上启下,或是以旧带新等等,也是为着帮助学生巩固,即强化前面所学的内容。在每节课结束前,要做归纳、总结性练习或检查性复习,或抄写、拼写或听写以及做练习册中的练习。常常伴有写的练习,以巩固当堂课所学的内容。每个单元结束前,进行一次小测验。几个单元结束前,进行阶段性测验,还有期中、期末复习测验等等,都是为着检验学生学习的巩固程度,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凭证。

巩固这一教学步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整理复习要点巩固每个单元的语言项目

完成练习册中的练习

写的练习布置家庭作业

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不可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每一个教学步骤,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进行每一个教学步骤。步骤一变,教师的作用也随之改变。因此不能机械地理解五步教学法,认为只要按照顺序一步一步教下去,完成五步教学法就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这里介绍的只是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方法。教师即使“吃透”了教材,掌握好了步骤和方法,还只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一个方面。还要注意与教学的对象—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教师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对于他们的任何点滴进步都要满怀热情地鼓励、表扬。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碰到的困难要耐心帮助纠正和解决。教师要创造和谐温馨地课堂气氛。

六、北京马承“三位一体” 英语教学法


(一)“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的教学
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也称小三位一体教学法。这种方法把字母、音素、音标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学会26个字母,在熟读字母的基础上引出音素,在学习拼读单词时引出音标,然后将音素与音标挂钩,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发音和记忆单词的问题。
1、第一“位”,字母名称音教学
字母是组成单词的最小单位。每个字母都有一个名字,叫字母名称音。字母名称音既有音又有形;音素是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音素是音的概念,是靠听觉器官判断的。音素数目大大多于字母,有48个。音标是音素的书面符号,有一个音素就有一个相对应的音标符号。举个例子来说,blackboard一词中共有10个字母b,l,a,c,k,b,o,a,r,d,但只有b-l-a-ck-b-oar-d7个音素;用相应的7个音标表示它们。在教学中,马承利用孩子们已熟知的常识引出26个字母名称音,只用一节课,就可以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2、第二“位”,音素教学
音素教学是三位一体中的核心部分。音素表现了语音中的本质特征,马承教学音素时是根据字母名称音来学习辅音字母的音素,体现字母与音素的二位一体。他用以下几种方法学习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掐头法学读音,读辅音字母名称音,将其第一个音去掉,余下的音即为该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如Ff[ef],[e][f],去[e]余[f]。去尾法学读音,如Bb[bi:],[b][i:],去[i:]余[b]。对比法学读音,指与汉语拼音区别,对照法学习g、h、y、w、r五个辅音。对比法学读音,是根据认知法的理论来设计的。认知法认为,学外语一定要将外语与本民族语言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找出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相似之处和相异之处。英语和汉语的读音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英语的辅音读音与汉语拼音的声母,从音到形相似之处很多。比如,g、h、y、w、r,就可以用字母组合记忆法。
3、第三“位”,音标教学
当学生已经熟悉了5个元音字母的短音,5个元音字母的长音,21个辅音字母的读音,4个常见的字母组合共35个语音单位时,这就为讲48个音标符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扫清了大部分障碍。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生唱英语语音歌学习其他音标,如短元音歌与长元音拼读歌等,学生在读读、说说、唱唱、玩玩的过程中就轻松地学会了字母、音素、音标。
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简化了音标的教学过程,注重字母、音素、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三者之间的交叉关系,把讲授26个字母名称音作为学习音素的基础,把掌握音素作为学习音标的前提。学生一开始就可以掌握字母与音素的对应关系。学生把单词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记忆,可以达到会读的单词会写,会写的单词会读。这样,学生的语感形成得早,可以大大增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它还从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入手,循序渐进地加大词汇量,从而有效地减轻了学生机械记忆的负担。另外,由于三位一体教学法注重了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使学生读写单词有规律可循,因而培养了学生认读能力,做到“见其形知其音,听其音知其形”。又因为这种教学法把音标尽早地教给了学生,学生就可以借助音标预习单词和自学课文,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初学者不可能通过自然习得的方式学会英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正如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论述“回避本族语言”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时所说的:“在学习第二种语言时,竭力设法避免学习者的本族语言的中介作用,这既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效的。”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运用迁移法进行英语教学时,必须要求学生的母语达到熟练的程度。
(二)“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也称大三位一体教学法。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词汇编码,提前记忆
马承认为,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听说和阅读的最大障碍就是词汇,学生提前记单词,就为听说阅读扫清了障碍。记单词首先涉及到编码,需要以音为序,整体记忆。以音为序,可以是先解决单词会读的问题,整体记忆一定要启迪学生思维,遵循记忆规律。理解和推理是记单词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理解,就是把正在学习的与已经学习的以及正在学习材料的各个部分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形成系统,概括规律,并从深层上把握词汇的音、形、义。不明白的东西是记不住的,或者暂时记住了,遗忘率也会相当高。推理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逻辑判断,达到由旧而知新,由前而知后,由此而知彼,化机械的死学为理解性和意义性的活学。学生记单词可以有归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合成与分解法等方法。
2、语法提前略讲与随进度精讲相结合
语法提前略讲,重点研究的是时态如何略讲的问题。如果半年只讲一个时态,这对系统地了解与使用一个时态是有用的,可以为学生打好坚实的语法基础,但这样做大大拉长了学习时态的周期,使学生难以进入会话阶段和阅读阶段。时态相对集中讲是将语法表格化、公式化,将句子归纳成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和答句,简略为肯、否、问、答。先让学生按逻辑顺序记住8种时态的名称,并简明扼要地介绍每种时态的意义和简要的时态定义,不要求全。然后,介绍规则动词的词尾变化,再以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回答为系统进行训练。按照这个记忆系统,去学习8个时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彼此相联系的8个记忆组块。由于它是直线序列,讲到现在时,马上就能联想到过去时,进而联想到将来时。8种时态的基本公式记住后,进行反复练习,并且在每个学期都要安排一节课集中讲别的语法内容,为会话和阅读扫除障碍。
3、阅读与词汇、语法教学同步进行
单词提前记忆扫除了讲新课的词汇障碍,语法提前讲扫除了交际和阅读的障碍。初中英语实验教材还安排了精读和泛读,精读即教材上的阅读,并随进度重点突出精讲的语法内容,即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将提前略讲的语法内容不断深化和扩展,着眼于应用。泛读是要扩大知识面的内容,即课外阅读材料,体现提前略讲的语法教学内容。简单地说,精读要“精”,泛读要“广”。不论是精读还是泛读都要强调同步阅读,即用学过的词汇、语法、句型进行阅读。同期阅读词汇量是逐步扩大的,是有过渡性的,让学生能逐渐会读和速读。
每个单元的教学均构成“结构-会话-阅读”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没有好的结构就没有好的交际,语言结构是准交际形式,会话才是真正的交际。对学生来说,交际包括校内的交际、社会生活的交际,而阅读是结构和交际内容的综合体现。
词汇集中记、语法集中学、阅读同步行,大大加快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速度,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尤其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的概括。

马承介绍:
我国著名英语教学法专家、中国当代著名的英语教学法流派代表人物之一,北京市现代教学研究所所长、北京马承英语教学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学习科学学会外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英语一体化教学及三位一体教学法实验与研究”课题组组长。他主编的科普版《小学英语》、《初中英语》。马承教授发明了适用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使用的“直呼式韵律英语教学法”;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的“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适用于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教学使用的“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
自1962年以来教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英语,具有丰富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和培训英语教学的经验。自1985年以来,应邀在全国各地讲学600余声,直接培训中小学英语教师十万。人民日报》、《人民教育》、《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内多家媒体分别以《英语学习的金钥匙-马承教学研究》、《探索适应国情的外语教学法》、《编写好跨世纪的小学英语教材》;《一生的歌唱——记马承和他的三位一体教学法》、《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堂法》等为题对马承教学法进行了多方位的介绍。中央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各大网站等全国数十家新闻媒体对马承老师的教学法高度赞扬。
国家教育部《人民教育》杂志对马承老师的教堂方法和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作了充分的肯定和介绍。2001年《人民教育》杂志破例从第2期开始连载到第7期,大篇幅地宣传马承教学法。1991年到1993年原国家教委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将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录制成三十集教学电视片,通过太平洋卫星向全国和亚洲地区播放,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现在全国已有千余个地、市、区、县建立了马承英语法实验基地。(详见《人民教育》杂志2001年2-7期)。目前,全国数以百万的学生已在使用他的三位一体英语语音教学法受益。马承老师的英语著作三十余种,共计近两千多汉字,主要著作有《幼儿园易进英语》系列、《小学低年级易进英语》系列、《广播英语系列》、低中高年级《小学英语》系列、《初中英语实验教材》系列、《马承英语》系列等。

七、山东泰安刘振海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

中学英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即“超前集中,整体掌握,强化训练,习题精做,学一带四,课外阅读”)是刘振海于1986年针对我国外语教学上存在的严重影响外语教学质量的分割式串讲法而创立的,并在泰安市岱岳区六处高中、数万名学生中实验数年,使该区的英语教学成绩走出低谷,跃为全市首位。1994年泰安市教育局行文开始在全市推广。1998年由中央教科所外语教研中心主任张志远到该区听课、考察,论证后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决定在全国部分省市布点扩大实验。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国22个省的300个实验点、校中实验。1999年8月6日始中国教育电视台已播放了该模式的10讲模式系列课,在中央教科所外语教研中心的指导下,编写出版了与人教版配套的《初中英语新途径》和《高中英语新途径》实验系列丛书。

在理论上,该模式与时俱进,吸纳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精华,结合国内外最新的教学理念构建课堂教学模式。(1)整体是“二十四字”的灵魂。它将语言、词汇、语法、句型、文段看作一个整体,融于情境中去教学、去应用;主张将语言的整体与语言心理学融为一体,突出合作、自主学习、创新发展。(2)将超前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作为骨架,将始学、新授、训练、应用、复习,课内外环环相扣,步步相连。(3)将以人为本、情感因素、科学评价作为血肉。(4)将话题、结构、功能和任务型教学相结合,构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系统性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

在更新观念上,本模式提出了“教材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是舞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好英语”的理念。在课堂操作上提出了“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严管理”的路子。在知能培养上提出了“知识结构为主体,情境为主线、交际应用贯彻始终”的方法。该模式每个环节都拟定了些操作技巧,但主张即遵循模式,又不囿于模式。教师针对学情可灵活运用,同时还为师生创新发展留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余地。

在实践上,该模式对指导教学实践,优化课堂模式,提高教师素质,大面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交流探讨外语教改的新路子,为了与新课标与时俱进,构建优秀课堂教学模式,特将该模式的操作简介如下,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超前集中

“超前集中”是依照“超前教学论”而设计的。抓好“前知教学”就抓住了影响教学变量的50%,因而达到快速高效的教学效果。“超前集中”教学主要是始学阶段的语音(字母、音标)超前教学,以及各学年段的词汇、语法超前教学、超前阅读。在这些超前教学阶段有许多卓有成效的(如:十六字和三位一体)教学法,都可以采用。下面介绍的是笔者在教学研究中曾经多次应用过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超前集中学习字母

在始学阶段,先利用一节课借助音标注音,让学生正确学会、熟记26个字母的读音、书法。

1.整体呈现

旧教材及现行教材在始学阶段均采用了分割式教学字母的方法,有的先从学话入手,将字母分散在4-5节课内学完,这极不利于学生快速、高效的学好字母。我们采取在始学英语的第一堂课采用投影片,字母表或小黑板等将26个字母(大、小写)整体呈现给学生。并先由教师示范朗读2遍,让学生听准。中(小)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就学过汉语拼音,数学上也初步接触过这26个英语字母,在听两遍正音后基本有个整体印象。

2.然后再由教师将易读错的Aa,Cc,Gg,Hh,Jj,Kk,Ll,Nn,Qq,Rr,Vv,Yy这12个字母借助音标正一下音,让学生跟着读一遍。

3.借助音标,教师领读26个字母3-4遍。

4.采用抢答式找3-4个学生每人读7、8个一气将26个字母从头至尾读完,教师要及时矫正错读的字母。再找一名优秀生将26个字母一气读完。

5.让学生自读26个字母若干遍。

6.用大卡片检测学生对每个字母的读音。

7.教师用教杆指着按顺序集体朗读26个字母1-2遍。

8.教师在事先于黑板上画好的三格内一一板书26个字母(大小写同时呈现),讲清并示范笔划及书写规则,让学生在三格练习本上模仿着写,反复训练几次,并在课下练习书法及搞书法展。

9.教师领读26个字母一遍。

10.教唱英语字母歌曲。

11.注意课下的当晚、明早等的字母反复识记、书法及下一课的复习、巩固。

二、超前集中学习音标

音标教学张思中、马承都有很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在教学音标时采取了以下做法,供参考。

1.整体呈现

学习字母时由于已初步接触了音标的读音及用法,这对整体教学48个音素打下了基础。上课一开始先让学生齐唱英语字母歌,并集体背诵字母一遍。

2.利用投影片或挂图等整体呈现英语48个音素。表格按元音(长短成对的要对齐,不成对的列在后面,双元音注意归类),辅音(清、浊成对的要对齐,不成对的列在后面),半元音单列。

3.由教师将48个音素示范朗读两遍,让学生听准。

4.教师领读48个音素2-3遍。

5.采用将长短元音成对、清浊辅音成对的对比法领读,帮助学生识记。

6.采用抢答式找几名学生将元音和辅音成对的及双元音相近的进行对照朗读检查。再将几个不成对的辅音及2个半元音进行检查,并反复进行2-3遍让学生识记。

7.采用大卡片(一张一个音素)检查学生识记情况并及时正音。

8.让学生自读自背音素表,不会的可问。

9.引导学生集体朗读音素表1-2遍。

10.教师讲解音标用法的要领。

①辅音在前,元音在后,二者相拼。如:

字母B〔bi:〕see〔si:〕

②元音在前,辅音在后,二者不相拼。如:

it〔it〕is〔iz〕

③元音同元音相邻,辅音同辅音相邻,各读各的音。如:

our〔au〕desk〔desk〕

④讲清单音节词及双音节词只有一个重音,并讲清重音符号和轻音符号的标志。其余的拼读规则暂不涉及。

11.让学生翻开书末的词汇表指导学生练习用音标拼读生词,注意先易后难。并要注

意课下的反复识记音素、字母,并练习用音标学习生词。在始学阶段的2-3节课内熟记26个字母和48个音素,并初步学会用音标学记生词,从始学阶段先让学生牢牢掌握自学英语的钥匙,不再用汉字为英语字母,生词注音,这就大大加快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进度。

三、超前集中学习单词

词汇学习的方法很多,大家可以采用“十六字”的“俩俩法”、“三位一体”的“直呼式”和“链式法”等。“24字”采取分散难点的方法,在放假前两天先利用我们编写的下学期要学的单词表集中领读正音,假期中让学生将四会词自学,达到会读,记住汉义、词性并会默写(始学阶段放在字母,音标教学后),纲外词只要求会读、知道汉义。并由学生自制新学期要学的单词卡片。开学后第一节课,可采用汉译英、朗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假期中识词的情况,并讲评。对于不会的词要进行补救,积极词汇要进行讲解、造句、应用。在开学初半周内的英语课上时间,抓住各科都不太紧张的机遇,乘虚而入,采用课上集中识记,课下依照记忆规律反复循环的方法,速战速决,快速识记本学期要学的词汇,学新课前再复习本单元已学的单词。学新课时不再在课上处理生词,这为课文及对话课的整体掌握打下了基础。这样做的好处是集中识词周期短,包袱小,见效快,学生刚想厌战,疲劳,战役就结束了。

“24字”集中识词的方法是:

1.整体呈现

将我们编的“词汇快速突破”作为正音读本,或者将每堂课要超前集中的词按照重读元音相同排列的生词打在投影片上整体呈现出来。初中学生识词时教师要先示范朗读两遍,让学生听准。高中学生可采用抢答式每生读10余个,找几个人分别读完,教师要及时正音。

2.突破难点,教师从这些词中找出几个难读的词领读,正音。

3.集中识词时每个词只要求做到三会(会读,会默写,记住汉义,词性)应用放在学新课和强化训练时重点解决。

4.教师领读(或跟读录音)生词2-4遍(高中可由学生读,并增加自己识记的时间)。

5.用大卡片检测学生。

6.让学生利用小卡片自己识记。

7.让学生利用小卡片互相提问。

8.分组抢答识记生词,并要评估激励。

9.检测单词识记情况,将本节集中的全部词汇用汉语印在一张纸上下发,让学生默写。

10.评估默写情况,让学生将各人不会的词课下补上,并布置学生当晚,明早及隔天的复习循环。

11.集中识词结束后的默写竞赛及补缺。

12.下周学新课前的每单元的词汇复习。该模式适用于始学阶段的识词,其余阶段可适当变更每单元的词汇复习。

13、单词识记的方法很多,如“词根归类法”、“比较法”、“构词法”、“兴趣记忆法”(像形、像声、绕口令、唱等)、“文段记忆法”等都可以应用。

四、超前集中学习语法

在集中识词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将本学期要学的语法粗线条的简介一下,让学生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学新课当接触到具体的语法条目需要集中时,就将这项语法进行专题系统归纳(但不要在课上大量讲,应将有关条目让学生自己学习识记),到期末、学年或毕业复习时再将语法按系统结网结块,整体掌握,并搞强化训练。

学习语法方法很多。如兴趣法(开展游戏、演唱、讲故事)、背文段、背句干法、任务型教学等都可以应用。

五、超前阅读

由于扫清了生词、语法这两条障碍,学生在假期中或开学初、学新课前就可对课文或对话进行超前阅读了,这个环节可以是整册书的阅读,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的,要因人、因条件有学生自主掌握。

(二)整体掌握

整体掌握指的是:1、面向全体学生,2、将英语的四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句型)、五技能(听、说、读、写、译)与情境应用作为一个整体教、学、练、用,3、在学习对话课和课文时,破除分割式串讲法,采用简笔画(挂图、表格或多媒体等)带词语要点提示法,将抽象繁杂的内容变为生动、形象、一目了然的连环画或看图作文,经过教师的科学点拨、引导,让学生将对话背熟后,进入角色地表演;将课文熟练复述,再进行课文的演讲、讨论等,突出任务型教学。

超前集中解决了新学词汇、语法的困难,在学新课前一定要复习本单元的词汇,在客商不再处理生词,这位对话和课文的整体掌握打好了基础。

一、对话课

课前1分钟的自由会话(热身活动)。谈论与教材内容有关的问题,也可谈见闻等。

1.听:采用“心记法(即让学生高度集中精力听准中心),让学生听一遍对话录音,记住三件事:A.什么人在对话?B.在什么场所对话? C.谈话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2.问:就上述3个问题进行提问。可以教师问学生,也可学生互相问答。

3.读:可朗读或默读。教师领读或学生自读或同桌对读。借学生读对话的机会,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能联贯表达对话内容的简笔画来,并注上关键词,以帮助学生记忆上口。当然也可以采用图片、挂图、投影器或多媒体等。

4.解疑:对话中没有多少要讲的内容。新学词语和语法条目也不要作过多的讲解、举例。可留在强化训练阶段中进行。解疑时间大体控制在2分钟左右,主要是扫除语句障碍。

5.导背诵、导表演:(以下环节适用于较长文段,文段较短的要全文背诵,针对学情灵活操作)

A.让学生合上书,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和重点词语(或挂图、投影器、多媒体等),教师将对话的主要内容概述一下,形成一个整体情境,再由教师进入角色地示范表演对话1-2遍,让学生听准、记熟。

B.教师用教杆指着图和文让全班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对话1-2遍。

C.教师用教杆指点引导,让学生看着图文熟背对话,直到上口为止。

D.根据教材上出现的对话人物,让同桌或前后桌展开对话,记不住的地方看一下图和文或相互提示一下,实在想不起来的句子可掀开书看一下。

E.教师依照对话的角色,让学生在座位上对话。

F.采用抢答式找2-3组学生到黑板前入角色进行对话表演。

G.让全班学生集体大声背诵对话1-2遍(照顾中差生)。

至此,全班学生都能熟背、表演对话了。

6.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表演:让学生以同桌或前后桌为一组,运用本对话中所学新词语及主要套语,编写出更换场所或再创情景的模拟对话,并在座位上进行对话表演。在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之后,让2-3组学生到黑板前口头进行对话表演。

7.布置作业:复习课文中已超前学过的词汇,预习课文一遍,将疑难划出。

二、课文课

课前1分钟的自由会话(热身活动),可谈论与教材有关的内容或所见所闻等。

1.听:既采用“心记法”让学生收听1遍课文的录音。让学生听准 ① 课文的主要线索或层次是什么? ②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③ 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意图是什么?

2.问:采用抢答式,就上述3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提问。

3.读:教师领读(适用于低年级学生或差班学生),学生自读课文1-2遍(低年级学生1-2遍,高中学生一遍,课文过长的也可采取预习或将听读同时进行)。教师借学生读课文的机会,依照课文的线索或层次,在黑板上画出几幅能连贯表达课文内涵的简笔画,并在每幅画下注出能串连课文内容的关键词。这就成了一目了然的连环画了(也可用挂图、表格、投影器或多媒体等),极易整体熟练掌握课文。

4.解疑:破除对课文的分割式串讲法及逐句翻译法,只对课文中出现的语法和词语疑难扼要解释,扫除语句障碍,对于课文中的大量新学词语和语法项目放在强化训练中归纳、简介、训练,以保证充足的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掌握时间。该环节控制在2分钟左右。

5.导复述,导背诵:这个环节有很强的伸缩性和包容性,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依照学情可长可短,可多可少,但对于较短的课文应全文背诵,对于较长的应尽力达到1/2的量进行复述或背诵。较难较长的课文,普通班,差班,也可以在第一节课先处理听、读、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分析,第二节课导复述,演讲及课文浓缩等。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教师运用所画简笔画(图表等)及词语要点提示,恰当点拨引导,利用20分钟左右时间,优生可熟练背诵、复述;差生也能简要复述,熟记课文主要内容和新学词语。这主要是将抽象繁杂的内容变成了形象直观的看图口头作文了,并依照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采取反复循环刺激,反复渗透,大大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语句要点特别是新学词语的高度复现率。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但要依学情灵活掌握):

A.让学生合上书,教师用教杆指着黑板上的简笔画和语句要点提示从头到尾将课文内容复述两遍,让学生用心听准、记熟。

B.教师用教杆指着图和文大声,学生小声跟随教师复述课文。

C.用上述方法教师小声,学生大声复述课文2-3遍。

D.教师不出声,让学生大声看着图文复述课文。

E.让学生看着图文自由复述课文。

F.采用抢答式,找几位学生在座位上复述课文,每生只复述一幅图。

G.采用抢答式,找1名优秀生在座位上看着图(文字可擦掉)从头至尾将课文复述完。

H.采用抢答式,找1名学生到黑板前面面对全体学生不看图和文字提示,将课文从头至尾复述完。

I.教师用教杆指着图和文让全班学生一起大声将课文从头到尾复述一遍。至此,全班学生可熟练掌握课文,优生可背诵,个别记不住的,课下看看书也就记熟了。

6.让学生以课文为话题,借用新学词语展开随心所欲的演讲、表演、搞新闻发布会等,将课堂语言转到真实情境的言语交际中运用。充分体现任务型教学。

7.浓缩课文:教师用9-10个句子(初中可少些),包容本课所学新的词语要点,将课文内容浓缩成汉语(用投影仪或小黑板等),采用抢答式,让学生诸句译出。待集体矫正后,让学生背熟,作为本课的复习提纲。

8.布置作业:改写或扩写课文。

(三)强化训练

课前1分钟的自由会话或热身活动。

1.检查学生课文的背诵、复述情况以及课文的改写情况。

2.用投影仪等整体呈现本单元所要强化训练的新学的要点词语或语法项目。

3.采取个个击破的方式,诸条简介和引导归纳、训练这些词语或语法现象。

1)用多媒体、投影仪等展示出该词条或语法例句并注明汉义。

2)采用抢答式让学生背出该词语或语法项目在课文中出现的原句。

3)框架式训练:运用汉译英的方式让学生口头译出含有该词语或语法现象的2-3个句子。

4)多向交流:突出任务型教学,让学生运用新学语法、词语去做事情,去演讲等:

①运用该词语或语法现象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

②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造句或互相用该词语或语法现象问答,对话。

5)注释。即对该词条或语法的一些归纳、讲解等。

6)将本单元所练的词语包容在一篇小短文里挖空,让学生做短文填空训练,以检测和训练学生对新学词语语法的运用能力,并熟背该短文。

7)布置作业:扩写课文的某一部分。

(四)习题精做

所谓习题精做指的是习题的精选、精练、精讲。现行教材的课后练习量太大,再加上基础训练和各式各样的习题,学生的作业量太大,师生疲于奔命。为减轻学生负担,必须将学生从题海之战中解放出来。首先教师要针对学情、教材、大纲和教材的重点从题海中精选出哪些是必做题?哪些题在整体掌握、强化训练中已经做过了,可以不做。还要针对学生的缺漏点,采取以汉译英口头训练为主进行巩固和补偿性的训练,突出抓好因材施教,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注重练习的质量和效果。在练习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主,教师一定要少讲、精讲。其方法步骤如下:

课前1分钟的自由会话,或热身活动。

1.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情,精选精练必做的课后练习和基础训练题。注重反馈矫正及恰当点拨归纳。

2.针对训练中发现的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每单初中元编选20—30个,高中40—50个汉译英句子,让学生口头快速做出。

3.做给出题目的书面表达或看图作文题。当堂完成。并找2—3名上、中、下学生将其书面表达写在投影片上,让全班改错。教师要出示范文,让学生背熟。

(五)学一带四

教学大纲十分强调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目的和归宿。“学一带四”课是与教材同步的限时阅读训练课。即在一节课内让学生自己完成4篇同步短文阅读训练,“学一带四”不是一成不变的,开始时可“学一带二”、“带三”,程度提高后也可“带五”、“带六”,要依本班的学情而定。训练时,教师要运用图示结构理论大胆放给学生自己读,自己做题,自己查阅资料,教师不能串讲,只交待阅读任务和解题技巧,控制时间,计算读速,矫正答案,帮助学生解除疑难。阅读时可让学生四篇文章一气做完,留出4、5分钟由教师矫正答案、解除疑难,指导技巧。也可四篇文章划定时间,逐篇处理。所选短文最好应是英美人的原著原作,生词量不超过2%,与所学教材相近,难度略高于教材,让学生跳一跳够的着。学生读时既不能朗读,也不能默读,而是采用扫瞄式的视读法。学生读时身要正,不用手指,不回视,遇到疑难,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可展开讨论。该环节的主要方法步骤可以是:

课前1分钟的自由会话或口头作文。

1.用4选1的阅读测试法或真假辩析法检测学生对本课课文的深层理解度。

2.布置本节阅读任务、指导阅读技巧、划定阅读时间。

3.让学生做阅读训练,针对学情恰当指导解疑,矫正答案。

4.小结阅读训练情况。

5.布置作业:复习下节课(或单元)的生词,预习一遍对话或课文。

(六)课外阅读

课文的精读,课上“学一带四”的限时阅读和超前集中识词,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真正学好外语,单*课上时间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将学过的词汇、句型和语法放在课外的大环境、大社会、大视野中去阅读、重现、体会和运用,才能熟练掌握。这也是学习外语的归宿。要让学生坚持每天读500--600词汇的同步趣味性短文,从初一坚持到高三读下来,仅课外阅读量就可达到90多万字,再加上教材,即“学一带四”的阅读量,因此学好一门外语的目标就可以达到。课外阅读的方法步骤可以是:

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教师可由浅入深的推荐一些图文并茂、富有兴趣的英美简易读物、国内外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和读物等。每天让学生坚持15分钟左右阅读,教师对课外阅读应有布置、有检查,也可指导学生自由成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

2、引导学生建立课外阅读读书笔记,并学会用英文写出心得体会。教师每周或每学期要总结表彰优秀,也可组织阅读竞赛。

3、开展英语听力、口语角活动及英语节目表演文段、词汇演唱、广播,书法竞赛等。教师可到现场指导。

“24字”模式也可以用于复习课。进行期末、学年或毕业复习时可注重前四个环节(即超前集中,整体掌握,强化训练,习题精做)的灵活运用。

深入进行课堂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效益,是搞好外语教学的关键。我们的实验还仅仅是开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诚望专家、同仁斧正,共勉,为切实搞好我国的外语教学,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优秀课堂教学模式,为大面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而奋斗!

刘振海介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特聘教研员、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教委教研室英语教研员。

八、上海华东师大一附中张思中“十六字”外语教学法核心理念


“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
攻克四大难关:即单词难记关、语法难懂关、阅读背诵关、听说口语关。
1、适当集中:集中教学,指集中内容、集中材料、集中时间、集中一切手段与方法
第一步:超前集中,先将单词和语法简要讲授,使学生有粗略印象。
第二步:随机集中,对词汇、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进行详尽、完整地教学。
英语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第三步:综合集中,对文中的词汇和语法进行总结性、复习性的教学。
2、反复循环:在教学中有两个层面:
一是运用各种记忆法:“集中突击,分步要求”记忆法;循环记忆法;卡片记忆法;排列组合记忆法;分析结构记忆法;形象化识记法。
二是运用多种循环方式:圆周式循环,通过循环强化记忆;螺旋式循环,即每循环一次或几次,就提高一层要求;逆循环,倒过来复习巩固;渗透式循环,各种循环方式交叉渗透、综合运用。
3、阅读原著: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1)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教师最好选择中外文对照的读物;
(2)教师可组织跨学科的兴趣小组,阅读外国中小学原版教科书;
(3)也可以阅读、翻译外国的书报杂志。
4、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一方面是个体差距:少数优秀学生,通过组织外语兴趣小组,提高外语水平;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或课外辅导小组,帮助查漏补缺。另一方面,群体差异:采取课内同堂分块、快慢组复式教学方法来处理。

张思中介绍:

男,汉族,1932年2月出生,福建省尤溪县人。1959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于华东师大一附中,是上海市外语特级教师。40年来坚持外语教学改革,创造出张思中教学法,即:“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16字教学法和“心理优势论”。1990年8月曾应邀赴莫斯科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其教改成果为国家教委和各级领导所关注和重视,1996年6月28日在中南海得到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的接见。李岚清副总经理给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予以肯定并指示国家教委予以推广。目前,“张法”已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研究成果入编《中小学教育史》第7章第6节,五,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作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所作出的贡献在我国外语界得到一致公认。1983年被授予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优秀教师,1996年被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1997年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待遇。国家教委中国电视师范大学录制的“张思中外语教学法”28集卫星教材于1996年8月起在全国播放,1999年又录制“张思中外语教学法课堂操作法”4集并在全国播放。发表专著有《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及张思中教学法系列丛书40本,其中《张思中英语教程》1-4册入门教材的问世是张思中教学法研究成果的结晶,它能真正做到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中外文化并举与俩俩对话学做训练是根治聋哑英语的良法,是一门外语基础过关的保证。《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一书荣获1999年国家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张思中与十六字外语教学法》被收入我国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首部《教育家成长丛书》之中。1992年创办了上海张思中教学法研究所,任所长;1993年创办上海市思中业余外语学校,任校长。上海市思中业余外语学校于1994年、1996年先后2年被评为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张思中于2000年11月胜利完成他所承担的全国教育科研“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大面积提高中学外语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并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鉴定,完成预定目标,成效显著,同意结题。

九、上海虹口区芮学国“三皮”英语教学法

目前国内中学英语教学模式针对英语语言技能培养某一方面的不少,但真正面向学生英语课堂内外教和学,尤其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各项语言技能、全面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心理优势的几乎没有。此教学法立足于学生英语综合语言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重视学法指导和学习策略的渗透。该教学法理念十分符合国家课改的精神,是作者20多年一线英语教学的实践总结,操作方便,是新课程背景下有益的教学模式。

目标:

打造“轻负担、高效率、充满幸福感的英语学习课堂”,以学校学习和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方面)和语言人文素养,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构筑立体化的英语课堂。

作为一线教师,作者试图通过自己英语学习经历和英语教学实践独创的“三皮”英语教学模式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克服常规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学生与环境(媒体)之间互动等弊端,通过在课内外教学实践中真正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倡导学生通过探索、合作交流、实践体验和利用网络资源等多种学习经历的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师生双方思想与情感的沟通,使学生克服一切不利于自己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逐步根据语言的学习特点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全面促进语言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使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达到最优化,符合我国国情、学情、教情。

具体操作:八个环节+三大方面+六件装备

一、针对我国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严重干扰了他们的成功这一现实,提出“第一皮”——“厚着脸皮”,鼓励学生努力克服心理障碍,通过各种方式大胆进行语言实践(八个环节),以发挥学生心理优势、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文化意识、积累情感体验:

1.引导学生学会发展“陪练”,创造“小环境”

2.鼓励学生“从错误中学习”,认清正确与流利的关系

3.从口语入手,打开学生开心学英语的真正“缺口”(口语突破)

4.激励学生大胆体验,积极参与课堂语言教学实践活动

(发言、表演、板书、提问、注意力转换、感官体验)

5.引导学生多提问,及时解决学习上的疑难困惑

6.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善于向他人学习(合作学习)

7.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英语活动和竞赛,追求更高目标 (English Day、English TalentShow 等)

8.利用网络和电话等信息技术资源,构筑对学生立体化的教育模式 (博客、电话热线等)

作者认为:学生脸皮的“厚薄”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成绩的好坏!

二、针对英语作为语言的学习特点,提出“第二皮”——“磨破嘴皮”,引导学生重视平时的口语交际、模仿、朗读、背诵并注意探索有效的方法(三大方面),“从嘴突破”,以寻找最佳突破口、培养语感:

1.重视语音,引导学生多模仿标准录音

目的: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训练听力,长期模仿,良好外语环境让学生耳闻目染。

2.培养语感,强化学生朗读和背诵

目的:巩固所学词汇、句型、语法、加强记忆力、培养语感,大量准确朗读促进听力和口语,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培养正确语言思维能力,内化知识,省去繁杂的语言规则讲解;背诵非重复死记硬背,是在理解内容基础上对语言材料的灵活运用。通过“死”的语言材料的背诵和模仿,逐步认识和掌握语言的内在结构,培养语感。)

3.因人而异,探索朗读和背诵方法

内容:课本或课外;形式:课内朗读、背诵指导,课外朗诵会、课本剧、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情景对话等。

方法:唱读(背)法、首字母背诵法、谐音法、关键词背诵法、主题句背诵法、尝试背诵法、提问背诵法、抄默背诵法、结队子背诵法、分解背诵法、画图背诵法、循环背诵法、录音式背诵法、个人自由朗读、与同学齐读、听读、集体读、大组读、俩俩对读、男女对读、分角色读、分组读、领读、指挥读、“唱双簧”读等。

作者认为,只要方法有效可以“不择手段”!

作者特别呼吁:根据目前我国国情、学情、教情,“磨破嘴皮”值得大力提倡,对改变“费时低效”和“题海战术”十分重要,中学起始年级宜从此“皮”突破,此乃英语语言素质教育核心,培养英语学习习惯也应从此“皮”突破。

三、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以积累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提出“第三皮”即“硬着头皮”,并提出“六件装备”:

1.坚持阅读一份英文读物,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内容、目的、方法要注意)

2.以一部语言复读机为主,拓展一切听力渠道(精听、泛听相结合)

3.通过一本便笺不断积累克服母语干扰,提高写作和翻译能力(写作翻译积累)

4.适时翻阅语法参考书,弄清语言规则(语法资料)

5.根据自身需要,学会勤翻词典(了解构词、用法、句型)

6.随时随地利用好一本词汇手册,通过各种方法记单词(科学记忆方法、因人而宜)

作者特别指出:教师应让学生拓展一切渠道,每周每天坚持一定量的听、说、读、写、译、翻词典等海陆空式“立体化”的语言“轰炸”!

当然,这“三皮”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作者20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模式,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接受,教师可操作性强,在为我国从事英语基础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课内外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新模式。

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三皮英语教学法“星章”量化考核法细则

(针对中学生最主要的考核体系,以一届学生为一个周期长期使用,以学校和课堂为主阵地,结合校外和家庭,构筑立体化英语教学,极大调动英语学习兴趣。)

2、三皮英语学习法量化考核表

(该考核表根据三皮英语教学法课内外教学模式提炼改编而成三皮英语学习法,在每届学生入学前事先分发给学生,并通过家长会等渠道与家长及有关任课老师等达成共识以共同构建“立体化”英语教育环境,所编撰的考核表旨在了解学生运用三皮英语学习的情况。考核共分四个档次,即A(优秀)、B(良好)、C(一般)和D(需努力),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老师总评组成,一般每学年考核一次,并作为学生成长手册英语学科评价的一部分。)

3、三皮常用英语学习策略(从英语学习策略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诊断调查、培训、考核,共分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五大部分,50条具体策略。)

4、平时小Quiz默写+单元测试+考试

(通过分数诊断反馈学生学习和教师教的情况更直接更及时。)

芮学国介绍:

男,1973年12月生,安徽马鞍山人。1992年起从事初、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曾先后工作于安徽、江苏、北京、上海等地,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现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学名师高级研修班学员、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专家组成员、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听课评课项目专家组成员、上海市第三期名校长、名教师双名工程后备人选(虹口),先后获安徽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南京师范大学中学英语学习策略教学研究方向硕士学位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英语口译资格证书。工作20多年来,满腔热忱致力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学情、教情的中国特色中学英语教学和学习方法,创立了“三皮英语教学法”(该教学法曾被评为全国科研成果二等奖、上海市虹口区“最佳金点子奖”和教育系统“创新奖”)。教育教学和科研成绩突出,义务开通了“三皮英语教学法/学习法网站”(http://blog.sina.com.cn/ruixueguo),曾先后被评为虹口区、上海市、华东师大、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1994年以来,主要从事中学英语学习策略方向和自创“三皮英语教学法”的研究,现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有四十余篇英语教育教学专业论文获国家、省、市、华东师大优秀教育科研论文一、二、三等奖,如2003年、2010年有关学习策略的论文获“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研优秀论文”三等奖、“全国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国家基础教育外语研究中心研究员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2004年、2008年获华东师大普教系统科研大会一、二等奖;2005年、2006年、2009年有关“三皮”的论文获全国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华东师大二等奖,并发表于《现代教学》等专业期刊;有关论文还应邀参加了中国英语教学国际学术年会、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等;2002年起在国内率先从事中学英语学习策略训练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的硕士论文《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教学与训练研究》进入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期刊数据库并被较多引用等。在教学研究方面,笔耕不辍,现已在《中学英语园地》等省级以上CN刊物发表各类教研文章四百余篇,2011年出版了个人教学专著《中学英语的教与学——三皮英语教学法探秘》(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20781号),与他人合著十余种。1992年以来,受市、区(县)以上表彰四十余次。学术交流邮箱:yyxxzixun@163.com;QQ:1159971667

十、北京四中马淑冬“词句文”英语教学法

传统的外语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际运用和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即便背下了5000个单词而不会用,也和没学一样。外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靠学生在实际操练中练会的。例如一个知识点、一个语言点或语法点,无论是高级教师还是特级教师谁讲都一样,这是死知识。关键是让学生如何掌握,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能力。基于此,马老师的“词句文教学法”在教学中强调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语境中教学,即把新词和词组放在有上下文的句子里教。老师先提供例句,让学生在例句中结识生词,接着又通过让学生重复例句使他们加深记忆、理解,通过多人造句和编故事的形式学会在新的语境中自由运用生词。这样,学生在学生词的过程中经历了示范———模仿———创造三个阶段后,不仅加深了对生词的记忆、理解,同时又增强了说句子、创造句子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在实践中使用英语的能力。

马老师的教学,鲜明地体现了“英语为主、学生为主、训练为主”的特点。她认为应当让学生在使用中学英语,教师在使用中教英语。为此,在“词句文教学法”中要掌握三个原则:一是实践性原则。马老师认为,学英语的目的是使用英语,而使用英语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提高,所以要合理安排训练的密度、广度和深度,保证每个学生在一堂课中都有两到三次单独操练的机会;二是交际性原则,做到课堂教学交际化,通过课堂设置的交际情景,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在新的场合重新组织,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三是限制母语的原则。整节课教师和学生均在不停地使用英语,学生几乎没有用母语思考的时间,从而培养学生能脱口而出的习惯。这三项原则均贯穿了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

1.该教学法特点

词句文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针对每单元重点词句的讲解所采用的方法与传统方法大相径庭,以往教师针对重点词句讲得多而操练少,学生只是埋头记笔记而忽视了听,说、练的结合;词句文教学法则把这种枯燥的教学变为精讲多练,采用视、听、说、谈话、写作等多种方法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营造了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学生几乎没有使用母语的机会,突出体现了应用为主、学生为主、训练为主的原则。

2.实施步骤

具体教学步骤可分为以下几步:

1).教师说出含有重点词句的英语句子,要求学生模仿;

2).要学生在模仿过几个句子后找出在课文中出现此词句的句子加以理解;

3).给出不同情景,要求学生用此词句造句、对话,或根据学生情况要学生自己运用词句。

4).要学生自己总结词句的用法,教师将用法和搭配展示给学生,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词句的扩充;

5).循环使用这一方法教授完所有词汇后,给学生朗读一篇含有所教授词汇的短文并要学生复述。

6).要学生用所学词汇编写一篇短文,可随堂完成或留做作业。

3.使用原则

在运用词句文教学法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把握几个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使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高水平,保证每个学生有二到三次的机会在课堂上单独操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充分,对于一条短语就要找难易程度不同的多个例句来练。

2.交际性原则:

要做到课堂教学交际化,要求教师课前要对所讲授的词句设计不同的交际情景,创造学生使用语言的环境,也给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创造交际情景树立了范例。

3.限制母语的原则:

教师和学生不停地使用英语,让学生几乎没有使用母语的机会。

此外,教师在使用词句文教学法备课的时候要着重抓两方面的工作:一、钻研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二、钻研教材和学生,摸索出与自己的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教学遵循应用为主、学生为主、训练为主的原则,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马淑冬介绍:北京四中英语特级教师、英语学科带头人。

此外,还有郝乐心的“六步循环”教学模式,杜培俸、苏纪容等的“拼读入门,阅读主导”教学模式,陈静波的“课文教学与书面表达二合一”教学模式,曾葡初、苏沙平的“听说训练引路,优先发展听说能力”立体化教学模式、唐继南的“课堂教学启发五式”教学模式等,恕不能一一列举。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教学法是大学教授创立的,一线教师创立的则绝无仅有,且从地域来看,教学法起源地大多限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发展极不平蘅,因此受益面也很有限。当然,不管什么教学法,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刻意模仿“拿来主义”不行。本人认为: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逮到老鼠就是好猫!

正如张志远教授所说,中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必须面向世界,立足中国,基于学校,植根课堂。也就是说,中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应跟踪与借鉴国外最新教育理论、其他相关学科和外语教学研究成果,并立足于中国的外语教学实践,传承我国传统语言教学的优秀教学思想、方法,使外来的东西本土化,中西融合。当然,这种融合要以学校为基础,植根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教学模式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可选择的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工具,在推进课程标准实施和课程改革上起着积极的作用。

纵观以上教学模式,都是各种教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管教学模式有多先进,如果管理不到位,教学模式就无法发挥最大、最优化的教学效益。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必然还涉及相关的教学论思想、教学观、师生观、课程观等方面的变革,如果不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根本的改变,借鉴和运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也是徒劳无益的。在当今形式下,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我们要抓好常规教学、常规管理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另一方面,我们要抓好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寻求教学的突破创新,才能打造本地区的品牌和特色。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出高效的符合中国国情、学情、教情的中学英语教学法,以符合中国人的英语学习规律,实现“费时较少,收效较高”的梦想,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和我们的学子们造福!

期待中国基础教育辉煌灿烂的明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3727.html

更多阅读

英语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国外有关理论的影响,我国外语教学研究呈现以研究教学主体为重点的新趋向,教学活动组织也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可是,由于各校师资水平不同,学生英语层次不同,这种教学原则产生了一些

高中英语教师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09-8-5 16:12:02 点击:3701核心提示:本学期本人承担高一(2)和高一(6)高一(15)三个班的英语课教学工作,周课时十五节。在工作中,能勤勤恳恳,敬岗爱业,忠实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教学研究为龙头,构建创新教育模式,面向全体学生

“创新求实”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大庆市教师进修学院小教部陈 宏为了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为了使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有比较清晰的把握和理解,小学英语学科将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活动。其方式

一节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案例的学习讨论

一节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案例一.词汇教学现状现行的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可以总结如下:1. 照本宣科型:一是跟读单词,二是讲解教材中出现的词义。2.词典搬家型:“词典搬家,全面开花”至少有三个弊端:一是消耗时间,二是冲淡主题,三是扰乱认知。3.

声明:《英语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为网友外滩十八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