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陆军武器-坦克1 战地1的二战武器


美国T14突击坦克。

T14突击坦克(AssaultTankT14)是二战时期美英的一个联合开发项目,T14的开发主旨是为美英双方提供能同用的重型坦克。1942年,英国最初预订了8,500架,但直至1944年T14的原型仍未完成,测验指出车辆在实际使用时严重过重,此时英军已大量采用丘吉尔坦克及其他坦克。1944年,根据军械局第26038号文件,T14坦克项目被取消。

  使用情况

  T14开发项目在二战完结时被终止。只有2架建成;一架测试在美国和另一架送往英国。英国的存放在博文顿坦克博物馆。

  名称:T14突击坦克

  诞生时间:1941年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5人

  车长:6.19米

  宽度:3.17米

  高度:2.99米

  战斗全重:41,000千克

  最大速度:28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61公里

玛蒙-哈宁顿CTLS轻型坦克。

玛蒙-哈宁顿CTLS轻型坦克(Marmon-HerringtonCTLS)是二战时期美军的轻型坦克。在珍珠港事件后,驻守珍珠港的玛蒙-哈宁顿CTLS被美国海军陆战队用于阿拉斯加州北部,名为T14及T15。

  结构特点

  玛蒙-哈宁顿CTLS可载两名车组乘员,装有三把机枪,一把装在旋转炮塔上,另外两把装在车头近驾驶员的位置。

  使用情况

  当时荷属东印度群岛(现为印尼)的美军亦有用于对抗日军。1942年中期由荷兰批量生产并运往澳大利亚作训练用途。

  名称:玛蒙-哈宁顿CTLS轻型坦克

  诞生时间:20世纪40年代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2人

  车长:3.86米

  宽度:2.33米

  高度:2.36米

  战斗全重:8,400千克

  最大速度:48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00公里

美国T30重型坦克

T30重型坦克是一个美国的二战坦克工程,目的是为了对抗类似于虎I坦克,虎II坦克,猎虎式驱逐战车等德军新式坦克和类似于IS重型坦克的苏军坦克。它与T29重型坦克同时被设计出来。该坦克最终未能量产,也未能参加实战。

  研制历程

  于1944年提出的四个实验性重型坦克计划——两辆装备有105mm火炮的T29重型坦克和两辆装备有155mm火炮的T30重型坦克。而T30重型坦克的实验性模型于1945年4月开始建造,并于1947年交付除去为了适应不同引擎而做的调整之外,这辆坦克车体与T29重型坦克完全一样。而155mm火炮单次开火所需的军资是105mm的一倍(装药和炮弹重量)。而T30这门155火炮也是美军坦克所装的最大火炮之一。为了能够安装更大的炮塔与容纳装填兵,炮塔设计得十分高大。同时,装填手有半自动装弹机的帮助[5],尽管这样会使该炮仅能在固定的炮管角度下装填。T30重型坦克可以携带34发穿甲弹(AP)或者榴弹(HE)。

  名称:T30重型坦克

  诞生时间:1945年4月(实验模型)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6人

  车长:10.9米

  宽度:3.8米

  高度:3.2米

  战斗全重:64,700千克

美国M18坦克歼击车。

 M18地狱猫式坦克歼击车(M18Hellcat)为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开发的一款坦克歼击车。它是美军在二战时所有履带装甲战斗车辆中行走速度最快的一款战车,故有“地狱猫”(Hellcat)的称号。

  结构特点

  与使用M4雪曼底盘的M10狼獾相比,M18地狱猫的速度较高。可是,它却选用了76毫米的主炮,以及一挺勃朗宁M2重机枪。而它的容量和M10狼獾差不多,能够让五人乘坐。

  为了追求优越的行走速度,M18地狱猫只安装了一层薄弱的装甲,而主炮威力也稍嫌不足。薄弱的装甲使车身及乘员们很容易受到伤害,主炮在远距离无法打穿德国虎式及豹式坦克的装甲,成为它最大的缺点。而装甲及火力上的失衡,就是它追求高速的代价。后来,美军采用高速穿甲弹(HVAP),使M18地狱猫的主炮得到更大的贯穿力,才得以改善。但是,这种炮弹却无法大量补给。大多数的成员认为M18的表现优良,但同时也认为开顶炮塔与装甲设计的太过薄弱。不过大多数的战车兵都摸索出利用其高速来侧翼攻击装甲较厚的德军战车,在战场上获得了成功。

  研制历程

  1941年12月,美军军械部希望研发一款使用克利斯帝悬挂系统(ChristieSuspension)、R-975引擎及37毫米主炮的快速坦克歼击车。后来,在北非的战事中,他们发现37毫米主炮的效果不大。因此,他们改为以57毫米主炮安装在这款开发中的坦克歼击车。经过不断的测试后,当局决定使用75毫米主炮,后来更换上76毫米的款式。此外,本来要求装配的克利斯帝悬挂系统也被扭力杆所取代。而这个构造就在1943年2月成为最终定案,并落实生产。

  使用情况

  这款试作型T70曾经在意大利的安齐澳战役(Battle ofAnzio)中进行实战试验。后来投入生产的正式型号M18则投入在西欧及意大利的战场中。起初的M18地狱猫是作为一般装甲车使用,但是,随着后来美军重型坦克的开发及生产,M18开始作为步兵的火力支援。然而,M18更出现了一种衍生型号“M39装甲多用途车辆”。M39装甲多用途车辆是由M18拆除炮塔而成,主力用作运输兵员及淄重,亦是唯一一种正式投入生产的M18衍生型号。

  M18直至1944年10月才停产,此时已经接近战争的尾声。战后,它就被美国政府停止采用,但一些多余的就被售至其他国家使用。

  名称:M18/地狱猫/Hellcat坦克歼击车

  诞生时间:1943年2月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5人

  车长:6.66米

  宽度:2.87米

  高度:2.58米

  战斗全重:18,000千克

  最大速度:88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69公里

美国M10坦克歼击车。

 M10坦克歼击车(M10tankdestroyer)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使用的一款坦克歼击车。当时的美军部队一般都称它作“TDs”(美军当时以TDs一词来称呼所有坦克歼击车),而其官方名称为3inGMCM10s。英国在租借法案下也装备了大量的M10坦克歼击车,被称为“狼獾”式(Wolverine)或“阿奇里斯”式(Achilles)。

  结构特点

  炮塔的顶部是敞开的,顶部呈五角形开口,不过在二战期间,空中威胁并不十分严重,所以,这一缺点并不十分突出。它能给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视野,这是美式坦克歼击车的一个鲜明特点。

  驾驶员座位在车体左边,无线电操作员(副驾驶)在右边,与坦克车体相同。炮塔中的布置仿照反坦克炮的战位安排,炮手位于火炮左侧,车长和装填手位于右侧,和坦克炮塔相反。车长拥有1具全景潜望镜,炮手使用一具M51(后改为M70G)瞄准镜。炮塔两侧各有一个座圈锁定装置。炮弹被放置在炮塔后部和车身两侧,这使得炮塔的地板十分平坦宽敞。唯一的突出物是地板中央的电线盒,它为火炮发射和通讯提供电力。该车没有配备同轴机枪和航向机枪,反步兵的能力明显不足,不过作为一种坦克歼击车,没有配备这两种机枪也不奇怪。

  唯一的缺陷在于空气过滤器,经常有灰尘和沙子进入发动机造成故障。为了防止发动机起火,M10的发动机舱内安装有常见的自动(手动)灭火装置。

  使用情况

  M10坦克歼击车为美军在二战中最著名的坦克歼击车,在北非战役中,它赢得了莫大的成功-它的M7主炮能够在远距离中贯穿德国坦克的装甲。但是,它沉重的底盘无法为它带来高速的行动。因此在1944年初,美国研发了M18地狱猫式坦克歼击车,以弥补M10坦克歼击车的不足。在战争后期的诺曼底战役中,由于M10坦克歼击车的主炮无法打穿德国豹式坦克的前甲,所以M10的位置逐渐由M36杰克逊坦克歼击车所取代。虽然如此,M10坦克歼击车仍然有一定的重要性,因此它仍然在部队中服务,直至战争结束。而在对日本的太平洋战争中,M10坦克歼击车仍然负责执行传统的步兵支援任务。可是,日军采取的包围战术,令装甲薄弱的M10坦克歼击车比起全副装甲的坦克更易受损。而M10坦克歼击车那个开放式的炮塔也成为敌步兵攻击的弱点,敌步兵往往把手榴弹丢进炮塔内,令坦克炸毁;而且,它的炮塔采用手动式转动设计,要把炮塔转一圈(360°)时,需要两分钟之久,为作战带来不便。

  名称:M10/3in GMCT35坦克歼击车

  研发厂商:通用动力公司

  诞生时间:1942年9月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5人

  车长:6.83米

  宽度:3.05米

  高度:2.57米

  战斗全重:29,600千克

  最大速度:51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300公里

M36坦克歼击车。

M36驱逐战车(M36 tankdestroyer),美军正式名称M36火炮机动载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美国驱逐战车。美军将其命名为杰克逊(Jackson,以纪念美国内战期间著名的南军将领汤玛士·乔纳森·“石墙”·杰克逊),英军则使用“重击手”(Slugger)的称呼。除此之外,当时的美军部队也常称它“TDs”(美军当时以TDs一词来称呼所有驱逐战车)。

  结构特点

  M36坦克歼击车的比M10Al略轻,乘员仍为5人:车长、炮长、装填手、驾驶员、机电员。但乘员的位置和M10Al的有所不同,炮长的座位移至火炮的右侧,车长席在炮长席之后,装填手则移至火炮的左侧,驾驶员和机电员仍在车体前部。

  M36坦克歼击车的底盘大部分是以M4A3中型坦克为基础的,发动机位于车体后部,其动力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传至车体前部的变速箱,然后再传至差速器和主动轮。和M10坦克歼击车不同的是,战斗室内有炮塔吊篮,炮塔尾舱明显加大。

  M36坦克歼击车的车体部分的装甲厚度与M4坦克相同;炮塔装甲厚度为,正面和防盾处76毫米,侧面及后部为38毫米;炮塔顶部敞开,是它防护上的最大弱点。当初是为了追求射击操作上的方便性,后来生产的M36上加装了装甲盖板。

  使用情况

  发射普通穿甲弹时,在600米射击距离上,可击穿“黑豹”坦克的主装甲;在2000米射击距离上,可击穿“黑豹”坦克的侧面和后部装甲。而在二战期间,坦克的交战距离多在500~1000米。也就是说,用M36来对付“黑豹”坦克绰绰有余。在914米射击距离上,发射超速穿甲弹时,可击穿30度倾角的199毫米厚的装甲,因此,对付“虎”式重型坦克威力足够。

  M36首先使用在1944年9月的欧洲战场,并且一直使用到战争的结尾;在朝鲜战争期间,也有少数几个其他国家军队在使用中。

  名称:M36/杰克逊/Jackson驱逐战车

  研发厂商:福特公司

  诞生时间:20世纪40年代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5人

  车长:7.46米

  宽度:3.05米

  高度:3.28米

  战斗全重:29,000千克

  最大速度:42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240公里

美国M26/潘兴/Pershing重型坦克。

M26潘兴坦克(M26Pershing),是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韩战时期的重型坦克,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名将约翰·潘兴而命名。

  结构特点

  M26坦克为传统的炮塔式坦克,车内由前至后分为驾驶室、战斗室和发动机室。该车有乘员5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和副驾驶员。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副驾驶员(兼前机枪手)位于右侧,他们的上方各有一扇可向外开启的舱门,门上有一具潜望镜。炮塔位于车体中部稍靠前,为了使火炮身管保持平衡,炮塔尾部向后突出。车长在炮塔内右侧,炮手和装填手在左侧。指挥塔位于炮塔顶部右侧。炮塔顶部装有一挺高射机枪,炮塔正面中央装有一门火炮,火炮左侧有一挺并列机枪。

  研制历程

  M26“潘兴”坦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装备美国陆军的重型坦克,专为对付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而设计,美国人于1943年4月开始改造搭载90毫米炮的T26新型重型坦克。后来的M26就是T26的改良型T26E3,这种车型勉强在二战结束前服役,1945年1月投入实战20辆。

  型号演变

  M26(T26E3)-主要生产型,装有M3主炮上及双室制退器。

  M26A1-装有M3A1主炮、单室制退器及炮膛清除器。

  M26A1E2-装有加长T15E1/E2主炮的试验型。

  M26E1,T26E4“超级潘兴”- 加长主炮,采用分离式炮弹。

  M26E2-装有M3A1主炮、新引擎及变速器、后被M46巴顿坦克取代。

  T26E2-试验版本,装有105毫米榴弹炮(备弹74发),用于近战支援,又名为“M45重型坦克”。

  T26E5-加厚装甲试验版本,最厚位置达279毫米

  M26A2-只有蓝图设计,以T26E3装上150毫米装甲、配双室制退器的105毫米主炮及与M48巴顿及M60巴顿相同的750匹引擎。

  名称:M26/潘兴/Pershing重型坦克

  诞生时间:1943年4月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5人

  车长:8.65米

  宽度:3.51米

  高度:2.78米

  战斗全重:41,900千克

  最大速度:4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61公里

美国m4中型坦克。

M4中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开发、制造的坦克。通称谢尔曼,又译雪曼或薛曼(Sherman),这个名字是英军起的,来源是美国南北战争北军的将军威廉·特库赛·谢尔曼。谢尔曼坦克是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坦克之一,其产量达49234辆。

  结构特点

  M4是在M3坦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因而M4和M3,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底盘总体布置和行动部分都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在炮塔上,M4坦克的炮塔为整体铸造炮塔,圆弧过渡,尺寸上比M3的炮塔要大得多。在M4系列的各种改进型车上,共装有4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变速箱为机械式,行动部分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每侧6个负重轮分为3组,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

  名称:M4/谢尔曼/Sherman中型坦克

  诞生时间:1941年-1945年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六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5人

  车长:5.84米

  宽度:2.62米

  高度:2.74米

  战斗全重:30,300千克

  最大速度:48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20公里

美国M24/霞飞/Chaffee轻型坦克

 M24霞飞式(Chaffee)为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期服役的轻型坦克,并且使用于朝鲜战争。1944年4月,坦克样车T24定型,称为M24轻型坦克。本坦克是以拥有“美国装甲兵之父”头衔的阿德纳·霞飞将军作为命名。

  结构特点

  M24轻型坦克为传统的三人炮塔式坦克,车内由前至后分为驾驶室、战斗室和发动机室。驾驶员位于车体内前部左侧,副驾驶员(兼机电员和前机枪手)位于右侧,他们各有1扇拨转式舱门和1具潜望镜,并设有安全门。车首上倾斜装甲板中部开有1个六边形窗口,装有1块活动盖板,盖板打开后,便于检修车辆转向机构。窗口右边装1挺前机枪。车长位于炮塔内左侧,炮长和装填手位于炮塔内右侧,每人各有1扇可向前开启的舱门。车长指挥塔为固定式,其顶舱可旋转,上边装有6具观察镜和1具潜望镜。炮塔内有1个备用座椅,供部队指挥官使用。炮塔顶后部装有1挺高射机枪,炮塔正中央装有1门火炮,火炮右侧有1挺并列机枪。

  使用情况

  该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的轻型坦克,其机动性也可与二战中的同类坦克媲美。M24轻型坦克从1944年开始装备美国陆军,编入美军驻欧洲的先头部队,曾参加了莱茵河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美军外,奥地利、法国、希腊、伊朗、伊拉克、日本、菲律宾、沙特阿拉伯、西班牙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军队也都使用了M24轻型坦克。该坦克参加了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和印巴冲突等。此外,中国国民党军队中也有过此种坦克。

  型号演变

  T24轻型坦克(Light TankT24)

  原型版本,即后来的M24轻型坦克(Light TankM24)

  T24E1轻型坦克(Light TankT24E1)

  以原型版本改用ContinentalR-975-C4引擎及Spicer变速箱,只有一架T24原型在1944年10月进行测试。T24E1的性能比M24更好,但变速箱却出现可靠性问题。

  M19防空炮(M19 Gun MotorCarriage)

  引擎移至车体中部,在车体后部换装一门双联装M240毫米机炮炮塔(备弹336发),美军在1944年8月订购了904架,但只有285架投入战场。

  M37 105毫米榴弹炮(M37 105 mmHowitzer Motor Carriage)

  用于取代M7牧师自行火炮,换装M4105毫米榴弹炮(备弹126发),订购了448架,316架投入战场。

  M41 155毫米榴弹炮(M41 155 mmHowitzer Motor Carriage,又名Gorilla)

  引擎移至车体中部,换装M1155毫米榴弹炮,订购了250架,60架投入战场。

  T77防空炮(T77 Multiple GunMotor Carriage)

  在新型机枪塔上装有6门.50口径勃朗宁M2重机枪的自走防空炮。

  T9、T13通用载具(T9, T13Utility vehicles)

  移除主炮的多用途车辆版本,其中T9装有推土铲。

  T22E1、T23E1、T33货物运输车(T22E1,T23E1, T33 Cargo carriers)

  T42、T43货物牵引车(T42, T43Cargo tractors)

  以T33改装而成,T42装有M18地狱猫的变速箱,T43的是T42的轻量化版本。

  T6E1装甲回收车(T6E1 Tankrecovery vehicle)

  NM-116

  挪威在1974至1975年的升级改良版本,移除车头的球型机枪塔,换装90毫米主炮、加上雷射测距仪及改用柴油引擎。

  名称:M24/霞飞/Chaffee轻型坦克

  研发厂商:卡迪拉克汽车分公司,马塞-哈里斯公司

  诞生时间:20世纪40年代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五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5人

  车长:5.56米

  宽度:3米

  高度:2.77米

  战斗全重:18,400千克

  最大速度:56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61公里

美国M22/蝉/Locust空降坦克。

美国M22“蝉”Locust作为世界上第一种专门设计的空降坦克,在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方面均非常适合空降作战的需要,对后来世界各国开发空降坦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由于美国无法在二战期间研制出合适的重型运输机或滑翔机,而只能为英军所用,使其“墙内花开墙外香”。

  结构特点

  炮塔为铸造均质钢装甲炮塔,四周的装甲厚度为25毫米;车体为轧制钢装甲焊接结构,正面装甲最厚处为25毫米,其余部位为10至13毫米。为了保证整车质量不超过7.5吨,设计师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削减装甲厚度。可以说,防护不强,是M22的致命弱点。

  研制历程

  美军于1941年2月便决定研制空降坦克。因为没有适当的运输机而一度中止。英国得知此事后,积极促进,终于使得美国军方继续研制工作。美国的马蒙-惠灵顿公司于1941年5月制成了第一辆样车,称为T9轻型空降坦克。后定名为M22“蝉”式空降坦克。到1944年2月停产时,共生产了830辆。

  使用情况

  马蒙-惠灵顿公司生产了830辆M22坦克,有570辆装备美军,260辆装备英军。然而,美军的M22一次也没有投入实战。倒是英军的M22坦克于1945年3月24日参加了莱茵河战役,参加作战的是英军的第六空降师。这是M22唯一一次投入实战的战例。二战之后,M22空降坦克便退出了现役。

  名称:M22/蝉/Locust空降坦克

  研发厂商:马蒙-惠灵顿公司

  诞生时间:1941年5月-1945年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四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3人

  车长:3.94米

  宽度:2.16米

  高度:1.85米

  战斗全重:7,400千克

  最大速度:64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217公里

美国M5轻型坦克

M5轻型坦克(Stuarttank;M3/M5轻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制造数量最多的轻型坦克。欧洲战场上所使用的英军以美国南北战争名将斯图亚特为M3和M5坦克命名。在英国,它同时拥有“甜心”(Honey)的非官方昵称。美国陆军则仅以“M3轻型坦克”和“M5轻型坦克”作为官方名称。

  斯图亚特坦克是美国以及其盟国在二战使用最广泛的轻型坦克,从欧洲、北非到菲律宾,甚至是东南亚丛林以及岛屿上皆有斯图亚特的踪迹。并在租借法案的推广下陆续提供给苏联、中华民国、法国、南斯拉夫、葡萄牙及若干中南美国家使用,其中有部分甚至持续使用至1996年。

  结构特点

  M5与早期M3坦克主要不同的地方包括:M5A1的炮塔容量加大、M5系列改为倾斜装甲、应用焊接技术,同时也强化了动力系统:原本的M3坦克采用航空引擎,M5改采两具商用凯迪拉克水冷汽油引擎,使马力达到260匹;并加装两组液压传动系统,使它的速度提升至每小时40哩,航程增加为原本M3坦克的两倍。炮塔内设有自动平稳装置,使M5坦克无论是在续航力、机动力上都增色不少。

  研制历程

  在M3轻型坦克的基础上美军又研制了M5系列轻型坦克。

  名称:M5(Stuart)轻型坦克

  研发厂商:凯迪拉克汽车公司

  诞生时间:1942年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四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3人

  车长:4.53米

  宽度:2.24米

  高度:2.64米

  战斗全重:14,700千克

  最大速度:43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73公里

美国M3中型坦克。

M3中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的著名坦克。M3中型坦克系列的总生产量达6258辆,而且它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在世界战车发展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英国服役时,原装采用带车长指挥圆顶炮塔的M3坦克,被英军称作“李将军式”(简称李式,M3Lee),源自南军将军—罗伯特·李。英军早期采购的是拆除指挥圆顶并采用新炮塔的“格兰特将军式”(简称格兰特式,M3Grant),源自北军中的著名将领—尤利塞斯·S·格兰特。美军只称其为M3中型坦克,没有使用“李”或“格兰特”的称号。

  结构特点

  修补式设计令M3中型坦克主炮的水平转动方向角只有几度。除了主炮方面的先天不足外,M3的装甲设计也有严重缺陷,其车体和炮塔主要采用铆接,一旦被击中,铆钉就被震得象霰弹一样在坦克里到处横飞。当时已是1941年中,英国武器采购团为应付战时之急需。尽管M3并不是一型成功的设计,英国还是匆匆订购一批,稍加改进,装上英国的通讯设备就运往北非(该型坦克在英国被称为“格兰特将军(GeneralGrant)”)。

  研制历程

  美军在二战早期非常缺乏可用的坦克。库存坦克主要有M2轻型坦克和M2中型坦克。两者均略为过时,不适合实战运用。美军极为需要开发及制造新型坦克以提升军力。

  于是,在1940年7月开展了新型中型坦克的开发。此坦克参考了技术成熟的M2中型坦克,使用部份与其类此或相同的结构和零部件,例如可靠的垂直涡形弹簧悬挂系统,并加厚了装甲。

  M3中型坦克与M2中型坦克一样,采用莱特公司(WrightAeronautical)的汽油引擎,安装于车身后方,动力经传动轴接驳至车身前方驾驶席的变速箱。一门75毫米M2坦克炮安装在宽大车身的右方(后期换装炮管较长的M3坦克炮),由一名炮手及一名装填手操作。该火炮衍生自法国75mm榴弹炮,后来也有安装在M4雪曼坦克上。

  使用情况

  M3中型坦克具有相当强大的火力,机动性也不错,但防护性相对差一些,表现在车姿高,装甲较薄,铆接车体等方面。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车内有6名乘员,加上两门火炮,显得十分拥挤。采用两门火炮,又分为两个层次,不便于车长指挥和迅速发扬火力。所以,当美军部队于1942年后期开始装备M4中型坦克后,M3中型坦克便逐步退出现役。

  M3中型坦克在二战中,除装备美军外,还装备了盟军的军队,如英国、加拿大和苏联军队等。

  装备美军的M3中型坦克除了在太平洋的岛屿争夺战中小试身手外,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在1942年10月的北非阿拉曼战役中,英军能击败德军的隆美尔兵团,M3、M4中型坦克起了重大的作用。

  型号演变

  除了M3、M3A1、M3A2、M3A3、M3A5这些改进型车以外,M3中型坦克还有一些变型车,其中主要有:T1扫雷车、T2坦克抢救牵引车、T6火炮运载车、T16重型牵引车、指挥车和喷火坦克等,共20几种型号。“格兰特”“蝎”III扫雷坦克在车体前部装有打击式扫雷趋,靠连枷的击打引爆地雷。它是最早的打击式扫雷器之一。

  主要用户

  澳大利亚

  巴西

  加拿大

  新西兰

  英国

  名称:M3中型坦克

  诞生时间:1941年8月–1942年12月1日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六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7人

  车长:5.64米

  宽度:2.72米

  高度:3.12米

  战斗全重:27,220千克

  最大速度:26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93公里

美国M2中型坦克

 它是美国第一种大规模生产的中型坦克,标志着主流坦克由轻型向中型的转变。该型坦克并未派往海外战场,全部装备美军用于在本土的坦克兵训练。

  结构特点

  车体前部为驾驶室和传动装置,中部为战斗室,车体后部为动力舱,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很长的传动轴传递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

  使用情况

  在M2系列中型坦克中,主要是M2A1型中型坦克美国军方和克莱斯勒公司于1940年8月签订了1000辆的供货合同,由新建的底特律坦克厂生产合同中还规定,从底特律坦克厂投产的第15个月开始,要月产100辆坦克。然而由于欧洲战局急转直下,美军新的装甲兵司令霞飞将军发现,M2中型坦克上的37毫米火炮根本对付不了德军型坦克上的75毫米火炮这样,美国军方紧急决定研制装75毫米火炮的M3中型坦克,停止了M2A1中型坦克的生产此后,仅在M3中型坦克未投产前,由罗克岛兵工厂生产了94辆M2A1中型坦克,到1941年8月便停止了生产。这些M2A1中型坦克全部装备美军用于在本土的坦克兵训练,并未派往欧洲战场。

  名称:M2中型坦克

  研发厂商:岩岛兵工厂

  诞生时间:1939年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五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6人

  车长:5.38米

  宽度:2.59米

  高度:2.82米

  战斗全重:18,700千克

  最大速度:42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210公里

美国T30/T34/T32坦克

T30重型坦克是一个美国的二战坦克工程,目的是为了对抗类似于虎I坦克,虎II坦克,猎虎式驱逐战车等德军新式坦克和类似于IS重型坦克的苏军坦克。它与T29重型坦克同时被设计出来。

  T34,是T29改进版本。武器装备有120mm高射炮及一个120mm枪。只有两种原型车。

  1944年年底美国陆军要求改进M26"潘兴"坦克,这便是后来的T32。由于当时欧洲战场对重型坦克的需求比较大,所以T32进度非常快。1945年4月10日,该型坦克的全比例模型组装完毕。但T32重型坦克最终没能量产,也没有任何的参战记录。

  结构特点

  主驾驶员和副驾驶员都有一具位于舱盖口上的潜望镜。

  采用了焊接式装甲,供驾驶员使用的宽视角潜望镜设置在炮塔正面。

  研制历程

  1944年年底美国陆军要求改进M26"潘兴"坦克。兵器委员会决定分两个阶段来实施:首先在现役"潘兴"上焊接附加装甲,即T26E5;然后研制一种性能比较全面的重型坦克,但尽量使用"潘兴"的部件,即T32。

  使用情况

  T32重型坦克最终没能量产,也没有任何的参战记录,更多的是作为验证车辆在阿伯丁和诺克斯堡试验场服役。美国陆军从试验中发现了诸多问题,为其战后重型坦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名称:T30/T34/T32坦克

  诞生时间:1945年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六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4人

  车长:6.75米

  宽度:3米

  高度:2.45米

  战斗全重:30,900千克

  最大速度:55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465公里

T29重型坦克是美国在1944年3月开始,用于对抗德军新型重型坦克的美国重型坦克工程。后来由于美国陆军司令部不赞成发展这样的重型车辆,而且战争在这些问题被解决之前已经结束了,因此,仅仅有一小批实验车被造出来。

  结构特点

  T-29重型坦克采用铸造炮塔,内径2.03米,正面装甲厚178毫米,后部装甲厚110毫米。炮塔两侧各安装了测距仪。

  使用情况

  现在还有两辆T29重型坦克存在,他们都在佐治亚州本宁堡基地内的SandHill。他们都被维持于展览中的状态。其中一辆拥有特殊的测距仪,而另外一辆没有。他们都可以像其他车辆一样在围了栅栏的区域看到。

  另有一辆保存良好,但为无测距仪版本的T29位于密歇根州华伦市的底特律兵工厂内。

  型号演变

  T29E1

  将T29坦克的车体加长了50毫米。

  T29E2

  安装了由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的混合液压动力炮塔旋转和提升装置。火炮改为T5E2型105毫米炮。

  名称:T-29重型坦克

  研发厂商:普雷斯特钢铁车辆公司

  诞生时间:1944年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八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6人

  车长:11.57米

  宽度:3.8米

  高度:3.2米

  战斗全重:64,000千克

  最大速度:35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00公里

美国T-28T-95超重型坦克。

1945年,美国陆军要求设计发展一种超重型坦克,主要是用来对付德国陆军的鼠式“Maus”(Porsche205,188吨)超重型坦克和E-100超重型坦克(140吨)以及抵御德军88毫米反坦克炮的正面攻击,未来可以对付苏联超重型坦克。原计划要求安装T5E1型67倍105毫米口径主炮和8英寸的前装甲。1945年春,美国太平洋汽车和铸造公司开始设计。开始要求制造5辆样车,总共生产25辆,不过到最后只生产了2辆。原称T-95自行火炮,1946年6月改称T-28超重型坦克。

  结构特点

  T-28不具备炮塔,有着相对低矮并且类似独角仙的外型轮廓。采用四条履带接地。

  使用情况

  原先美国陆军计划先生产5台原型车之后再量产25辆实车,不过最后只有2台问世并且未曾闻问硝烟味。其中一台在亚伯丁测试场上被运转中的引擎引起的大火造成严重损毁,另外一辆则被当作废铁抛弃在贝尔佛堡后面的野战场上。今天能够看见的这一台就是从贝尔佛堡拖运到肯塔基州的诺克斯堡巴顿装甲骑兵博物馆作永久展示。

  名称:T-28/T-95超重型坦克

  研发厂商:美国太平洋汽车和铸造公司

  诞生时间:1945年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六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8人

  车长:11.1米

  宽度:4.39米

  高度:2.84米

  战斗全重:95,000千克

  最大速度:13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60公里

美军T1/M6重型坦克。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经过研究美军认为重型坦克的吨位应该在50~80吨之间,但是在1940年时,无论是船舶还是运输车辆都无法载运80吨的重型坦克,因此美军决定设计50吨级的重型坦克。

  1940年时,欧洲战场已经确定了单炮塔坦克的先进性,但美军重型坦克最初居然设计成多炮塔坦克,研制编号为TI/M6。

  结构特点

  从外型上看,与德国的虎-I坦克的长宽高的比例非常合适,看上去给人一种稳重感。而M6系列的车宽比虎-I要窄600多毫米。虽然两者的车高基本相同,但看上去M6显得很高,也更长一些。

  研制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虽然美国没有马上参战,但却促使美国各军种迅速走向战时体制。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装甲部队开始紧急研制轻中型坦克。

  在中型坦克方面美国装甲部队首先研制了作为过渡型号的M3坦克,在此基础上,生产了美国最重要的M4谢尔曼式坦克。轻型坦克则是以M2为基础,发展出M3型轻型坦克。

  相对于中轻型坦克的开发,研制什么样的重型坦克一直是个问题。1940年5月德军坦克横扫整个西欧。德国坦克在战场上杰出的表现让美军迅速确立了重型坦克的标准。

  这时美国装甲部队希望能按照德军装甲部队中以3号坦克为主力、4号坦克提供火力支援的布局,生产能为M3和M4中型坦克提供强大火力支援的重型坦克。

  T1/M6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研制。

  使用情况

  M6系列很受关注,但是美国装甲部队却对它恶评如潮。

  除去变速箱过于脆弱带来的行走能力不佳外,M6系列所用的M7式76.2毫米炮比M3、M4坦克上所用的75毫米M3式坦克炮威力强不了太多,此外还存在装甲防御能力不佳的问题。

  通过一连串试验,美国陆军认为M6重量过大,不论是进入还是退出战场都需要投入比M3、M4坦克多得多的人力,而投入的人力与其战斗力并不能成正比。所以美国装甲部队并不打算大量装备M6系列。

  名称:T1/M6重型坦克

  诞生时间:1940年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七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6人

  车长:8.81米

  宽度:3.95米

  高度:3.19米

  战斗全重:57,400千克

  最大速度:35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60公里

德国

一号B型坦克。

由于克鲁伯制气冷引擎出力不足,因此改换装了梅巴赫NL38TR引擎。由于换装了新引擎,因此引擎室延长了40厘米,连带车体延长,因此路轮从A型的四组增为五组,多增加了一个独立的路轮和履带支轮,履带的长度因而增加,而车尾的惰轮也因此自地面往上提高。从1935年至1937年生产了675辆。

  结构特点

  底盘训练车,只有上部结构,无炮塔。

  使用情况

  1辆量产的一号坦克B型被改装为安装柴油引擎的试验性样车,但是它只能提供45马力的功率,所以使用柴油引擎的方案是被否决了。

  在西班牙内战其间,部份被敌军缴获的一号坦克B型被改装后安装上了法国的1934/1937型的霍希斯25毫米反坦克炮重新投入使用。同时,部份参战一号坦克B型实验性的改动炮塔,换上了意大利生产的1935年型20毫米布雷达轻型高射炮以改善其战斗性能。

  型号演变

  一号坦克B型的热带改进型,供非洲集团军使用。

闪击波兰时的一号坦克A型。

一号坦克初期生产型。参与了西班牙内战、比起西班牙共和国军装备的T-26明显居于劣势,为了对付相较而言性能更为优秀的T-26,因此一部分换装了意大利制20毫米机炮,从1934到1936年停产为止生产了818辆。

  结构特点

  本车为轻型双人座坦克,底盘训练车,只有上部结构,无炮塔。车身装甲极为薄弱,且有许多明显的开口、缝隙以及缝合处,以致这些坦克实际上并不太耐打,以当时的眼光来看连坦克的标准也配不上,而引擎的马力也相当小。齿轮箱为标准的商用撞击式(crashtype),共有五个前进档和一个倒车档。车身乘载系统外部有大型的横杠,自外部链接每个路轮的轮轴直到惰轮为止。履带的驱动轮位于前方,以致坦克底板下方有跟传动轴从引擎经由驾驶的脚旁连接到驱动轮。两名成员共用同一间战斗舱,驾驶从车旁的舱门进入,而车长则由炮塔上方进入。在舱盖完全闭合的情况下,车内成员的视野极为不佳,实际上车长大多冒出炮塔以求更佳的视野。炮塔是借由手来转动,由车长负责操控炮塔上的两挺机枪,共携有1525发弹药。

  名称:一号A型坦克

  诞生时间:1934年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五对

  性能数据

  车长:4.02米

  宽度:2.06米

  高度:1.72米

  战斗全重:5,400千克

  最大速度:37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45公里

德国1号F型(VK1801)坦克

 VK1801的量产型称为一号F型,它采用交错负重轮和极宽的履带,出入口设在车体两侧。虽然只有2挺机枪,但炮塔曲面防盾和车体前部装甲厚达80毫米,当时盟国方面还没有能击穿如此厚度的反坦克炮。1942年4月至12月共生产出30辆F型并于1943年夏季投入实战。苏联对一号F型产生了浓厚兴趣,其后苏联轻型坦克中最重要的T-60系列也开始向重装甲化发展,并以大战后期的“T-80突破坦克”达到极致。

  结构特点

  翼子板在原型车是平直的配置,但在生产型则略呈桥型;原型车的驱动轮为13齿,生产车则为16齿;生产车使用不同的履带,每片的长度从16公分缩短到13公分,每侧的履带增加到65片;侧方出入口的尺寸较原型车稍小。

  研制历程

  1939年夏天德军入侵波兰,虽然迅速瓦解波兰军队的有效抵抗,但是实际上德军坦克的轻装甲禁不起反坦克炮的射击。在此同时,兵器局正计划开发另一款新的一号和二号坦克,主要诉求即为重装甲。新的一号坦克款式设定重量18吨,代号VK1801,要求配备重装甲以配合步兵攻击﹔主武装与一号坦克同为两艇机枪,维持两名乘员。VK1801的装甲厚度在正面皆达80毫米,侧面与后面也有50毫米,正面可以抵挡当时德军最强的50mm穿甲弹

  1939年底第六兵监部要求兵器局开始生产第0系列的VK1801的30辆,兵器局在隔年二月发出合约。1940年2月第六兵监部并要求预备开始生产第一系列的100辆VK1801,以便在1941年底可以开始交货,但是这个命令在1942年7月1日下令终止。第一辆原型车在1940年6月17日完成,并在1941年9底前完成全部30个炮塔的生产组装,自1942年4月开始组装第0系列的VK1801,在12月完成全部30辆的生产。1942年7月正式称为一号坦克F型(VK1801)。

  使用情况

  原先设计为攻略法国马奇诺防线时,作为正面的吸引炮火角色而制作,总计生产了30辆。但是最后生产速度来不及战场所需而战争已经结束,因此被转用至东线战场。一号坦克F型由于数量少且服役的部队不多,亦不像其他1943-44年的德军坦克,一号F型从未使用防磁涂料。现在俄罗斯的库宾卡装甲博物馆和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军事博物馆内可以看到一号坦克F型的展品。

  名称:一号F型坦克

  研发厂商:Krauss-Maffei、MAN和Daimler-Benz

  诞生时间:1939年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五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3人

  宽度:2.64米

  高度:2.055米

  战斗全重:8,000千克

  最大速度:25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50公里

一号C型坦克。

1938年秋天,德国陆军兵器局与Krauss-Maffei(以下简称KM)、MAN和Daimler-Benz(以下简称DB三个厂签约,着手开发新型的一号与二号坦克。新型的一号坦克重量设定为6吨,代号VK601,要求轻量与高速,做为空降与侦察坦克。原型车在1939年秋天与冬天完成组装与测试,正面装甲为30mm,侧装甲14.5mm,与当时的四号坦克相当,可以抵挡20mm炮的攻击。从1942年7月至12月共有40辆C型出厂并在东西部战线作战。

  结构特点

  C型与A、B型在外形上完全不同,它的短粗车体上装有平衡式交错重叠负重轮,没有托带轮。搭载改进的早期二号坦克炮塔,装有MG34和EW141机枪各1挺,EW141虽然口径和MG34一样是7.92毫米,但它是专门设计的高初速反坦克机枪。

  名称:一号C型坦克

  诞生时间:1939年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四对

  性能数据

  车长:4.195米

  宽度:1.92米

  高度:1.945米

  战斗全重:8,000千克

  最大速度:79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300公里

PzKpfwVII/八号坦克/鼠式。

1942年3月中旬,保时捷车厂收到一份合约,要求制作新款100吨重的205型VK10001保时捷坦克。4月中旬的时候德国陆军补充要求新坦克载弹量应高达100发,5月时在阿道夫·希特勒的亲自要求下,斐迪南·保时捷教授与克鲁伯公司的穆勒博士开始合作进行整个计划;希特勒还要求坦克应重达180吨,坚不可摧,并且无坚不摧,搭配高性能的55或者71倍径的坦克炮。研发的结果造就八号坦克鼠式(PanzerkampfwagenVIIIMaus)成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设计的最重型坦克,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最重型坦克纪录保持者。鼠式坦克不仅仅是完成设计,并且到达产制完成的阶段,一共有两辆原型车问世。

  结构特点

  车身为10.085米(量产型为12.14米)长,3.67米宽和3.66米高,重达188吨(最初设想重达100吨),可以容纳5至6个乘员。它的主要武器为1门128毫米KwK44 L/55)大炮(量产型为128mm KwK45 L/71)、75毫米KwK 44L/36.5同轴副炮,并且以60-260毫米的装甲护身。

  名称:PzKpfwVII/八号坦克/鼠式

  研发厂商:保时捷车厂

  诞生时间:1942年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六对

  性能数据

  车长:10.085米

  宽度:3.7米

  高度:3.63米

  战斗全重:188,000千克

  最大行程:286公里

PzKpfwII/二号坦克。

二号坦克(德语:PanzerII)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坦克,这型坦克是用来填补其他设计中坦克的空隙,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波兰战役与法国战役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到1942年底前绝大多数二号坦克已经离开第一线单位,生产线到1943年终止,然而车体继续被改良回其他种类装甲车辆。

  结构特点

  本车车身由已经过热处理的钢板焊接而成,前方装甲平均厚约30毫米,而后侧方装甲则为16毫米;炮台亦以此制成,前缘处厚约30毫米,后侧方则为16毫米。引擎室位于车体后方,动力经由战斗舱传至前方ZF撞击式的齿轮箱,总计有前进六挡、倒车一挡,由离合器以及煞车来进行控制。驾驶座位于车身左前方,战斗舱上方为炮台,位置略往左偏。主要武器为20毫米的机炮,只能够射击装甲弹,全车带有180发的20毫米弹药和1425发7.92毫米机枪弹药。大多数车型都备有无线电。本车承载系统设计十分特别,五个路轮分别装置在四分之一椭圆的避震叶片上;前轮位于前方、惰轮则在后方,履带虽为窄型,但仍十分坚固。

  研制历程

  1934年德国陆军部提出发展重量10吨,装备20毫米火炮的装甲车辆的计划。德国军器局便于1935年后期分别要求MAN、克虏伯、亨舍尔(Henschel)及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设计一种重量10吨以下、拥有一挺20毫米机炮和两挺7.92毫米机枪的轻型坦克。

  MAN最终中标,但军方规定MAN必须在新坦克上安装克虏伯制造的炮塔。其后的开发工作由MAN和戴姆勒·奔驰合作进行。1937年7月,二号A型修正了原先部分的设计并开始出厂,是第一种量产型二号坦克。由于没有指挥塔而使车长观察十分不便,进而导致射击控制困难;为了改善这缺点,二号A型指挥塔被重新设计,而其改良型则陆续被命为二号B型(1937年12月投产)和二号C型(1938年6月投产)。并提升了其防护性能,在驾驶室前部和炮塔前部也加装了20毫米的附加装甲(用螺栓固定),同时也换装了较大马力的引擎和新型的齿轮组与履带。

  由于早期二号坦克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方面都逊色于捷克的Panzer38(t),军方于是向厂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要求,进而设计出二号F型。

  使用情况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二号坦克已明显落后于时代,因此在1941年3月至1942年12月生产了524辆F型后,标凖二号坦克开始退出现役,到坦克学校用作训练、改装成指挥车之类的特种用途车、发给警察和亲德组织扫荡游击队。部分二号坦克A~F型改进了发动机和冷却设备以适应沙漠战,这些德意志非洲军使用的二号坦克称为A~F(Tp)型。二号坦克的底盘被用来改装成不同用途的特种车辆,如Luchs“山猫”装甲侦察车(配备装甲侦察部队),105毫米的自行榴弹炮,比较有名的是MarderII“黄鼠狼”75/76.2毫米自行式火炮,主要用来装备步兵师的反坦克炮团;二号坦克还发展出两栖坦克和装甲抢修车等。

  名称:PzKpfwII/二号坦克

  研发厂商:MAN,戴姆勒·奔驰

  诞生时间:1937年7月(二号A型)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五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3人

  车长:4.8米

  宽度:2.2米

  高度:2米

  战斗全重:7.2千克

  最大速度:4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200公里

四号坦克C型。

该坦克为纳粹德国二战中生成的一种中型坦克,大陆常称为四号坦克。D型是其中的一个该型车。它原本设计目的是支援步兵,并与专门执行反坦克任务的三号坦克协同作战。在三号坦克的整体性能逐渐不能满足二战中期装甲战斗需要时,四号坦克因所使用的技术较为成熟,并且有较大的改良空间,而被改造成主力突击坦克供给装甲师使用。

  结构特点

  D型坦克重新安置了车体机枪,同时炮塔机枪的内部炮盾改为外部炮盾。此外,装甲再次获得提升,侧面装甲的厚度增至20毫米。1939年9月波兰战役完结,军方决定加产四号坦克,并于9月27日予以编号SdKfz 161。

  名称:四号D型坦克

  诞生时间:1939年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四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5人

  车长:6.63米

  宽度:2.88米

  战斗全重:23,500千克

  最大速度:4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210公里

"狮式"七号坦克。

PzKpfw VII/七号坦克/狮式坦克为二战纳粹德国研发的一款超重型坦克。1941年克鲁伯(Krupp)公司以掳获的苏联T-35坦克作为研发德国超重型坦克蓝本开始。在追求威力以及具备一定技术成熟面的条件下,1942年克鲁勃公司就提出了“虎鼠式”(Tiger-Maus、VK7001)重型坦克以及“狮式”七号坦克(PzKpfwVII Löwe,VK7201)的研发企划案。不过这项计划最后沦为保时捷与克鲁伯之间对于预算的斗争,尤其保时捷推出更大一号的鼠式坦克企划案之后,狮式坦克的企划案就因为希特勒对于鼠式坦克的兴趣而在同年3月初就被取消,但是克鲁伯的研发经验与技术却为后来的鼠式重型坦克铺下一条康庄大道。

  名称:PzKpfw VII/七号坦克/狮式

  研发厂商:克鲁勃公司

  诞生时间:40年代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四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5人

  车长:7.74米

  宽度:3.83米

  高度:3.08米

  最大行程:160公里

虎式坦克。

二战陆军武器-坦克(1) 战地1的二战武器

PzKpfwVI/六号坦克/虎式坦克(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E TigerI)即“虎I”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重型坦克。

  在1943年3月虎I坦克起初名为PzKw VI Ausf. H,但後来重新设计成为Ausf.E (Ausführung Ger. "version")。这名字同样跟Mark VI-E、Panzer VI-E、PzKpfwVI-E或Sd.Kfz. 181 (Sonderkraftfahrzeug181)一样知名,尽管公众通常只知它们的名字是虎I或简单称为虎。

  结构特点

  尽管大体上的设计和外型类似四号坦克(中型坦克),但虎I的重量足足是後者的两倍,重量的增加来自於更厚装甲,大口径火炮,以及必然产生较大的燃料和弹药储存空间、较大的引擎、更坚固的传动及悬挂系统。虎I的前方装甲有102毫米厚,相较於四号坦克只有80毫米的厚度,而虎I的两旁和背面也有80毫米厚的装甲。虎I大部分的装甲角度是垂直的与其他结构相连接。焊接点品质很高,装甲都是采用点焊,而不是铆接。汽油引擎在後部下方并控制前方的扣链齿轮,悬挂系统使用了扭力棒,类似三号坦克。炮台有一个圆型的地面,而从车底到车顶有157公分高

PzKpfwV/五号坦克/豹式/黑豹。

五号坦克豹式(德语:Panzerkampfwagen VPanth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所制造的中型坦克。制式编号为Sd.Kfz.171。其后,由于“五号坦克(V号坦克)”这个名称被废除,所以在后来以“豹式坦克(Pz.Kpfw.Panther)”作为制式名称,亦有资料为译成“黑豹坦克”。

  从1943年开始服役以来,一直被评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出色的坦克。时至今日,亦成为近代战斗车辆战斗力的评价标准。

  结构特点

  豹式的承载系统采交错式路轮连接扭力杆的设计,可说是二战中德军坦克最好的设计,它也被法国人用在战后的AMX50重型坦克设计上。。豹式的悬吊系统由前方的驱动扣链齿轮、后方的导轮和八个涂上橡胶的钢轮所组成,它更在每个震臂中添上两支扭力棒作为其悬吊系统的另外部份。豹式的弧形炮盾加强了防护,但是其下半部有可能会形成窝弹区使得炮弹反射击穿驾驶舱顶,于是从44年起在G型上采用了新的加厚下部的“平下巴”炮盾设计,但是到停战为止仍有旧型炮塔的豹式生产。

  名称:PzKpfwV/五号坦克/豹式/黑豹

  诞生时间:40年代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五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5人

  车长:8.66米

  宽度:3.27米

  高度:2.995米

  战斗全重:44,800千克

  最大速度:55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250公里

德国E-100超重型坦克。

众所周知,德国的坦克型号复杂,通用性差。1943年4月,德国军方为了解决此问题,制定了坦克生产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的计划,这就是著名的E计划。E在德语中是通用一词的首字母。E系列坦克包括E5,E10,E25,E50,E75,E100这些型号。其中投入研制力量最多的就是E-100超重型坦克。

  结构特点

  预计的E-100坦克战斗全重140吨,乘员6人。战斗室特别大,火力强大,防护力超群。动力装置后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悬挂装置为外置筒式螺旋弹簧式悬挂装置。负重轮的排列型式,也采用了二战期间德国坦克上惯用的交替排列式。在E-100样车的研制阶段,炮塔没有制造出来,所以,仅安装了一个同等重量的假炮塔来进行试验。

  主要武器是一门KWK型150毫米火炮或170毫米火炮,但最后似乎准备选用128毫米火炮。另外,E-100坦克的各部位装甲厚度也十分可观。二战期间的反坦克武器很难击穿。它的动力装置为HL234型水冷汽油机,它的履带宽度达到了1020毫米。

  型号演变

  E-100 AusfB型车重90吨以上,采用E-100的车体,换用了一种与虎王类似的炮塔,有些西方人称它为E-90,也称它为虎3使用一门与E-75相同的88毫米L100火炮。炮塔前甲180毫米。基本看来,这种车除了车体侧装甲防御力比E-75稍强外,其火力、机动等性能都与E-75相当或不如,车重却反而上升了不少。

  名称:E-100超重型坦克

  研发厂商:德国阿道拉公司

  诞生时间:未知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四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6人

  车长:8.7米

  宽度:4.48米

  高度:3.32米

  战斗全重:140,000千克

  最大速度:4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20公里

E-75标准战斗坦克

E-75为二战德国E系列坦克之一,重75~80吨,其车体大小,装甲配置都与E-50基本相同,不过E-75由于较重,其车体每侧有8个负重轮,而E-50只有6个。E-75真正与E-50有较大不同的是其炮塔、火炮配置及更为强力的发动机上。

  研制历程

  二战后期,德国为了应付盟军和苏军的强大的坦克攻势,提出了E系列坦克计划,也就是通用坦克计划。E系列的设计理念较为先进,其通用化的设计思想也相当富有前瞻性。但随着德国在战争中节节败退,希特勒将希望寄托于各种稀奇古怪的新式武器,留给E系列的研发资源并不多。E系列也没能真正投产并发挥设计中的用途。最后,随着第三帝国的垮台,E系列和其他各种新奇的设计方案一起被盟军缴获,沦为今天军事爱好者们的谈资。

  本系列在1943年4月此计划开始研发,并被命名为E(德语Entwicklung的代称“发展”)。E系列的主要设计思路是按吨位设计不同用途的战车,彼此之间的零件采用通用化设计,以提高生产和修理的速度。本系列主要有E3、E5、E-10E-25 E-50 E-75E-100等型号。其中,E3和E5主要作为轻型辅助战车,E10-E75是主力战车,E100则是能取代鼠式超重型坦克的新型号。

  名称:E-75标准战斗坦克

  诞生时间:未知

  轮胎负重轮数量:四对

  性能数据

  战斗全重:80,000千克

  最大速度:50公里/小时

E-50标准战斗坦克。

E-50和E-75是德国人设计的两种标准战车,E-50重50-60吨,计划取代“黑豹”和“虎”式。它和E-75的车体外形几乎一样,但炮塔形状不同。E-50和E-75的悬挂系统,装甲厚度和重量也完全不同。E-50在设计上的综合防弹能力比黑豹F提高了50%左右,计划采用88mmL/100火炮。

  结构特点

  E-50重50-60吨,它和E-75的车体外形几乎一样,但炮塔形状不同。E-50在设计上的综合防弹能力比黑豹F提高了50%左右,采用和豹II一样的88L71火炮。

  E-50的车体在黑豹G型的基础上加长,其实际大小已与虎王相近,所以在视觉上导致E-50的炮塔偏小。就纸面数据而言,E-50在火力和机动上略高于苏联量产的T-44坦克,整车防御力则大致持平。

  由于没有实际投产,部分德军爱好者坚称的“E-50在综合实力上优于T-44中型坦克”无法对证。而与1947年投产的苏联T-54坦克(中国据此仿制了59式中型坦克)相比,E-50在火力上与其持平,机动占优,而装甲上有较大差距。

  研制历程

  二战后期,德国为了应付盟军和苏军的强大的坦克攻势,提出了E系列坦克计划,也就是通用坦克计划。E系列的设计理念较为先进,其通用化的设计思想也相当富有前瞻性。但随着德国在战争中节节败退,希特勒将希望寄托于各种稀奇古怪的新式武器,留给E系列的研发资源并不多。E系列也没能真正投产并发挥设计中的用途。最后,随着第三帝国的垮台,E系列和其他各种新奇的设计方案一起被盟军缴获,沦为今天军事爱好者们的谈资。

  本系列在1943年4月此计划开始研发,并被命名为E(德语Entwicklung的代称“发展”)。E系列的主要设计思路是按吨位设计不同用途的战车,彼此之间的零件采用通用化设计,以提高生产和修理的速度。本系列主要有E3、E5、E-10、E-25、E-50、E-75、E-100等型号。其中,E3和E5主要作为轻型辅助战车,E10-E75是主力战车,E100则是能取代鼠式超重型坦克的新型号。

  名称:E-50标准战斗坦克

  诞生时间:未知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六对

  性能数据

  高度:2.6米

  最大速度:60公里/小时

E-25驱逐战车。

 E-25是E计划中的中型坦克的研发代号,主要是计划开发一批25-50吨的战车用来替代老旧的三号、四号坦克及其变型车。这个方案有3家著名公司参与竞争——保时捷、阿格斯和阿得勒参与。计划的项目有:中型驱逐战车、突击炮和重型自行火炮等。现在能看见的就只有保时捷旗下的E-25驱逐战车了。

  结构特点保时捷E-25驱逐战车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E-10所具有的所有优点E-25也完全具备(E-25也可以像E-10一样自由调整车身高度,可以“蹲着”或“趴着”开炮),不过由于车体加大,E-25的战斗能力更加强大。

  使用情况根据盟军战后找到的德军1945年1月23日的报告显示,已经有不少装载梅巴赫HL100型发动机的E-25车体完工。可纷飞的战火把一切都化为乌有。今天已经没有任何相片和确切资料来证明它们的存在了。

  名称:E-25驱逐战车

  研发厂商:保时捷、阿格斯和阿得勒

  诞生时间:20世纪40年代左右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三对

  性能数据

  乘员与载员:4人

  高度:2.17米

  战斗全重:27,000千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5197.html

更多阅读

二战陆军武器-坦克1 战地1的二战武器

美国T14突击坦克。T14突击坦克(AssaultTankT14)是二战时期美英的一个联合开发项目,T14的开发主旨是为美英双方提供能同用的重型坦克。1942年,英国最初预订了8,500架,但直至1944年T14的原型仍未完成,测验指出车辆在实际使用时严重过重,此

win8.1的运行怎么打开 win8.1如何打开运行

win8.1的运行怎么打开——简介win8.1全新体验,全新的界面显示。但是在新系统中,很多用户对“运行”窗口的打开比较犯困,怎么打开“运行”窗口呢?win8.1的运行怎么打开——方法/步骤

声明:《二战陆军武器-坦克1 战地1的二战武器》为网友朽歌陨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