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抄六十五——《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孔子

《寻觅中华》

&黑格尔说世界上最深刻的悲剧冲突,双方不存在对错,只是两个都有充分理由的片面撞到了一起,双方都很伟大和高尚,但各自为了自己的伟大和高尚,又都无法后退。

&晚霞给人的凄艳感受,修竹给人的风雅形象,长年累月也成了一种真实,甚至比它们在天象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

&我们在失去文字参照的时候也摆脱了思维羁绊,容易在茫然间获得大气。

&只有真正遇到同样品级的对话者,最好是对手,才会产生着了魔一样的精神淬砺。淬砺的结果,很可能改变自己,但更有可能是强化自己。这不是固执,而是为了获得最高层次的反证而达到新的自觉。

&垂范百世的必定是一个强大的张力结构,而任何张力结构必须有相反方向的撑持和制衡。……为什么南坡承受了那么多阳光,还要让北坡去承受那么多风雪?回答只有一个:因为我是泰山。

&我本人一直非常喜欢《诗经》。……那里有一种采自乡野大地的人间情味,像是刚刚收割的麦垛的气味那么诱鼻……它用最干净的汉语短句,表达出了最典雅的喜怒哀乐。

&想一想长江三峡吧,那儿与黄河流域的差别实在太大了。那儿山险路窄,交通不便,很难构成庞大的集体行动和统一话语。那儿树茂藤密、物产丰裕,任何角落都能满足一个人的生存需要,因此也就有可能让他独晤山水,静对心灵。那儿波诡云谲,似仙似幻,很有可能引发神话般的奇思妙想。那里花开花落,物物有神,很难不让人顾影自怜、借景骋怀、感物伤情。那里江流湍急,惊涛拍岸,又容易启示人们在柔顺的外表下志在千里,百折不回。

&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在试练着扛起泰山的姿势。

&写天可以取其一角,但必须先感受满天气象;画地可以选其一隅,也必须先四顾大地苍茫。

&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简单得铿锵有力。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清风。……把金印作为敲门砖随手一敲,敲开的却是一个芳香浓郁的酒窖,所谓“魏晋风度”也就从这里飘散出来了。

&这眼泪,不是为亲情而洒,不是为冤案而流,只是献给一具美好而又速逝的生命。荒唐在于此,高贵也在于此。

&《广陵散》到嵇康手上就结束了,就像阮籍和孙登在山谷里的玄妙长啸,都是遥远的绝响。

&如此几度不问,等于是几度隔离,他们在宁静和孤独中发现了独立精神活动的快感。从此开始,他们在玄谈和奇行中,连向民众作解释的过程也舍弃了。只求幽虚飘逸,不怕惊世骇俗,沉浮于一种自享自足的游戏状态。……其实,精神文化领域的最高标准永远不应该是实用主义,这些文人的谈论……把中国文化的形而上部位打通了,就像打通了仙窟云路。……正是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一切依顺自然,因此所有的喜悦、恐惧、顾虑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顺便,把文字也洗干净了。……真水无色……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

&更重要的,还是输入了中华文化的那股豪气。有点剽悍,有点清冷,有点粗粝,有点混沌,却是那么开阔,那么自由,那么放松。

&人类最勇敢的脚步,往往毫无路标可寻。……壮观的生命形式为中华大地引进了一种珍贵的精神文化。

&儒、道、佛这三种完全不同的审美境界出现在中国文化之中。一种是温柔敦厚,载道言志;一种是逍遥自由,直觉天籁;一种是拈花一笑,妙悟真如。

&看似一片香火,却由欲焰点燃。

&其实,唐代之为唐代,长安之为长安,固然有很多粗线条的外部标志,而最细致、最内在的信号,在寻常巷陌的笑语中,在街道男女的衣褶里。

&唐代的长安绝不会盛气凌人地把异域民众的到来看成是一种归顺和慑服,恰恰相反,它是各方文明的虔诚崇拜者。它很明白,不是自己“宽容”了别的文明,而是自己离不开别的文明。离开了,就会索然无味、僵硬萎缩。因此,它由衷的地学会了欣赏和追随。……长安有一种充足的自信,不担心外来文明会把自己淹没。说得更准确一点,它对这个问题连想都没想过。就像一个美丽的山谷,绝不会防范每天有成群的鸟雀、蝴蝶从山外飞来,也不会警惕陌生的野花、异草在随风摇曳。

&一座城市真正的气度,不在于接纳了多少大国显贵,而在于收纳了多少飘零智者。一座城市的真正高贵,不在于集中了多少生死对手,而在于让这些对手不再成为对手,甚至成了朋友。

&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只要粗通文墨的中国人一见相关的环境,就会立即释放出潜藏在心中的意象,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诗境。

&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这种清醇、高迈本来就属于自己,或属于祖先秘传,只不过平时被大量琐事掩埋着。唐诗如玉杵叩扉,叮叮当当,嗡嗡喤喤,一下子把心扉打开了,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这个自己,看似稀松平常,居然也能够按照遥远的文字指引,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观察,最精细的倾听,最仁爱的同情,最洒脱的超越。……能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与沧海齐阴晴……能跟上那么优雅的节奏,那么铿锵的音韵,那么华贵的文辞。

&这就像大鹏和鸿雁相遇,一时间巨翅翻舞,山川共仰。但在它们分别之后,鸿雁不断地为这次相遇高鸣低吟,而大鹏则已经悠游于南溟北海,无牵无碍。

&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的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

&杜甫的善,全部经由美来实现。这是很难做到的,但他做到了。在他笔下,再苦的事,再苦的景,再苦的人,再苦的心,都有美的成分。他尽力把它们挖掘出来,使美成为苦的背景,或者使苦成为美的映衬,甚至于干脆把美和苦融为一体,难分难解。……那么细腻,那么静定,那么含蓄。

&与陶渊明的安静相比,王维的安静更有一点贵族气息,更有一点精致设计。他的高明,在于贵族得比平民还平民,设计得比自然还自然。

&秋风起了,不要把最后飘落的枫叶当做楷模;白雪化了,又何必把第一场春雨当作仇敌。

&峰多巧障目,江远欲浮天。

&朱熹是一个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有一种高贵的宁静,企图为中华文明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永恒体系,并为这个永恒体系找出一个唯理论的本原。……这种极为奢侈的精神博弈必须建立在密密层层的文化基座之上,建立在心照不宣的文化默契之上。只有宋代,具有这样的基座和默契。

&成吉思汗在战争中越来越懂得打仗,军队组织越来越精良,战略战术越来越高明,谍报系统越来越周全,这使战争变成了一种节节攀高的自我竞赛,一种急迫地期待着下一场结果的心理博弈。

&一种伟大的文化的终极生命力,一定不会是富华精细的。它不会是修剪过度的皇家园林,而是粗粝嶙峋的海边礁石;不会是宫廷御池的节庆喷泉,而是半夜山间的狂风暴雨;不会是沙龙名嘴的激烈争辩,而是白发夫妻的临别拥抱;不会是巴黎学府的字音考据,而是泥腿首领的艰难跋涉。

读书摘抄六十五——《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孔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5665.html

更多阅读

四声、三十六字母、《广韵》韵目今读表鲁国尧 鲁国尧

作者简介:鲁国尧,男,江苏泰州人,杭州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浙江 杭州 310036);吴葆勤,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编审,主要从事汉语语音史研究(江苏 南京 210009)。  一 叙理  “

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 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mp3

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清晨洗漱,呲牙咧嘴的望着镜中的自己,原本就不太浓密黝黑的发间已有了星星点点的白发,这时电视中传来李纹的《想你的365天》:“春风,扬起你我的离别;夏雨,打湿孤单的屋檐 ;

《泡上一个四十五岁的女人》 泡40岁女人必杀技

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泡上一个四十五岁的女人》   作者: 怡红公子vip   分类: 情感   [连载中]第1节第4节第7节第2节第5节第8节第3节第6节第9节

声明:《读书摘抄六十五——《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孔子》为网友重楼画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