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卧底“廖运周传奇_独孤寸铁 传奇卧底第二季

1976年,我在东北某地的一个小镇给派驻这里的省委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领导做勤务工作。这里是当时是全省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先进典型。这年7月下旬,镇党委在工作队的支持下,筹备了一个很像样的全民运动会。运动会开幕前夕,工作队的总负责人蔚主任(省体委副主任)提出要请省体委主任廖运周同志来出席运动会的开幕式,并精心安排了有关接待的事项。从蔚主任那里,我知道了廖主任是一位有传奇色彩的老将军,《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敦促杜聿明投降书》一文里曾经提到过他。运动会开幕那天大清早,廖主任在县委书记的陪同下,乘坐一辆比较宽敞舒适、适于跑乡间道路的大英吉普来到了我们镇机关的院里,所有的接待工作都按蔚主任事先的安排有序进行。利用接待工作的间隙,我近距离地观察了这位传奇人物,发现老将军果然气度不凡,令人一望而生敬畏之心。他身材挺拔,没有戴帽子,着一身笔挺合体的去掉了领章的文革前老式深色将校呢军装,人略显廋而精气神十足,举手投足间十分自然随意,却掩饰不住几十年戎马生涯养成的军人风格。我给他倒水时,老将军亲切地微笑点头致意,目光谦和而敏锐,令人难忘。运动会开幕式上,他尽管没有讲话,但这样一位气度和来历不凡的人物端坐在主席台上,仍然令这次基层运动会大为增色。对我本人来说,这段经历也是很难忘的。这些年来,有关廖将军的资料,我一直注意收集,并利用近期的一些空闲时间,整理出这样一篇介绍廖将军主要传奇经历的短文。

廖运周将军

廖运周,1903年生于安徽南部凤台县。河南中州大学肄业,黄埔军校第五期炮科毕业。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直属炮兵团见习,第25师75团1营参谋。参加南昌起义,任25师75团团部参谋、连长。他此时所在的部队,正是叶挺的部队。起义军南下潮汕失利后,廖运周到了南京。1928年后在周恩来的安排下秘密潜入国民党三十三军从事兵运工作。他是我党杰出的地下党员,长期忍辱负重战斗在敌人内部,曾先后任团部副官、师部副官长、团长等职。1933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升任国民党军少将旅长、副师长、一一○师师长。1938年恢复中共组织关系,在其任师长的一一○师建立中共秘密师党委。1946年任一一○师中共地下党委书记。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廖运周率一一○师师部和两个团5000人起义成功,对我军取得这次重大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被称为“共产党最著名16位卧底”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校校长兼党委副书记、省体委主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中央常委、中央监委副主席,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和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病逝。

作为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廖运周最重要的传奇经历至少有两段,一段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段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1938年10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会战正酣,侵华日军淞浦师团被中国军队重重包围。处于包围圈之外的日军一部受命向东进攻救援淞浦师团。当这股日军援兵直扑德安时,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薛岳为确保全歼淞浦所部,除令5个师南下堵口子外,还令防御面过大的守军适当收缩集中。廖运周创造奇迹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他在隶属于汤恩伯军团的第110师656团当团长。656团在廖运周的指挥下刚刚于茨芭山胜利地袭击了日军的辎重队,缴获了大批辎重和其他战利品。廖运周随即带了不少战利品作礼物去拜访驻在附近的18军长黄维,黄维很是高兴。廖运周顺势提出656团火力不足,想向黄军长借炮以便寻找机会打击日军。当时国民党军队里面象十八军这样有建制炮兵的并不多。黄维考问了一番廖运周的炮兵科业务,结果十分满意。黄维慷慨解囊,当即借了八门炮给廖运周。回到656团,官兵们仍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廖运周却忽然发现四周友军已经全部悄然撤走,自己的部队有孤军落入敌后的危险。为迅速脱离险境,廖运周当即决定656团火速西撤,追赶主力。一阵超强度的急行军之后,656团赶到了箬溪以西的小坳。这时已经是晚上6点多钟,日军27师团前卫仍在身后紧追不舍。在小坳,廖运周遇到了328旅旅长辛少亭。辛旅长和廖团长寒暄了一下,又微笑着打量了他一会儿,冷不防地问道:“廖团长,想不想在这儿打一仗?”小坳地处湖北、江西两省交界,是两山之间的一个坳口。公路在这里拐了两个急弯,呈S型,中间是一座十几米高的小高地,廖运周一眼就看出这儿是一块绝佳的天然预备阵地,只可惜原有的守军放弃了这个杀敌立功的有利地形,早已经逃得无影无踪。廖团长又欣喜地得知小高地后面有一座弹药库,守军逃跑过于着急,竟然忘了上锁,但上万发炮弹还完好地储存在里面。廖运周迅速地考虑了一下,果断地说:“干!这么多炮弹留给日本人岂不是太可惜了!只要把路堵死,迫击炮照样打坦克。”

“好样的.那就看你的了.

辛旅长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廖运周,又下令给廖团调来了4门迫击炮,然后才跳上车,带着旅部人员向西撤走了。

廖运周手里原来已有黄维给他的8门炮,现在又增加了4门迫击炮,一时信心大增。士兵们听说要在这里借助有利地形伏击日本鬼子,一下把疲劳忘在了脑后,,情绪也都高涨起来。夜幕悄悄降临了,山里一片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小坳公路外侧的河水依照旧哗啦啦地流淌着。渐渐地,从远方传来了沉闷的轰鸣声.不久,几辆日军坦克气势汹汹地开始出现在小坳的第一个转弯处.后面是连绵不断的车队.

“打!”廖运周一声怒吼,同时打响了第一枪.廖团的战防炮一门接一门地喷出了火光,在震耳欲聋的炮声里,大地山川在不停颤抖。走在最前面的几辆日军坦克很快冒出了滚滚的黑烟,进而燃起火苗,瘫在那里,把路给彻底堵死了。后面的军车和鬼子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廖团的十几门迫击炮弹药充足,炮手们面对眼前这群在中国大地上无恶不作的日本强盗早已是怒目喷火,他们沉着操作,弹无虚发,一颗颗炮弹准确地砸在鬼子的人堆里,恶贯满盈的侵略者被炸得血肉横飞,鬼哭狼嚎。

这一仗打得实在是解恨、出气、痛快!一辆接一辆中弹起火的日本军车使2里多长的公路变成了一条烈焰翻腾的巨大火龙,山坳被照得一片通亮。气急败坏的日军向四周盲目地扫射着,可是却连一个中国士兵的人影也没有看到。

打出五六千发炮弹之后,眼前的公路上已经是死一般的沉寂,已经是午夜时分了。廖团的官兵这时才歇了口气.下半夜,全团官兵居然就地睡了香甜的一觉。秋夜的凉风吹拂着鼾声此起彼伏的阵地,官兵们实在是太累了。

翌日,廖团撤出了战斗,向西继续追赶大部队去了。他们留给小坳的,是被击毁的20多辆坦克,数十辆载重汽车,数百具日本鬼子的尸体,还有引爆剩余炮弹炸出来的巨大弹坑。

廖团迟滞日军一个旅团一天多的时间,击毁大批日军坦克和汽车,歼灭数百名日本鬼子,自己却无人伤亡。这实在是一场令人艳羡的漂亮仗,一时轰动了武汉外围各战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电嘉奖,称赞廖团“战果辉煌”。这一战在日本的《Malu》杂志上有过介绍,根据日军纪录,丸山师团(27师团)因为首车尾车被击毁,部队无法机动,在“支那军炮兵集团”打击下损失坦克九辆,其它战车十六辆,卡车四十余辆,人员伤亡六百余,超过了当初攻占东北三省的全部损失。

在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英明指挥下,坚决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猖狂进攻,很快实现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历史性转折。1948年7月,刘伯承、邓小平指示廖运周和一一○师党组织,要尽早做好起义的一切准备。为了迎接关键时刻率众起义,对无法争取的死心为国民党卖命的军官,廖运周想方设法向上"推荐"使其升官,离开他所在的师。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令那些利令智昏的国民党军官皆大欢喜,而且进一步纯洁了队伍。接着,廖运周建立了秘密电台,加强了党组织的联系。辽沈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军按党中央、毛泽东的部署,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淮海大决战。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称之为“徐蚌会战”)展开后,国民党军事当局决定一一○师所在的85军增援徐州的第12兵团即黄维兵团。二野领导与地下师党委不谋而合,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战场起义的大好时机,起义计划开始秘密实施。

淮海战役中我军进攻的前沿阵地

11月26日,国民党军12兵团司令黄维决定次日集中四个师齐头并进,向双堆集东南方向突围。廖运周立即派人潜往中原野战军六纵报告情况,并请求乘突围之机举行战场起义。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批准了廖运周的起义计划,规定了起义部队行进通道和联络信号,指示六纵做好接应廖运周师和阻击黄维兵团的准备。考虑到四个师齐头并进,第110师被夹在中间,两翼都是敌人,对第110 师不利,廖运周与地下党进一步研究,应当想尽办法,“调整”一下黄维的部署。

意想不到的是,跟随国民党85军开进的110师在途中突然接到了白崇禧的命令,要他们原地待命。始终保持警觉的廖运周以为这是不祥之兆,但旋即得知这是虚惊一场,部队继续前进。当时,解放军在浍河北岸埋伏下了一个口袋形的包围圈,静待国民党85军及黄维兵团上钩。不久,黄维兵团如期进入了“口袋”。黄维兵团被人民解放军包围后,绞尽脑汁想办法突围。一一0师举行起义时机一步步到来。显然,如果廖运周所在的110师此时战场起义,注定使蒋军陷入极大的被动,对黄维兵团不啻是致命一击。


国民党军队溃不成军

这天的夜里,廖运周来到兵团长官黄维驻地,谦恭地当面向他请示作战命令。廖运周归属黄维兵团管辖以来,给黄维留下的印象是很好的。在黄维眼里,廖运周是一位经过抗日战火考验的英勇善战的优秀将领。关键时刻,廖运周并不象有些国民党军官那样,畏缩不前。每接到命令,总是尽其所能。果然,前来领受任务的廖运周听说黄维计划突围,当即爽快地表示愿打头阵,为党国立功。廖运周说:这次突围非同小同,如果长官相信我廖运周,我们110师的官兵愿以死效忠,请把最困难的任务交给我们。"“四个师齐头并进不如我师先进,如果我师进展得手,其他师可迅速跟进。如果不成,其他师还可就地据守,免被共军所乘。”危难当头之时,黄维听到廖运周这样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一时间,对这位忠心耿耿的将领真有些感激涕零。黄维恳切地说:"不愧是黄埔的同学,你要什么武器、装备都给你,坦克、榴弹炮,随你要。事成之后,我向南京方面为你请功。"黄维哪里知道,他的这一安排使第12兵团最终失去了突围机会,并最终陷入绝境。显然,黄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眼里的这位忠勇的国民党少将师长竟会是一个隐藏极深的共产党员,并且最终会将他这个国民党死硬派送进解放军的俘虏营。
临走,他嘱咐廖运周,要当机立断,有机会就前进。事后,廖运周立即将这一切报告给党组织,旋即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命令──110师在黄维全军突围的当夜起义,拂晓前准时行动。为担心时局多变,廖运周出发前两小时,再次来到黄维处。在黄维看来,这称得上是一场悲壮的诀别。陷入重围近于绝望的黄维心里明白,此次突围凶多吉少,很可能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脸凄楚与悲壮的黄维拿出了一瓶多年陈酝的白兰地酒,对廖运周说:"老同学,这瓶酒藏之久矣,多年没舍得喝,现在我敬你一杯,祝你胜利。"
接着,黄维向在场的其他黄埔军校同学一一敬酒。在场的人似乎都觉得到这也许是最后的"壮别"酒了。有的人眼里甚至闪着泪光。此刻,大约只有廖运周心里觉得好笑,然而,表面上却出奇地严肃。廖运周向黄维回敬一杯,双脚并立,一个标准而庄重的国民党军礼。然后,转身而去,再没回头。

对廖运周说来,这是从他打入国民党军队内部后,与上司的最后一次交往。分手之后,他此行不是为国民党和蒋介石卖命,而是终于回归自己多年来梦魂萦绕的革命队伍。
人生有时充满了戏剧性。廖运周自己当初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他和黄维辉再次见面。不过,这时两人的身分都和以前大不相同。黄维是已经完成改造、脱骨换胎的前国民党战犯,廖运周则由黄维的部属变成了民革中央和台办的领导。两人握手,几多感慨,几多兴奋。黄维也许会想起当时在淮海战场上那敬酒壮别的一幕,心里自然也会感到有些好笑。这些当然都是后话。
一切准备就绪。1948年11月27日清晨,廖运周领导的110师宣布起义。起义部队臂上以扎白手巾或者白布为标志,前往预定的地点集结。在浓雾笼罩的田野上,廖运周率第100师由解放军派来的联络员武英带领,在解放军激烈的枪炮声掩护下,迅速通过了包围圈,到达集结区。廖运周部通过后,解放军立即堵死了通道,将这个地域严密地封锁起来。双堆集前线,廖运周在黄维十二兵团被包围的关键时刻率110师反戈一击,是黄维被歼灭的关键转折点。

包围黄维兵团的解放军纵队司令员王近山与廖运周是老相识。多年来,他们在完全不同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现在,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和全国解放曙光的升起,他们终于在淮海战场上欢聚了。此时见面,他们万分激动,紧紧拥抱在一起。

率部起义后的廖运周同志

这边,廖运周所部与解放军会合,王近山司令请廖运周的全体师领导吃饭。而另一边,黄维等人依然信心十足地等待廖运周的胜利消息。正因为如此,黄维得到廖运周起义的消息,一时间被惊呆了。110师起义的当天晚上,纵队政委王维纲代表刘邓首长前来看望廖运周等全师官兵。欢迎会上,他终于道出了真情。他说:你们师的廖运周师长是中共党员,他领导你们在战场上光荣起义,全师为人民立了大功。人民感谢你们,不会忘记你们。
12月24日,毛主席、朱总司令亲自发来贺电。解放区群众载歌载舞慰问官兵,起义将士们感到了人民和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晚年的廖运周同志

110师起义后,被编为解放军二野第4兵团14军42师,廖运周继续当师长。廖运周也从此结束了一生中的秘密生涯。整编后,全师的不少官兵还利用过去在国民党的关系,给所认识的熟人写信,促成了国民党官兵更大的接连不断的倒戈行动。回到自己的阵营后,廖运率全师参加了进攻黄维兵团的战斗,不少人立了战功,随后又参加渡江战役,进军广西、广东、云南、西藏等地,42师成为了一支崭新的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7194.html

更多阅读

声明:《"超级卧底“廖运周传奇_独孤寸铁 传奇卧底第二季》为网友黑名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