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和五月花_冉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课程

原文引自http://www.xingzheng.name/archives/travel-plymouth.html

其实我也是在最近才得知,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敦(Jamestown)是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定居点,按照之前道听途说甚至被奉为正统历史的灌输,一直以为乘坐着五月花号(Mayflower)在普利茅斯(Plymouth)登陆的清教徒们是美国的始祖,其实他们比詹姆斯敦晚了足足13年。不过即便在美国,普利茅斯也被认为是故乡,因为与詹姆斯敦的血腥殖民史相比,普利茅斯的清教徒和当地的印第安人的交往非常融洽。

行程大概制订了足有半年,普利茅斯离波士顿并不遥远,是马萨诸塞湾通勤铁路延伸所到之处,所以对于我这样的无车一族,交通也算是方便。可虽然早早就设计了精细的行程单,却直到10月底,才终于踏上了旅程。不过我所制定的行程单并没有发挥多大的用处,许多作为博物馆存在的老房子已经因为季节原因关闭了,而且普利茅斯游客中心的老奶奶足够热情,她拿着地图为我轻轻勾勒出的路线图一目了然,后来我就直接按图索骥,按照她推荐的路线走了一圈。

通勤铁路的普利茅斯站,是马萨诸塞湾交通局(MBTA)所运营的地区铁路网的最东南一角,位于普利茅斯的北边,和市区还有一段距离。普利茅斯并不大,市区内没有任何工业的痕迹,因为这里一直被标榜为美国的诞生地,旅游业是当地的主要产业,料想有许多美国人来此寻根。即便是普通中国人,对于搭载着第一批清教徒来到新大陆的五月花号也并不陌生,这些被当时英国教会认为是异见者的清教徒们最初去的是荷兰,虽然获得了当地极大的包容,但生活的压力无比艰巨,于是贫困的清教徒们将目光投向了神秘的新大陆。1620年,五月花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港出发,180名乘客中只有大约一半人是清教徒,但不管是否有宗教背景,大家都怀揣关于新生活的畅想挤在这个很小的帆船上,向着新大陆驶来。他们原定的目的地是哈德逊河(HudsonRiver)的入海口,也就是今天的纽约,紧靠着当时英国在北美的唯一殖民地弗吉尼亚。不过因为天气原因,他们无法在目的地登陆,对于是否要违反英国的殖民命令、在另一处不属于他们的土地上登陆,乘客们在船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1620年11月21日,五月花船停泊在马萨诸塞的科德角(CapeCod),清教徒的领导人说服41名成年男客签署了五月花公约(MayflowerCompact),这是美洲第一个行使自治政府权利的协定,他们据此并在普利茅斯殖民地建立了政府,并在第二年获得了英国王室对他们在这片新领土的殖民授权。

在普利茅斯的海边,静静地停靠着五月花号的复制品“五月花二号(MayflowerII)”。五月花二号于1955年-1957年在英国建造,建设费用来自英国人民的捐款,旨在纪念英美两国的特殊历史渊源,更深情地包含有英国人民对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帮助的感恩。五月花二号于1957年从英国的普利茅斯出发,穿越大洋,到达美国的普利茅斯,复原了五月花号的行程。在五月花二号的甲板上,许多景点的工作人员身着17世纪清教徒和水手的着装,操持着英国口音,为参观者描述行程中的见闻。

海边还有一块被称为“普利茅斯礁石(PlymouthRock)”的大石头,上边刻着“1620”的字样,现在已经成为美国历史的重要标志。普利茅斯礁石是被赋予象征意义的,没有任何的早期殖民者提到了这块石头,直到1741年,也就是清教徒在普利茅斯登陆120多年之后,一位叫做Elder WilliamFaunce的当地人指出,他的父亲告诉他这块石头是清教徒登陆的地方。不管这段历史有多么说不清道不明,美国独立之后,有了国家概念并自认为是五月花号清教徒后代的美国人,还是逐渐确立了普利茅斯礁石作为一个新国家的诞生地的历史地位,这一点倒很像中国的“黄帝陵”。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五月花二号”还是“普利茅斯礁石”都受到过印第安原住民的冲击。新英格兰地区的原住民自己的节日“国家哀悼日”和感恩节是同一天,为了哀悼在欧洲对于新大陆殖民期间被屠杀的原住民先人。“普利茅斯礁石”曾经两次被焚烧,一次发生在1970年,一次是1995年,而五月花二号也曾在1970年被原住民包围。

普利茅斯市内还有许多的历史古迹。莱顿街(LeydenStreet)是普利茅斯的第一条街道,可以说是美国的“母亲街”。清教徒博物馆(Pilgrim HallMuseum)建于1824年,是美国最古老的连续运营的博物馆,据说已知最早的十字绣样品就在这个博物馆展出,但在参观时我并没有留意,我当时关注的主要是对于1620年五月花号行程的描述。第一教区教堂(First ParishChurch)是这个国家(至少是新英格兰地区)最古老的连续运作的教堂,现在的建筑应该是该教堂第五代或者第六代建筑,其前身早在1622年由清教徒在普利茅斯建立。现在的第一教区教堂,是1899年建造的,除了在这个国家难得一见的悠久的历史传承,该教堂还有一件镇馆之宝是纽约蒂凡尼(Tiffany)制作的彩色玻璃窗,上边刻画着清教徒的历史。在第一教区教堂旁边,是朝圣教堂(The Church of thePilgrimage),通过和第一教区教堂神职人员的聊天得知,该教堂是1802年从后者分离出去的,至于他们究竟有何等的信仰区别,并不是我这样一位无神论者所关心的内容。不过最基本的区别是第一教区教堂是Unitarian(一神论者),而朝圣教堂信仰信仰三位一体。

回程时直接坐公交车来到了金斯顿车站(Kingston),这个车站往来于波士顿的列车班次比普利茅斯还要多,车程也是大约一个小时。

点击下边链接,查看精彩图片。

后边还有更多文字以及精彩图片→→→

1889年竖立的“国家先驱纪念碑(National Monument to theForefathers)”,以纪念美国的先驱——清教徒,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花岗岩雕塑。

在纪念碑的周围,雕刻着许多国家精神,这是其中之一“教育”

普利茅斯游客中心,热忱的工作人员不仅乐于回答问题,而且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地址是130 WaterStreet

五月花二号的甲板上

五月花二号内景
普利茅斯和五月花_冉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课程

五月花二号上身着17世纪水手服装的工作人员

五月花二号

“普利茅斯礁石”位于这个仿希腊式神庙的建筑中

“普利茅斯礁石”

威廉-布拉德福德雕像(William BradfordStature),他是普利茅斯殖民地的第二任长官

Brewster公园

1667年的Howland House,是普利茅斯目前唯一的五月花号清教徒曾经居住过的房屋。

美国最古老的磨坊“Jenney Grist Mill”

美丽的池塘“Jenney Pond”

普利茅斯最古老的被修复的房屋,1640年的Richard SparrowHouse,现在是一个陶艺馆。

“墓地山(BurialHill)”上曾经有清教徒的第一个堡垒和第一所教堂,这是墓地山上的银杏叶。在这个山上,几乎有17世纪-19世纪所有当地居民的坟墓。

墓地山上清教徒第一处堡垒的原址。

从侧面看第一教区教堂

第一教区教堂,中间的彩色玻璃窗由蒂凡尼设计

第一教区教堂1620年跟随清教徒来到普利茅斯后的沿革

1802年从第一教区教堂分离出去的朝圣教堂(The Church of the Pilgrimage)

普利茅斯的第一条街莱顿街

莱顿街现状

五月花号登陆普利茅斯的第一个冬天,102名乘客中的45名死去,他们被埋葬在了ColesHill,这是非常残酷的历史,所以在1621年那场非常著名的“第一个感恩节”上,五月花号的18名女性乘客其实只剩下了4名。

当地印第安人部落Wampanoag的首领“Masasoit”,他的友好态度让清教徒们得以在此扎根

站在Coles Hill上眺望普利茅斯湾

五月花协会的房屋

图书馆

普利茅斯的中心街道Main Street

普利茅斯纪念堂(Plymouth Memorial Hall)是当地最主要的演出场所

清教徒博物馆(Pilgrim Hall Museum)建于1824年,是美国最古老的连续运营的博物馆

清教徒博物馆前的石碑上刻着美洲第一个行使自治政府权利的协定《五月花公约》(MayflowerCompact)

清教徒博物馆的五月花号模型

在五月花号两个月的行程中,一名船员和一位乘客去世,但是却降生了一个新生命,他就被装在这个篮子里成为美国年龄最小的一位先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7947.html

更多阅读

《五月花号公约》 美国 粉底

现代的所谓“法”,本质是一种社会性的契约。如果把“法”理解为治人,这个“法”与现代文明也毫无关系,它的本质是征服和驯服。《五月花号公约》大约为美国人淡忘了,因为他们以这个最初的讨论为基础取得了巨大的文明的进步。但是,我们至今

描写花的古诗词和描写花的古代名句 描写树木的古诗词名句

描写花的古诗词和描写花的古代名句(一)【二十四番花信风】【一】简称“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中国节令用语。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根据农历节气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作文指导 紫藤萝与牵牛花

作文指导【题目设计】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

声明:《普利茅斯和五月花_冉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课程》为网友狂得像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