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物园科普馆 北京动物园昆虫馆

北京动物园科普馆

北京动物园科普馆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展示面积5500平方米,是屹今为止全球动物园中规模最大的科普建筑。它肩负着科普工作者的期望,凝结着科普工作者的心血,对北京动物园的动物科普知识的普及工作向纵深发展有所裨益。

北京动物园科普馆的工作宗旨是:面向大众、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服务社会。它通过对动物生存环境、体貌特征、生活习性的展示与讲解,开拓人们对动物认知的广度,启迪人们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提高共同构建人类美好明天的科学理念。

北京动物园科普馆共分四层八个展(景)区:植物、昆虫、走近动物园、动物的外观和运动、动物趣味知识、生物多样性、机动展厅和教育中心。展示动物知识的内容十分广泛,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所不包。它融科学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并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形象而生动地进行演示。通过对多姿多彩动物世界的展示,使人拓展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清操,达到热爱动物,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层主要展现了北京动物园的百年发展史。介绍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外观及运动,并有多处互动参与的展台。

“走近动物园”展区通过实物、图片、模拟景观及大量的文字,概括地介绍了北京动物园的历史沿革和北京动物园今天的使命。北京动物园始建于公元1906年(清光绪32年),属当时清政府官办“农事试验场”的一部分。玻璃橱窗里的龙旗和场旗,它们当年被悬挂在大门的两侧,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

在旋转的展柱上,可以通过25幅珍贵的老照片了解动物园百年的历史风貌。社会动荡、历史沧桑,动物园的使命及名称也随之几经改动。到新中国建国前夕,俗称“万牲园”的“北平农事试验场”,曾是动物展览和植物栽培二者合一的场所。因年久失修,园区四顾荒凉,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都很少。1949年北京解放后到五十年代初动物园曾名为“西郊公园”。后历经修葺改建才成为今天的池水粼粼、草木依依、园地广阔、整洁有序,五湖四海的动物应有尽有,展出动物的种的类和数量都堪称亚洲之首,世界有数的大型动物园之一。

走进北京动物园科普馆一层,会发现这里陈列的动物标本,绝非冷冰冰地摆在玻璃柜中。

而是还原到逼真的生态情景中,一切都惟妙惟肖。

陆地上三五一群的斑马,有的喝水,有的放哨。

来到“动物的外观与运动”展区,首先可以了解鱼类的外观与运动。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现存24000种。由于环境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根据其骨骼的性质可分为两个系:硬骨鱼系和软骨鱼系。体型大致可分为四种:纺锤型、棍棒型、侧扁型、平面型。身体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因为鱼类的头骨与躯干之间没有颈椎,所以头部不能转动,这是鱼类与陆生脊椎动物区别之一。

这里展出鱼类的模型有:澳洲肺鱼、银鲛、多鳍鱼、鲭鲨、鲟鱼、矛尾鱼、鳐鱼、飞鱼、海鲶、比目鱼、笛鲷、带鱼、盲鳗、鲤鱼等。

两栖类、爬行类的外观与运动:两栖类是原始的,初登陆的,五趾型的变温四足动物。地球上现存的两栖类动物约有4000种,分别为:无尾目、有尾目及无足目三类。爬行类是适应于陆栖生活的类群,具有四足动物的基本特征,皮肤干燥,缺乏腺体,体表被覆角质鳞片。五趾型附肢进一步发达,指(趾)端具有角质的爪。四肢比两栖类强健,颈部外观明显,头部能灵活转动,尾发达,肺呼吸。地球上现存爬行类动物有6000多种,分为:龟鳖目、喙头目、有鳞目、鳄目四个目。鸟类的外观与运动:鸟类是从中生代朱罗纪(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一种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爬行类和鸟类过渡形态的始祖鸟化石的发现,对生物进化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存的鸟类全球总计约35个目,9021种,大致为六个生态类群:即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陆禽和鸣禽。分为两个亚纲:即古鸟亚纲和今鸟亚纲。现存的今鸟亚纲分为三个目:平胸总目、企鹅总目、突胸总目。

在这里展出了生活环境十分广泛的鸟类,在知识柱内介绍的是形形色色的鸟喙及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鸟蛋。
哺乳动物的外观与运动: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脊椎动物。它们起源于若干类似古代两栖类特征的原始爬行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进化地位最高的动物类群,通称兽类。除南、北极中心和个别岛屿外,几乎遍布全球。现存19目,123科,1042属,4237种。

在展厅中的知识柱上,形象逼真的地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口、鼻、足的多种形态特征及功能。

通过参与动物的运动演示游戏,观众还可以了解到动物的几种运动类型:如鱼的游泳、猎豹的奔跑、蛙的跳跃、蛇的爬行、鹰的飞翔等。

  二层展区共有展示面积900平方米,分为东、西厅。它是科普馆展示空间最大、动物趣味知识最丰富的展区。东厅以动物的春、夏季生活行为为展示主线,主要介绍动物的捕食、防御和繁殖,营造了一个身临其境领略动物生活风彩的空间。充分利用声、光、电效果,对动物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生活情景的加以模拟。并结合相关模型标本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大白鲨、非洲狮在捕食中凭借骄健的身手进行凶狠狡诈的豪夺;鮟鱇、囊咽鱼凭借各自特有的器官引诱对手的“巧取”的镜头,而且展示了动物的防御对手、适应生活、繁殖育幼等感人场景。

在以海蓝色为背景的海底猎场,可以看到海底捕食者中的佼佼者——大白鲨、海底渔夫——鮟鱇、排毒放电高手——电鳐、河豚、海蛇、水母、章鱼各不相同的攻击手段,进一步体会在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大千世界里,只有“适者”才有可能“生存”的深刻道理。面对强大的敌手,弱小的动物为了生存不得不想方设法保护自己,逃避灾祸。身小力薄,行动缓慢的海参,面对强敌,会抛出自己的内脏“贿赂”敌人,借机逃跑。而小型鱼类白腹小沙丁鱼、蓝枪鱼则紧紧团结在一起,组成强大的陈容来吓退敌人;海马、叶海龙、斑鲆、章鱼、海星等都以变色,拟态,舍局部保性命的方式巧妙地防御强敌的猎食。

离开海底猎场,可以看到在陆地上动物可以借助春、夏季色彩丰富的植物作掩护,快乐安全地生活的情景。小马鹿一动不动地卧在草丛中等待妈妈回来喂食,它身上的斑纹就是最好保护色;变色龙学名避役。它的体色可随环境、光线、温度及自身情绪的变化而改变,遇到危险,它迅速变换体色迷惑敌人。来到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的狮群面前,可以领略到凶猛的狮群协同作战的阵势。狮子是猫科动物中唯一群居的动物,它们经常进行有组织的捕猎活动。它们通常由一只经验丰富的母狮埋伏在下风头的树丛里,其它狮子负责把猎物赶过去,然后群起攻杀,共享美味。

在看完动物激烈紧张捕食,防御较量后,接着来看看动物有趣的繁殖行为。繁殖行为是动物种群得以延续的至关重要的步骤,动物在繁殖期,不论占区、求偶、戒备、配偶间联络及协调繁殖行为都离不开美妙悠扬的歌声。

座头鲸是海中的著名歌手,也是体型最大的歌手之一。雄鲸唱的情歌很复杂,能够持续20多分钟。黄鹂和杜鹃是歌唱春天的著名歌手。百灵、画眉、红喉歌鸲、金丝雀的歌声婉转动听。听过鳄鱼的男低音吗?听过蟋蟀的小夜曲吗?请把耳朵贴近音乐墙,来欣赏这美妙的歌声吧!

在一雄多雌的动物类群中,雄性动物为占有领地,争夺统治权、交配权会不惜使用暴力施强称霸。如果说“鹊巢鸠占”成语仅描述的是鸟类间争夺领地的拼杀,那么站在山崖上的头上长巨角的偶蹄动物——加拿大盘羊便是兽类争偶的打斗就像古罗马竟技场上的角斗士,以巨角猛烈相互撞击声震山谷。它们的拼争,常以败方被顶落山崖,摔得粉身碎骨或以败方逃走而告结束。
北京动物园科普馆 北京动物园昆虫馆
西厅以秋、冬季动物的节律行为、迁徙行为、洄游行为、动物的技能和趣味数字为主线,揭示动物生命中一些鲜为人知的趣味生活和感人场面。

想体验“神秘的夜晚”吗?那边一隅有夜色中的树林,包括一些仿真动物模型散布其间,可以听到各种夜间出没的动物的奏鸣,似乎身临其境来到了夜幕中的野外。走进模拟的林间夜晚景区,可以观察到动物的昼夜节律中,几种有代表性的夜行动物的生活情况。夜幕降临,夜行性动物便活跃起来,开始了它们一天的生活。

在树下隐藏的小灵猫,正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靠近熟睡的动物。站在树上正瞪着大眼睛注视着周围事物的猫头鹰,学名鴞。蝙蝠科是翼手目中种类最多的一科。它种类繁多,我国约有70多种。浣熊住在接近水源的森林里。夜晚栖息在树洞中,是树栖型动物。在树间寻找猎物的还有粗尾婴猴、蜂猴。黄鼠狼学名黄鼬,性情凶悍,视觉敏锐。经常在夜间捕食小鸡、蛇、蛙等。遇到天敌,会放出臭气自卫。

地球表面随着太阳辐射的规律性变化而产生四季。随季节变更,动物有的改换毛色,有的进入冬眠,有的迁徙他乡。动物随季节变化而发生的周期行为,称之为季节节律。大雪纷飞植物枯萎了,整个大地在厚厚的白雪覆盖下进入了冬季。雪鴞、雪兔、沙狐巧用保护色防御天敌的猎杀,换上了冬季流行的雪白的裘皮大衣。而树上的交嘴雀一家却在这万物萧条的寒冷冬季忙着建巢,准备迎接宝宝的降生。因为这个季节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松果。而有蹄类食草的动物梅花鹿,在这个季节,只好刨开厚厚的积雪寻找枯草充饥。狡猾、饥饿的狼群就通过食草动物留在雪地上的脚印追踪而来。倒在雪地上的梅花鹿正在被饥饿的狼群分食。而躲在远处树上的乌鸦正耐心地等待着用狼群的残羹剩饭来充饥。猪獾、小花鼠在这个季节,早已钻入自己准备好的窝中美美地睡着了。小花鼠的家,建造得十分讲究,共分上、下两层。楼上是卧室,楼下有餐厅和储藏室。一些有洁癖的小花鼠还在楼下建有卫生间呢!睡饿的小花鼠会爬起来到餐厅进食,吃饱了再回卧室接着睡。

瞧,那边的人们怎么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原来,脚底下是透明的玻璃地板,大洋水底世界正在下面清晰呈现。

在观众的脚下,以模拟的形式展示了水域生殖洄游的代表大麻哈鱼的迁徙历程,鱼儿的不同生长期有明确标注,不习惯走这种玻璃地板的人们生怕响动大了会把玻璃踩碎!

这组有趣的数字和彩色浮雕揭示了目前动物世界中一系列之“最”:最上方的庞然大物是蓝鲸的模型,它只有实物的2/3大小。蓝鲸是目前地球上现存最大的动物,它一般体长27-28米。1926年3月在英国南设得兰群岛捕获的一条蓝鲸体长达33.8米,体重160吨,相当于35头非洲象的体重。鲸鲨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鱼。它性情温顺,一般体长15米左右。生活在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的湾鳄,是当今爬行动物之王。雄鳄体长可达8米以上,体重约2吨。主要生活在南极附近岛屿上的南象海豹,雄兽体长可达6.5米,体重达40吨。它发怒时鼻子会膨胀,很似大象的鼻子,由此得名象海豹。陆地上的巨人是非洲象,成年雄象一般肩高在3.2米。1974年11月在安哥拉发现的一头象,肩高3.96米,是目前有记载的最高的大象。长颈鹿是动物世界中最高的一族,一般长颈鹿身高5米左右。1959年1月肯尼亚发现一只雄鹿,身高6.09米,是长颈鹿史上的最高纪录。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雄鸟体长可达2.75米,体重160公斤。

动物界的运动健将猎豹,奔跑时速可达100公里,曾有时速113公里最高记录,不愧是陆地上的短跑冠军。针尾雨燕飞行时速可达300公里,是其它鸟无法比拟的。跳远冠军美洲狮,它一跃可达10米以上。跳高冠军当属雪豹,纪录是6米。体高不到1毫米的跳蚤,跳高纪录是400毫米。观众还可以一起参与到运动中来,借助踏步机,一展身手与动物界运动健将一比高低。

三层由动物的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美好明天三个篇章组成,同时集合了多组可参与性的互动游戏。地下一层昆虫展区,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展示面积约270平方米。在这里通过大量的自然景观和景物模型、动物实体以及文字说明,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展示动物界中最大的一族——昆虫家族的趣味生活。但目前都在施工改造,尚未开放。动物园科普馆开在休闲性、观赏性非常强的动物园内,以提升教育理念为契机,建立了一个科普教育的基地,对建设学习型社会以及《科普法》提出的全社会来办科普有重要示范意义。这个科普馆的建立在爱护动物、注重环境保护、了解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树立了一个大生物链的概念,从而使得人们意识到,保护地球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人人有责。

如果说以前到动物园,感觉动物是动物,人是人,相互间似乎没有什么关联,这个动物科普馆则从教育理念上让人们意识到,人也是动物,像很多动物一样都是大自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科普馆的建立,具有鲜明的主题,采用了高新技术,升华了科普教育,这种动物科学的专题馆,非常值得提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8965.html

更多阅读

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旅游攻略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路线

周末去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了,觉得还不错。和这些大动物近距离的接触。难免有些害怕。但还是很开心的。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旅游攻略——步骤/方法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旅游攻略 1、从积水潭地铁站西北出口出站后,先辨认好方位。地铁站

寻访北京的私房菜系列——小吊梨汤&印巷小馆 梨园私房菜

今天下午跟BF去香山看红叶,傍晚六点多下山从东门出来,谁知误打误撞就走到了小吊梨汤香山店的门口,于是就索性进去一试。原来,在旅途中邂逅一些预料之外的风景和美食,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先看一下小店的门口,木质材料,而且店名显得一点都

北京动物园网上搜罗的图文 北京野生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20日 周四我们到动物园春游 每周集体活动进入第三年了,大家希望花样翻新,初步决定一周去天坛,一周出游其他景点。本周去动物园。动物园在市区,那是我们少年时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我们80年代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的次数最多的公

游龙石文化科普馆集锦 气象科普馆

要不是同程网,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自己的身边还有一个几乎包罗万象的石头世界。在这个并不气派的大门内,就是由企业家张德祥联手书画艺术家俞林虎创办的上海游龙石文化科普馆,共占地16000平米,分2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是游龙问石洞,通过

声明:《北京动物园科普馆 北京动物园昆虫馆》为网友子涵是我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