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会的节日与礼仪年 节日礼仪常识

天主教会的节日与礼仪年 节日礼仪常识

天主教的庆节分三种:

节日(sollemnitas),最隆重的,例如圣诞节、复活节

庆日(festum),隆重的,例如2月2日献主节

纪念(memoriae),较不隆重,例如10月4日圣方济各 (阿西西)纪念日

教会年历,或称礼仪年、基督教年历,是基督宗教的礼仪节期循环,信徒按节期在适当时候奉行的礼仪和阅读经文。不同节期可能会出现独特的基督教礼仪。节期的日期在东方基督教及西方基督教可能稍有不同,但其顺序和逻辑是基本相同。

天主教汉译名称 东正教与新教汉译名称 时间
将临期将临期圣诞节前四周至圣诞节前夕
圣诞期圣诞期圣诞节至显现日
常年期显现期圣诞期和四旬期之间
四旬期大斋期圣灰星期三(复活节前四十日)至复活节前夜
复活期复活期复活节至五旬节
常年期圣灵降临期复活期和将临期之间

四大瞻礼
天主教四大瞻礼分别为圣诞节,复活节,圣神降临节以及圣母蒙召升天节。圣诞节为每月每年的12月25日,救主的诞生是救赎的开始。复活节是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天,耶稣复活是基督信仰的核心。圣神降临节在复活节后第五十天,圣神降临节是教会建立的开始。圣母蒙召升天节是每年8月15日,圣母玛利亚此时将众人引向耶稣。

复活节

复活节(主复活日)是现今基督徒的重要节日之一,定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基督徒认为,复活节象征重生与希望,乃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3年被钉死后第三天复活的事迹。不过在现今,许多与复活节相关的民间风俗,都不是起源于天主教的。
复活节会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举行,因为春分之后北半球便开始日长夜短——光明大过黑暗,月圆的时候,不但在日间充满光明,就连漆黑的夜晚也被光辉(月光)照耀。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公元325年召开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订明了复活节是星期日,因星期日被教会视作为耶稣死而复活的日子,所以复活节就在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举行。此后每年3月21日以后,出现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就是复活节,惟计算复活节的方法,自古以来均十分复杂,拉丁文Computus(计算)一字更专指计算复活节的方法,而罗马教会及东正教会的计算亦略有差异,令东西方复活节可在不同日子出现。
复活节前日即复活节前的星期六。在天主教徒心中,是等待耶稣基督自死中复活的日子。当日天主教会不举行弥撒,直到晚上才举行隆重的至圣之夜逾越节守夜礼(EasterVigil),庆祝基督战胜罪恶和死亡,为人类带来救恩和希望。

复活节圣周

复活节圣周(拉丁语:HebdomasSancta;)是指天主教礼仪年历里四旬期的最后一周,包括了圣枝主日、神圣星期四和耶稣受难节,从圣枝主日开始(在东方,从拉撒路星期六开始)直到复活节前夕,不包括复活节。其中,从星期四至六的这段时间,被称为“逾越节三日庆典”(拉丁语:TriduumSacrum Paschale),是基督徒礼仪生活的高峰。
星期六 - 拉撒路圣周六
星期日 - 圣枝主日
星期一 - 圣周星期一
星期二 - 圣周星期二
星期三 - 圣周星期三
星期四 - 祝圣圣油、建立圣体圣事弥撒

星期五 - 耶稣受难日
星期六 - 圣周星期六、复活前夕

复活第二主日——救主慈悲主日、卸白衣主日
复活节后一个主日是“慈悲主日”、主复活后第八天,主赐给宗徒们赦罪的权柄,建立了告解圣事。主许诺:在慈悲主日当天办告解和领圣体的灵魂将获得罪过和罪罚的全赦。主说:“慈悲主日是所有灵魂,尤其是罪人们的灵魂的避难所和庇护。在那天,我向投奔我的灵魂倾注大量的恩宠。”(请传扬此喜讯,阿肋路亚!)
复活节前夕弥撒中一般都有新领洗的教友加入教会,成为教会的一员。在那天都要穿着白衣,整整穿一周,直到今天脱下,所以叫缷白衣主日,现在叫救主慈悲主日(也叫神圣慈悲节日),今天不但是朝拜天主慈悲的日子,对所有人尤其是罪人来说,也是充满恩宠的一天。耶稣为这一天许下了重大的承诺,其中最重要的承诺与在当天领圣体圣事有关。

耶稣升天节

耶稣升天节是纪念耶稣基督在复活四十日后升天一事。这在《使徒信经》和《尼西亚信经》都得以确认。由于复活节在星期日,故本节在星期四庆祝。

圣神降临节(五旬节)
五旬节,即天主教的圣神降临节,源自犹太人三大节期之一七七节。犹太教按犹太历守节期,纪念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五十天,上帝在西奈山颁给摩西《十诫》的日子;天主教圣神降临节的日期则定在复活节后第50天和耶稣升天节后10天。对天主教来说,五旬节就是《圣经·宗徒大事录》第二章所载在五旬节当天,圣神倾注在门徒身上,使门徒得力量与说方言的恩赐,向别人传扬福音。有鉴于此,这被认为是天主教会成立之日子。宗徒们为初期教会教友们付坚振圣事 门徒们了解圣神圣化人灵的重要,于是凡领了洗的新教友,就为他们付坚振圣事,使他们领受圣神,加强信仰生活,比如圣伯多禄和圣若望二位宗徒前往撒玛黎雅,为新领洗的教友们付坚振,圣保禄宗徒到了厄弗所,为那里的新教友们付坚振,都可证明。 我们今天也是如此。我们都领了洗。也领了坚振。天主圣神在我们的心灵上正在发挥德能,比如我们屡次祈祷,屡次呼求耶稣是救主,这都是天主圣神在我们心灵上所作的工作。诚如圣保禄宗徒所说:除非受圣神感动,没有一个人能呼“耶稣是主的。”(格前十二3)。假如我们多多想起圣神就常住在我们心里圣化我们,也时常努力与祂合作,相信我们每天不知要行多少善功、光荣天主了!
圣母升天节
圣母升天节纪念于每年的8月15日,在厄弗所大公会议基于肯定耶稣是真天主又是真人,宣认玛利亚为天主(上帝)之母的信理。此后圣母敬礼便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至教宗本笃十四世,宣布玛利亚升天为可靠意见,1950年颁定:“童贞玛利亚灵魂肉身蒙召升到天国的荣耀”为罗马天主教信理。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及圣公会对这条信条的理解有不同之处,一般认为东正教宣认童贞圣母玛利亚的灵魂升天,而非罗马天主教认为的灵魂肉身同时升天,所以在正教会一般使用圣母安息节的名称。在圣公会高派教会对这条信条的理解更接近于罗马天主教,而圣公会低派教会则基本不承认此信条。在很多天主教传统的国家,圣母升天节是国家公共假日。这些国家包括比利时,喀麦隆,法国,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等。
圣诞节
圣诞节,是教会年历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降生的庆祝日。在圣诞节,大部分的罗马公教(惯称为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圣诞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部分基督新教(惯称为基督教)派别也会举行子夜敬拜,此两大基督教分支均会在圣诞夜有报佳音活动,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祝则在每年的1月7日。根据基督教的福音书,耶稣是圣母玛利亚受圣神(又译圣灵)感孕后在伯利恒生下的,玛利亚和丈夫约瑟当时正在去罗马人口普查注册的路上。耶稣的降生在信徒看来是犹太教预言中的默西亚将要到来计划的实现,因为伯利恒是若瑟祖先大卫一族的家。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亚洲的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圣经实际上并无记载耶稣诞生日期,圣诞节是后人公定的。
圣诞节的英语Christmas,即“基督弥撒”。



将临期
将临期(拉丁文:Adventus)是天主教教会的重要节期,是为了庆祝耶稣圣诞前的准备期与等待期,亦可算是教会的新年。拉丁文Adventus意指即将到来,意义上除了古代希伯来人等待弥赛亚(救主)到来之外,另也包括基督徒等待耶稣的再次降临。
将临期起自圣诞节前四周,由最接近11月30日之主日(基督普世君王节)算起直到圣诞节。西方基督教教会历一年始于将临期的第一主日(东正教教会历一年则始于9月1日。)
将临期的节日,主要为罗马天主教、圣公宗和信义宗所遵守。整个将临期一般采用的礼仪颜色是紫色或蓝色。但降临第三主日,俗称“喜乐主日”,可用粉红色。
教会在将临期时会摆饰一个花环,称呼为将临花环,里面共有四支蜡烛,依照传统应该是三枝紫色蜡烛,一枝粉红色或白色蜡烛,每一主日燃点一枝蜡烛。圣母无染原罪瞻礼
圣母无染原罪瞻礼(又名圣母无原罪始胎节、圣母无原罪日),是天主教节日之一,日期是每年的12月8日,乃庆祝圣母玛利亚获得无原罪的恩赐的一个瞻礼。在阿根廷、奥地利、哥斯达黎加、智利、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马耳他和澳门等地都将此节日立为假期。节日可追溯自8世纪的“安纳怀孕玛丽亚”,庆祝日是12月9日。庆祝的对象是安纳老年怀孕,也庆祝圣母玛丽亚为完全圣洁,没有受原罪所玷染。后来节日传到意大利南部、英国及法国,节日的重点对象改变为圣母玛丽亚,强调玛丽亚从生命开始,巳不受原罪玷染。由于此思想没有《圣经》根据,故在12世纪时曾受到一些神学家的反对,其中著名的有:圣纳德。到13世纪时,由于方济各会支持此为教义思想,圣母始胎无原罪的神学思想逐渐被接受。在1477年,教宗西斯笃四世批准此节日在罗马教区举行。到1708年,教宗克莱孟十一世把节日定为整个教会应举行的庆节。最后,教宗良十三世提升此节日为第一等节日,有8日庆期。
圣诞期
圣诞期从圣诞节(12月25日)到主显节(次年1月6日),其中包括了圣家节、玛利亚天主之母节日和主显节。这段期间,我们纪念和庆祝真光(救主)已经来临,圣言成了血肉,居住在我们中间;他来是为拯救处于黑暗和死影下的人们(即踰越奥迹的开始)。圣诞期重点,是庆祝耶稣基督是真光,他进入世界,光照普世,温暖万邦,他仍每日藉着不同的方式与我们同在!
耶稣降生了;三十年之久隐居纳匝肋,听圣母、大圣若瑟的话,给我们立最好的榜样。主耶稣尚且听从母亲和养父的话,努力工作,帮助家务。当我们工作时,我们要记起耶稣,效法他的榜样。

主显节(三王来朝瞻礼)

主显节(有出现或显示之意;东正教俗称为洗礼节)是一个基督教的重要节日日,以纪念及庆祝耶稣在降生为人后首次显露给外邦人(指东方三贤士);主显节是为每年的1月6日,但因不同的宗教而有不同的庆日庆祝。

主显节是庆祝救主耶稣在降生为人后首次显露给外邦人(指东方三贤士,然而天主之母以及养父圣若瑟并不包括在内)的节日。由于在《天主教教理》上,世人均是全是外邦人,因此,对世人(特别是天主教教友者)来说,主显节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

首个有关主显节的庆节是在361年,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认为1月6日是基督生日,那也是基督的显现(genethliontoutestinepiphanion)。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并且断言奇迹在加纳发生了在同样庆节。在385年,香客描述首次庆祝在耶路撒冷和伯利恒在纪念耶稣的显现,而这日是1月6日,因而定为1月6日是庆节。

在古老仪式的讲话中的照明设备、显示以及声明(Illuminatio, Manifestatio,Declaratio);在加纳居住那里洗礼和婚姻。在路加福音以及传统基督教会上强调了提及“揭示对外邦人”,期限外邦人意味所有非犹太人民,而东方贤士代表了世界的非犹太人民。

主显节包含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天父主动地以星光、以圣经的话、以犹太经师,显露自己;二是人对天主显示的回应,贤士、黑落德王以及耶路撒冷居民的反应都各有不同,这是让世人尝试以东方贤士的回应,看一看主显节为世人的信仰有什么特别意义。


常年期
常年期是天主教的礼仪年历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期,特别是指拉丁礼天主教会的礼仪年当中的普通礼仪期间,虽然其他西方基督教宗派的礼仪体制也使用这个名词。其名称来自拉丁文“Tempusper annum”,意思是“整年度”,英语对应词则为“Ordinary Time”。
依据天主教会在1970年起使用迄今的拉丁礼礼仪形式,常年期分为两段:
前段:从主受洗日开始,至圣灰礼仪(大斋首日)结束。
后段:从圣神降临节(圣灵降临日)后第一个星期一开始,至将临期第一主日(圣诞节前的第四个星期日)结束。
常年期以周来作为计算单位,部分主日亦为教会节日或庆日,如天主圣三节(圣三一主日)、基督普世君王节等。常年期为期34周,各主日以“常年期第○○主日”称之,但有时会根据每年圣诞节与复活节日期的不同而减少;惟常年期第34主日(即基督普世君王节)必定是常年期最后一个主日,时间也固定在圣诞节前的第五个星期日。通常分配给常年期的的礼仪颜色是绿色。圣圣若瑟瞻礼
圣若瑟瞻礼 (Feast of Saint Joseph)是在每年的3月19日,目的是要纪念以及表扬圣若瑟对天主教的贡献。
圣若瑟劳工主保瞻礼
圣若瑟劳工主保瞻礼 (Feast of Saint Joseph ofLabour)是在每年的5月1日,当日也是劳动节,目的是要纪念以及表扬圣若瑟对天主教的贡献。
基督圣体圣血节
基督圣体圣血节,也称为圣体圣血瞻礼,是天主教和部分圣公宗以及信义宗会庆祝的礼仪和节日,这是为了纪念在弥撒中举行圣体圣事将耶稣的圣体与圣血奉献出去这一点。一般而言这个节日会放在天主圣三节后的星期四,在某些不方便在周四举办的地方则移到周日举行。虽然依教会传统圣体圣事是在圣周四建立的,不过为了不影响复活节的一系列庆祝活动,所以移到这日进行。
列日的圣茱利安纳态像这个节日的起源是来自于比利时列日(Lüttich)教区的一位奥斯定会修女茱利安纳(Juliana,日后被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列为圣人)向该教区主教的请求,她宣称她自1209年起她多次看见一个神视——一个有着一块缺口的满月,表示缺少一个庄严的节日以奉献给耶稣的圣体与圣血。直到1230年她才告知教区当局这件事。1246年列日教区主教图罗特的罗伯特(Robertof Thourotte)决定召开教区会议后颁布庆祝该活动的指令,并在1249年6月5日首度庆祝圣体瞻礼。
1264年,曾在列日教区担任执事长的教宗乌尔巴诺四世(UrbanusIV)在下令调查了一个发生在意大利博尔赛那的圣体奇迹事件后,颁布了《在离开这世界之际》(Transiturus de HocMundo)通谕,下令普世教会庆祝该瞻礼。并请了当代著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 (St. ThomasAquinas,1225-1274)为此瞻礼,写了五首弥撒中的赞美诗(Hymns)。日期
圣体圣血节的日期是一个不固定的星期四,举行于当年天主圣三节之后的星期四,通常落在五月到六月下旬间。在一些传统天主教国家,这一天是个国定假日。澳门曾经于1952年[5]至1987年间将圣体圣血节列为公众假期(澳葡政府中译为“圣体瞻礼日”)。母进教之佑瞻礼圣母进教之佑瞻礼拉丁语:Sancta Maria AuxiliumChristianorum;英语:Mary Help ofChristians)是一个罗马天主教圣母玛利亚的瞻礼。345年,君士坦丁堡牧首金口若望第一个使用这个名称。教宗庇护五世时期,为对付奥斯曼帝国,开始流行于欧洲。该瞻礼的确立是由于19世纪下半叶圣若望·鲍思高,他在一些国家发展慈幼会事业。该瞻礼通常限于罗马天主教内,但自从1030年起,乌克兰的东正教也纪念此庆日,当时该国得免于蛮族的侵略。
“圣母进教之佑”这个名称,源于中世纪时的基督教欧洲的防卫,其南侧是非洲和中东的非基督徒居民。1572年,奥斯曼帝国打算入侵基督教欧洲。教宗庇护五世呼吁全欧洲的基督教军队保卫欧洲大陆,并要求信徒祈祷圣母玛利亚保佑基督徒。土耳其人失败后,便归因于玛利亚的保佑。
圣母进教之佑瞻礼,是由教宗庇护七世确立。1808年6月5日,根据拿破仑一世的命令,庇护七世被捕,被囚禁在萨沃纳达3年之久,然后转往枫丹白露。1814年1月,莱比锡战役之后,他被带回萨沃纳,在萨沃纳的主保仁慈圣母(OurLady ofMercy)的瞻礼日前夜(3月17日)获释。前往罗马的旅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胜利进军。教宗将经历诸多痛苦和困扰之后教会的胜利,归因于圣母,沿途拜访许多圣母朝圣地,为其雕像加冕。如在切塞纳为“山上圣母”("Madonnadel Monte")加冕,在Treja为“怜悯圣母”("Madonna dellaMisericordia")加冕,在托伦蒂诺为"Madonna della Colonne" 和“风暴圣母”("MadonnadellaTempestà")加冕。人们挤满了街道,争相一睹这位勇敢面对拿破仑威胁,久负盛名的教宗。他于1814年5月24日进入罗马,受到热烈欢迎。为了纪念他本人以及在他流亡期间教会所受的痛苦,1814年9月18日,他将圣母七苦瞻礼(9月第三个星期日)扩展到普世教会。当拿破仑离开厄尔巴岛,回到巴黎时,穆拉特从那不勒斯进军教皇国。1815年3月22日,庇护七世逃到萨沃纳,5月10日,在那里他为仁慈圣母像加冕。
维也纳会议和滑铁卢战役之后,1815年7月7日,他返回罗马。为感谢天主和圣母,他规定每年的5月24日,即他第一次返回罗马的周年日,为圣母进教之佑瞻礼日。

诸圣节

诸圣节,又称万圣节,是天主教、圣公宗和东正教都有的节日。在天主教会和圣公会中,诸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在正教会中,诸圣节是圣神降临节(Pentecost)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因而标志着复活节季度的结束。

诸圣是一个天主教、圣公宗和东正教的称呼,用于所有忠诚的圣者和殉道者,包括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这个节日是天主教和圣公宗的炼灵月的首日,是以圣者的名义庆祝的节日,而这日是用作庆祝所有被列入圣品的圣人的瞻礼。

天主教会将节日(Festum omniumsanctorum)定于11月1日,紧接着是11月2日的追思已亡节,是第一等级的庆典,包含一个守夜礼和一个八日庆期。

天主教会特别规定每年的11月2日为追思已亡日,这一天,全球的主教神父都会为亡者奉献三台弥撒,并鼓励教友在这一天开始的8天时间里,到墓地为已故亲友恩人祈祷扫墓。教会规定每年的11月为炼灵月,要求教友在这个月里特别纪念已故亲友恩人,为他们多望弥撒,多祈祷,多做补赎。天主教会认为有炼狱的存在,那些生前行为不是纯洁无暇的人不能进天堂,但他们也并非十恶不赦,也不会在地狱,他们的灵魂会在炼狱里受一段时间的苦,而后获得升天堂的机会。

耶稣基督普世君王节

教会把常年期最后一个主日定为耶稣基督普世君王节,并且也以此一主日作为礼仪年的结束。也即是由下一个主日(将临期第一主日)教会将进入一个新的礼仪年中。在这最后这一主日内我们随着教会的要求希望各位都能去反省自己一年的生活究竟如何;同时教会也在这一主日内提醒我们,无论我们是谁都会有离开这个世界的一天,基督是整个有形与无形的世界的君王,一切的一切都将在他面前俯首称臣。
四旬期
四旬期,又称为大斋期(亦称大斋节期;天主教会旧称严斋期;基督新教信义宗称预苦期),是天主教的教会年历一个节期。英文写作Lent,意即春天。拉丁教会称Quadragesima,意即四十天(四旬)。
大斋期由圣灰礼仪星期三开始至复活节前日止,一共四十天(不计六个主日)。天主教徒以斋戒、施舍、克苦等方式补赔自己的罪恶,准备庆祝耶稣基督的由死刑复活的“逾越奥迹”。
四十日的时间起源于耶稣在洗者若翰受洗后,到荒野禁食并三退魔鬼以食物、权势与对天主的信赖的试探。
四旬期的礼仪颜色是紫色,但棕枝主日是用红色。
由于四旬期的日期与农历新年一样以阴历为参考,因此这两项活动经常都会重叠。有某些教会为免与农历新年冲撞,会在必要时把某些仪式顺延一个星期举.

复活期
复活期是从耶稣复活瞻礼算起的五十天,共七个主日。其中包括耶稣升天节(复活后四十日),五旬节(圣神降临节,耶稣升天后第十日),在这时期教会庆祝基督救世工程的成功,同时纪念耶稣的苦难、死亡、复活、升天以及圣神降临。这期间,主要庆祝耶稣光荣复活的胜利,并强调耶稣复活的重要性,因为由于他的复活,我们也获新生。
复活期所提的事件:救赎的大功既已完成,耶稣赖天主的全能光荣复活了。他创建教会,并且在升天后派遣圣神来给我们分散他苦难的功劳。我们要和圣母及宗徒们一起喜乐。要屡次地说:「耶稣,赖你的帮助,我愿意度一个完全归向天主的生活。」

复活期第二主日——救主慈悲主日(卸白衣主日)

“慈悲主日”、主复活后第八天,主赐给宗徒们赦罪的权柄,建立了告解圣事。主许诺:在慈悲主日当天办告解和领圣体的灵魂将获得罪过和罪罚的全赦。主说:“慈悲主日是所有灵魂,尤其是罪人们的灵魂的避难所和庇护。在那天,我向投奔我的灵魂倾注大量的恩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9990.html

更多阅读

美国重要节日及来历 美国重要的节日

1圣诞节(Christmas)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与习俗

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与习俗——儿童节的来历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

声明:《天主教会的节日与礼仪年 节日礼仪常识》为网友情在念之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