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导游词---奇妙的泰山极顶(上) 泰山极顶阅读

泰山导游词---奇妙的泰山极顶 (上)



──月观峰、天街、望吴胜迹、孔子庙、青帝宫、碧霞祠、唐摩崖、去东岳封号碑、玉皇顶、无字碑、五岳独尊刻石、日观峰、日出、瞻鲁台、仙人桥、云海、雾凇

好了,我们已在登山的路上留连了太久,该让我们登上泰山之巅,使我们的泰山之旅进入高潮了。
还是先回到南天门吧。南天门以上围绕着泰山极顶的区域,一般被称作南天门景区或岱顶景区,面积约1.6平方公里(链接1)。因岱顶海拔已高,受气压、温度诸因素的影响,景观与山下迥然有别,堪称奇妙,因此人们又称岱顶为“妙区”。置身岱顶只觉日近云低,几千年来人类社会不断营构的“天府仙境”与大自然赋予的奇异景致交相辉映,使人感到虚幻飘渺,不知这里是人间天上,还是天上人间。
  进了南天门,迎面所见的大殿取名为“未了轩”,内有明代所铸东岳大帝神像(链接2)。1984年,又在未了轩左右复建了东西配殿,这些建筑同南天门一起构成了一个院落,游人可以在这个院落里稍事休息,缓一下节奏,然后又一个完整的,同登天景区有着不同情趣的岱顶之游便从从容容地开始了。
(链接)泰山之巅风光绮丽,但直至上世纪末,游人所能到达的地方只是一条天街以及拱北石、瞻鲁台一带,面积只有0.6平方公里。自1999年以来,泰山结合天外村路保护工程,修复了近10公里长的岱顶小环线,把东、西尧观顶,后石坞娘娘庙,姊妹松,观日大平台等景点连接了起来,岱顶的文化内涵与自然风光得到了更好的展现。
(链接2)大殿曾为关帝庙,殿前廊下西侧《帝君像赞碑》,刻于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碑文下方刻有关羽坐像,美髯飘逸,栩栩如生。碑文说人生在世要讲究忠孝节义,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人道,立身于天地之间,若不是这样,身虽在世,其心已死,这就叫“偷生”了。还说人心即神,欺心便是欺神,所以必须慎独,无论在哪里都不能欺心,否则是有报应的……
  未了轩两侧各有一门可以北去,出门往西有一山峰叫“月观峰”,山上有亭,名月观亭。在此观月不知是否真的有异于他处,但在此赏山色却是绝好去处。倚亭北望,不远处有危石相对如扉,古称“西天门”,明人钟惺在《登泰山记》中称:“岱之为天门者三,西天门者石自门焉,真天门也。”他并题“西阙”2字于其上。钟惺是中国文学史上“竟陵派”的创始人之一,于诗文上追求峭拔险僻,在登山赏景中他也认为人工的不如天成的。其实,泰岱风光是人工与大自然的妙合之作,这正是泰山的独到之处。
  月观峰也是观赏泰山四大奇观之一“晚霞夕照”的好地方。每当夕阳西下,站立月观峰上,遥望西天,落日如烧,层云尽染,道道金光从云隙间射出,镀遍了大小山峰,景色蔚为壮观。据说,天高气爽的深秋时节,在此还可一览“黄河金带”的奇异景观;在夕阳映照的斑斓的天幕下,大地变暗了,唯有一曲黄河之水,反射着太阳的光辉,像一条闪光的金带,将天地连在一起。入夜,在皎洁的月色下,由此北望可见济南万家灯火,因此月观峰又称“望府山”。
  出南天门院落东折即为天街(图)。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诗意的地方,它使人立即想起了郭沫若先生那首著名的诗《天上的街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好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诗人的想象多么奇特,他笔下的天街又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充满着爱情与生机的天上人间。距诗作问世,70多年过去了,当人们真的来到“天街”的时候,所看到不正是那么一种诗境吗?不信,请看那相扶相携的银发翁媪,看那青春勃发的对对情侣,他们喜形于色,心中定然洋溢着憧憬与欢愉。
天街北倚凤凰山,南为陡崖,旧时贫苦山民曾沿街北搭起一排茅草小店,经营茶水香烛,并为进山朝神的善男信女提供食宿。山民多不识字,各店铺便以木雕的“金钟”、“鹦哥”、“元宝”悬在门前作招牌,人称“金钟店”、“元宝店”等等。现在原先的茅屋已被一排古典式阁楼廊舍所取代,开设了适合现代旅游需要的商店、饭店和旅馆,不少店铺的门前仍悬有金钟、元宝等,以承古风。天街北侧凤凰山悬崖上有不少石刻,如彭真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时视察泰安、游览泰山,于1983年所题的“山高望远”。古人的“日近云低”、“五岳之尊”以及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泰安知府金棨在凤凰山顶所题的“气通帝座”等。所谓气通帝座,气,指泰山的灵气。帝座,星名,在武星座,以帝座为中枢,左有十一星、右有十一星,二者呈屏风状。此处指泰山之高,其灵气与帝座星相通。

天街中段,有石阶可下陡崖,循石阶小道西去,一巨石酷似大象的头部,上有巨石垂下,好似象鼻,上有题刻“象鼻峰”。象鼻峰又称象山,其崖壁上历代题刻甚多。
象鼻峰西有泰山著名景点“白云洞”,又称“云窝”。白云洞地处悬崖,危岩多窍,空气湿润,每逢新雨初霁,便有白云如絮从洞中涌出,为岱顶一妙景。洞口外两侧石壁上有刻于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的题联:
品物流行,万民所望。
山泽通气,百谷用戏。
大意是:
兴云致雨滋养万物促进各类物种形成,这是万众的期望。
山川之间相互通气雨水充沛,各种谷物能够获得好收成。
侧旁象鼻峰的石壁上,有乾隆皇帝题白云洞诗二首,,其一为:
山中何有看白云,出谷封陵氤复氲。
太古以来绝人世,幸他八伯未曾闻。
大意是:
泰山之中为什么多见白云,白云涌出洞口弥漫飘散遮挡了山陵。
白云洞的奇妙自上古以来绝无仅有,尧舜时的八伯也未曾见闻。
其二为:
氤氲触石气成蒸,此意当知别有应。
一片常教封洞口,金泥玉简未容登。
大意是:
白云洞的湿气接触山石蒸腾成云,要知道其中的意思还别有灵验。
若是有一片白云总是封住洞口,就意味着不允许你到泰山封禅。
白云洞稍东石壁上有《焦朴滕登岱题诗》刻石:
下列群山谷万道,霞瑞重重绝顶绕。
独判天涯第一尊,洞天深影无人到。
大意是:
岱顶之下群山罗列山谷万千条,祥瑞的彩云一层层把玉皇顶环绕。
独特而立成为天下第一名山,泰山还有着众多深奥之处无人知道。
白云洞东侧约20米的巨岩称“锁云岩”,上有题刻“白云深处”,其西有石若鼓,上有“石鼓”题刻。另外此处还有“山河一览”、“贮云峰”、“白云洞”等古今题字。
象鼻峰东又有一洞,名“青云洞”,旧传洞中常冒青烟,便不知何故了。
天街北侧,有邓颖超题刻“登泰山看祖国山河之壮丽”、乔石“海岱纵目”等,还有一处泰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标志刻石。世界遗产的符号是一个内方外圆的图形,圆代表自然,方代表文化。(文化与自然的标准)

沿天街继续东行,路北有一坊,额题“望吴圣迹”,相传这里是孔子与颜渊观望吴国的地方。在孔子时代,以孔孟为代表的思想家、政治家同泰山的关系已迥然不同于历代帝王诸候,在他们眼中,泰山并没有同“神”有多少关系,而是同社会与人生联在一起。儒家创始人孔子,就“不事鬼神”,“不语怪、力、乱、神”,他们以全新的目光审视泰山,审视天下,审视自身。“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就是他们决心“以天下为己任”,要站在泰山一样的高度来观察社会与人生的宣言。他们把泰山作为自己精神与生命的象征,像泰山一般坚韧不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孔子(前551—前479年)与泰山的关系是极其独特的。
据说,孔子出生在泰山之南尼山脚下的一个山洞里。尼山原名叫尼丘山,,后世为避孔子讳而改称尼山。传说孔子父母盼子急切,常“祷于尼丘”,而最后一次向山神祈祷时,孔母恰要分娩,于是就在这山洞里诞生了一个一生与泰山有缘的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
孔子的先祖是微子启,乃殷纣王的庶兄,殷灭后,被周王封于宋,到了孔子十三世祖孔父嘉时,才有了孔姓。孔子的父亲名纥,字叔梁,人称孔纥或叔梁纥,为春秋时鲁国昌平乡(今曲阜市东南)陬邑大夫,;母亲出生在鲁国的颜家,《史记•孔子世家》成她为颜氏,没有提到名字,《孔子家语•本姓解》说她名叫“征在”。孔子的父亲比母亲大得多,大概是没有经过媒聘就结合了,所以被司马迁称作“野合”。三岁的时候,年迈的父亲便撇下妻小撒手人寰,母亲颜氏为了生计,带着孔丘从陬邑迁到了曲阜阙里。颜氏作为母亲是坚强的,但在古代社会中,女人却是柔弱的,她无力摆脱贫困,庇护好年幼的儿子,使孔丘从小就备尝了生活的贫困与艰辛。孔子成名后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鄙事”就是平民百姓所从事的各种事情,都是贵族所鄙视、更不屑于去干的事。好在当时在平民居住区里设有秋收后开办的平民子弟学校,好学的孔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主要通过顽强的自学,学会了写字、算术、射箭、驾车,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但是在他的自学过程中,想通过安坐读书来获取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时许多东西是不成文的,如作为礼仪制度的“礼”,附于诗歌而与礼紧密结合的“乐”等等都没有专书,即使有譬如《诗》(或称《诗三百》)一类的典籍,也都是藏诸国家的密室,孔子是难以看到的。所以孔子在自学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向人请教、考察文物古迹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其中泰山就是他常来常往,汲汲以求文化知识的地方。
春秋时期,泰山是齐、鲁两国的交界之地,两国之间文交武备,往返频仍。鲁国又是周公封地,设周人祖庙,可以用天子礼乐,所以周朝的政治、文化、典章制度在鲁国保存得较为完整,孔子的学说就是在这块富有周朝礼乐传统的土地上产生的。孔子一生以周公为榜样,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他在泰山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了解掌握礼乐制度,至35岁时,他对于各代礼乐已十分熟悉,自然不会不对历代帝王隆重的封禅大典给予格外的关注。他认为,泰山封禅与祭祀必须由天子举行,诸侯以下不得僭越。鲁国掌权的大夫季孔氏要祭泰山,孔子便讥笑说:难道泰山也不懂礼仪,会接受这不合规矩的祭祀吗?
同时,孔子当年从事政治活动也在泰山留下了遗迹,著名的有泰山以东的谢过城。鲁定公十年(前500年),孔子任鲁国司寇,开始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使鲁国逐渐安定强大起来。这引起了齐国的不安,齐景公便邀请鲁定公在泰山东侧的夹谷举行聚会,想以武力威慑鲁国。孔子主张“文事武备”,会见前在军事上作充分准备。会见开始后,齐国果然居心不良,先是以演奏地方歌舞为名,刀枪剑戟鼓噪而至,意在威胁定公。孔子见状,不顾常礼抢步上前,厉声喝道:两国国君庄严会见,为什么会有这种野蛮的歌舞!景公无言以对,示意众人退下。过了一会儿,齐国又要求演奏宫廷雅乐,于是有“优倡侏儒为戏而前”,以此侮辱定公。孔子又一步上前大声说:“戏弄诸侯者要依法斩首,执法官应立即执行!”由于孔子义正词严,掌握礼节严谨合度,鲁国军队又严阵以待,齐景公感到鲁定公不是可以轻易挟持的,便匆匆结束了会见。归国后,齐景公埋怨臣下说:“孔子按礼仪辅佐国君,而你们却以旁门左道教我,失礼于鲁国,该怎么办?”于是只好归还以前侵占鲁国的膏腴之地汶阳田、龟阴田,表示谢过。泰安城以东10余里的傅家村附近的谢过城遗址,就是为纪念此事修建的。夹谷会后第四年,齐国担心“孔子为政必霸”,于是又生出计谋,送给鲁君80名美女、30匹高头骏马,想以此消磨鲁君意志,离间鲁君与孔子的关系。鲁定公在齐国女乐未正式进城前,绕小路去偷偷观看,以致流连忘返,无心问政。孔子见鲁君如此荒唐,只得辞职,带弟子离开鲁国。行到泰山南面的龟山,面对肥沃的龟阴田,不禁感触万千,乃赋《龟山操》一曲:“我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兮奈龟山何!”龟山曾建有一座五层石塔,称“圣塔”,是金代当地村民为纪念孔子修建的。
“望吴圣迹”讲的是孔子与他的弟子颜回的故事。颜回很好学,深得孔子称赞。传说有一次颜回跟孔子上泰山,孔子举目远眺说,我看到吴国东门外系着一匹白马,然后问颜回:你看到了吴国的东门了吗?颜回回答得好:看到了,还看到了栓马的带子。吴国在今江苏一带,距泰山千余里,人的目力是达不到的,王充在《论衡》中曾引其例,证其虚妄。其实,完全不必过分拘泥于现实,当年,夫子师徒在泰山遥望南方,见白云悠悠如马似带,遂产生联想幽默一下亦无不可,孔子本来就惶惶度日很不舒服,再让他老板着脸,冷冰冰地过日子,岂不是更难受了吗?孔子也该笑一笑啊。实际上,孔子就是一个幽默的人。有一次在郑国,他与学生走散了,一个人站在城门边不知所措。学生向郑国人打听老师,郑国人说,有个像丧家狗的人站在城门边上,不知是不是你们的老师。后来自贡把这话告诉了老师,孔子听后开心地笑了,说这个比喻太贴切了,太贴切了!还有一次,有个人评价孔子说,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孔子知道后就笑着说,那么我该专攻什么呢?射箭?驾车?要不,就专攻驾车吧……孔子的生活绝对是辛苦而多彩的,如果要他整天“你们要,你们要”地教训人,那就绝非孔子的风格了。颜回当然很了解老师,在这里又同老师幽默了一回,这个故事就变得十分轻松了。
人们在此竖起了牌坊,使我们更加忘不了古代老师与弟子之间的动人故事——孔子奔走列国,屡遭困厄,是颜回最为坚定地跟随着夫子,他始终敬佩老师学说的博大精深:“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颜回的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这种高度尊师的精神,增强了孔子学说的感召力、凝聚力,使孔门弟子在困境中保持团结,以至孔子感动地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然而,恶劣的生活条件使颜回先孔子而去,孔子悲痛极了,哀恸呼号:“天丧予!天丧予!”——老天呀!要了我的命啦!不久孔子也在悲伤和疾病中离开了人间。如今,我们登上泰山,在“望吴胜迹”石坊处,总会想起孔子曾对颜回这位学深命短的弟子的赞誉:“贤哉,回也!”是的,泰山记住了他们。

坊北有孔子庙(图)。庙为一进院落,山门上额书“孔子庙”,刻于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是当时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手笔。孔子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万历二十三年,泰安知州秦懋约以非礼撤去,康熙十五年重建。山门外两侧石柱上有对联,刻于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泰安知县徐宗干题: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此联很有意思,上联摘自《论语》,下联摘自《孟子》,是个拼盘,其大意是:
越是敬仰孔子的学问越觉得高远,越是努力钻研越觉得艰深,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
圣贤与百姓也是同类就产生在众人之中,却远远地高出于众人,学得圣人之道几乎像登天一样高不可攀。

孔子庙院内大殿正中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的塑像,两侧为颜回、曾参、子思、孟子,此四人也分别封圣,称为孔门“四圣”,而其中成就最大的当属“亚圣”孟子了。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生卒年月至今说法不一,但他活了八十多岁却是公认的。现在我们习惯上常把孟子与孔子相提并论,言则“孔孟”。但孟子并非孔子的嫡传门徒,孟子出生时,孔子已经去世近百年了,孔子的学生也一个都不存在了。有几本书如《列女传》、《孟子题词》说,子思(孔子的孙子,作者注)是他的老师,这也是不确切的,据《史记》记载,子思只活了六十二岁,孟子出生时,子思已去世差不多有三十年了。孟子自己说:“予未得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私淑,未能亲自受业但敬仰其学术并尊之为师。作者注)。至于他具体从谁而学,现在无人知晓了,最多可能就是子思的再传弟子,甚至启蒙之后自学成才也未可知。不过,孟子的出生地离孔子的家乡曲阜很近,这使他很容易接受到孔子学说的熏染,连他自己也曾不无自豪地说过:“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孟子在世的时候,虽然做过官,但是并没有出名,是他与门人共同完成的《孟子》一书使其后来名声大彰。人们的孟子的了解,绝大多数来自《孟子》。《孟子》一书在后世被列为儒家经典,对后世儒学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宋元时期,孟子被封为“亚圣”,和孔子一样受到历代的尊奉。
孟子也像孔子一样,幼年丧父,家境很不好,全赖母亲以纺织为业,精心把他抚养成人。孟子是以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的,他把孔子的侧重于个人道德修养的“仁”,发展为作为政治主张的“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主张“行仁政”,使“黎民不饥不寒”,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因此,人们给了他极高的评价,说孟子有“泰山岩岩气象”……孟子首创“性善”说,认为“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此四心分属仁、义、礼、智四端。在孟子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之心,简直不是个人。他打了一个比方:假如一个小孩跌倒井里去了,看见的人都会大声疾呼,这就是同情心;他们大声呼,并不是为着要和小孩子的爹妈攀亲结友,也不是为着要在乡里朋友中间博取名誉,更不是厌恶那小孩的哭声,而是人人都有的怜悯之心驱使着他们去那样做的。同样,如果没有羞耻之心,没有谦让之心,没有是非之心也不是人。他还说:“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也就说,真正的人要像三尺稚童那样不泯灭自己的自然天性,要以人应该有的样子立身于世,以真实的本色做人。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孟子把人的德性看作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受客观现实的影响才产生的,这是他的不足。但是孟子决非“看客”,他始终在大声呼唤着人类的善与爱,这同孔子讲“仁爱”、同情泰山妇女、怒斥“苛政猛于虎”同出一源而又更为广泛、深刻。孟子与孔子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也有着同样的高贵人品。但是他们的性格却不尽相同。我们读《论语》,感受到的是孔子的温厚睿智,我们看到了一个慈祥的老人的形象。而读《孟子》,心中往往会涌起浩荡气概——“虽千万人,吾往矣!”只这一句,伟丈夫的傲骨便跃然了纸上,那方刚的血气怎能不令人动容?所以有人说,孔子如家长,孟子如兄长。
孟子的时代,正处于数国纷争战乱中,和孔子一样,都有些生不逢时。孔子生于乱世而怀有“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心愿,奔走于列国,吃尽了苦头。孟子也是如此,一生奔走呼号,也是总不被接受。他曾感叹道:按说五百年必有王兴者,……从周武王以来,已经七百年了,论年数,超过了五百;论时势,现在该是圣君出现的时候了。但却没出现,是不是“天”不想让天下太平了?尽管这样想,他还是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他像孔子一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游走于四方,倡导王道仁政,呼唤忠义孝悌,“以天下为己任”,“席不暇暖”,承担起了救民于水火的重任。其实他的要求是很低的——“今夫天下之人牧……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如今的统治者,只要有不特别爱杀人的,天下的人民就伸长脖子盼望了。可惜,“天下之人牧”少有“不嗜杀人”的,人民只得如牛羊一样引颈受戮,连生命最低的底线都保不住。伟丈夫孟子面对现实,再也无法泰然,他收起了“王道”,干脆大声喊出:“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只听说过诛杀了民贼独夫殷纣王,没有听说过这是以下犯上弑君的。面对着酷爱杀人的君主,孟子敢于如此“大逆不道”,真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他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孟子一生都在实践着、丰富着自己的思想,终于成为一个有浩然之气的杰出思想家、政论家。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孟子有泰山岩岩气象”。他留下的儒家的经典之作《孟子》,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生动,充满了慷慨之情,堪称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如果说孟子做人有“泰山岩岩气象”,那么《孟子》行文亦有“泰山岩岩气象”。是的,泰山岩岩!孔子岩岩!孟子岩岩!
我们的目光仍不愿离开孟子的塑像,眼前仿佛有镜头一幕幕闪过:两千多年前某个清晨,那个叫孟轲的中年男子,正带着他的学生,又一次默默地打点好车具,欲奔赴未知的前程。画面的背景中正是民不聊生的战乱岁月,失范的权利泛滥成灾,各种势力竞相角逐。与他同时代的商鞅,吴起,孙膑、田忌……均被各国所用而显赫一时。惟有这位儒者的清瘦背影,在愈驶愈疾的马车上轻轻摇晃、渐渐远去。正在淡出的画面里,破败的景象勾起了孟子的无限愤慨,只听一声长啸伴着木车的吱吱呀呀,从天尽头传来,久久回响在历史深处……

曾参,字子舆,尊称为曾子,鲁国南武坡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少孔子46岁,卒于公元前436年。
曾子为人沉静敦厚,笃信孔子及其学说,在孔门弟子中以孝行与修养著称。他早年在外打工,“力耕泰山下,天雨雪,甚冻,旬月不得归,思其父母,作《梁父吟》”(清•《泰山志》)。雨雪阻隔了曾参的归途,思念父母的心情无以表达,便以歌咏之,此歌沉郁苍凉,一波三叹,孝子的歌声感动了无数离家思乡的人,据说后世诸葛亮、李白都善于吟唱此调。他的修养甚高,孔子说:“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也,中夫四德也哉!”——孝敬父母是德的基础,尊敬兄长是德的发展,讲求信义是德的中心,为人忠厚是德的根本。这四条曾参都占全了(转引自袁爱国《泰山神文化》)。
曾参对孔子的学说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他对孝道有深厚的研究,据说,在孔子的指导下写成《孝经》一书,又说《大学》出自他手,总之,在后世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在修身方面自率很严,他的一些做人标准,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至今在很多方面仍有着积极意义。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我每天用三件事省察自己:为人家办的事尽心竭力了吗?与朋友交往不讲信用了吗?老师传授的学业用心复习了吗?
他还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同上)——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他们的任务重大而前程遥远。他们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还不重大吗?他们一直奋斗到死才停止工作,难道还不遥远吗?这句话成为千百年来仁人志士节身自励的铭言,激励着一代代知识分子去完善自身的节操与品行。这一富有献身精神的格言,是对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贡献。
曾子对于交友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用文章学问来交往朋友,并依靠朋友的帮助来培养仁德。古人对于交友是十分重视的,把朋友分作四种,一为“畏友”,就是敢于指出朋友的缺点,与朋友相互砥砺,共同提高;二为“密友”,相互之间无话不谈,亲密无间,并掩饰对方的缺点;三是“昵友”,吃吃喝喝不分你我,胸无大志,混在一起;四为“贼友”,有利益时聚在一起,相互利用,有危难时则相互出卖,一脚踢开。畏友是古人所推崇的交友方式,而曾子所说的正是畏友的类型,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含有这么一种意味在里面。他还说过:“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的人向知识少的人请教,那么,有学问的人就会变得跟没有学问的人一样,知识充实的人就像空虚的人一样;受人侵犯而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个朋友就曾这样做了。这就又告诉我们,要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请教,这样才能促进自己提高;对人要宽宏大量,不要斤斤计较囿闭了自己。
曾子还说过一段颇为发人深思的对话:“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无喜!”(同上)——孟氏任命阳肤当法官,阳肤问曾子法官该如何当,曾子说:“掌握政权的人丧失了执政之道,民心早就离散很久了。你如果审出了犯罪的真情,也应该怜悯他们,不要沾沾自喜。”曾子的意思是,民间的犯罪率高了,这同执政者的失误是有关系的,百姓犯罪大多是出于无奈,审出了很多这样的案子,又有什么可值得高兴呢?
这位曾耕作于泰山之下的孝子由于修养甚高,著述颇多,被朱熹称作在孔子弟子中“曾氏之传独得其宗”,因而被奉为“宗圣”。可惜他在泰山脚下朗声吟唱的思念父母的歌声已经远远飘逝我们无法听到了。

颜回,字渊,又称子渊,我们在前面已经认识他了,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颜回出生于周景王二十四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卒于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他比孔子小了三十岁,只是命太短了,四十岁上便弃世而去。他的祖上是鲁国的望族,但是到了春秋末,颜家的家世已经衰落,变得异常贫困,但他并不以为意,在逆境中苦学上进,孔子很喜欢他,对他赞不绝口:“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多么有修养啊,颜回!一篮子饭,一瓢子水,住在破陋的巷子里,其他人都受不了这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真是有修养啊,颜回呀!孔子又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有一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习,他从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犯同样的错误。可惜不幸短命死了,如今没有这样的人了,没有听到还有谁像他那样爱好学习了。还说:“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颜回死了真令人痛惜啊!我总是看见他在不断进步,从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他的修养是如此之高,他的死不仅令孔子痛惜,令他同时代的人痛惜。而且后人也始终在怀念着他,泰山西南,汶水北岸有地名叫“颜子坡”,就是纪念颜回的。
颜回是孔子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而最为突出的又是“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便是所称的孔门“四科”,其中德行居首,而颜回则卓冠群贤。
颜回终生未仕,没有当过官,但是他对国家的兴衰却是十分关心,他经常同老师探讨治国的道理,如《论语•卫灵公》中有一段记载:“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承尹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颜渊问为邦”,即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他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在另一次同老师的讨论中,他就说出了这样两句著名的话“愿无伐善,无施劳。”意思是当政者不要毁弃善政,不要过分地劳役人民。他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善良而美好的愿望,他希望君臣都是道德高尚的人,施行仁政德治,民众有机会接受教育,各民族和睦共处。贤能不遗,仁义成风,只有发展,没有战争,阴阳协调,人民安康。这是对孔子希望的“小康”与“大同”社会的具体阐释。颜回的目光犀利,他的思想同中国古代好多哲学家一样具有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因素。《荀子》所载,颜回在与鲁定公的一次对话中说:“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说得真是好极了。
颜子坡上每年都开出灿烂的花。是因这花的绚烂夺目,才使得古人把此坡命名为颜子坡的?还是此坡被称作颜子坡后,才开出了这美丽的花?我们不得而知了。但这开满山花的璀璨的山坡,总会使我们想起光彩照人的年轻的颜回。

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孔子的孙子,相传曾受业于曾子,孟子又是他门人的学生,因此在儒家各派中他既是曾子学派的代表人物,又是思孟学派的创始者。他继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认为这是天下至道。孔子把中庸看作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为人处世的最高原则,说君子讲中庸,而小人肆无忌惮;君子讲和,而小人无所不用其极。子思认为,中、和就是“诚”,诚是儒家最高的道德规范,它既是“天之道”,又是人通过主观努力可以取得的。这种“诚”的思想对后来宋代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子思对儒学发展的贡献还在于,他对儒家长期争论的“义”与“利”给予了新的解释。在此之前,孔子把人的道德品质同物质利益对立了起来,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利”在他的思想中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子思认为利与义是统一的,“义者,利之和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这种观点更加符合人性,亦更加利于社会实践,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袁爱国,《泰山神文化》)。
子思一生著述甚多,《汉书•艺文志》载《子思》二十三篇,现存《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缁衣》四篇相传也为他所作。故后人尊奉子思为“述圣”。

孔子还有一个弟子未祀于庙中,但也很值得一说,他就是被尊为“和圣”的泰安人柳下慧。柳下惠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字禽,慧是他的谥号。因其生前德行甚高,孟子甚至将他同孔子相提并论,称他为“圣之和者”。柳下慧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又有正人君子的风范,他不屑钻营,只当了个掌刑法典狱的“士师”,官本来就不大,却又因秉公执法,得罪权贵,而遭三次罢黜。三次遭到罢官他却不在乎,他认为“我还是我”。有人打抱不平,劝他离开鲁国,他说,正直地工作,到哪里都会被撤职,我为什么要离开祖国呢?他的爱国精神很像他的老师,当年,孔子离开齐国的时候,不等米淘完就走;而当他被迫离开鲁国时,却极为留恋:“我们慢慢走吧,这是离开祖国啊!”柳下慧做事有原则,但做人很豁达,自己被遗弃,也不怨恨;穷困,也不忧愁;同乡下人相处,也十分高兴。他曾说过:你是你,我是我,即使你赤身露体站在我身边,又怎能玷污着我呢?所以同他相处的人,胸襟小的也宽大起来,刻薄的也厚道起来,人人都感到宽松和谐。历史还记载了柳下惠的另一件事情:有一天下雨,他夜宿城门,见一女子在雨中浑身透湿,瑟瑟发抖,他怕女子冻坏,就将其裹在怀中。二人坐了一夜,没有发生任何非礼的行为。这个“坐怀不乱”的故事,世代流传。泰山人民对和圣十分崇敬,他去世后,在他的故地修起了和圣墓,并立碑作训。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在泰安城东南会真宫附近建起和圣祠,设像供奉。人们怀念这位热爱祖国、亮节高风的泰山先贤。

孔子庙北面石崖峭立,被称作“孔子崖”,也是为了纪念孔子的。其石壁上有《鸣清题孔子崖诗》刻石,刻于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其诗为:
高瞻远瞩重徘徊,小天下处孔子崖。
当日望吴谁侍立,同看白马一颜回。
物各有类类如此,见山类者叹观止。
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
见其大者心泰然,人心中自有泰山。
求其所安皆自得,何须矜祷翠微天。
嘉庆甲子,余来守泰郡。阅山志,有吾师汪稼门中丞七古长篇,敬择孔子崖一段勒石,亦以申向往之意云耳。
长白鸣清识,吴门严云霄书。
此诗的大意是:
我一面在孔子小天下处和孔子崖上远眺,一面徘徊沉思。
当年孔子望吴是谁相伴?哦,是颜回同他一起看到了白马。
人和物皆各有其类,二人竟如此相似,所见皆同令人赞叹。
孔子是圣人中的泰山,泰山是五岳中的孔子,二者何其伟大。
是啊,像孔子这样广博的人内心深处安祥自得,不去争高低,
就象人们心中的泰山一样,泰山不语,自被视作天下第一山。
寻求得到内心安详的自然会得到,不需要向上天痛苦地祷告。


孔子一生衷情于泰山,当年鲁哀公遗使以重金迎孔子自卫返鲁(公元前484年),孔子此时已在各地奔走飘泊了14年,已是68岁高龄。老年归国,心情十分复杂,路经泰山时,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著名的《丘陵歌》:
登彼丘陵,峢崺其阪。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自婴屯蹇。
喟然回顾,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梁甫回连。
枳棘充路,陟之无缘。
将伐无柯,患滋蔓延。
惟以永叹,涕(雨下员)潺湲。
大意是:
登上连绵的丘陵,山坡逶迤不断。
仁道看起来很近,追求起来却甚远。
不知走向何处,自我羁绊而困苦艰难。
叹息一声且回首,巍巍泰山耸入云端。
树茂石苍泰山高啊,梁甫与之相牵。
只是路上充满棘荆,我想登高却无此缘。
要伐除它而没斧头,又害怕它继续蔓延。
哎呀,只好长叹不绝,泪水打湿了衣衫。
诗中以“山道”比喻“仁道”的比兴手法,使人印象深刻。这首咏颁泰山的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中以咏山水抒情言志的先例。总之,泰山对孔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泰山是他的精神支柱,以致在他临终前,所想到的仍然还是泰山,他唱道:
泰山其颓乎!
梁柱其摧乎!
哲人其萎乎!
——巍巍泰山将要崩塌了!
粗壮的梁柱将要折断!
贤明的哲人快要逝去了!
孔子留恋人生,他还有太多的事要做,还有着太多的不能割舍,孔子怎么能死呢?然而他的生命还是走到了尽头。七天后孔子在他的学生悲痛的呼号声中,慢慢地闭上了双眼,歇下了疲惫的身躯。但是泰山并没有颓倒,孔子的思想和他的精神流传了千百年,至今也没有被人们所忘记。孔子作为当今世界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他就像泰山一样不朽,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
此刻,我们已经同圣人们在一起待了很久,多少知道了一些他们的情怀与思想。同圣人在一起,精神上真是愉悦啊,愉悦中又带着莫名的伤感,我们为圣人感叹,为他们与泰山的关系感叹。是的,面对这一切,我们又作何感想呢?
首先,我们佩服古人的见解: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说得何其好啊!中国改革开放后,孔子同泰山一样,再度走向了世界:1988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研讨会”,世界五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学者出席了大会。孔子被认为“是全世界民族的光荣”,“代表着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影响了全人类”。美国《人民年鉴手册》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布:“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甚至,如今在美国的大峡谷,有一座山就被命名为“孔子山”……孔子同泰山一样,在中国、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而一个伟人与一名座山竟是如此深有渊源,珠联璧合,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例。
二是,我们今天应当怎样对待孔子及他的学说?
打开一部《论语》,简直像进了堆满珍宝太阳宫,那久违了的话语竟是如此地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而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说,国君用德来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一样有一定的方位而群星自然环绕着它。相信历代执政者都不会忘记这句话,只是他们对德的标准有不同定位而已。
再如:“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说,财富可以合理地求得,即使做替人家拿鞭子的差使,我也愿意去做;反之,如果财富不能合理地求得,那么我还是做我爱好的事情。如今某些谋财无道者不应该三思吗。
还有,“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孔子说,见到好的行为,就象怕赶不上一样地努力追求;见到坏的行为,就像把手伸到沸水中一样赶快避开。如今社会上的坏事好像并没绝迹,而逐臭者似乎不怕开水烫,正津津于此道……
还有,“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兀(车旁),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兀,它怎么能够行走呢?
……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很大一部分应该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他的学说也曾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但是时至今日,是否仍有一些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呢?目前似乎并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试举一例吧,譬如中庸,孔子认为中庸是道德修养中的最高境界,而在我们今天的意识中它却带有着浓重的贬意色彩,多少年来它所遭受的只是批判与诅咒。那么中庸是什么呢?首先,孔子学说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2000多年前,孔子便发现,人所常犯的错误有两种:一是“过”,就是冒进、偏激;另一是“不及”,就是保守、退缩。他认为只有走不偏不倚的中庸之路,才是修德修智、成就事业的本源,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庸就是“正常”。令人惊异的是与孔子同时发现中庸是最高道德境界的人,竟是思维方式与中国人颇不相同的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前我们未能正视中庸,甚至痛恨它,我们又有多少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来证明它是错误的呢?第二,中庸是大修养。朱熹对中庸的注解是:不偏者谓之“中”,不易(变化,作者注)者谓之“庸”。用白话说就是:不走偏路、歪路,要走正路,就是中;对于正确的道理或行为,就要坚持下去、不能朝三暮四、见风使舵就是庸。回顾历史,我们忽左忽右、忽冷忽热的事干得多了,却又不善于总结错误的原因,甚至宽谅错误,以至于造成今天的工作就是纠正昨天工作的失误这样一种难堪的状况,这不该引起起人们的思索吗?第三,中庸是真正的素质。目前,素质这个词成了时尚,被人们反复炒作,一时诠释的、阐述的五花八门,各类文章书籍铺天盖地,不同说法更是似是而非,莫衷一是,但是折腾来折腾去,就是不见人的素质有所提高,反而觉得有点每况愈下了。殊不知,中庸就是最基本的素质——人要是懂得走正路、懂得过犹不及,懂得不断进步。这样,“素质”不就慢慢提高了吗,更何况中庸中还包括着朴实无华、包括着正经、严肃、认真等内涵,这些都是对我们良好性格的形成有所裨益的。第四,中庸反对说大话。半个多世纪中,我们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落后的状态,但我们创造的“口号”和豪言壮语却是十分发达无人能比的,有人把此称作“词语亢奋”,用现今的话来说叫做“作秀”,这是有违中庸的,一旦语言的成分大于了实干的成分,什么事都干不成、干不好,假大空的教训是很沉痛的。第五,中庸杜绝小人。历史上每个时代都会鱼龙混杂,不乏小人。小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故而变来变去,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但是现代小人却似乎很得意:过去搞极左,干了很多恶事,那是“紧跟形势“;现在混水摸鱼,做了很多坏事,又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但是,如果用中庸的尺子量一量,他们便什么依仗都没有了。过去,我们曾在很长的时间中没有过上正常的日子,时不时地搞一场运动,来一点花样,搞错了又纠正,反反复复不知浪费了多少时光,耗去了多少青春,失却了多少机会……如果中庸些,正常些,还会有这些事吗?鲁迅先生有个理论叫“拿来主义”,西方国家好的东西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我们自己老祖宗的宝贵遗产为什么不能拿来为今天所用呢?当然我们也并不是没有拿来用,“小康”就是典型的儒家语言。真正的唯物主义者不搞历史的虚无主义,是不排斥正确的东西的,就犹如泰山精神中的包容兼收一样,泰山能成其大只缘不辞细土,我们要取得更大的发展也要更多地汲取营养,使一切有用的东西在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譬如今天我们已经再一次地认识到了“德治”的重要性,党中央明确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战略决策,而这并不是说明孔子有先见之明,而是我们已经走向了新时代,我们的五千年文明古国必将像泰山一样充满生机,巍然永固。
另外,还有一点感到奇怪,孔子的孙子的孙子……住的房子都成了世界遗产,而属于孔子自己的东西——他的思想却不是世界遗产(昆曲的那一种?),难道房子比孔子高明吗?我们还应该更加正确些地对待孔子啊。

孔子崖东有“北斗台”,石台四四方方,围以泰山花岗石栏杆(原台已毁,1984年修复),雕牛郎、织女、天鹅、北斗图案,台中心设石制日晷,刻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据考证此台是古人观天象的地方。中国古代的天文科学十分发达,早在夏代就已能依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制定了完备的历法。当时的日历称作“夏历”,一直沿用了近千年。因它能比较正确地反映天象,所以到了孔子时代还仍主张“行夏之时”,就是说采用夏历来充当国家的历法。商代继承了重视天象观测的传统,对日月食、恒星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商代已有了世界最早的新星观测记录。到了春秋时期,天文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春秋》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记录了“有星孛入于北斗”,天文学家公认这是哈雷彗星在世界上最早的记录,比欧洲的记载早了670多年。大约在周初,我国已知用土圭观察日影,测定冬至和夏至的时日,《左传》记载了两次日南至(冬至),一次在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一次在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两次间隔133年,共记录闰月48次,失闰一次,共计49次,这就是有名的十九年七闰的方法。这一历法的应用比欧洲早了约170年……北斗台证明着泰山上自古就有观天象的活动。的确,巍巍泰山之巅,可览八极,有时虽山下下雨,而山上仍晴,在此观天,堪称妙举。是啊,泰山真的是很奇特,一座山而已,却自古就在作着关于“天”的文章—-无论从哪个角度—-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应是没有第二例的。

由此西去是青帝宫,宫内供奉着泰山最古老的神——青帝广圣帝君。青帝宫在泰山原有两处,一处在山下,一处在此,创建年代均不可考了。此处的这座重修于清,毁于民国,1996年修复,由南山门、大殿、东西配殿和东山门组成。而关于青帝我们在后面还要提及。

天街东首北侧有小山岗名“振衣冈”,其上多有宋人题名刻石,如刻于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的“上官钧题名刻石、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赵令非等题名刻石等。而“振衣冈”3字则是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泰安州知州杨山所题。其字径大近1米,盖压了众多宋元人的题刻,明代人干的这种事情,实在不知该让后人说些什么了。
天街最东端,石阶之上,云雾缭绕之中有一处巍峨庄严的古建筑群,此即碧霞祠(图)。祠内供奉的碧霞元君是中国北方最著名的女神。碧霞元君全称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俗称“泰山老母”,民间则亲切地称之为“泰山老奶奶”。老奶奶的起源很早了,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话。《太平御览》引《黄帝玄女战法》:黄帝与蚩尤九战不胜,黄帝归于泰山,三日三夜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遂得战法焉。这位人首鸟形的女神虽然名称不断变换,但始终就没有离开过泰山,宋代以后,碧霞元君的称谓才逐渐固定了下来。
关于人首鸟形的神话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现代考古研究和大批出土文物证明,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发展到智人阶段的人类在泰山地区生息繁衍。距今约7500年的北辛文化,以及后来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标志着这一地区文化的连续性和分布的广泛性。这就是原始社会中东夷氏族的发祥地。古代东夷人传说是炎帝的子孙,其图腾为鸟。以鸟为图腾的泰山周围各氏族部落结成联盟,舜是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太行山以西,黄河中游的居民传说是黄帝的后裔。经过夏、商、周三代,终于融为了一体。闻一多曾说过:“黄河中上游部落的集合图腾为龙,与中下游的凤(鸟)相结合,于是龙凤呈祥,形成了伟大的华夏族。”而其图腾“鸟”,这位神通广大的女神,据学者考证,后来就演化成了西王母,“西”字在此不是指方位,古代“西”同“栖”,是鸟栖在树上的意思。再后来,出现了女神碧霞元君,但其源头可以上溯到远古神话。泰山学者袁爱国先生指出,西王母与碧霞元君的信仰之间有着密切的承接关系,可谓深富见地。
但是,进入父系社会后,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泰山成了封建帝王封禅祭天的圣地,当然不会允许一位女神来做山神爷。于是,经过长期混乱,终于树立起一位东岳大帝。但是泰山女神并没有被忘记。宋真宗封禅泰山时,便又将这位女神请了出来,因为宋真宗曾拉出了黄帝来做赵家的祖宗,而这位泰山女神当年曾帮助黄帝战胜了蚩尤,所以自然也可以帮助黄帝的嫡亲子孙摆脱困境了。然而,“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的封号究竟是谁加的,却还是一个迷。宋代的史书《宋史》、《文献通考》等,对宋真宗封禅记述甚详,但均未提到给泰山女神加“碧霞”的封号:明代的各类著作中,多有提及泰山女神的,但也未说明何时加封。一直到了明末,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始称宋真宗东封泰山,“命有司建山祠安奉(女神),号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不过这大概只是后人借皇帝之口来给泰山女神加一个灿烂的桂冠。尽管如此,碧霞元君还是被民众接受了,她最终取代了东岳大帝,成了百姓心目中的主神。清代福格的《听雨丛谈》说:“礼岱者皆祷于泰山娘娘祠庙,而弗旅岳神久矣。”泰山地区还有一则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泰山老母与老佛爷争夺泰山,约好以先到者为胜,老母为女子,当然跑不过佛爷,但她小施智慧却成了胜利者。老佛爷不甘心失败,气得拔光了山顶上的树。这个故事的表层含义是解释泰山山顶上为什么没有树,而深层含义却表达了民众对泰山老母的信仰与喜爱。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等学者对北京郊区妙峰山碧霞元君庙会调查时,再一次印证了碧霞元君这位泰山女神的信仰肇始于原始社会中的女神崇拜。千百年来,生活在黑暗与苦难中的黎民百姓,面对残酷的现实,在长期的精神压抑中日益强烈的恋母归根心态,特别需要一个有力的偶像来作为精神的依托。碧霞元君就担任了母亲神的角色,获得了民众的广泛信仰。明末著名散文家、游历甚广的张岱就曾不无惊异地说:“元君像不及三尺,而香火之盛,为四大部洲所无”(《琅琊文集•岱志》)。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王锡爵在《东岳碧霞宫碑》中说:“齐鲁道中,顶斋戒弥陀者声闻数千里,策敝足茧而犹不休,问之,曰:‘有事于碧霞。’问故,曰:‘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交相愿,而神亦靡诚弗愿。”——为求元君而奔波几千里,赶马的鞭子秃了,脚下磨出老茧仍不止息,——人们祈求于泰山女神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困扰的问题,而这位女神庇护众生,惩治强暴,皆能如其愿,获得了百姓深深的爱戴,其祠庙曾遍布于全国各地。今天,泰山女神仍高居泰山之巅,享受着善男信女的香火,召唤着去乡离国的游子,仍在一如既往地为泰山增色。
碧霞祠的建筑也是很有特色的。泰山固然雄伟阔大,但要在山顶之上,建一处与元君娘娘身份相配的祠庙,却并不是件容易事。但是古代人做到了,巴掌大的地方,有山门,有正殿,有配殿,有3座神门,有钟楼、鼓楼、香亭、万岁楼、千斤鼎、火池,还有照壁、歌舞楼、御碑亭……而且为御高山疾风,殿为铜瓦、碑为铜铸,金光闪闪,俨然天上宫阙。人们到这里来进香不感其小反觉其大,古人用心实谓精妙。
碧霞祠最早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始称“昭真祠”,金代称“昭真观”,明代改名“灵佑宫”,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重修,改今名。
祠分前后两院,正殿5间,在北院,面阔24.7米,进深15.1米,通高13.7米,四柱七架梁,重梁起架,十一檩前后廊式,九脊歇山顶,四角施角柱,檐柱施斗拱,柱头科,单抄双下昂六踩,斗拱上承挑尖梁头,平身科,正间、次间、梢间分别为6、5、4个。斗拱上承托蚂蚱头,角科单翘重昂七踩,转角斗拱上承托宝瓶,歇山檐下及后檐下亦施斗拱,形状与前面相同。屋面瓦垄360条,象征周天之数,为防高山大风,明时盖瓦均为铁铸,清初易为铜瓦。大脊上饰双凤缠枝花纹,戗脊有六走兽和一个仙人,檐上瓦钉处饰立体走龙,均为铜铸。殿内槽柱上施四柁隔架斗拱,柱上施井字形天花板,正间内间和两次间均设石雕仰复莲纹须弥座神台,供奉碧霞元君神象。大殿建筑雄伟华丽,是泰山仅次于岱庙天贶殿的第二大建筑。
纵观碧霞祠整个建筑群,由于地形限制,南北长70米,东西宽仅36米,总面积不过2500余平方米,但它设计精到,选址巧妙,全然不显局促。碧霞祠位于天街东端地势徒然抬起之处,前院设有东、西、南3座高大的神门。游人一般自天街东来,由西神门进祠,而西神门下是峭拔如十八盘的百余级连续的台阶,由此进得祠来,忽见楼台严整,气氛肃穆,同天街风情迥然不同,人们首先感到了碧霞祠的赫赫气势。东神门与西神门相通,通往玉皇顶的盘道就在前院之中,且往南又开有南神门,人在此视野并未被封闭,因此小的空间便产生了大的空间的感觉。北面,碧霞祠山门高高屹立,不进山门仍不知祠内复有何物,使人更生神秘之感,犹觉此祠非同小可。及至进到北院,大殿之前有九脊重檐、黄琉璃盖瓦的香亭居中,亭两侧又有铜铸“金碑”,亭前又有千斤鼎、万岁楼,令人目不暇接,愈加感到了这里的不同寻常。而如果不如此布置,假若祠内空无一物,一览无余,区区300余平方米的天井,又怎能有此等韵味与效果呢?
泰山碧霞祠建筑群以其高超的建筑艺术受到了建筑学界的高度称赞,被认为是我国古代高山建筑的典范,是同类建筑中独具一格的神品。

碧霞祠院内的东、西两个碑亭中分别有乾隆皇帝于乾隆六年(公元1774年)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来泰山时所立的御碑。其中东碑亭中为“重修泰山神庙碑”,铭文为乾隆亲制,形制雄伟,惜铭文下部被游人磨毁,已不可读,惟碑阴两首乾隆御笔诗仍保存完好,诗为:
登泰山恭依皇祖诗韵二首
其一
丹梯纡陟穿云脚,翠观平临待日头。
地迥顿教尘虑净,瞰空惟觉幻身浮。
果然万古宗天下,讵独千秋镇兖州。
大慰平生敬仰志,可无警句半岩留。
大意是:
登山盘道盘桓着穿过云旁,在玉皇庙向东方平视等待出日头。
极顶之高顿让世间的烦恼尽消,远望高空只觉在虚幻中漂浮。
泰山果然千万年来尊崇于天下,又岂仅仅只是镇山属于兖州。
登上泰山大慰我平生所愿,怎可没有警策之句在岩石上永留。
其二
天齐才让天居上,进步竿寻百尺头。
众皱峰如能变化,太空云舆作沉浮。
岂缘乘兴凌千仞,敬识凭高御九州。
继述何能蘉敢不,乾坤亭里久延留。
大意是:
泰山有意让天居于自己之上,为的是还有余地再进百尺竿头。
主峰周围起伏的群山如能变化,就会像天上云一样上下沉浮。
我非乘一时之兴登上顶峰,而是为了记载我做皇帝治理九州。
继承前代帝王的教诲,我在康熙帝题额的乾坤亭里久久停留。
西碑亭内的碑上也刻着乾隆的两首诗,这两首诗也用着他爷爷康熙皇帝玄烨登泰山时所作诗的韵脚。乾隆确是玩文字高手,无论诗好不好,形式是上把七律写得十分工整了。这种“头、浮、州、留……”的韵脚在古韵谱里应属于“险韵”,很不容易写的。而乾隆却一发而不可收,除了这里,岱庙里还有,山上山下,似乎不下十多首,若不是他才气大,或者有秉笔太监帮忙,那真难为他了。这两首诗是乾隆南巡回京路过泰安驻跸灵岩时所作:
登泰山恭依皇祖诗韵二首
其一
春月南巡程限迫,题诗兴寄碧峰头。
设如亮度皆空过,终觉一心太率浮。
谒圣才辞曲阜县,登山遂至泰安州。
乾坤普照天襟廓,景仰奎章万古留。
大意是:
今春南巡的时间很紧张,只是乘兴题诗寄往泰山头。
如果两次路过泰山而不登,心中总会觉得有些轻浮。
刚拜谒了孔夫子离开曲阜县,登灵岩山又到泰安州。
神佛的胸襟广阔光耀大地,仰慕皇祖笔迹万古传留。
其二
瞬息十春岩电影,年来忧乐忆从头。
谁能石上三生认,且看烟中九点浮。
幻矣仙踪谢蓬海,悯哉民瘼指徐州。
云巢若问前巡事,泪洒空庭不忍留。
大意是:
十年所见的景象转瞬就消失了,回忆几年来的忧乐还得再从头。
谁能三生辨认自己刻在石上的诗句,即使齐鲁也不过如烟悬浮。
变幻莫测啊仙人离开了蓬莱,悲悯人间疾苦啊水灾逼近了徐州。
泰山行宫若问前次登山事,也只好泪洒空庭不忍再在泰山停留。
碧霞祠南神门外有高大照屏,上刻“万代瞻仰”4字,字大皆一米有余,表达了古人对元君的敬崇。
出碧霞祠东神门北折沿盘道再上,可见一堵天然石壁巍然屹立,石壁前空地较为宽阔,地面上依稀可见殿屋基址,这即东岳大帝的上庙,庙已圯,仅有一碑形影相吊,此碑记录了东岳庙屡次兴废的经过,此庙于上世纪50年代初被全部拆除。
石壁上题刻遍布,洋洋大观,人称“大观峰”(图),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御书的《纪泰山铭》了。这是当年唐玄宗封禅泰山时留下亲笔题刻。
唐朝,在我国历史上应是一段最辉煌的鼎盛时期,唐代皇帝封禅泰山似乎是具备了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国泰民安的种种条件了。唐朝皇帝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那么,就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唐朝的封禅情况。
但是,以“贞观之治”把唐朝带入盛世的李世民却并没有来泰山封禅,他对封禅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史籍对此有简明的记载:贞观初年,群臣并请封禅,只有魏征认为不可,李世民听从了他的意见。贞观六年,平抚突厥,农业连年丰收,群臣又议封禅,太宗于是对群臣说:你们都劝我封禅,以我的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缺封禅之礼,也可德比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修封禅之仪,又何异桀纣?仍然不同意。贞观十五年,众臣又请封禅,太宗诏准,但行至中途,天上有彗星之变,封禅又止。李世民对泰山是心向往之的,但他不为求仙,不欲借泰山之名来提高自己,作为封建君主,能够把道德和政绩看的比封禅的形式重要得多,在这一点上他已远远地超过了前人。
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封禅泰山,在历史上也很有影响。《旧唐书•礼仪志•封禅》说:“高宗即位,公卿数请封禅。则天既立为皇后,又密赞之。”高宗李治仁厚无能,早已下诏让武则天主持朝政,武氏密赞封禅,高宗当然言听计从,武则天是这次封禅的幕后导演,她要求主持禅地仪式,实际上是乘机扩大她的政治影响,为女皇登基作准备。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十月,封禅队伍从东都洛阳出发,一路上走走停停,正月初二到达泰山。根据武则天的策划,在泰山顶先由高宗登坛,行“初献”礼,然后由武则天登坛行“亚献”礼。在当时一位皇后在大臣面前抛头露面是不相宜的,于是她让宫人扯起大帷帐遮隔,成了真正的“幕后人物”,最后由赵国太妃行“终献”礼,完成了这次封禅。30年后,武则天称帝,这次她走到了幕前,亲率文武群臣登封中岳嵩山,礼仪一如当年封泰山。由泰山到嵩山,由亚献到亲祀,武则天圆了女皇梦。
下面要说的就是我们今天的真正主人公唐玄宗李隆基了。
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干炼有为的人物,他26岁那年(公元710年),一举平息了欲效法武则天当女皇的韦后之乱。两年之后李隆基登帝位,又以极其果断的行动粉碎了太平公主阴谋发动的政变,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使唐朝动荡的政局又稳定下来。李隆基大权在握后,裁汰冗官,整顿吏治,起用一批正直的人担任重要职务;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均田灭灾,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李唐王朝建立以来,也是中国地主阶级执政以来的最好局面,这便是历史上盛称的“开元盛世”。
如果说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是古代人认为的封神泰山的必要条件的话,唐玄宗之开元盛世是显然具备了这一条件的。于是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末,李隆基采纳了张说等大臣的建议,下了《允许封禅诏》。
唐开元十三年十月,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问礼官学士贺知章为什么前世封禅的玉牒书秘而不宣。贺知章回答:玉牒书是专让天帝看的文书。前代帝王有的想请求长生不老,有的想请求成为仙人,所以后世人都不知内情。唐玄宗说,我封禅泰山,是为天下百姓求福。没有个人的秘密请求,遂将告天玉牒公布于众。他的玉蝶文大意是:——高祖和太宗,受天帝之命建立唐朝;高宗封禅泰山,天下兴盛,中宗继承皇位,遭受挫折。上帝佑助我,赐给我忠武的品质,因此平息了内乱。我承帝位已经13年,承蒙天意,四海平安。今封禅于泰山,感谢天地给予的成功,并祈求上天给子孙以厚禄,给万众百姓以幸福。
把自身的道德修养同封禅的资格联系起来,唐玄宗在封禅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强调封禅要节俭,也充分表现了这位皇帝当时头脑的清醒;公开提出封禅是为“苍生祈福”,则更是以前任何一个皇帝所未能做到的。在专制社会中,国家的兴盛衰败,人民的平安疾苦均系之于帝王一人之身,最高统治者的个人道德、性格、能力往往决定着社会的一切。唐玄宗封禅泰山的一系列表现,就今天来看,他在思想、人格上都比以前封禅泰山的帝王更强一筹。或者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亲自撰文书写的《纪泰山铭》一文,一直受到历代的保护、推崇,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泰山上。
《纪泰山铭》洋洋千余言,刻于13米多高的天然峭壁上,字体端方雄浑,文辞驯雅大度。
他说:“联宅帝位,十有四载,顾惟不德,懵于至道……”——我当皇帝14年了,没有什么功德,也不明白至深至高的道理。
他说:“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心之浩荡若涉于大川。”——我不知道是否得罪了天地,我的心绪茫茫,就犹如进入了无边的大川。
他说:“德凉者灭,道高斯起”。--不义的帝王必然灭亡,道德高尚的才能振兴。
他还说:“道在观政,名非从欲”--治国之道的高下主要看政绩,名声的好坏并非取决于自己的愿望。
唐玄宗封禅泰山,想着“为民祈福”,诚恳地公开承认自己道德与学识的不足,认为“名非从欲”等等,都表明了他敢于面对百姓把自己道德的高下一下放到实绩中去检验,这种气魄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而且似乎也是前无古人的。
然而,封建、专制的土壤并没有造就“好皇帝”的功能,而是恰恰相反。李隆基称帝前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及他铭刻于神山之上的种种宣言,均由于他在后期犯了许多错误(如重边兵而轻内卫、纵容内部纷争以及宠爱杨贵妃沉迷声色等等),而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使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如今,面对巍巍然的唐刻石,扼腕之际人们禁不住要长叹一声“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纪泰山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向被推为汉以来碑碣之最。清金石家朱彝尊称之为:“御书雄浑,若怒猊渴骥……若唐隶尽如此,何惭汉碑碣乎”?唐隶又称“唐八分”,是区别于汉隶的说法,一般认为唐隶在结构和笔势上较之汉隶变化较少,其艺术造诣逊于汉隶。但唐玄宗的《纪泰山铭》却并不逊色,因此受到了历代书法家的赞誉。《述书赋》就称其书法为:“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景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壮风,笔如海而吞鲸。”而且它自古以来便通体贴金,就显得更加奇丽了。《纪泰山铭》现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其全文为:
朕宅帝位,十有四载,顾惟不德,懵于至道,任夫难任,安夫难安。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心之浩荡若涉于大川。赖上帝垂休,先后储庆,宰衡庶尹,交修皇极,四海会同,五典救畅,岁云嘉熟,人用大和。百辟佥谋,唱余封禅,谓孝莫大于严父,谓礼莫尊于告天,天符既至,人望既积,固请不已,固辞不获。肆余与夫二三臣,稽虞典,绎汉制,张皇六师,震叠九宇。旌旗有列,士马无哗,肃肃邕邕,翼翼溶溶,以至于岱宗顺也。
《尔雅》曰:“泰山为东岳。”《周官》曰:“兖州之镇山。”实惟天帝之孙,群灵之府。其方处万物之始,故称岱焉;其位居五岳之伯,故称宗焉。自昔王者受命易姓,于是乎启天地,荐成功,序图,纪氏号。朕统承先王,兹率厥典,实欲报玄天之眷命,为苍生之祈福,岂敢高视千古,自比九皇哉。故设坛场于山下,受群方之助祭,躬封燎于山上,冀一献之通神。斯亦因高崇天,就广增地之义也。
乃仲冬庚寅,有事东岳,类于上帝,配我高祖。在天之神。罔不毕降。奥翌日,禅于社首,侑我圣考,祀于皇祗。在地之神,罔不咸举。
暨壬辰,觐群后,上公进曰:天子膺天符,纳介福。群臣拜稽首,呼万岁,庆答欢同,陈诫以德。
大浑叶度,彝伦修叙,三事百揆,时乃之功。万物由庚,兆人允植,列牧众宰,时乃之功。一二兄弟,笃行孝友,锡类万国,时惟休哉。我儒制礼,我史作乐,天地扰顺,时惟休哉!蛮夷戎狄,重译来贡,累圣之化,朕何慕焉。五灵百宝,日来月集,会昌之运,朕何感焉。凡今而后做乃在位,一王度,齐象法;榷旧章,补缺政;存易简,去烦苛,思立人极,乃见天则。
於戏,天生蒸人,惟后时乂,能以美利利天下,事天明矣。地德载物,惟后时相,能以厚生生万人,事地察矣。天地明察,鬼神著矣。惟我艺祖文考,精爽在于,其曰“懿余幼孙,克享上帝。惟帝时若,馨香其下”,丕乃曰“有唐氏文武之曾孙隆基,诞赐新命,缵旧业,永保天禄,子孙其承之”。余小子敢对扬上帝之休命,则亦与百执事尚绥兆人,将多于前功,而毖彼后患。一夫不获,万方其罪予。一心有终,上天其知我。朕维宝行三德,曰慈、俭、谦。慈者,覆无疆之言;俭者,崇将来之训;自满者人损,自谦者天益。苟如是,则轨迹易循,基构易守。
磨石壁,刻金记,后之人听词而见心,现末而知本。铭曰:
维天生人,立君以理,维君受命。奉天为子。代去不留,人来无已,德凉者灭,道高斯起。赫赫高祖,明明太宗,爰革隋政,奄有万邦。罄天张宇,尽地开封,武称有截,文表时邕。高宗稽古,德施周溥,茫茫九夷,削平一鼓。礼备封禅,功齐舜禹,岩岩岱宗,卫我神主。中宗绍运,旧邦惟新,睿宗继明,天下归仁。恭已南面,氤氲化淳,告成之礼,留诸后人。缅余小子,重基五圣,匪功伐高,匪德矜盛。钦若祀典,丕承永命,至诚动天,福我万姓。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禅亭亭,或禅云云。其迹不见,其名可闻,祗矞(走之)文祖,光昭旧勋。方士虚诞,儒书龌龊,佚后求仙,诬神检玉。秦灾风雨,汉污编箓,德未合天,或承之辱。道在观政,名非从欲铭心绝岩,播告群岳。
大唐开元十四年岁在景寅九月乙亥朔十二日景戌建。
碑文的大意是:
我即皇帝位已经十四年了,但是没有什么功德,也不明白高深的道理。我担当的是难以承担的职责,却安定了难以安定的政治局面。如今我不知是否得罪了天地,无所依托的心情像是坠入了无边无际的大河。全靠着上帝的赐福和前代国君积下的福荫,以及宰相与大臣的共同扶持,才使得天下纷纷来朝,人伦教化普及,年年丰收,事事如意。公卿大臣于是就出主意,说什么孝莫大于尊敬父亲,知礼莫过于向天祭祀祷告;还说现在天已降下瑞兆,民望也已丰厚,建议我封禅。大臣们反复不停地请求,我则再三谢绝,但都没有得到众官的同意。于是,我便与几个大臣,查找《虞典》,研究汉代的礼仪,扩充朝廷的军队,封禅的威仪震荡了全国。东行的途中,封禅大军旌旗猎猎,人马有序,庄严而恭敬,像流水一样滚滚前进,顺利地到达了泰山。
《尔雅》说,“泰山是东岳”。《周官》说,“泰山是兖州的镇山”。实际上泰山是天帝的孙子,众仙的府第。泰山处在中国的东方,是万物发生的地方,所以起名为“岱”,意思是万物更替交代;其地位是五岳中的兄长,所以就被称作“岱宗”了。自古帝王受天于命,改朝换代,都要告知天地,报告成功,出示图箓,记载姓氏年号。我继承了前代帝王的一统江山,秉承前代的封禅制度,实在是想报答上天的眷爱和重托,为百姓祈求幸福,又怎敢自视甚高,与上古的“九皇”相提并论呢?于是,在山下设坛,接受八方的助祭;亲自在山顶祭天,将玉帛与牺牲在积柴上焚烧,希望能上达天听,实现与神的交流。这也就是古人认为的在泰山顶上祭天以增天之高,在山下祭地,以增地之广的意思了。
这年的十一月庚寅日,在泰山祭祀昊天上帝,我朝高祖作配祭,天上的神灵无不降临。第二天,在社首山祭地,我的先父陪侍,所有地神无不祭到。第三天,会见众官,上公大臣进言说“天子接受了上天的符命,获得了大福。”群臣行跪拜礼,山呼万岁,君臣同欢,我则告诫说德是第一位的。
浑天仪运行正常,天象没有异样的变化,社会的伦理道德也井然有序,这是各类高级官员的功劳;万物正常发展,万民诚信快乐,这是众多州县官员的功劳。兄弟几人都能孝敬父母、相互友爱,善行遍及全国,这是多么美好啊。学者制定礼仪制度,史官编写封禅祭祀的乐章,天地安泰和顺,这是多么美好啊。少数民族、边远国家,借助翻译辗转前来进贡,这是历代帝王教化的结果,我还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五种神兽、各类宝贝纷至沓来,积聚着好运,我是多么的感激啊。从今以后,我做皇帝要时时警戒:统一国家的制度,整治法律;校正旧有的典章,弥补政治的缺失;使各类规章制度简单易行,删除繁琐苛杂的政令和刑罚,树立做人的最高标准,这样才能显现出顺乎天意的自然法则。
呜呼!上天降生的百姓,由皇帝来治理,能给天下万众带来最大利益,才是明白了天下的事理。大地承载万物,由皇帝来辅佐,薄征徭,轻赋税,使天下人丰衣足食,才是明白了大地的礼数。天地明察,鬼神显灵。唯有我德才兼备的祖先,灵魂在天,他们对我说:“我的孙子呀,只有你才能祭祀上帝,顺从天意,奉上香美的祭品。”于是天又对我说:“兹有大唐文德武功先皇的曾孙李隆基,天赐予你新的命符,继承扩大前人留下的基业,永远守住天赐给的福禄,使子孙永承大业。”我晚辈斗胆答谢、颂扬天帝的美命,并与各部门的专职官员安抚亿万人民,希望功德要多于前代,小心避免日后的祸患。只要有一个人不能得其所,则所有的罪过都在于我;只要一心一意坚持到底。上天会明白我的心意。我坚持奉行“三德”,即“慈”、“俭”、“谦”。所谓慈,就是审慎对待各类言论,不以言废人;俭则是信奉“要将有时思无时”的古训;谦呢?即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天助之。如果是这样,就容易追循前人开辟的道路,守住前人创下的基业。
今磨削石壁,刻金石之词,后来的人见此文而知我心,窥一斑而知全豹。铭文曰:
天生民众,要由皇帝来治理;皇帝受命于天,侍奉天帝而为天之子。时代不停留地过去了,新人一代一代地到来,不义的帝王必然灭亡,道德高尚的才能兴起。显赫的高祖、明睿太宗,改换了隋朝的政权,统一了全国。国土的界限扩张到了天边,把疆域的边界开辟到了大地的尽头,武功称雄于海外,文治安定了全国。高宗研究历史,道德恩泽普及天下,辽阔的东方土地,被一举收复平定,具备了封禅的条件,功德可与舜禹比肩。岩岩泰山,佑我祖先。中宗继承前代国运,恢复了大唐的国号;睿宗继承了中宗的新政,天下重归于仁。两位皇帝少问政事,天下万物变得质朴敦厚。封禅成功,传之后代,我缅怀先人,重新开始五位圣人创下的事业。我的功劳并不高,也没有盛大的威严。恭敬祭祀的礼仪,接受天赐予的长命,我的诚实之心感动天帝,求天帝保佑我的人民。古代封禅泰山的,有七十二代君王,或禅亭亭山,或禅云云山。这些遗迹已经见不到了,但是留下了名声,遵循祖先的规矩,才能发扬光大前代帝王的业绩。古代方士虚幻怪诞,儒家的著作拘泥于小节;放荡的君主以封禅为名,寻求长生不死,金泥玉简只不过是在欺骗神灵。秦始皇封禅中途遇到了暴风雨,无功而返;东汉光武帝封禅,更是不合礼仪,玷污了七十二代君王的编箓。道德未符合天意,很可能会受到天给予的耻辱。治国之道的高下,主要看政绩;名声的好坏,并非取决于自己的愿望。我把自己的心情铭刻在绝壁上,告之众山群岳、五湖四海。

在泰山之巅,点击率最高的大概就是“天”字,古代人关心天,因为天对他们太重要了。于是,我们又想起了一些沉重的话题。天,除了它的自然属性外,在古代中国人那里还有着更为复杂的意义:对皇帝来说,天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只不过是天的儿子,他们一面求天保佑,一面怕天惩罚,就如前文说的天起到了裁判的作用;而在百姓的意识潜层中,天还多了一层意思,就是除了希望风调雨顺、得到天的佑护、认为天不可欺不能作坏事外,更多的还是希望它能够主持公道,能制约统治阶级的过分残暴苛戾,给百姓以生存的空间。因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从来就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法制,即使有所谓的法,也只不过是统治阶级手中的工具,老百姓根本不能指望得到法的庇护。此时“天”就成了法的不足的重要补充了,是“天”保证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有了天的威严的炯炯目光,如果再碰上个把儿所谓的好皇帝,人民的日子还能过的去,巧了再遇上点儿什么盛世,社会也能够稍快地发展。但是如果在既没有法制,又把天给摈弃了的情况下,那就真的可怕了——最高统治者自己一个人,又是皇帝又是天,无所畏惧地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弱小的百姓当然就更不不在话下了。天意都不要了民意又算什么呢。结果,直搞得饿殍盈野、冤狱如山,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社会道德水准极度滑坡,社会大倒退,倒霉的最终是人民、是国家。一个人说了算,“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人在势在”、“人去势空”,没有了“天”,也就是说没有了最基本的游戏规则,老百姓更易遭致灾祸,但是却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无助的痛苦撕裂着心肺,小民们在彻底绝望的时刻,最后发出的哀号却仍然是“我的天啊!”
我的——天,它几千年来担负的职责真是沉重得很啊。
如今,共产党领导我们推翻了封建社会,我们终于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法制日益健全,科学日益发达,我们在物质上将不再靠天吃饭;在社会秩序上,将更不必把平安、公正、幸福统统再委托给天代理。天,该轻松一下了。

《纪泰山铭》周围历代题刻层层叠叠,几乎没有人数的过来,据说不包括被压盖的就有七、八十处,这里几乎就成了古人的留言板,被发满了帖子。让我们来择要地简单浏览一下,感受一下古人的在泰山的心思:
“登岱观海”,在《纪泰山铭》东侧石壁上,刻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嘉靖进士、御史、四川射洪县高泉人谢东山等题。题词之上刻有跋语:“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由明,容光必照。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这段话摘自《孟子•尽心》上,意谓,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则觉得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见过大海的人就很难被一般的水所吸引,在圣人门下受过教育的人就很难被一般的言论所打动。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就是必须要看它的起伏的波澜。日月都有光辉,只要有缝隙的地方都可以照到。流水这种东西,它不填满地上的坑坎是不会前进的;君子立志于大道,不积累一定的成果就不能通达。”意思是,人啊,要有高的境界,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努力钻研,打牢基础,并通过不间断的积累,才能最终实现自我。
“于山见泰岱之高”,在《纪泰山铭》东侧石壁上,刻于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款为“督河使者李逢亨谨识”。于,比的意思。是说山与山相比方能显出泰山的高大。暗中含义是,人也要相互比较,要见贤思齐。
“天根云窟”,位置同上,刻于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韩东题。天根,亦名氐宿,二十八星宿之一。中国古代人认为,天上的星宿对应着大地上的某一地区,天上星象的变化预示着对应地区的吉凶祸福,这种对应的划分叫作分野。二十八宿中角宿、亢宿、氐宿的分野是兖州,泰山是兖州的镇山,所以泰山在星宿中的对应即是天根,天根属东方星宿,其神为青帝,主万物生长发育。云窟,指聚集云气的地方,能兴云致雨。“天根云窟”是古时人们对泰山的最古老的认识的总结。
“赵明诚等题名刻石”,位置同上,刻于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铭文为:“太原王贻公,与天水赵明诚德父,政和三年闰月八日同登。”赵明诚,宋著名金石学家,词人李清照的丈夫,曾编《金石录》三十卷。因赵姓出自陇西天水,故名前冠以“天水”二字,德父是赵明诚的字。此类题刻在石壁上以及在其他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众多的文人墨客都以能登上泰山为自豪。
“天下大观”,在《纪泰山铭》题额之上,题刻年代不详。泰山研究专家姜丰荣先生认为,岱庙现存有嘉靖十一年(公元1533年)济南知府杨抚所书的“大观峰”题词碑,其书体与此类似,故疑为明嘉靖年间杨抚所题。此四字既指巍巍泰山气象万千,文物遍布,为天下大观;又指此处石壁遍布唐宋皇帝、历代文人的雪泥鸿爪,实为洋洋大观。
“壁立万仞”,在《纪泰山铭》西侧,刻于明嘉靖间,泰安知州仲言永题。此题刻将《纪泰山铭》后跟随唐玄宗封禅的官员衔名压盖。此乃题景之作。
“天地同攸”,位置同上,刻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济南通判、上绕余南金题。此题刻也压盖了《纪泰山铭》之后的题名。古人认为天长地久,永不磨灭,谓泰山像天地一样久远,也可能是指《纪泰山铭》像天地一样永久。
“至哉坤元”,位置同上,刻于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此句出于《易•坤》:“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承顺天。”,坤乃大地,这是对大地的赞美,意思是登上泰山,俯视茫茫大地,是它滋生了万物,真是伟大啊。
“弥高”,位置同上,刻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翰林侍讲韩世能题。此句出自《论语•字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意思是越是敬仰老师孔子的学问,越觉得高远;越是努力钻研越觉得艰深;看着它在前面,忽然又到了后面。说明孔子学说的高深精妙、人生修养的不容易;同时也指泰山博大精深。此大观峰曾叫“弥高岩”。
“青壁丹崖”,位置同上,题刻年代不详,为题景之作,因石字多被描红,故称丹崖。
泰山导游词---奇妙的泰山极顶(上) 泰山极顶阅读
“岩岩”,位置同上,刻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6年),天津徐世光题。语出《诗经•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古人认为用“岩岩”一词形容泰山最为恰切了,岩岩并非实指,而是描写一种气象。泰山的气象如何?博大、有刚骨、生云吐雾、青未了、尊崇……总之难以一言以蔽之,而据说岩岩二字就能包括这一切,不信你体会去吧。
“置身霄汉”,位置同上,刻于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山东巡抚李树德题。意思是登上岱顶,好像置身于天的极高处,意谓人要向高处走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极言泰山之高。
“大观”,位置同上,题刻年代不详,南昌王政题。指此石壁蔚为大观也。
“呼吸宇宙”,位置同上,题刻年代不详。形容泰山胸怀博大,生机勃勃,顶天立地。
“与国同安”,位置同上,题刻年代不详。与国,即举国、全国的意思。谓全国同泰山一样安稳。取“安如泰山”、“稳如泰山”之意。在中国历史上,人民遭受过太多的磨难与艰辛,不安定的日子给了他们太多的痛苦,几乎是周期性发生的战争、动乱,给人民心中刻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中国有句古话叫“宁做太平犬,不当离乱人。”他们渴望安定、平稳的生活,把美好的象征意义赋予了泰山,希望泰山安则四海安,人民永远过上太平祥和的生活。
“与国咸宁”,在大观峰西侧石壁上,刻于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知泰安府事、长白萨搓题。题词同样取“泰山安则四海安”之意,谓全国都同泰山一样安宁。
“尊崇”,位置同上,题刻年代不详,谓泰山是所有名山中最为尊贵崇高者。
“名山圣水”,位置同上,题刻年代不详。因大观峰下有泉,故题。泉为“裂天泉”、“圣水池”,据说泉水甘甜,饮之令人神爽,有祛病功效。
“云峰”,在大观峰西侧,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4年)康熙皇帝所书。云峰,本指云彩像山峰,此处意思是山像朵朵的云,形容泰山山峰众多、高峻。
“乾隆恭颂皇祖勒崖‘云峰’石刻”,在大观峰东侧石壁上,刻于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是乾隆为歌颂其祖父康熙所题“云峰”二字所作,其诗为:
骊珠双颗勒云峰,占断岩岩景万重。
不似摩崖千许字,开元惟用诩东封。
大意是:
云峰二字像宝珠一样刻在石壁上,道出了泰山的岩岩气象。
不象是唐玄宗的洋洋千言,那只是他对封禅的自我标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3154.html

更多阅读

导游词怎么写? 游乐场导游词怎么写

导游词怎么写?——简介导游词是引导旅游者进行游览观光的讲解词。要写好导游词,最重要的是掌握丰富的资料,包括现实的、历史的。只有在拥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导游员才能整理加工、去粗存精,进行再创造,编写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导游词。导游

沈阳故宫导游词 喀纳斯湖导游词

准备导游面试时,我各方面的整理了一下,把辽宁省的24个景点导游词都打到了电脑里。把它们都发到这里吧,留着以后备用!沈阳故宫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此次游览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 4A

史最完整的沈阳故宫导游词 沈阳故宫最全导游词

史最完整的沈阳故宫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此次游览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 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旧时宫殿,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努尔哈赤建立政权之初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

济南市情中文导游词 济南大明湖中文导游词

   (2011-06-19 00:14:50)标签:导游词导游考试山东省旅游分类:★全国中文导游词各位朋友,早上好!热烈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泉城济南参观游览。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文化、科研、教育、交通等中心。它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南

八达岭长城的英文导游词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

长城的导游词-万里长城英文(英语)导游词In the north of China, there lies a6,700-kilometer-long (4,161-mile-long) ancient wall. Nowwell-known as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it starts at the JiayuguanPass of Gansu Province i

声明:《泰山导游词---奇妙的泰山极顶(上) 泰山极顶阅读》为网友七色雾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