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之若鹜”误用原因分析 趋之若鹜

“趋之若鹜”误用原因分析

宋桂奇

《语文学习》2012年2期

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2小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能力”,其中C项为:

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对此中“趋之若鹜”“使用不恰当”的原因,邓木辉老师认为:“‘趋之若鹜’指像成群的鸭子一样争先恐后地跑过去(鹜:鸭子),比喻许多人争相追逐,含贬义;句中应用褒义成语而用了贬义成语,用法错误。”(《全国大纲卷试题分析》,《语文学习》2011年增刊第17页)国家命题中心“余闻”亦持相同看法:“成语‘趋之若鹜’的本意是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常用来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物,含有贬义色彩。此处用于作家和出版社之间的关系,显然不合适。”(《全国大纲卷试题解析》,《语文月刊》2011年第8期第15页)笔者以为,从感情色彩这个角度来判定例句中“趋之若鹜”属于误用,并不能令人信服。

虽然,诸多常见辞书均将“趋之若鹜”认定为贬义成语:《辞海》、《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均明言其“含有贬义”;《现代汉语词典》虽未直言,但从其“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这个释义中,似也能看出它的贬义色彩。但笔者在亦不乏权威的《汉语大词典》中,却看到了不一样的解释:“像野鸭成群而往。比喻很多人争相趋附、前往。”(第九册1147页)――到底哪一种说法更为准确呢?

我们不妨让用例来说话。据笔者所见,“趋之若鹜”(也可写作“趋之如鹜”)这个成语,至迟在清代就已被人们广泛运用,例如:

⑴蝇头之利几何,而此辈趋之若鹜。(清•李渔《与赵声伯文学》)

⑵如薰亦能诗,士趋之若鹜,宾客常满。(清•张廷玉《明史•萧如薰传》)

⑶毕尚书宏奖风流,一时学士文人趋之如鹜。(清•袁牧《随园诗话》卷十一)

⑷盖约脚人活跃,每日调整戏码花梢,能使观众趋之若鹜也。(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⑸为民上者,以名利二字驰使天下,而天下之民趋之若鹜。(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附录沪报〈制造说〉》)

⑹白云观就是他纳贿的机关,高道士就是他作恶的心腹,京外的官员,哪个不趋之若鹜呢?(清•曾朴《孽海花》第七十二回)

以上6例中,除⑴⑸⑹含有贬义外,余3例均为褒义――这从“能诗”“宾客常满”(⑵)、“宏奖(大力奖掖)风流”(⑶)、“约脚人(旧时戏班的经理者)活跃”(⑷)等语中自能看出。如此,我们又怎能武断地认为这一成语不可以褒用呢?

当然,成语的感情色彩也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但就“趋之若鹜”来说,它却并没有变成一个绝对的贬义词,因为,现代以至当代,它仍不全用于贬义,例如:

⑺在我们身后就有各种各样的摊贩。早上起来还没吃东西,自然大家趋之如鹜。(茅盾《脱险杂记》十)

⑻一二九师乘坐的火车每停一站,就有许多新闻记者、爱国人士趋之若鹜,……要求见刘伯承一面。(《中国剪报》1992年8月15日第8版)

⑼……引得京城这群体面的男女从各个角落趋之若鹜

,这不能不说是陈凯歌的魅力。(《南方周末》1998年10月23日第4版)

⑽王俭集教育、擢拔于一身,一时间,宾客盈门,众文士趋之若鹜,……对于有才华的文士,王俭都十分提携,甚至不计其出身。(《文史知识》2009年第1期第93页)

⑾考虑到大多数环卫工人由政府环卫部门发放工资,还有一个高效的办法是将他们纳入公务员编制。我深信,这样一来,全社会的道德良知不但会迅速醒来,还会羡慕不已或者趋之若鹜。(《南方周末》2010年3月18日第16版)

⑿曾几何时,中国足球联赛曾经是举国关注的焦点,其品牌价格曾让各个财团趋之若鹜。(《济南时报》2010年3月28日第8版)

⒀从捉襟见肘到财大气粗,“国”字开头的企业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这个势头还在持续猛涨,精英们自然趋之若鹜。(《南方周末》2011年2月24日第3版)

⒁柳如是从此扁舟一叶,浪游江湖,才名日著,吴越间诸名士趋之若鹜。其中自不乏书法名家,华亭李待问(字存我)便是其一。(《文史知识》2011年第4期第77页)

以上8例,⑺为中性,后7例褒义可谓明显。由此可见,较之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显然更为合理;因为,“趋之若鹜”一直以来都是褒贬兼用的,我们自不能无视客观事实的存在,就想当然地给它贴上一个“含有贬义”的标签。

明确了“趋之若鹜”并非一个绝对的贬义词,我们再来看前引例句。笔者以为,如果说此中“趋之若鹜”属于误用,则误在与语境不合(若删去“对它”便不误);因为“趋之若鹜”的“之”是个代词,其所代对象即是此前的“一家国家级出版社”亦即“对它”的“它”,如此,“之”与“它”便叠床架屋,形成语病。至于笔者所说“之”为代词,这除上述诸多用例可以为证外,下面两个例句似更具说服力:

⒂况滇省跬步皆山,本无封禁,而小民趋利若鹜,矿旺则不招自来,矿竭亦不驱自去。(清•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

“趋之若鹜”误用原因分析 趋之若鹜

⒃自此义不明,而后世好名之士益复纷然,致有赴水投缳,仰药引剑,趋死若鹜,曾不之悔。(清•陈确《死节论》)

⒂中不用“之”字而以“利”替代,当是为了明确“小民”采矿旨在逐利,进而显现作者对这一行为的批评态度。⒃中,“赴水”“投缳”“仰药”“引剑”均为“死”之方式,如此,用“死”来统括无疑较“之”字指代更为妥贴。从这两个极具修辞效果的“活用”之例中,我们自能认定,“趋之若鹜”的“之”只能是代词而非语助。

最后,还想顺便指出的是,“趋之若鹜”作为“误例”曾两次出现在此前的高考试题中:

⒄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1997年高考第4题)

⒅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2002年春季高考第4题)

命题专家认为,这两例“趋之若鹜”的误用原因均为“贬词褒用”――因为这一成语“含有贬义”。但若以上述笔者之说为据,⒄例显然不误;⒅例则亦误在叠床架屋:因为“趋之若鹜”之“趋”与“进入”之义相近,自不可用它来修饰“进入”。如再进一步,我们还可发现,“趋之若鹜”在句中只能充当谓语,且不能带宾语或补语,这从上述十余例中似能得到印证。

故此,笔者真诚希望包括《辞海》在内的一些权威辞书能在再版时予以修订,以免“趋之若鹜”“含有贬义”这一谬误愈传愈广以至深入人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5650.html

更多阅读

冰柜不制冷原因分析 冰柜正常运转但不制冷

冰柜不制冷原因分析——简介便利店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超市”,便利店的出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我们可以再炎热的夏天随便就能喝到冰冷的饮料,因此便利店对冰柜的依赖也日益显得非常重要,冰柜的商家大多无法做到随叫随

转载 叙利亚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叙利亚难民危机的原因

【转载】叙利亚危机爆发原因分析叙利亚危机爆发迄今已满四年。这场导致“21世纪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的危机,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为何久拖未决?对地区和国际局势带来哪些影响、解决危机的前景如何?近日,叙利亚男童溺亡照片令全球心痛,欧

长时间咳嗽的原因分析 咳嗽很长时间不好

长时间咳嗽的原因分析家长常因小儿咳嗽一直不好来求医,往往已经跑了多家医院,钱也花了不少,心情急乱,求愈心切。其实,儿科界公认咳嗽症状持续>4周称为慢性咳嗽。长时间或反复慢性咳嗽原因很多,病情表现也非常复杂,只有正确的诊断才是治愈的

手机搜索不到WIFI信号原因分析 手机搜索不到wifi信号

手机搜索不到WIFI信号原因分析——简介 有用户经常会遇到手机搜索不到WIFI信号,碰到这种情况,由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路由器的设置问题导致的。路由器由于保密性以及防止蹭网现象发生都会有mac地址过滤设置,连接不上的

早醒失眠的原因分析 早醒型失眠治疗方法

早醒失眠的原因分析正常人大多数在上床后三十分钟以内便可入睡且持续四到十个小时,而失眠的人上床后很长时间也不能入睡,即使入睡也很难维持睡眠,且有醒后不能恢复疲乏、白天精神不振、学习与工作受到影响等表现。失眠常由心理、生

声明:《“趋之若鹜”误用原因分析 趋之若鹜》为网友浪子回头金不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