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马嘶岩寺——普宁池尾马山:马嘶岩禅寺

5月26日,天气阴闷。
下午一点多两点,叫上朋友,三人,出发去了马斯岩。

记忆里的马斯岩,距离今日,已快十年。
印象有些模糊,只是有些感觉,却越来越清晰无比。

原来,来时,物是人非。

我们三人,一辆电动车,一辆山地车,快快慢慢,走走停停。
在池尾马山那条路拐进去,不久就到了马斯岩寺。


记得以前,这里都是整片的田野。
如今,已是满目疮痍的感觉,也许,这是发展的代价吧。

马斯岩寺,位于今普宁市池尾街道(原池尾镇)西部的马山山腰。
清乾隆《普宁县志》载,马嘶岩寺“建自唐大颠初创道场,有敕赐‘马山禅寺’额”。寺右侧有一巨石室,深约7米,宽3米。
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修,后毁。乾隆六年(1741),寺僧源正募化重建。
今寺为乾隆以后历次修建的复合建筑物,一正殿和两边厢房,大门前有照壁围拱,开两侧山门,屋顶为硬山顶。
1961年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三人在山下没多久就到了目的地。
现在的马斯岩新建了不少建筑,但我没兴趣去了解这些新建筑的来龙去脉。

马斯岩寺没有大寺庙那样的宏伟,是一紧凑简洁的禅寺。
也许,是因为经不起商业炒作而没落了吧。马斯岩寺的香火并不旺,只稀稀疏疏有些香客前来。
不过,我却是非常喜欢这一点。少了商业的味道,反而更显现它保存完好的历史原貌。

下午三点,刚好是寺里师傅做午课的时间。
幽林山寺,钟声禅咏,让人不禁轻松放了很好多。
也因为殿里在做午课,我们在殿前走走就过去,没有拍摄点什么回来。
不过,也是不知道要怎么拍摄。

唐朝真元十八年(公元八0二年)属潮阳县辖区。相传有一名僧,法号大颠,云游至此,见这座山雄伟壮观,壮似卧马,山腰有二块巨石雄迭,形成天然岩室,犹如卧马口长嘶,岩深一丈,宽二丈,环岩老树参天,古藤蔽日,泉水潺潺,景色幽雅,因而选定在此创建道场。有赖与该山相连的古洞寨义士杜竹轩(字均莆)相助,建成庵寺。杜竹轩并将岩前粮田施为寺田,以作佛前香油之用。大颠建成庵寺后,把这座无名山命名为马山,称这天然石室为马嘶岩。自此,他甘心避世,木石与居,白云为侣,奉佛传道。

唐元和十三年(公元八一八年),宪宗皇帝遣使至凤翔,迎佛骨入宫祀拜,刑部侍郎韩愈(世称韩昌黎)上《谏迎佛骨表》奏帝,极力谏阴,触怒宪宗,要将他处死,幸赖裴度,崔群求赦,才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到潮州后,闻知辖下潮阳县有此名山和道场,意欲访察。为避朝野讥议,韩愈只带随从一名,微服私访,策马而来。到了马嘶岩,把马拴在一块形似大柱的石头上,然后入庵拜见大颠。大颠见韩愈气宇轩昂,仪表不凡,让座奉茶。在言谈中,韩愈发现大颠出口成章,也非庸僧,两人谈得十分投机,吟诗作对,以助清兴。后来,韩愈将身份明告,佛门弟子大颠为当代名儒及朝廷命官的拜访而感到荣幸,更热情款待。当韩愈告辞时,大颠依依不舍,奉送下山。唐穆宗即位(公元八二一年),宣召韩愈进京为国子祭酒,复封兵部侍郎。临进京前一天,韩愈还专程到马嘶岩庵向大颠告别,由于韩愈在潮州执政时,反对横征暴敛,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文化教育,深得民众爱戴。韩愈上京赴任之后,大颠为纪念这位名儒的相访,提议在马嘶岩前原韩愈拴马石的地方,建起一个歇马亭。附近村民得悉,热情募捐,把亭建成,也为马嘶岩增添光彩。康熙三十六年,潮阳陈升曾捐资修葺寺宇;乾隆六年,马嘶岩阉住僧源正也曾募化修建;公元一九二二年,住僧郑锦云又募化修葺阉寺,历代文人逸士也常到此相访,并题诗作对留念。据普宁县志记载,清朝雍正二年,举人陈元德曾赋诗,题大颠马嘶岩遗迹。


绕过新建的前殿,后面就是古老的马斯岩寺了。

马斯岩寺,俗称马山庵。

在潮汕这样一个儒释道三教并流的地区,几乎不分你我!
寺跟庵的区别,更不在话下。


如前文所提:
今天的马斯岩寺是乾隆以后历次修建的复合建筑物,一正殿和两边厢房,大门前有照壁围拱,开两侧山门,屋顶为硬山顶。




1988年颁布是文物简介、保护条例。


一九六一年颁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石刻。


回光返照。
马斯岩寺的门后匾额。

马嘶禅林。
在马斯岩寺的侧房,有一嵌在墙壁里的石匾。
可惜当时管理人员不在,门锁着,我们只好透过门缝看看。
千古马嘶岩寺——普宁池尾马山:马嘶岩禅寺
估计,这块石匾应该是原先马斯岩寺的门匾吧?
又或者是马斯岩寺另外建筑的门匾?
当然,这样的石匾,究竟是怎么样一个用途,像我这样的人实在无法去考证。


在马斯岩寺门外的地上,都是一块块不规则的石板。有不少都是原先建筑的石材、石碑等。
像这样的铺在地上的一块残碑,让我研了好久,可惜我还是看不出个所以然。


新建的前殿屋顶。


前殿后出檐下的风钟。

其实前殿有许多可以拍摄的东西,可惜不知怎么就是找不到拍摄的感觉。


栓马石。

马嘶岩寺这个名字的来历传说与一代大儒韩愈有关。
韩愈被贬潮州刺史之后,与潮阳灵山寺的大颠法师经常来往,成了莫逆之交。大颠法师是个有道高僧,他创建的潮阳灵山寺,香火非常旺盛。为了弘扬佛法,他又到当今的普宁池尾镇选址筹建寺庙。佛寺建成之后,恰好韩愈前来拜访。韩愈身骑白马,来到寺庙之前,将白马栓在一块石块上,到禅房与大颠品茶交谈,谈兴正起时,耳边传来了白马嘶鸣之声。空山幽静,林涛声声,岩寺里,香烟袅袅,木鱼阵阵,此情此景,再传来一声白马的嘶叫声,韩愈心有所动,问大颠法师:“寺庙落成,可有名字?”大颠说:“未有名字!”韩愈兴奋地说:“就叫马嘶岩寺可好?”大颠禅心通明,哈哈大笑:“就叫马嘶岩寺吧!”于是,千年前一声白马嘶叫,成就了一个寺庙之名。
关于马嘶岩寺名称的来历,也有说是因为岩寺的左侧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像白马嘶西风,故而得名。
两个说法都离不开白马。不过时至今日,马嘶岩还有一块石头,叫栓马石,据说是当年韩愈访大颠时系马之所在。

栓马石,是一处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可惜的是,我们去的时候,一直都在找不到栓马石。还埋怨,是不是被管理人员藏起来了。哈。
素不知,原来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还好,我有拍一张照片回来!!

在栓马石,看马斯岩寺。


栓马石旁边的石刻:广种福田。


马嘶岩记

这块石碑是花岗岩石料,长方形,高165厘米、宽65厘米、厚9.50厘米。
刻乾隆十年(1745)普宁知县萧麟趾撰并书的《马嘶岩记》。碑记内容提出质疑,怀疑韩愈是否来过此地:

昌黎谏佛骨。及其刺潮而与僧大颠善,且留衣焉,是必有过人者。潮之缁流,每自诩大颠支派。凡林泉岩谷胜处,辄指为当日卓锡初址,皆假托之说也。……大颠六根清净,四大皆空,方且绝人离世,甘心寂灭,木石与居,白云为侣,意惟解脱尘网耳!宁计此十笏地,遂足留名于后,使人称为某某遗迹也哉。自见许于昌黎,而大颠之名乃不朽,斯岩也因以不朽矣。……旧址石础犹存,大约皆后人因昌黎相访而为之点缀者,其留衣处,别在潮邑不在此。


四大皆空莫更疑
笑他佛骨自支离
名儒仙释原相契
还有东坡解带时
水僻山幽偶作庵
天花随意写瞿昙
居庐书火传真偈
除却昌黎未许参


沿着小路,绕过马斯岩寺后面就可以到山上去。
我们几人登上山去,在山顶拍了一张马斯岩的全景。
当然,山下的树木繁茂,一些建筑已经淹没在山林里去了。


山上的蚊子特别多,而天气也实在不好,在山顶随便拍了几张就下山来。
马斯岩寺规模非常小,稍微转转就把马斯岩走完了。
当然,难得来一回就不甘心这样就走,于是又跑到寺里去走走。
碰巧遇上诚心的香客,难得一幅虏诚的画面。




下马斯岩寺的古石道。

在马斯岩,一直都传闻有大榕树。
可惜后来听说那棵大榕树枯萎死掉了。
在这石道的尽头,也有一榕树,可惜并不大。

关于马斯岩寺的一些相关照片,就到此结束了。
在走访时候,没有多少准备,匆匆看看拍摄一些照片就算完事。
当然,马斯岩还有不少值得拍摄的东西,也许只能等下次有准备时候再去看看了。


关于马斯岩的:灵山拍牒,马山盖印。

相传唐代宗大历至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一位隐居名士杜竹轩来到原为潮阳辖地的水都古洞寨(即今普宁县池尾镇马山一带地方)马嘶岩结缘习静读书,后值高僧大颠云游至此传播佛学,相得甚欢,便施粮山与大颠,在古洞寨的马山上创建了马嘶岩寺,作为他讲演佛法的道场。
后来,大颠禅师又到潮阳练江之滨洪氏村一带地方(今潮阳县铜盂镇岐北村一带地方)传播佛学,发现灵山钟灵毓秀,周围乡村人口稠密,更是一个传播佛学的理想地方,便在灵山上创建了灵山禅寺,并在这里定居下来,成为灵山寺的第一代禅师。
从此,灵山寺钟鼓常鸣,经声悠扬,香烟不断,善男信女众多,遍及海内外,影响甚广;马嘶岩寺与之相比,那就望尘莫及了。大颠禅师为了使他自己一手创建起来的马嘶岩寺能够扎根下来,扩大影响,便立下灵山“拍牒”、马山盖印的成规,使得灵山与马山寺院香火互旺。从此,这两个寺院的僧人和民间佛教信徒,便遵照大颠禅师所嘱,对这个成规,代代传承下来,成为一个宗教趣俗;也促使这个寺院自创建以来,历经各个朝代,代代香火不绝,至今仍为人们礼佛的圣地。

以上部分资料摘自网络。

2010,5,26
千古马斯岩寺,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5815.html

更多阅读

长兴碧岩禅寺 碧岩寺

碧岩禅寺位于长兴和湖州之间,从太湖边的月亮酒店转过去很快就到了。我参加第一次部门活动就是大家一起去爬山,密密麻麻的竹子爬到了半山腰,果然是生命里很顽强的植物。看图:背影:大片大片的竹子,只有安吉的竹海可以媲美了:我们爬山是为了打

“烂尾工程”:90%飞天茅台是假酒谁来管?

  飞天茅台酒  飞天茅台酒简介  产品一  43%(V/V)茅台酒  规格标准:500ml、1000ml  【平和之美】  秉承敦厚性格  挥洒平和风度  用先进酿造工艺,科学降度而成。酒度适中,具有茅台酒的典型风格,酱香突出,酒体

池莉文集:生活秀(全文)

基本资料池莉文集:生活秀(全文)作者: 池莉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年:页数:定价:装帧:ISAN:内容简介一、《池莉文集》初版于一九九五年八月。初版时为四卷,包括《紫陌红尘》、《一冬无雪》、《细腰》、《真实的日子》等。一九九八年八月,出

声明:《千古马嘶岩寺——普宁池尾马山:马嘶岩禅寺》为网友陌路黄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