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PIB《肖申克的救赎》研读报告一 肖申克的救赎开题报告

2013级PIB《肖申克的救赎》研读报告(一) 肖申克的救赎开题报告

“自选作品”模块

《肖申克的救赎》

研读报告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囚犯与狱卒的心理探究

——《肖申克的救赎》赏析

白汉璋

我最开始阅读此文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环境能改变人,最开始我并不以为然,因为我自认为我并没有受影响,看了斯坦福实验和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定义以后我发现我错了,实际上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被体制化了。我还要阐述斯坦福实验与本文之间的联系,因为这个实验能说明为什么狱卒会变得具有虐待倾向,而犯人则会乖乖听话。

为什么说所有的人都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但只是体现在不同方面(例如政治,教育,公司制度)?

实际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要满足四个条件:1.是要你切实感觉到你的生命受到威胁,让你感觉到,至于是不是要发生不一定。然后相信这个施暴的人随时会这么做,是毫不犹豫。2.这个施暴的人一定会给你施以小恩小惠,最关键的条件。如在你各种绝望的情况下给你水喝。3.除了他给所控制的信息和思想,任何其它信息都不让你得到,完全隔离了。4.让你感到无路可逃。在中国大陆的互联网环境就体现在1.如果发布对政治不利的言论会被抓走2.比如说发布他们要求的内容以获得减刑3.党中央的各种文,GFW(防火长城),Google被屏蔽(连接已被重置)4.对代理和VPN的限制(例如OpenVPN协议的会卡在认证环节)。在文章中体现的则是老布和瑞德(分别被关了40年和50年)获得假释后因为不能适应社会而想要回到肖申克监狱的,老布则是选择了自杀,而瑞德即使是上厕所也要报告的行为我最开始也觉得很有意思,因为这个细节一般人绝对不会有。有意思的地方是百货店的老板跟我最开始的反应一样的,那就是奇怪他为什么上个厕所也要报告,但是我们知道监狱并不同于其他场所,这是个典型的受军事化管理的地方,与很多戒网瘾的地方很类似,那就是都发生过命案(详见斯坦福实验对教官、狱卒的心理分析)、军事化管理、都是被高墙阻隔(逃不出去)、你没有机会了解外边的世界(老布和瑞德要是能听到收音机里关于外边的新闻报道也绝对不会完全不适应)、说到小恩小惠(戒网瘾的地方有给家长探视的机会,但是你得过至少三个月并且表现得十分突出,文中则表现在假释机会上,瑞德申请了好几次假释,在50多岁那次终于允许了他的请求,那么长的时间跨度想必你们会明白世界的变化绝对很大,他们多半不能适应)。老布爱上了肖申克监狱这个事实也能解释得通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是怎么回事。(出狱之后他被顾客和老板抱怨收拾东西速度太慢太笨,喂鸟的时候想念着他在肖申克监狱时期养的那只乌鸦,经常在半夜之中被噩梦惊醒,他活在恐惧之中,所以说很容易说明白他为什么在一年之内就自杀了,因为只有那样才是他真正意义的解脱)。

斯坦福实验与《肖申克的救赎》中狱卒和囚犯的关系。

(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英语:PhilipZimbardo)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这种人的性格的变化被他称为“路西法效应”: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魔鬼撒旦。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津巴多作为监狱长。-----维基百科对此的解释),回顾一下这个实验,这些“囚犯”(大学生志愿者)最开始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事,第二天就开始想要拒绝听从命令(当然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最后局面就完全失控了,我其实想说的是环境会使人们发生质的变化(好人变坏人),所以说绝对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如果被放置在这种环境中就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囚犯的心理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怀疑分组的公正性,实际上确实是随机的),在本文中对此的描述简直数不胜数,比如最开始的时候狱卒暴打胖胖的罪犯并导致其死亡,“三姊妹”之首的包格斯被狱卒打的不仅是个残废,而且生活不能自理,还有典狱长对汤米的态度(小说是给予其十分优厚的待遇让他闭嘴;电影则是更了断直接:把汤米打死了。)像这种暴力的镜头更是数不胜数,对犯人来讲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不遵守所设立的规则的后果从来都是没有最严重,只有更严重。我认为作为囚犯的话在这种环境生活下去不可能没有心理阴影。但问题是作为狱卒来讲他根本就不会意识到自己这么做会造成严重后果,当人们真的设身处地的在这个环境里,不可能不受其影响而成为一个坏人,但是他们(坏人们)从来都是想方设法的为自己开脱(比如虐囚的士兵是为了获取反恐所需的情报,恐怖分子是为了民族解放,在他们的同仁眼里他们也是道德英雄。这根本上是不同的善之间的冲突,而不是善和恶之间的冲突,已经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我想大家如果参加过不是学校主办的军训活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参加过由长春市新文化报主办的军训活动,我记得是在金穗教育基地做的这次活动),我说一下那时候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也发生在我身上的),比如说紧急出操(你睡得很熟的时候把你叫起来,让你跑操)、半夜的时候罚站、在全是木刺的木板上做俯卧撑,被子叠不齐就罚跑圈,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听就罚(咋骂的都有),那时候我还没有手机,你没有办法联系到外界,当然他们也不允许你用手机(我记得被发现好像就被强制做蹲起)。我还记得我那时候回宿舍的反应,我痛骂了记者和那个罚我的教官,当然结果你懂的,我又被罚了,几次下去把我整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了。所以我看到那些退伍士兵教戒网瘾的学生的样子我自然能想到,因为我有相似的经历,打骂受训者,体罚受训者,在军队的那种高压环境把那些士兵整惨了,他们训练新兵也会把他们所受到的痛苦传递过去,在外人看来教官打死人是件十分了不得的事,但是我想表达的是他们原本不是这个样子的,是这种环境把他们变成了这样。这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事在我了解了这两个例子以后就变得解释的通了(军训的地方就离市区很远,你完全获取不了信息,他们给你一些休息作为小恩小惠,你必须得一切行动听他们指挥,你能逃跑我真的得算你厉害,因为把守的人实在太多),那段时间给我留下来的心理阴影就体现在很多地方,例如我不得不答应教官的指派即使我不想这么做,和我对几乎所有的退伍士兵的偏见,以及再也不想看见任何军事基地或者教育基地。实际上这对于囚犯来讲也是一样的(第一阶段),只不过他们需要的时间更长而已,同时也更严重。

从肖申克救赎看希望

白逸飞

希望,作为本书的主旨之一,在书中不仅重复出现,并且有着深刻的内涵以及外延。下面仅对其中四点进行探讨。

1、“希望”在书中的地位

希望是这本书想要表达的主旨之一,在我看来,也是最重要且最中心的主旨。

书中多次正面提及“希望”二字。如“‘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的。”以及在书中结尾处“我希望…”的一系列排比。“希望”这个主旨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尤其是在最后结尾的时候,作者用排比句式进行特殊强调,读来不禁让人同样心怀希望,期盼着雷德能与安迪在墨西哥会面。

由此可见,“希望”作为主旨之一,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本书中也运用卓越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希望几个不同的侧影。下面将进行一一探讨。

2、希望本身

在我看来,希望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最本真的追求,是理想与愿望的本质与核心,更是存在于少数人心中的信仰。

在书中,希望这一抽象概念的具体体现是作为主人公安迪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奋斗。安迪为了自由,在二十余年的黑暗生活中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份希望,最终用手中的小锤敲出了通往自由的通道。

3、希望易失

希望本身,虽然给人以力量,却是脆弱的的,易失去的。

心中怀揣着美好很简单,然而守住它却异常困难,因为世界是不在乎心中的观念是多么美好的。肖申克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它的恐怖与黑暗让关进来的人都失去了希望。书中提到,:“这里极端缺乏美好的东西,而真正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甚至不怀念这些美好的东西。”

究其原因,可以说时间与现实的无数次痛击足以消磨掉一般人心中的美好。在肖申克监狱,没有自由,无处控诉。每一次对自由的向往,都是对自己心灵的酷刑;因为此时此刻,在肖申克监狱,想得到的那份自由,却始终无法触及。慢慢的,那份希望也遗失了,遗失在无数次的对精神的“酷刑”中。
被关进来的犯人大多是无期徒刑。刚刚关进来的每一分,每一秒,想的无非就是对外界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但他们办不到。越是向往,但办不到,越是痛苦。解除痛苦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放弃这份希望,接受既定的命运,不会痛苦,只有适应。“体制化”便自此形成了。而坚持相信希望的人,大概会有两个下场:一是心灵不够坚强,在无数次的心灵折磨后疯狂;二是心灵足够强大,强大到能够背负起数十年中每分每秒的痛苦,并时刻拥有着希望,时刻不放弃,且践行着希望。
这也是为什么雷德说“希望是个可怕的东西。”在漫长的黑夜中,它会让人发疯。而也因此,在监狱的极端环境下,希望易失。最好的例子就是老布,他“一手拿着假释文件,一手拿着灰狗长途汽车车票,边走边哭。几十年来,肖申克变成了他的整个世界。”“墙外的世界实在太可怕了,就好像迷信的十五世界水手面对着大西洋时一样害怕。”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政府在监狱中将他“训练的习惯了这个粪坑之后,又把他扔了出去。”其二则是他自己的“心死”。哀莫大于心死,说的就是希望在心中的死去,希望死了,心也就慢慢的死去了。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呢?对世界的许多美好的设想有许多却并没有实现,反而给期望者给予沉重的打击。而在一次一次的打击中,许多人放弃了希望,选择适应;然而强者却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份希望。如雷德所说,”尽管他(安迪)碰到不少麻烦,还是继续过他的日子,但世界上其他成千上万的人却办不到,他们不愿意或没有能力这么做。”坚守希望,是一种能力,难以获得却无比重要,因为“希望”太脆弱了,我们需要守护它。

4、对希望的守护

这种守护,是一种能力,需要强大的心灵,强大到足以背负守护所带来的痛苦。

前文提到了希望易失,也反面证明了守护的不易。而安迪身上的一些特质,让他得以持续守护下去。
首先是足够强大的心灵,强大到能够忍受孤独、挣扎和痛苦,而安迪正是这样的一个人。雷德对他的评价中有一句:“我想关禁闭对他而言并不苦,不像其他人那么受不了,他一点也不害怕独处。”以及“但似乎他同时也夹带了其他东西进来——或许是对自己的价值深信不疑,或坚信自己终会获得最后胜利……或只是一种对自由的感觉,即使被关在这堵该死的灰墙之内,他仍然有一种发自内在的光芒。”安迪强大的心灵折射出的光芒从雷德的评价中可见一斑。

其次是本身的能力。安迪之所以在最后完美的胜出,除了他自己心中的希望以外,其本身的实力不容小觑。他的地质学爱好,他的商业能力,他的交际手腕,他的未雨绸缪,无一不是他成功的必要条件。若无当年未雨绸缪,他无法在越狱之后生存下去;若无他的地质学爱好,他无法判断是否应该继续自己的逃狱赌博;若无他的商业能力和交际手段,他甚至无法满足自己越狱计划中“一个人的牢房”的基本条件,也根本不可能得到诺顿等人的庇护。而正是他本身的能力,让安迪并非空有希望,而是能将自己的能力与自己的希望交融在一起,成为一把利器,划破黑暗,走向光明。

以上便是我从《肖申克的救赎》中对希望的几点感触。希望本身闪耀着光芒,它的持有者也因此闪耀着自己的光芒。但越纯洁的东西越容易被玷污,容易消逝,所以守护心中的那一点点希望成为了无比重要却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空有希望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当这份希望与能力、与行动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才能从被守护的地方走出来,化作武器为你而战。

最后,愿用艾青的现代诗——《希望》来作结:

梦的朋友

幻想的姊妹

原是自己的影子

却老走在自己的前面

像光一样无形

像风一样不安定

她和你之间

始终都有距离

像窗外的飞鸟

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

既狡猾又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

你不理她,她撵你

她永远陪伴你

一直到终止呼吸

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

——《肖申克的救赎》主题浅析

陈舒意

【摘要】本文将以人物与故事情节为出发点来浅析《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题,希望,救赎与体制化是肖申克中耀眼光芒,它们共存于此使小说的每一个文字都熠熠生辉。

【关键词】希望,救赎,体制化,光芒

斯蒂芬.金,于六十余载春秋交替中无时无刻的享受着恐怖世界带给他的黑暗快感,然而,他笔下的肖申克监狱似乎被温暖的光环所环绕。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从而拥有令人产生灵魂共鸣的主题便是铸造一部著作的关键。芸芸众生之中,肖申克监狱里迸发出的希望的火花支撑着人们前行去救赎、去驱散体制化的阴霾。

毫无意外,这本小说中人物的命运都是崎岖波折而又波澜壮阔。眨眼间,从自由人换身为囚犯,牢狱之灾似乎是缠绕安迪、瑞德等人一生一世的劫难。然而一把小石锤承载着一份拥有着生命之重的执着,无畏于监狱的侵蚀与岁月的流逝,换来的是安迪于暴雨中洗去肮脏污秽后的呐喊、瑞德于仲夏树荫下读信时的激动和芝华塔尼欧与太平洋岸的水清沙白。

小说主题,是通过一行行对于看似平凡的生活场景的描述和一个个精心塑造的艺术形象共同演绎、表达的中心思想。主题不仅仅是小说的核心,更是灵魂。无论它是否蕴含着幻想般的烂漫或是哲学的晦涩深奥,它所表达的情感应是强烈震撼的,乃至丹青难描。

翻读《肖申克的救赎》每一页的长夜漫漫,肖申克监狱迸发出的是永不消逝的光芒。希望充斥着每一个字眼,时时刻刻都敲打在心头,救赎、体制化做为副主题,它们伴随着希望这一总主题缠绕在每一个人物身上演绎着监狱里的纷纷扰扰。不同的是,它们是不同的光芒,引渡的是不同的归人去向不同的归路。

(一)希望——暗夜里的烂漫萤火

从口口相传的歌曲到经典的文学,不论是中国的押韵古词还是西方浪漫的十四行诗,希望是人们最熟悉的美好的存在。希望是一个情绪术语,是让知者微笑听者振奋的存在,是梦的甜美,是暗夜里的萤火,是潘多拉的盒子里最后留下的东西。停留在盒子里的它,或许就是一种执念。

文中的安迪就有着这样的执念,他依靠它度过流年。命运给予他了生命里三十多年的美好,而这一切在转眼间却成为了余生里的彻骨荒凉。然而幸福的碎片与肖申克的深院高墙却无法侵蚀这个羽翼丰满艳丽的鸟,因为作为一个心灵的自由人他是希望的化身。

对于安迪,希望犹如普罗米修斯带给人间的火,对于生存是那样的基本、重要。而对于肖申克监狱,他是普罗米修斯般的存在,于阴暗喧嚣之中散播希望的火种。安迪,作为一个活生生存在的人随墨汁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里。在希望的萤火里,安迪是乐观的,也是这份乐观是他能够在监狱的高墙中构想监狱外的生活,在监狱外使他微笑着与朋友看时光流下的背影。

他是希望的阳光,给予雷德救赎的力量,为汤米带来知识的滋养,为狱友带来《费加罗的婚礼》歌剧音乐的美妙,也给狱警们带来财产生的安定。希望拥有着巨大的力量,十九载寂静孤独的长夜中的坚持打破了于万年不变的监狱中那面“六百年都凿不破的墙”,换来的是他余生里分分秒秒都可安享的清浅暖光。而那把已经磨损的小石锤则是希望的承载物。生活带给他的是一份珍贵的友情和一颗能够平静面对过往、去救赎的心。

如安迪所说,希望是美好的,在一份对生命的热忱之后所存在的会是一份处世的从容,这份淡然会是人拥有在苦难之后有听闻三生石畔旧精魂默默倾诉世事的淡然。所谓希望,它不是漫无目的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欲望,对于一个活生生存在的人,它是几近绝望之时给予你最后力量的支撑。犹如在高墙深处的一片萤火,拥有者烂漫而平静的美。

如安迪所证明的,“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于监狱中他是生生不息的希望,于暴雨中他是屹立不倒的自由灵魂。

(二)救赎——步步行路的孤灯

救赎,似乎自古以来就是沉重而虔诚的代言。它追随着希望的萤火以苦痛和悔恨做燃料,化作孤灯一盏照亮救赎者寂静孤独的道路,长夜漫漫里听闻内心的孤笛长鸣。救赎的道路注定是孤独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着自己需去忏悔的过往,他人无法代替你走完你的救赎之路。

对于瑞德,安迪的希望萤火点亮了他的孤灯,他很清醒,从踏入肖申克监狱的那一刻起就明白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杀害妻子并意料之外的导致妻子的朋友与孩子身亡。瑞德,Red,这三个字母恰好是英文里“救赎”(redemption)的前三个字母,这是作者所创造的“巧合。”从安迪到达肖申克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注定要踏上救赎的道路。

犯罪便需救赎,面对肖申克监狱钢铁与混凝土铸造的高墙,瑞德是没有反抗的坦然接受。然而最开始的他并没有开始救赎而是于岁月里漫无目的的活着,不相信美好、不相信友情、不相信希望。对世事万物都报以不相信的态度生存是病态的,灵魂与肉体游离的人需要点醒。瑞德叙述着安迪故事,同时也记录着自己的救赎心路,点点滴滴,他走着自己的路。直到面对安迪在墙上挖出的大洞,他哈哈大笑,他是在庆祝,庆祝朋友终于逃离生天得到自己应有的一切,他也是在为自己庆祝,为自己走过救赎之路、没有沉沦于体制化的泥潭而欢呼。孤独是恐怖的,唯有志坚者会被灯火引渡。

救赎,可以使一个人在看过盛世烟花后坦然的接受尔后的变故却不生厌世之心,阴雨来临也无所谓。可悲的是,即使走过救赎之路也无法使时光倒流。对于瑞德,他日日夜夜回首往事想与过去那个年轻而愚蠢的自己沟通,但他不能。

过去无从改变,未来也难以预料,这或许就是人生的不完美。到达路的尽头,手执孤灯,五味陈杂的心里想必是一份释然却染尽凄凉。

(三)体制化——燃烧灵魂的火花

体制化,一个难以描绘的词,是指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若在监狱,体制化便就像地狱牢笼里的鬼火,折磨着你直到灵魂也化为绝望的灰烬。如果说救赎是以痛苦和希望引路,那么体制化的代价就是以生命作为祭品。

体制化,这个冰冷的词由瑞德亲口说出,由波顿、布鲁克斯等人来演绎这个悲剧。从反抗到完完全全的接受直至离不开它,于岁月的洪流中,这些人实在极度的清醒下看着自己被一点一点的燃烧,对于尘世,可悲的他们所留下的只有一个罪人的烙印。

其实救赎与体制化的抉择就在一念之间,要么努力追求生之夏花,要么拼命奔向死之终结。当生命以时间为刻度时,人会在平静中腐烂、无从回头。

我曾经在看《死亡诗社》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诗,诗的作者是惠特曼: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自己从来没有活过。安迪与雷德,在漫长的岁月中打破了深渊高墙的禁锢,生命在心灵的自由中翱翔。看到二人于太平洋岸上相拥的情景时,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为他们获得自由而感到欣慰,更多的是感叹人生,拥有希望、打破禁锢、诗一般生存、勇敢救赎力量的人生。

终有一天,人生岁月的仓皇都会化作枯瘦指尖的点点纤尘,人跋涉一生,纵使是青史留名,再绚烂的光环也都会于身后的光阴流转里慢慢的失了颜色、在浮生的记忆中慢慢凋零。芝华塔尼欧,倾吐与唇间有着阳光般温暖的感觉,这样温暖的地方应该屏蔽一切冰冷的记忆,这样温暖的地方也应有同样温暖的人相伴、相看泠泠雨落下、相共老。所以,雷德,他留下与命运抗衡的刀刻印迹,抚摸着黑色的火山岩如同望向压抑黑夜中的点点萤火,他踏过浅黄细沙,太平洋在望,安迪.杜弗伦,他涉过肮脏污河、涤尽罪恶,在彼岸重生。

所以:

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因为希望所以救赎,因为救赎得以自由

——《肖申克的救赎》主题研究

陈仲枢

纵观《肖申克的救赎》,我认为书中揭示了两个字。这两个字一直陪伴着主角,继而伴随着雷德,然后同样围绕在每一位读者身边。这两个字很平凡,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只是一种习惯;但它同时又很伟大,因为它曾改变太多人的一生。这两个字是作为人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人性最为闪耀的一点,这两个字——就是希望!

引用一句安迪·杜弗尼的话“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的东西永远不会消逝。”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才让这个被诬陷的银行家挺过了漫长的二十几年,逃出了那个充满了罪恶、暴力与黑暗的地方,奔向了蓝天大海,奔向了自由。

肖申克监狱也是众多监狱中的一个,也是社会的一部分。监狱与外界只是隔着一道高墙,而监狱里的人却失去了自由。就像狱警哈力所说的那样“我叫你吃你就吃,叫你拉你就拉,叫你撒你就撒。”在这里,犯人们完全没有人权可言,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任残暴的典狱长宰割,这个残酷的现状虽然没有因为安迪的到来产生变化,但是他却为整个事件带来了转机,他的身上带着一种好似“自由人”身上才有的独特气息——希望的气息。

因为希望,所以救赎。因为救赎,所以自由。

监狱的生活是恐怖的,围墙限制了犯人们的肉体,而典狱长史特马则限制了犯人们的灵魂。他虽然口头上说着“跟随我,我就是光明。”云云,但他的本质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一只残暴的狼;而他自己还总是装出很斯文的样子,是一个纯粹的恶魔。他在安迪一伙入狱的讲话中说的第一条规则就是“不许亵神!”。但是他却把自己当做了神,犯人们只能匍匐在他的脚下,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把信仰寄托于神,把贱命交给我。”在监狱中,他想尽办法将犯人们都“制度化”,这是雷德从他对围墙的看法中总结而出的一个词汇“刚开始你恨它,然后你开始接受它,最后你不能没有它”——这就是制度化,它泯灭了犯人们的希望,对自由的渴望。它让犯人们安于现状;尽管很多犯人被打死,尽管每天要干繁重的杂活,但是没有人反抗,所有人都在默默地忍受着,因为他们早已与社会脱节,离开监狱他们就无处存活。不过安迪是个例外,史特马并没有控制住他的思想,他坚信自己是无罪的,希望从未从他的脑海中消失,从未从他的心中遗忘;他把希望当做是一种习惯,在监狱中不断地做出一些事情提醒自己,不要被监狱中的黑暗所吞没。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与狱警哈力的生死交易。帮助他逃过了政府的克扣,完整的继承了一笔遗产,从而让他的工友们喝上了可口的啤酒。“一边晒着温暖的阳光,一边喝着啤酒,我们就好像是自由人一样,在修缮自家的房顶。”这是雷德发出的感叹。

第二件事是安迪六年来坚持不懈的写信,让政府拨款,从而筹建出了一个当时最好的监狱图书馆。在这里,犯人们可以尽情的畅游在书的海洋中,想看的读物应有尽有。甚至狱警们都时常前来借阅。

最后一件事是安迪反锁了监狱的播音室后在整个监狱播放莫扎特的歌曲。那一刻,无论是狱警还是犯人,所有人都静了下来;安静的聆听,在音乐飞扬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地点,忘记了残暴的典狱长……人们沉醉在这短暂的音乐之中。

安迪冒着生命的危险去与狱警交涉,难道只为了让工友们喝上啤酒吗?坚持不懈六年写信只为了让犯人们获取狱外的知识,打发时间吗?触怒典狱长,被长时间单人禁闭,难道只是为了让人们听听音乐?可能,但不是全部。

在屋顶上,大家一起喝着啤酒,为的是重新体验自由的感觉。筹建图书馆也只是为了他所向往的自由。以身试险,在触怒了典狱长的情况下依然享受着歌曲……不,那不是歌曲,而是一种叫做自由的感觉。

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做这些事情看起来很是不可思议。不过,他说“人活着不能失去自由,即便是在监狱里,也应该尽力为自己争取自由。”因为在他看来,人活着便是为了争取自己的自由。”

而安迪最终也因为他心中不灭的希望而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因为典狱长的私欲,在明知安迪被冤的情况下还不予以重新审理,甚至还害死了唯一的知情人。这就更加促使了安迪对自由的向往,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安迪在爬过冗长的下水道后,终于可以在暴雨中张开双臂,尽情的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因为希望,所以救赎;因为救赎,而获得自由。这就是我从书中总结出的主题。

他的这种希望并不是本来瑞德也是这样,若不是因为安迪,带给他希望,他可能也会像电影版中的老布一样因无法融入社会而走上绝路。

但是安迪并没有动摇,他坚信自己是无罪的,他他的这种习惯救赎了自己,同样救赎了他身边的人。安迪在监狱中最触动我的事有三件。

第一件事是安迪不顾自己的生死与狱警海里做交易,成功地让他的工友在房顶喝上了冰凉的啤酒。他们喝的并不只是啤酒,而是自由。这是安迪到达肖申克监狱后带来的第一个改变,他让同伴们体验到了久违的自由,解封了他们心中早已尘封已久的叫做希望的东西。同时也因为这件事,他改善了与狱警和犯人们的关系,为以后的计划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从肖申克看20世纪的美国一角

崔荣丹

《肖申克的救赎》这本书中,大部分场景都是在美国一座叫肖申克的监狱中度过,这里的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入狱,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入狱时,他们总会说“无罪入狱”,当然,瑞德除外。也许有些人真的只是遭别人陷害,或百口莫辩无奈之下入狱,即便原因种种,也改变不了他们在监狱里的事实。

本书的主角安迪杜甫兰受冤指控,被判无期徒刑。他的到来意味着肖申克内,又有一位受不公正法律制裁的人。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腐败现象严重,本书发生在1947年的美国,城市人口剧增,企业越做越大,由此,政府被要求扩展管辖的领域,然而各个体系尚未完善,漏洞百出,有的地方政府破产,经济停滞不前,人们迫切想要得到新政从而改善他们拮据的生活,但却没有政客敢触及新政。司法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当时的美国黑暗无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肖申克的救赎》也是一部成功的揭露美国司法制度黑暗的作品。

在监狱里的生活可想而知,像狗一样活着,典狱长在新一批囚徒入狱初曾说:“首先不允许亵渎上帝,其他的自己慢慢体会”,另外一句“把希望交给上帝,把你们的贱命交给我。”在这里,并没有人权,不被打死已是万幸,入狱第一天的夜晚,有位新囚徒因哭泣并说了不该说的话,被狱警活活打死。这种现象屡见不鲜,狱警的犯罪行为更充分体现了当时美国监狱的黑暗和无情,打死人而并不需要负责,也说明当时监狱的管理和体质的不足。

当几年后,监狱里来了一位名叫汤米的囚徒,他能够证明安迪是无辜的,安迪立即向典狱长要求假释,但被多次驳回,不难想象,典狱长只是怕安迪出狱后将他洗黑钱的事报告给政府,汤米也因此被杀害。贪污腐败的故事在政客间经常上演着,不曾停息,为了杜绝政府机构滥用行政权力和违法募集竞选基金的行为,美国当局先后出台几项专门针对政府贪污腐败的法律条例,又建立了几个反腐机构,并针对人事制度方面做了适当的调整。当安迪成功逃狱之后,便向政府举报了典狱长,最终典狱长山姆在逮捕前饮弹自尽。经过几年的治理,美国反腐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事实证明,美国当局采取的措施是十分成功和适度的。

在作品的后半部分,老布的死亡无疑是这部作品的一大悲剧,老布被监狱的制度化所害,不能熟悉外面世界的节奏或者说是习惯,最后选择上吊自杀,瑞德曾说:“制度化的好处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们学会了守规矩。制度化的坏处是:四十年来连小便都要得到批准,不批准的话一滴都不敢漏出来。”这就是制度化,在让囚徒遵守规矩的同时,也让他们失去了社会生存的能力,制度化带来的伤害使得囚徒随时间的流逝失去希望。好在美国当局就此制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犯人的技能,和社会生存的专业培训,更增加了犯人生活的多样性,使得他们能够感受自由和希望。

随着安迪一手管理的图书馆逐渐壮大,美国经济和司法管理也越来越强大,人们从内心上开始改变,变得更加开放,眼光更加长远,更注重实际性……在安迪出狱那的那几年,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发展的黄金年代,那个时代的美国是最繁荣的,工业已经完全成型,经济实力空前增长,使它成为了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并力图在全球建立世界新秩序。

从肖申克这个小天地里我们不难看到,毒品交易的泛滥在美国已经遍及全国,60年代的嬉皮士文化将毒品推向全美,有篇文章这样说“人们追求感官的刺激,推崇享乐主义,完全颠覆了过去美国社会传统的主流价值体系,加上各种运动的蜂拥而至,在经过了60、70年代的洗礼之后,美国人有了新的价值体系,而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吸毒并非是一项无法饶恕的罪行。”这是一种反时代的文化,人们毫无克制的吸食毒品,并因其而快乐,成为了一种时尚,这也使得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毒品交易市场。

20世纪的美国,人们生活在一个黑暗的世界中,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很多,但唯一没有放弃的是希望,就像安迪用20年逃出监狱,鼓励他一直前行,让她一直坚持的是希望。

世事洞明皆学问

——从《肖申克的救赎》论知识的重要性

段非同

《肖申克的救赎》是史蒂芬·金的一部精彩的越狱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安迪·杜弗伦蒙冤入狱,在狱中生存、挣扎、探索,终于通过种种努力寻得出路,脱离苦海。多数人在阅读中被精彩的越狱情节和故事传达的自由主义精神所打动。而本文重点论述的则是“知识”在安迪入狱、在狱直到出狱的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安迪在开篇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是非常有“书生气”:双手小而灵巧,戴了一副金边眼镜,指甲永远剪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而他的职业也符合这一点:波特兰的一家大银行的信托部副总裁。这些脑袋里的经济学问,看上去非常神气,但在大部分人看来一旦被印了囚字,怕是就此没什么大用了。然而安迪用二十七年的时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知识在顺境中可以安身,而在逆境中,可以救命。

首先,安迪的老本行——经济学——是他越狱基础。作为缅因大学商学院的毕业生,他熟知有关经济的各种知识,包括有关税务的计算减免以及相关法律。而安迪一切的越狱行动——即挖洞出逃——必须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他必须是单人单间,不能有任何室友和他同住。肖申克一开始人员不是很密集,但是越到后期人越多,安迪需要典狱长、狱警方面的良好关系,以维持自己可以单人单间的需求。所以安迪帮助狱方免费管理他们的私人财帐,通过各种税法的漏洞帮助他们减免税务,退税,规划投资,解决信贷问题,甚至给做各种黑道上的毒品生意的狱警洗钱。他用廉价而高质量的服务取得了狱警与典狱长的信任与好感。虽然中间更换典狱长时,安迪曾与一个印第安人共用过一间囚房,但后来经过安迪给新典狱长财政上的指导,八个月后安迪回复了独囚。除此之外,安迪的利用价值是安迪的保护伞,他成功通过与预警的关系摆脱了三姐妹的困扰,也避免了例行公事的查房降临在他的头上。由此可见,知识可是无所不能的。在电影中,他政治经济学的更是他越狱的根本。他越狱后所得的财产就是他通过给典狱长洗黑钱所得。他出狱后的身份也是通过他对法律流程与漏洞的熟悉,通过一封封信件获得的。

同时,瑞德说过:在监狱中的日子十分漫长难熬,你需要自己找事情做。安迪找的事情就是建图书馆。这也是“肖申克”的救赎的一部分——拯救狱中人的灵魂。安迪不能在狱中十九年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逃出去。这样的话,这二十七年的光阴真的就是白费了。他通过经济上的知识为狱警服务以取得可以扩充、改建图书馆的机会和保障。此举丰富的安迪狱友的精神世界。同时安迪需要文学上、数理上的知识才可以帮助狱友考取同等高中学位。这些都是安迪利用他知识所做的有意义的事情。

回到安迪越狱的这件事情上来,出了用经济学打开的各方面关系,安迪必须对那些水泥、石土有一定研究才可能知道墙体的问题。他在大学时曾经修过三门地质学的课,地质学也成为了他的一大嗜好。这种小嗜好、冷知识对于在监狱之外的自由人、银行家安迪可能没什么用,可一旦来到监狱中,却救了安迪一命。

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在《肖申克的救赎》的电影中也是大有表现。安迪把锤子藏在了最最安全,绝不会接受检查的《圣经》之中。而在典狱长对安迪的房间进行搜查的时候,典狱长见安迪手持《圣经》便说:“我很高兴看见你读《圣经》。”然后便问安迪最喜欢那一章节,安迪马上就能答出:“看见你就知道你是精神之王。”而当典狱长说出他最喜欢的章节时,安迪也能说出它的准确位置:“约瑟福音第八章第十二节。”这时对《圣经》何等的熟悉以至于就算把圣经剪成锤子形状,无法观看,也能对其内容章节倒背如流,从而躲过一大劫。

经济学、地质学、宗教知识这些东西伴随着安迪的监狱生涯,帮助他成功地重获新生。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红楼所言:“世事洞明皆学问。”如今看来,确实一字不假。没有这些,安迪无法救赎自己,更无法救赎他人。

你的健康,你的财产,你的亲人朋友,你的社会名望,一切一切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被任何人,任何事轻而易举地拿走。当他们把这些从你身体里,精神里剔除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世界崩塌,从此没有活路了。但是别忘了,有一样东西谁也带不走。它会一直伴着你,帮助你,让你从绝境中看到光芒与希望。那就是你日月积累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形财富——知识。

环境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肖申克的救赎》赏析

PIB-B 高诗雅

一、环境、性格与命运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性格并不是源自基因与血统之中自然形成的,而是会被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所影响,其中,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

在《肖申克的救赎》一书中,典狱长萨姆诺顿、瑞德与三姐妹以他们截然不同却又在冥冥之中已经埋下伏笔的命运共同证明了一个结论——环境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二、萨姆诺顿——狄德罗效应

在《肖申克的救赎》之中,故事最开始发生在1947年,算起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2]此时的美国,刚刚结束战乱,百废俱兴,尤其是在战争中极度损伤的国民经济。所以,萨姆诺顿为了让妻儿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对金钱有着强大的欲望并不算过分,但是在安迪的帮助之下,随着收入的增加,诺顿的贪欲也在疯狂地膨胀。心理学上将一个人拥有永远不能被填满的欲望黑洞的症状[3]称之为狄德罗效应。

萨姆诺顿的性格用一个短语概括即为贪婪的伪君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无论何时如果遇到他这样的人,我的建议就是当他裂口笑同时用双手保护你的要害。”[4],这句话直截了当地阐明了诺顿的笑里藏刀,即使诺顿正在对你真诚地微笑,或许在他的内心中,他正在默默思索如何将你扳倒;由此可见,诺顿是一个异常伪善的人。还有以下两段话:“你也许在十六、七年前看到过,诺顿典狱长建立了‘从内到外’的制度,这甚至登上了新闻周刊。”“所以当他当上肖申克的监狱长长达十五年的时候,无数装的满满的薄信封被偷偷塞给了他。如果一个信封里装的数目不满他的意,他就在这个项目上喊出高价竞标,或者宣传他‘从内到外’的犯人干得是有多么的好。”[5]以上两段话,是诺顿在肖申克监狱工作十余年后的状态,此时大约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走出低迷,甚至已经开始平稳增长。这时候的诺顿,在经济领域趋势大好与安迪的帮助下,已经成为一位名利双收的典狱长。但是,诺顿并没有因此就得到满足,当承包商给出的数目令他不满意时,他就会利用一些并不光彩的手段逼迫他人继续给他金钱,直至他的贪欲获得满足。此刻的诺顿就用自身的做法印证了狄德罗效应。

在故事的最后,由于萨姆无休无止的贪欲与对不法勾当败露后一无所有的恐惧,他在得知有证据能让安迪恢复自由身后,并没有立即帮助这个让自己发家致富的“恩人”平反冤假错案,而是冷血无情地将安迪关禁闭,甚至创下了肖申克监狱禁闭时间最长的记录。当然,这也为他悲惨的结局埋下伏笔。安迪成功越狱后,“诺顿典狱长辞职了,他是个崩溃的人了。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他低着头、拖着脚,走路就像一个老囚犯回牢房吃催眠药一样。”[6]

最后,萨姆诺顿的命运如同一片摇摇欲坠的枯叶,寂寥地独自走向生命的尽头。诺顿之所以获得这样的结局,与他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胆地试想一下,如果当初他在名利双收后及时收手,也许最后就不会一无所有;如果当初他为安迪提供一点帮助,而不是冷血地将安迪扔进牢房,也许这一切的一切都不会发生。只可惜,生活没有如果。萨姆诺顿的所作所为印证了一句亘古不变的真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终将要为自己的罪恶与贪欲买单。

三、瑞德——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被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7]

在《肖申克的救赎》之中,瑞德的行为不能被完全定义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因为他本身是一名罪犯,而并不是犯罪的被害者。但是,瑞德作为一名长期服刑的老罪犯来讲,限制人身自由的监狱生活非但没有激发出他对于自由的渴望,而是让“体制化”的生活深入骨髓,甚至灵魂之中,令他整个人变得麻木,这岂不是比肉体上的伤害更加可怕?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瑞德正是患有一位人质综合症的病患,而犯罪者正是监狱“体制化”的大环境,瑞德非但没有憎恶或痛恨“犯罪者”,反而表现出对它的眷恋与不舍。当瑞德服刑数十年后,被批准假释,而他出狱,面对监狱外的生活时,却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我没想到外面的世界变化那么快,人们走路的速度也那么快,他们甚至说话都快速而大声了。”[8],可见瑞德已经完全适应了监狱的生活。

瑞德在年轻时因为三件谋杀罪被判终身监禁,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了大半生,对于他而言,监狱不再是牢笼,而是令他倍感微暖的家园:在这里,他拥有安迪这样的挚友,也不必为了生计颠簸忙碌;而在监狱之外的生活却与瑞德格格不入。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这里的高墙很奇怪,一开始你讨厌他,慢慢你适应了他,再后来你就离不开他了。这就是体制化。”[9]体制化的生活占据了瑞德的思想与心灵,让他不再渴望自由,让他失去的希望的追求。在弗洛姆《逃避自由》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类想要逃避孤独,就必然要放弃自我,逃避心灵的自由;要保持自我的独立性,追求自由,那么就必然会陷入孤苦伶仃的无援境地。[10]”正如这句话说,在监狱体制化的生活中,为了不陷入孤苦伶仃的无援境地,瑞德只能逃避自由。

正是在这样被逼无奈的境况之下,也许瑞德由环境所铸造的个性会导致他最终走向电影中老布鲁克斯一样的命运:出狱后无法适应外面的新世界,选择走向死亡。可是幸运如瑞德,他能拥有安迪这样一位挚友,因为他出狱后,收到了一封来自安迪的信:“我打开信封读了信,然后把头埋进臂弯哭泣。跟信在一起的是20张钞票,每张50美元。”[11]智慧的安迪早就想到出狱后的瑞德会对新生活产生恐慌,于是事先告诉瑞德到一个特定的地点取出这封信,使他重新拾起自由与希望,并鼓起勇气去寻找安迪,“我希望能看到我的朋友和他握手,我希望太平洋和我的梦中一样湛蓝。”[12]。

四、三姐妹——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

经过心理学家长期研究,证明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封闭的环境,极有可能对心理上造成损伤,甚至有可能破坏正常的精神状态。[13]众所周知,三姐妹这个小团体在肖申克监狱中扮演的角色是心理扭曲、人性泯灭的鸡奸爱好者。但是,“人之初,性本善。”,三姐妹的个性与爱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监狱中长期的封闭环境造成的。

正如瑞德所描述的,在肖申克监狱,“有些人离开了异性就没法活,只好转向同性,于是两个人变成彻底的同性恋。监狱里还有许‘转变’的人,大多数人还是异性恋,而且他们的欲望很强烈。他们都服长期刑,犯得重罪。”[14]这句话证明了,监狱中如三姐妹这样的姐妹团往往不是天生的同性恋,因为他们都服长期刑,有的甚至一辈子都要在黑暗的牢狱中度过,或许是因为解决生理需求,抑或是狱中生活太过枯燥与乏味,他们选择了性格上的转变,只可惜是一种近乎病态的转变。

正如史蒂芬金的另一部小说《闪灵》中的人物杰克,长期生活在压力的生活之中,后来又到达山顶看守远望饭店,并在长期没有人交流的极端环境下,最终走向癫狂。远望饭店与肖申克监狱是有些不同的:远望饭店建在雪山上,与外界隔绝;而肖申克监狱虽然封闭,却并不是空无一人;但是二者都以他们的自身经历证明了一个真理——环境改变性格。

三姐妹本来由普通的罪犯到进入监狱后丧心病狂的鸡奸犯,每个人的性取向都值得别人尊重,但是三姐妹却经常逼迫一些非自愿的年轻罪犯:“他们手下的牺牲品都是弱小,没经验……或者是像安迪杜弗尼那样看上去好欺负的。”[15]

正是因为三姐妹日益增大的欲望,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挑逗”与强迫瘦弱的安迪。正是在他们这样的逼迫之下,忍无可忍的安迪做出了反击:“六月初的一个早晨,包格思(三姐妹头目)没出来吃饭,在自己的牢房里被发现,被揍得很惨。”[16]在电影之中,包格思还因为受伤过重导致了终身瘫痪。

五、小结

以上三个人物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环境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8009.html

更多阅读

《林黛玉进贾府》同步练习题一

《林黛玉进贾府》同步练习题(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敕造(chì)   阜盛(fǔ)   内帏(wéi)  宫绦(tāo)  B.盥洗(guàn)  两腋(yè)   忖度(cǔn)  瞋视(chēn)  C.懵懂(měng)  贾赦(shè)  绾着(wǎn)  便宜(b

声明:《2013级PIB《肖申克的救赎》研读报告一 肖申克的救赎开题报告》为网友泪湿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